《Python应用基础》是实验室在“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最新成果,由入驻项目谢志龙团队完成。实验室作为学校“交叉学科”建设和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一直将立德树人,培育“交叉复合型人才”作为实验室的重点工作,并与业界、政府等共同探索完善“以社会需求、学校战略、发展质量为导向”的创新育人方式和培养方案。作为实验室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成果,谢志龙老师和团队不仅撰写完成了《Python应用基础》,还同时将本书录制成线上慕课对外发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习就业中学界和业界脱离的问题中,谢志龙老师团队给出了他们的西财方案。
2022年3月11日下午,实验室谢志龙老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题为《Python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经验和资源分享》的主题分享活动,活动由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举办,主要受众为全国各高校教师、学生等群体
。
本次分享活动内容基于谢志龙团队在实验室“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成果《Python应用基础》一书展开,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
2.非计算机专业Python课程教学实施与教材建设经验;
3.《Python应用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首先,谢志龙老师从“大数据”的价值说起,介绍了大数据“大量、多样、高速、价值”等的4V特征。从高校教学角度而言,谢志龙老师认为,大数据时代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路,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老师应该更多作为“引导者”,不断创新教学方案和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种工具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方案。
大数据的4V特征
随后,谢老师为大家分享了Python课程教学实施中的经验和《Python应用基础》的创新及应用点。谢老师认为当前的Python教学痛点主要集中在“教学背景”“传统教材”“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文科生没有计算机背景,传统教材忽略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具性质,传统教学方式集中线下课程授课缺乏应用场景。因此,结合文科类学子在学习Python时遇到的普遍问题,谢老师提出了Python学习的“教材+课程平台+课程视频+仿真实验”+“基础知识+数据分析+智能模型”的“4+3”西财方案,并介绍了《Python应用基础》的教材结构和教材亮点等。
这本书是我们“Pyhton教学”三部曲中的重要构成,目前正在撰写,将很快推出。
问题4.谢老师,你好!我发现金融的同学编程方面有一些难度,比如刚刚开始几章章后作业编程,很容易出现错误,然后不知道怎么解决,是否刚开始需要教一下他们错误处理相关内容?
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其实我们在课程讲授中也会设计和展示大量错误出来,我们希望同学们遇到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大部分初学者都可能是会经常犯的问题。我们经常对同学们说,遇到错误是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要正视错误,因为写程序一定会遇到错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BUG。而现在学习的便利是,我们可以从网上直接搜索到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错误,这反而有利于我们学习编程。
问题5.我们在进行新商科建设遇到商科学生缺乏计算机素养,如何教会他们Python是个大问题,想问一下老师的意见。
其实这也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商科同学都是文科生,所以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商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实践当中可能会遇到借款和偿还贷款的问题,而这样的具体问题在商科同学中会经常遇到。而因为这些同学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纯知识点的讲解不太适合他们,我个人的意见是教会他们学Python,其实就是教会他们用Python就可以了。
问题6.这本书特别适合经管类专业教学使用,想请问一下书籍配套相关代码和数据资料都能够下载么?
有的,我们的课件和教学方案都是共享的,如果是老师的话可以联系出版社的老师联系和领取。我们也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们进行互动反馈,一起来完善教学方案。
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Fintech Innovation Center)是由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面向国内国际知名高校、金融机构和企业开放合作的金融科技学科平台。自成立以来,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聚焦行业前沿进行研究,积极联系政府、高校以及业界金融机构,致力于“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建设,服务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服务金融行业痛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