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让“草根”组织动起来:善用民间的力量解决问题

“你们来得真及时!”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副镇长动情地说。在国道完全疏通、水电恢复正常的第一天,由团中山市委、中山市青年自组织联盟紧急募集的1801包大米,顺利送到灾区。

8月14日,受强台风“尤特”及其残留云系影响,50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吞噬着汕头、揭阳两地,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受灾。8月23日,团中山市委与灾区团组织取得联系,了解到灾区紧缺大米的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该市青年自组织联盟,由联盟理事单位自主发起活动,募集救灾物资。

“灾情紧急,同胞挨饿,团有号召,马上行动。”这是参与这次救灾行动的社会组织骨干若谷(网名)的一句总结。8月23日,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发起“清风善粮”救灾行动,越野e族中山中队也推出“e包米”救灾项目。通过会员网络、QQ群、微博微信、本地媒体的宣传,两天内,认捐大米超过1.8万斤。“有几包米是远在美国的朋友捐的,连汕头的朋友都向我们认捐了200包!”联盟副秘书长阳光(网名)自豪地说。

与此同时,团中山市委联系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粤通物流,提供免费运输服务。8月27日,满载爱心的车队从中山出发,自组织联盟4名代表也奔赴灾区,负责物资的跟踪和交付。8月28日,大米顺利送到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溪口村和揭阳市揭西县,1801户居民直接受惠。

这一次救灾行动,只用了6天。响应迅速,一直都是青年自组织联盟的特色。2010年4月西南大旱,联盟仅用3天组织了赈灾筹款晚会,募集善款19.2万元;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不到3天,联盟已启程赴西宁,建立临时协调中心。这个成立于2010年的“组织”,由团中山市委发起,17个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加盟”,覆盖青年11.7万人。各个社会组织既凝聚在一起,又各自独立,充分的自由空间,扁平的组织架构,让这个庞大的联盟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专业更是联盟“天赋”的优势。17个理事单位都是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的青年社会组织,其中不乏“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西南旱灾的时候,怎么把水运过去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们长期开展户外运动,知道用水袋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整个救灾行动,从筹款到运输、发放,都是他们自己实施。后来在广西捐建的水窖,也是由他们验收。”联盟秘书长温镕庆介绍。

联盟的社会组织大多数没有注册登记,与共青团走到一起,与其他社会组织团结在一起,让他们感觉“找到了组织”。而这些来自民间的青年自组织,成为共青团凝聚青年的新阵地、新枢纽。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说:“由机关干部动员社会青年的间接模式,向青年社会组织动员年轻人的直接模式转变,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活动中,让社会组织自主运作,发挥青年社会领袖的吸引力,激发民间的力量。”这正是团中山市委探索“社会化动员”模式的一种尝试。

让“官办”组织活起来:激发自下而上的公益力量

其实,“社会化动员”的探索,早就开始了。

2008年,中山志愿服务开启升级模式,提出了“社会化”的转型目标。第一步工作,就是把直属总队的“领导”岗位全部拿出来,让普通志愿者竞争上岗。一批志愿者骨干通过竞争上岗“浮出水面”,逐步成长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创造者和传承人。

郑雪绮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骨干。1996年就参与志愿服务的她,目前是直属总队副队长、12355热线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今年年初,郑雪绮与其他几位志愿者骨干在一次工作例会上,谈到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问题时,都希望自己能做一点事情。

“每年‘六一’节,我们都会到民办学校搞活动,跟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会讲到外来工孩子虽然在中山学习生活,但是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条件带他们到处走走,所以基本上对中山还是蛮陌生的。政府经常提‘新老中山人融合’,我们就想,‘融合’就像谈恋爱一样,要外来的人员爱中山、融入中山,对这个地方一点都不熟悉了解,怎么会爱呢?”郑雪绮说。

他们设计了“同一个家”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活动,项目以“小眼睛看中山”活动为主要内容,带领小朋友体验城市、感受中山。除此之外,依托项目团队在个案辅导、心理支持方面的优势,加入了特殊个案跟进的服务,让关爱更加持续深入。“我们还提前做了调研工作,与学生、学校、社区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大家都非常赞成,最后才把方案交到团委。”郑雪绮补充说。

“他们当时拿了一个20多页的方案给我。”团中山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博回忆说:“策划活动、运作项目他们是‘老手’,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都是他们的想法,当时希望我们支持的只是运作的资金。”

团市委给出的回复是“一起想办法”。在申请活动经费的事情上,团市委表现得有点“吝啬”,但这正是推动“社会化”后,一个重大的转变。“志愿者学会了怎样整合资源,他们在设计一个活动的时候,不会单单依靠共青团的支持,会主动地找各种社会资源。”李博说。

在志愿服务中推动社会化,强调志愿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自己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既优化了志愿项目,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提升了组织自我发展的活力。“现在一线的志愿者参加活动的热情很高,我想不搞活动都不行了。”郑雪绮说。

最终,“同一个家”得到中山市社工委、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青睐,为他们解决了启动资金,学校、社区、家长也以各种方式支持活动的开展。目前,“同一个家”已开展8期活动,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子女640人次,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现在,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大部分可以交给志愿者独立实施,志愿者自己设计的活动,也通过团中山市委,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实施,志愿者的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多地让志愿者自己去做。以前的志愿活动,团干部要自己写方案、发通知、开协调会,现在志愿者开工作会议,团干部也只是“列席”,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才会让团干部帮忙。

原本用于搞活动的资金和人力,更多地转移到志愿者的激励和培训上来。李博解释:“这些才是真正能留住志愿者的东西。做好事到哪里都能做,而在我们这里,他们可以收获更多成长,所以愿意选择我们。”

让思想引导炫起来:“时尚”青年也来做宣讲

2012年3月“学雷锋”活动上,一部名为《雷锋是谁?》的微电影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你知道雷锋吗?”带着这个问题,这些90后大学生走上街头,通过问答的形式,用镜头记录下市民的回答。这部由团中山市委和大学生创业团队合作的微电影,在“中山青年”微博上发布,开放式的设问,引起不少青年的讨论,网友纷纷转发并写下自己的思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你承认也好,不认也罢,他都在。”“有多少人知道雷锋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著名历史学家郭世佑也转发并评论:“该视频的信息既真实也丰富,能促人思考。教科书与意识形态的灌输容易使人印象深刻,也容易淡忘,如果结合传统文化谈修身行善,也许效果更佳。”

制作这个微电影的“壹樂”工作室,是由90后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2011年6月,团中山市委举行青年创业大赛,“壹樂”工作室的几位骨干出现在了现场,王鹏飞金色的头发,董秘源扎着小辫子,王建平戴着粗框眼镜,他们的出现引起很多人的注目,因为“实在太潮了”。最终他们没有进入决赛,但比赛让他们明确了微电影制作这个发展方向。

他们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叫《从新爱》,故事讲的是时下年轻人的爱情,在2012年的情人节推出,网络点击率3万。也是因为《从新爱》不俗的成绩,团中山市委找到他们拍摄《雷锋是谁?》。这次合作,让“壹樂”工作室收获了“知名度”,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思考。王建平说:“与团市委合作之后,我们开始策划做一些纪录片,集中去拍摄一些社会的现状,比如一些小贩的生活,希望用镜头去记录他们,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这些片子不需要赚钱,只是想做这样的事情。”从大学生的创业冲动,到毕业后的坚守,陆续毕业的他们还在努力,当初“分享幸福中国”这个口号,他们现在有了深刻的理解。

今年9月,为宣传团十七大精神,团中山市委推出微电影《青春梦中国梦》,发布在未来网上。这部由中山共青团全媒体中心制作的微电影,以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为拍摄对象,用时下青年喜欢的画面和配乐,展现龙师团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的追梦历程,并将团十七大精神宣传巧妙地融入在微电影当中。

“一开始谈的时候,就发现他们不是要拍传统的宣传片,我觉得是很好的机会,很不错的尝试。”负责创作这部微电影的点子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何倩芬说。这家年轻的公司由一群80后青年组成,而他们面向的客户也主要是青年,时尚创意的风格,让这家公司在中山青年群体中小有名气。团市委的负责人说,当时选择与点子公司合作,就是看中他们对青年的吸引力,希望拍一部青年喜欢的宣传片。何倩芬说:“能够把商业和青年工作结合在一起,让作品不仅有商业价值,更有社会价值,这是我们一直想做到的。希望以后把这种模式延续,能够继续用年轻的视角,做更多有社会价值的好作品。”

除了微电影,团中山市委还推出了明信片。去年,配合“百千万星火燎原”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团中山市委推出本土原创的“三热爱”明信片,免费向青年发放。三款明信片分别表达了“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内容。超过1万名青年通过填写和邮寄明信片,表达自己的“三热爱”宣言,互动性的方式,让许多青年主动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从系统性、灌输性的教化模式,向参与式、沟通式的宣讲模式的转变,让思想引导工作更容易得到体制外青年的支持。

从2011年开始,团中山市委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尝试改变、淡化原有的官办行政色彩,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更系统地探索社会化的公共动员方式。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说:“面对新的形势,共青团的‘改革创新’,需要通过深挖青年集体的潜力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我们谈的社会建设,最终指向的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的生成。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化的动员方式来动员青年,就是希望培养社会内生的机制,自我发展的能力。”

让“草根”组织动起来:善用民间的力量解决问题

“你们来得真及时!”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副镇长动情地说。在国道完全疏通、水电恢复正常的第一天,由团中山市委、中山市青年自组织联盟紧急募集的1801包大米,顺利送到灾区。

8月14日,受强台风“尤特”及其残留云系影响,50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吞噬着汕头、揭阳两地,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受灾。8月23日,团中山市委与灾区团组织取得联系,了解到灾区紧缺大米的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该市青年自组织联盟,由联盟理事单位自主发起活动,募集救灾物资。

“灾情紧急,同胞挨饿,团有号召,马上行动。”这是参与这次救灾行动的社会组织骨干若谷(网名)的一句总结。8月23日,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发起“清风善粮”救灾行动,越野e族中山中队也推出“e包米”救灾项目。通过会员网络、QQ群、微博微信、本地媒体的宣传,两天内,认捐大米超过1.8万斤。“有几包米是远在美国的朋友捐的,连汕头的朋友都向我们认捐了200包!”联盟副秘书长阳光(网名)自豪地说。

与此同时,团中山市委联系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粤通物流,提供免费运输服务。8月27日,满载爱心的车队从中山出发,自组织联盟4名代表也奔赴灾区,负责物资的跟踪和交付。8月28日,大米顺利送到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溪口村和揭阳市揭西县,1801户居民直接受惠。

这一次救灾行动,只用了6天。响应迅速,一直都是青年自组织联盟的特色。2010年4月西南大旱,联盟仅用3天组织了赈灾筹款晚会,募集善款19.2万元;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不到3天,联盟已启程赴西宁,建立临时协调中心。这个成立于2010年的“组织”,由团中山市委发起,17个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加盟”,覆盖青年11.7万人。各个社会组织既凝聚在一起,又各自独立,充分的自由空间,扁平的组织架构,让这个庞大的联盟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专业更是联盟“天赋”的优势。17个理事单位都是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的青年社会组织,其中不乏“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西南旱灾的时候,怎么把水运过去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们长期开展户外运动,知道用水袋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整个救灾行动,从筹款到运输、发放,都是他们自己实施。后来在广西捐建的水窖,也是由他们验收。”联盟秘书长温镕庆介绍。

联盟的社会组织大多数没有注册登记,与共青团走到一起,与其他社会组织团结在一起,让他们感觉“找到了组织”。而这些来自民间的青年自组织,成为共青团凝聚青年的新阵地、新枢纽。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说:“由机关干部动员社会青年的间接模式,向青年社会组织动员年轻人的直接模式转变,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活动中,让社会组织自主运作,发挥青年社会领袖的吸引力,激发民间的力量。”这正是团中山市委探索“社会化动员”模式的一种尝试。

让“官办”组织活起来:激发自下而上的公益力量

其实,“社会化动员”的探索,早就开始了。

2008年,中山志愿服务开启升级模式,提出了“社会化”的转型目标。第一步工作,就是把直属总队的“领导”岗位全部拿出来,让普通志愿者竞争上岗。一批志愿者骨干通过竞争上岗“浮出水面”,逐步成长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创造者和传承人。

郑雪绮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骨干。1996年就参与志愿服务的她,目前是直属总队副队长、12355热线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今年年初,郑雪绮与其他几位志愿者骨干在一次工作例会上,谈到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问题时,都希望自己能做一点事情。

“每年‘六一’节,我们都会到民办学校搞活动,跟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会讲到外来工孩子虽然在中山学习生活,但是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条件带他们到处走走,所以基本上对中山还是蛮陌生的。政府经常提‘新老中山人融合’,我们就想,‘融合’就像谈恋爱一样,要外来的人员爱中山、融入中山,对这个地方一点都不熟悉了解,怎么会爱呢?”郑雪绮说。

他们设计了“同一个家”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活动,项目以“小眼睛看中山”活动为主要内容,带领小朋友体验城市、感受中山。除此之外,依托项目团队在个案辅导、心理支持方面的优势,加入了特殊个案跟进的服务,让关爱更加持续深入。“我们还提前做了调研工作,与学生、学校、社区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大家都非常赞成,最后才把方案交到团委。”郑雪绮补充说。

“他们当时拿了一个20多页的方案给我。”团中山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博回忆说:“策划活动、运作项目他们是‘老手’,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都是他们的想法,当时希望我们支持的只是运作的资金。”

团市委给出的回复是“一起想办法”。在申请活动经费的事情上,团市委表现得有点“吝啬”,但这正是推动“社会化”后,一个重大的转变。“志愿者学会了怎样整合资源,他们在设计一个活动的时候,不会单单依靠共青团的支持,会主动地找各种社会资源。”李博说。

在志愿服务中推动社会化,强调志愿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自己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既优化了志愿项目,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提升了组织自我发展的活力。“现在一线的志愿者参加活动的热情很高,我想不搞活动都不行了。”郑雪绮说。

最终,“同一个家”得到中山市社工委、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青睐,为他们解决了启动资金,学校、社区、家长也以各种方式支持活动的开展。目前,“同一个家”已开展8期活动,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子女640人次,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现在,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大部分可以交给志愿者独立实施,志愿者自己设计的活动,也通过团中山市委,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实施,志愿者的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多地让志愿者自己去做。以前的志愿活动,团干部要自己写方案、发通知、开协调会,现在志愿者开工作会议,团干部也只是“列席”,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才会让团干部帮忙。

原本用于搞活动的资金和人力,更多地转移到志愿者的激励和培训上来。李博解释:“这些才是真正能留住志愿者的东西。做好事到哪里都能做,而在我们这里,他们可以收获更多成长,所以愿意选择我们。”

让思想引导炫起来:“时尚”青年也来做宣讲

2012年3月“学雷锋”活动上,一部名为《雷锋是谁?》的微电影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你知道雷锋吗?”带着这个问题,这些90后大学生走上街头,通过问答的形式,用镜头记录下市民的回答。这部由团中山市委和大学生创业团队合作的微电影,在“中山青年”微博上发布,开放式的设问,引起不少青年的讨论,网友纷纷转发并写下自己的思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你承认也好,不认也罢,他都在。”“有多少人知道雷锋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著名历史学家郭世佑也转发并评论:“该视频的信息既真实也丰富,能促人思考。教科书与意识形态的灌输容易使人印象深刻,也容易淡忘,如果结合传统文化谈修身行善,也许效果更佳。”

制作这个微电影的“壹樂”工作室,是由90后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2011年6月,团中山市委举行青年创业大赛,“壹樂”工作室的几位骨干出现在了现场,王鹏飞金色的头发,董秘源扎着小辫子,王建平戴着粗框眼镜,他们的出现引起很多人的注目,因为“实在太潮了”。最终他们没有进入决赛,但比赛让他们明确了微电影制作这个发展方向。

他们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叫《从新爱》,故事讲的是时下年轻人的爱情,在2012年的情人节推出,网络点击率3万。也是因为《从新爱》不俗的成绩,团中山市委找到他们拍摄《雷锋是谁?》。这次合作,让“壹樂”工作室收获了“知名度”,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思考。王建平说:“与团市委合作之后,我们开始策划做一些纪录片,集中去拍摄一些社会的现状,比如一些小贩的生活,希望用镜头去记录他们,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这些片子不需要赚钱,只是想做这样的事情。”从大学生的创业冲动,到毕业后的坚守,陆续毕业的他们还在努力,当初“分享幸福中国”这个口号,他们现在有了深刻的理解。

今年9月,为宣传团十七大精神,团中山市委推出微电影《青春梦中国梦》,发布在未来网上。这部由中山共青团全媒体中心制作的微电影,以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为拍摄对象,用时下青年喜欢的画面和配乐,展现龙师团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的追梦历程,并将团十七大精神宣传巧妙地融入在微电影当中。

“一开始谈的时候,就发现他们不是要拍传统的宣传片,我觉得是很好的机会,很不错的尝试。”负责创作这部微电影的点子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何倩芬说。这家年轻的公司由一群80后青年组成,而他们面向的客户也主要是青年,时尚创意的风格,让这家公司在中山青年群体中小有名气。团市委的负责人说,当时选择与点子公司合作,就是看中他们对青年的吸引力,希望拍一部青年喜欢的宣传片。何倩芬说:“能够把商业和青年工作结合在一起,让作品不仅有商业价值,更有社会价值,这是我们一直想做到的。希望以后把这种模式延续,能够继续用年轻的视角,做更多有社会价值的好作品。”

除了微电影,团中山市委还推出了明信片。去年,配合“百千万星火燎原”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团中山市委推出本土原创的“三热爱”明信片,免费向青年发放。三款明信片分别表达了“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内容。超过1万名青年通过填写和邮寄明信片,表达自己的“三热爱”宣言,互动性的方式,让许多青年主动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从系统性、灌输性的教化模式,向参与式、沟通式的宣讲模式的转变,让思想引导工作更容易得到体制外青年的支持。

从2011年开始,团中山市委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尝试改变、淡化原有的官办行政色彩,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更系统地探索社会化的公共动员方式。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说:“面对新的形势,共青团的‘改革创新’,需要通过深挖青年集体的潜力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我们谈的社会建设,最终指向的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的生成。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化的动员方式来动员青年,就是希望培养社会内生的机制,自我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