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院长首先发表了开幕致辞。他对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两场专题讨论的主题。董强院长表示,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开放和全球化的中国学将促进跨学科合作和跨文化对话,推动中国和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为相互理解和合作铺平道路。本次研讨会旨在围绕中国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严谨而细致的交流,这对于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理解发展中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第一场专题讨论题为“中国学研究:全球视野,中国语境”,由陆扬教授主持。陆扬教授首先介绍了该场专题讨论出席的嘉宾,并强调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立十周年的珍贵机会,和各位学者共同回顾并探讨中国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未来方向,这在中国全球影响力和作用日益提升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接着,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纽约大学历史系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Joanna Waley-Cohen(衛周安)线上参加研讨,她回顾并探讨了19世纪以来中国学在英国和美国的发展沿革史。在此基础上,她充分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对于中国学研究及学者的重要意义。衛周安教授认为,这种合作不仅使得学者们可以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建立扎根于中国开展研究的坚实基础,也能让来自中国和全球各地的青年学者得以互相尊重、包容、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以不同的文化视角观察世界,并理解彼此文化的微妙和复杂性。
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学研究和发展的个人观察。他对衛周安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指出中国学最初是作为英美区域研究中的一部分兴起的,与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紧密相关。接下来,汪晖教授回顾了不同时代的中国学学者对于中国学研究的贡献。第一代中国学学者成长于20世纪初,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和独特与本国的历史有关,因此他们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并延续至今,明显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第二代中国学学者成长于冷战时期,他们的研究一方面受到了冷战和分裂的制约,但在批判和反思中也获得了对中国的多维度理解。立足当下,汪晖教授认为开放的中国学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充满挑战。开放的、全球化的中国学研究需要联结不同的学科、发展多元的技能,同时让更多的中外学者参与到本土的中国学研究中,加深世界对于中国的理解。
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砺德讲席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荣誉教授张隆溪对于中国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尽管中国没有所谓的“中国学研究”和“汉学家”,但是中国的历史学、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都在研究中国本身,因此,如何整合本土和西方的中国学研究,推动中国学的全球化,是未来中国学发展的关键命题。张隆溪教授引用了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强调了开放的、全球化的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中国不是研究一副简单的二维的图画,只有从多维角度才能看到不同面相的中国。学者们应整合中外对于中国研究的不同观点,才有可能靠近最真实的中国。
在第二场专题讨论“面向未来的中国学:教育、机构和方法”上,Brent Haas副院长作为主持人,回顾了第一场专题讨论的精彩内容,也对本场讨论表示了期待。他详细介绍了各位嘉宾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本场讨论嘉宾组成的多元背景,期待不同学科之间可以碰撞出中国学教育的思维火花。接着,首尔国立大学前副校长、国际大学院前院长Jeong Jong-Ho(郑钟昊)回顾了自己与中国学教育的紧密联系。韩国学术界在中国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在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韩国的中国研究已形成独特模式,注重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特点和政策执行的一致性。郑钟昊教授呼吁未来应更加关注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等议题,以拓宽研究领域并深化中韩学术界的合作。
宾夕法尼亚大学未来美中关系项目主任Neysun Mahboubi(马瑞欣)就当前中国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发表了深刻见解。他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相关课程的经历,他在与年轻学者的互动中发现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熟练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动态导致两国的学术交流变得复杂,对中国学教育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对于那些关心这些问题的美国学者来说,如何保持中国学领域的活力并培养出新一代的学者成为了亟需考虑的问题。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也有助于推动各自学术界的发展。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首先赞赏了燕京学堂十周年汇报会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元素方面的独特魅力,通过中西乐器的合奏、传统歌曲的演唱等形式,彰显了学堂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的独特尝试和成果。潘庆中教授还谈到燕京学堂的教学特色,强调燕京学堂注重跨学科研究,将社会科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他对学堂将继续秉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杰出人才”的使命表示期待,希望未来可以见证学堂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深化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杰出人才贡献力量。
在互动环节,燕京学堂2020级校友Leonardo Regis结合个人经历就跨文化研究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在推动中国学研究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文化间的尊重与对话,避免将其他文化和民族视为资源或消耗品。他以巴西亚诺玛米人的经历为例,强调了国际研究中可能带来的意外伤害,并呼吁在促进文明交流时采取更加审慎和尊重的态度。随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灵茜表示,普林斯顿出版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优秀学术作品翻译成英文并推向全球,其中包括许多像与会杰出学者的作品。出版社在翻译学术著作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更要关注对特定领域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翻译学术著作比翻译文学作品更为复杂,其中涉及的学术深度和特定术语都需要译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对此,张隆溪教授回应,自己非常熟悉这一问题,他在最新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一书中就包含了大量翻译内容。由于中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学术著作时会遇到语言障碍。他举例说,一些常见的中文音节如“long”和“xi”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发音,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张隆溪教授坚信中国学术著作的翻译是可能的。他反对“不可译”的观点,认为这种观念会阻碍非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
中国学建设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这场盛会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思想碰撞、智慧交融,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这场论坛不仅展现了中国学教育的蓬勃发展,更体现了中国学术界的开放与包容。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氛围中,中国学研究必将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文字:李心雨、李宰荣、于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