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赵鹏大, 1931 年出生,辽宁清原人,满族,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地质学家、矿产勘探学家和地质教育家。 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54 年赴苏留学, 1958 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土学位。 1992 年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克伦宾奖章,为亚洲获此殊荣第一人。 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学部委员 ) 1995 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 2000 年被接受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 1958 年以来历任勘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及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2006 年获得 IET 方正大学校长奖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 Computers & Geosciences 》通讯编委及《地球科学》主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矿产勘查、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是数学地质领域引领者及教育家。 1978 年在我国率先开设 数学地质 " 矿床统计预测 等课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提出了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的 地质异常 新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实效,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 三联式 定量成矿预测理论体系。在对宁芜、个旧、铜陵及新疆等地区不同比例尺成矿定量预测方面,取得显著效益。赵鹏大院士提出的“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系统研究了矿产勘查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建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代表著作有《矿床统计预测》、《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实践》、《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 等。近年提出 基于地学大数据的智慧戈矿新理念”,倡导编写“数字地质学”面向地学专业新教材,引领新时期地学人才培养新概念。已培养博士后 20 余人、博士 150 余人、硕士 20 多人。学生中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1 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2 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多人。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地质人才,涉及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领域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