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3》海报
说什么呢?《局部1》2015年上线,这一季是陈丹青为公众介绍艺术史上的一些经典画作,该季豆瓣评分高达9.5分。但第一季的好口碑并没有给节目组带来多少收益,第二季迟迟拉不到赞助,难产了三年,2018年《局部2》才姗姗上线。口碑依然爆棚,豆瓣9.4分。《局部2》聚焦于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美国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开篇陈丹青就说道,“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不记得来过多少次。现在我还没有从这儿毕业。”这一季他就专门为大家分享大都会美术馆的典藏珍品。
前两季主要是在室内拍摄。幽暗空旷画室,摆放着画架,一张小圆桌边,光头素衣、戴着圆框眼镜的陈丹青手捧着讲稿坐着,就这样慢悠悠地开讲,偶尔笔会在讲稿上写着一些什么。再根据讲稿的内容,穿插大量画作和史料。第二季也有部分大都会艺术馆内的实景拍摄。
《局部3》在2020年1月初回归了。这一季陈丹青则走出书斋,深度寻访意大利十多所教堂、修道院、宫殿、府邸,全程实景拍摄,专题为大家讲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
窗户打开,风出进来
从《局部1》到《局部3》,陈丹青以画家之眼为大家讲述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
因此,《局部》首先能让大家长见识。陈丹青本身就是大画家、大艺术家,他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洞察力,为大家娓娓道来他对一些经典杰作的见识,提升公众的艺术认知。
就比如第一季陈丹青讲到了中国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讲到意大利十四世纪画家布法马克的《死亡的胜利》,讲到中国的敦煌壁画,讲到中国现代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讲到梵高的早期学画时的画作,再讲到巴齐耶笔下那些青年的男性……而《局部3》他将为观众介绍马萨乔、乌切洛、利皮马、戈佐里、基兰达约等不为大家熟悉的画家。
观众可以将《局部》理解为陈丹青的艺术课堂,但它的影像形式又比一般的课堂要丰富有趣得多,摄影、配乐、动画都精良考究,高清摄影下的每幅经典画作都美得令人窒息。
而且陈丹青的讲述自然随意、妙语连珠、天马行空,但又自成体系,观众可跟随他自由遨游在美的世界。就比如他给你讲《千里江山图》,他的切入点很有意思——画这幅画时王希孟才18岁,继而他从18岁延伸出去。18岁的王希孟让他联想到宫廷画家委拉士开兹,他20岁被皇宫招进去。跟那些才华横溢的古人相比,一个18岁的现代人估计只会考试,何以那时的少年就有如此才气?陈丹青一个转折跳跃到绘画史的“少年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眼前的世界好奇、动心、热爱。你整体地看,隋唐的绘画,加上东晋顾恺之画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胚胎和萌芽,是童年期”。从中到外,由点到面,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了。
《局部1》《局部2》主要介绍经典油画,《局部3》视野更开阔,陈丹青讲述的是13到15世纪分散在意大利各地的湿壁画。湿壁画是一种壁画画法,它是画在室内墙面上的图画。为什么湿壁画需要专门辟开一整季来讲?
在《局部1》中,陈丹青就曾提到湿壁画的好,他说,“我以为欧洲最好的画呢,不是油画。可是油画呢,因为好传播,画册里头,就流传到世界各地。因为我们都是在赞美油画,看的也是油画。其实最好看的,欧洲的画是湿壁画……湿壁画在意大利,那就几乎数不过来,太多太多。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都在各地的教堂里。你要是能够去看,你差不多半生都看不完。”而在《局部3》中,他又解释了一个原因,“第三季,只讲一个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说起文艺复兴,谁都知道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但这回我不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目前的眼界只是那段历史的千分之一,这千分之一,太多篇幅给了以上三个名字。”
无论是认为湿壁画是欧洲最好的画,还是认为文艺复兴三杰被过度讲述和神化,观众可以察觉到,陈丹青上的这堂课,与美术史、艺术史教科书上的观点并不一致。它是主观的、个人的、感性的,或者这也是脱口秀取名为《局部》的原因,“全景观永远看不齐全,窗户得尽可能打开,风吹进来。”
因此,不同于BBC很多拍艺术史和艺术家的纪录片,或者央视纪录片《探索·发现之中国绘画艺术》,《局部》无意于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介绍艺术的兴衰起伏,或者浓墨重彩那些主要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局部》甚至有点反其道而行之,它更着力于介绍美术史遗留的画家和画作,那些“次要的、被忽略的作品”。
陈丹青在节目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美术史是被简化的,一个大师背后,可能同时代的其他20个大师就消失了,不被人知道;哪怕是像梵高这样的大艺术家,他也是被历史简化的,除了他那些被反复印刷的经典画作外,梵高还有许多别的东西,只是美术史并不介绍。他甚至颇具冒犯性地说:许多所谓的经典画家、经典名作,被过度谈论了,这些经典也许足够好,但其实也没那么好,很多时候是因为画作在传播中占据优势,它就这样口耳相传中被神化了。经典被过度谈论、过度传播的后果是,历史景观变狭窄了。
根据我们以往的上课经验,老师无论是在讲解一篇课文还是介绍一幅画作,都会给出它好在哪里的“标准答案”。就像是高中时期的诗歌鉴赏,主题啦、意境啦、意象啦、艺术手法啦,有种种条条框框,仿佛诗歌契合了每个标准,它就是经典的。但陈丹青《局部》这堂课会让观众困惑的是,它不是这一类讲法,很多时候,陈丹青并没有告诉你这幅画好在哪里,比如说它哪一笔画得好,哪里是超越前辈的地方,他有时会很感性地表达对这幅画的喜欢。比如他说起一幅梵高初学时的不知名画作,“我心里就会想他妈的,这才是真正的绘画,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会忘记蒋兆和,我会忘记珂罗惠支,忘记我所喜欢的许多非常了不起的巧手,我会无可奈何。”
观众肯定会困惑,它到底是哪里好啊,陈丹青没有告诉你答案。一个出发点是,他太反感艺术鉴赏中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就像他说的,“大家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希望大家保留一点点主观判断力,就是你在看到这幅画时最直观、最新鲜、最个人的感受。比起你是否懂绘画,避免千篇一律的答案取代你的判断力更要紧。
陈丹青还有一个很妙的说法,他认为在标准答案化的时代,公众对于艺术的认知是处于一个旅游化朝拜的认知上,有点类似于导游背诵的每个画作的来龙去脉和缘何经典,头头是道但又是贫瘠的。而这种标准艺术教育下的学生,常常也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也难怪他在《局部2》中激愤地说道,“我每次看到咱们考前班的这些画,看到考场的这些素描,我就想死,我宁可一辈子不会画画。”
可以说,《局部》是丰富与“匮乏”为一体的。丰富源于陈丹青为我们串联起无数经典,“匮乏”源于陈丹青故意留下的审美空隙,以匮乏激发个体的审美感受力。
清新如初,好像就是那个上午
作为脱口秀节目,说什么很重要,怎么说也尤为关键。看单口喜剧,重点得让大家笑,至于知识类、文化向的脱口秀,就得给观众带来信息量和独到见解。
而《局部》的魅力不仅于此,作为不太懂画的观众,相较于画作带来的冲击,陈丹青的言说方式更吸引我。毫无疑问,陈丹青的文字感是超一流的,他在无形中也接续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神韵说”“性灵说”这一路的感觉派批评论。
粗糙地划分,批评有技术派,也有感觉派。技术派评论,强调行文逻辑的条分缕析、立场的客观、文字的准确,当然它不免也会显得缺乏特点和无趣。感觉派评论则是以“我”出发,我手写我心,写作者的直观感受最重要,不那么注重体系和规范。就像中国古代的诗论,用语常常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词采葱倩,音韵铿锵”“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点缀映媚,如落花依草”之类的,落到虚处,难以言传,只能意会。
表面上感觉派批评容易写,想写什么说什么,因此感觉派批评汇聚了一堆三流批评者,他们将评论直接写成了“中学生读后感”。真正高明的感觉派批评,是最难写的,因为它太考验写作者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了。技术可以学习,但感受力却学不来。
陈丹青对一些画作的品评文字,让人感觉到汉字之美——这得益于他蓬勃、充沛而细腻的感受力,将这些感受力转为文字时,它们细腻又准确,朴素又华丽,丰赡又节制,宏观又轻俏……总之,这样的文字是太“养人”了。在一个谁都能写作的新媒体时代,我们现在很少能看到这么富有光泽和节奏感的文字了,就是听着陈丹青在那边不紧不慢地念,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陈丹青说巴齐耶“兼有科学和诗意”,“他描绘男性身体的那种状态,非常坦然,不掩饰,但也不标榜,没有压抑感,始终带着一种明朗的,非常适度的,刚刚比友谊多那么一点点”;他说民国丘堤女士的“简静”、“素心”、“见物性”,其所画杨柳“实在清新如初,好像就是那个上午”;他说被十八世纪忽略的农民画家勒南兄弟,他笔下的穷人并不渲染宗教感和道德感,“勒南的每幅画,就跟面包和陶罐那样,质朴、优雅,一声不响在那儿发呆”……“这比友谊多那么一点点”到底是多多少?“那个上午”是怎样的感受?面包和陶罐是怎么发呆的?只可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