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站改线加站背景简述
2019年2月10日(正月初六、星期日)至2月16日(正月十二、星期六),为配合13号线引入清河站改造,北京地铁13号线西直门至回龙观(不含)将停运。
清河站是京包线既有车站,建站于1909年,为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工程所建。为了满足新建北京至张家口城际高速铁路(京包客专线)在北京的到发功能,清河站站场拆除重建,新建高架候车、地下出站、并引入共三条地铁线路的客运枢纽车站,原有站房作为文物平移保护。
2016年既有京包线清河及以南区段停运施工以来,清河站施工进展顺利,站场和站房已建成大半,预留地铁地下线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工期总体可控,预定2019年末通车运营。
按照清河站设计,13号线将改线进入清河站地面层,和国铁平层设站。为保证清河站施工,改线需要尽快实施,并尽快拆除既有线路。
以下内容为简单的背景介绍,以及解释为什么要改线,新的线由的走向。
由于资料有限,部分内容为根据现场照片等进行的推测。
13号线既有线情况
北京地铁13号线的本区段为2002年建成。全线大量采用地面线和高架线,仅个别区段使用地下线。线路采用北京地铁早期车型的变种(顶高2700、底架宽2600的B型车),750V第三轨供电。线路在高架、地下和站内区段使用无砟轨道,地面线采用有砟轨道。
13号线涉及清河站附近的线路自小营西路框架涵向北至上地七街延长线附近为止。线路南北两端均为地面线。中间为上跨原有的安宁庄路和进出原清河站西侧的土路而建设了高架桥。
清河站枢纽方案
清河站位置夹在京新高速、13号线和东侧建成区之间,位置非常狭窄,可利用的空间只有原有站场和货场拆除后剩余的场地,以及京新高速和13号线桥下的空间。
由于东侧多为居住区,而西侧高速以西是上地信息产业园区,因此清河站主入口设在西侧,行人由上地东路 钻过京新高速桥下 进入车站。东侧为次入口,东西通过「公共的」城市连廊相连,这一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送站的机动车辆通过匝道进出站房南北两侧的高架平台,由二层直接进站。因此清河站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一个四面进站的车站了。
建筑风格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要素,单坡向东,西侧主立面方向尽可能出挑,甚至有覆盖京新高速的想法(没有实现)。西侧主立面配合一排A型柱设置斜面大面玻璃幕墙,但考虑到西晒,设置了遮阳。
设计为了争取空间,将13号线纳入站场。国铁站台层4台8线,加上最西侧的13号线岛式站台,总共5台10线。地铁站厅仍按照高铁站的一般做法设在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则包含在建的地铁昌平线南延和规划中的19号线支线各一个岛式站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3号线站台按照满足8节编组B型列车停靠进行预留。虽然增设车站工程和13号线扩能(也就是拆分) 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13号线扩能上马时间恰逢清河站开工不久,因此13号线部分站台也就顺利调整为8B。清河站的13号线站台是13号线扩能第一个建成的8节站台。13号线拆分工程有关的信息请见本人之前撰写的答案: 如何看待北京地铁 13 号线将拆为 A/B 线:A 线到天通苑、B 线到软件园?
为什么现在拨接
目前清河站东侧(第一阶段)部分已经基本完工——大概就是标题图那个样子。所谓第一阶段是A型柱以东的部分,包含地面站场和地下站台。为什么分两阶段呢,因为西侧站房和13号线既有轨道、桥梁相冲突,必须等待13号线改线完成才能施工。
所以你还看不到A型柱,只能看到每个A型柱东侧的一只脚。就像标题图里这样,圆圈里就是那只脚了。至于清河站的全貌,当然也只能靠脑补。
而由于13号线这一段是高架线路+无砟轨道,拨接没有办法在短时间高架线路和混凝土轨道板上实现,因此只能在桥梁两端的地面线+有砟轨道上完成。新线的南端在小营西路桥北侧,而北端在相当于上地七街的位置附近,中部经过清河站已建成的13号线站台,但显然清河站完工之前13号线不会在站台停靠。下图中绿线是13号线新线的大致走向,可以看到它绕过了高架桥(黄色实心部分)。
虽然拨接在路基段完成,但是原线路基在临近桥梁处升高,也影响到了拨接施工的进行。在拨接期间,要完成高路基段的拨接,也需要对既有路基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除此以外,拨接停运期间还拟定拆除13号线改线段临近新线的既有高架线路,以免改线后拆除施工影响地铁运行。站房附近远离新线的既有桥梁则将稍后拆除。
版权声明:
所有文字,以及未注明来源的图片,版权所有 © 2019 hat600
标题图来源: 维基共享资源 ;作者维基共享资源用户 N509FZ ,以CC BY-SA 4.0国际版授权。
图片中部分内容来自OpenStreetMap。
非商业用途转载本文无需获取许可,但不得进行改动,须注明作者、注明来自知乎专栏“轨道与城市”,须包含完整版权声明,电子载体(包括长图)须同时提供本文原文链接。
除知乎以外,盈利性媒体使用本文,或对本文进行演绎前请私信联系作者获取许可并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