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亲友团简介(下)
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张爱玲的亲友团简介(下)
09
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
抗战时期标准证件照。
胡兰成(1906.2.28-1981.7.25)。
浙江绍兴人,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中国现代作家。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汉奸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曾为汪精卫执笔,是出了名的汉奸。
1940年,胡兰成发表卖国社论集《战难和亦不易》(中华日报社出版),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洗白。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胡兰成在浙江一带匿名逃亡,后潜藏于温州。1950年经香港偷渡到日本。1974年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胡兰成晚年定居日本。1981年7月25日,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享年75岁。
1933年,胡兰成与全慧文。
1925年10月,胡兰成娶第一任妻子唐玉凤,两人育有一子(胡启,文革时期自杀身亡)一女(胡棣云,早夭),1932年6月,唐玉凤病逝,享年28岁。
1933年,胡兰成在广西南宁娶第二任妻子全慧文,自1934年至1941年间,全慧文生长子宁生、长女小芸、次子纪元、次女先知。全慧文为胡兰成生了两男两女,但胡兰成对她却毫无情意,最后害得全慧文得了精神疾病,并且在全慧文发病的时候,跑去和一个叫应瑛娣的上海歌女厮混、同居。1952年2月20日,全慧文在胡村乡下去世。
1945年5月26日,上海《申报》头版刊登胡兰成与应瑛娣离婚启事。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张爱玲秘密结婚(1944年8月)在先,而与应瑛娣离婚在后,与全慧文则始终没有离婚。
在《今生今世》里,胡兰成将他一生印象最深的八个女人写出:
第一个:唐玉凤
第二个:全慧文
第三个:应瑛娣
第四个:张爱玲
第五个:周训德
第六个:范秀美
第七个:一 枝
第八个:佘爱珍
1943年10月,胡兰成在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创刊号上读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被张爱玲的才华深深震动,开始收集、留意与张爱玲有关的所有作品。1944年2月1日,胡兰成被汪精卫逮捕释放后,从南京回到上海,去编辑部找苏青要张爱玲的地址,四日,初次见到张爱玲,二人在交谈中,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时的胡兰成已有妻室全慧文和应瑛娣,还有6个子女。同年8月,胡兰成与应瑛娣离婚后,为顾到日后时局变动不致连累张爱玲,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上两句是张爱玲撰,后两句是胡兰成撰,旁写炎樱为媒证。此时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然而这个让张爱玲“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男人,在他们成婚后没几个月,胡兰成就又跟其他女人好上了。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同月,胡兰成受日本人池田笃纪的周旋,被派与沈启无、关永吉等人到汉口接收《大楚报》,并被安排在汉阳县立医院暂住,在这里不久便勾搭上一个叫周训德的17岁小护士。
1945年春节,胡兰成假借事务繁忙,不能回上海与张爱玲团聚,而是留在武汉陪周训德。3月,胡兰成回上海,在上海与张爱玲在一起月余,随后送侄女青芸回杭州结婚。五月回武汉。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胡兰成怂恿二十九军军长邹平凡宣布武汉独立,十三天后失败。九月初,胡兰成逃往南京,稍后离开南京到上海。下旬,至张爱玲处住一宿。
胡兰成逃跑前,给周训德一些钱物和金饰,自此消失。后来周训德因他被捕,关入监狱,受尽折磨。他送她的东西,全被抄走。
胡兰成东躲西藏,先由侄女青芸的丈夫沈凤林陪伴,去浙江躲避。离开上海仅十天,重庆“国民政府”就公布并实施了《处置汉奸条例草案》,胡兰成的名字在名单表里赫然在列,汪伪政府的大小汉奸被抓起来有一万多名。随后,胡兰成又流转至杭州、邵兰。
1945年9月30日,胡兰成逃到浙江诸暨,住斯颂德家。斯颂德与胡兰成同年,在中学读书时,比胡兰成高两班,后进光华大学读中文系,再后来,不慎染病死了。十八年前,胡兰成来斯家住过一段(被发现与斯家女儿雅珊关系暧昧,被赶出),所以斯颂德的母亲斯伯母待他亦如子侄。斯家还有个庶母叫范秀美,大胡兰成两岁,曾经与斯家老爷生有一女,胡兰成称她为范先生。范先生陪胡兰成去金华躲避,后又逃往温州范家故居。两人1945年12月6日出发去温州,12月8日即在浙江丽水同居。到温州后,胡兰成化名张嘉仪。
1946年2月中旬,张爱玲到温州探望胡兰成,张爱玲在温州约二十天。当时张爱玲还不知道胡兰成和范秀美之事。一次,张爱玲给范秀美作画,画着画着,觉得她眉眼神情越来越像胡兰成,胡兰成没有再隐瞒。前来一个周训德,又来一个范秀美,张爱玲愤而离开。张爱玲走时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一个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1946年4月,胡兰成离开温州再回诸暨,躲在斯家楼上整整八个月。这时斯伯母已经知道他和范秀美的事。范秀美怀孕,胡兰成找借口让她独自到上海做手术。范秀美抵达上海直接找到青芸,青芸安排她住旅馆,找医院,结果需要一百元手术费,青芸带范秀美去张爱玲的公寓,张爱玲取了自己的一只金镯子,吩咐青芸拿去当了,给范秀美作手术费。1946年年底,胡兰成取道上海再往温州,经上海时在张爱玲处住一宿,将与范秀美的事据实告诉张爱玲,发生争执,是晚二人别寝。胡兰成回到温州后,设法结识了第一名师刘景晨,刘先生介绍胡兰成进温州中学教书。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写了一封诀别信给胡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也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张爱玲还将自己积攒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30万稿费随信一起寄给了胡兰成。胡兰成几年逃亡,尚且一直有美眷相伴,但张爱玲却因为他,承受了无与伦比的压力。抗战胜利,张爱玲作为汉奸胡兰成的妾,被无数人谩骂。胡兰成逃跑,独自留下张爱玲在风口浪尖上承受万民的流言。
1950年,胡兰成经香港偷渡到日本,又跟房东太太一枝勾搭上,两人搞地下奸情整整持续了三年,三年过后,胡兰成立即斩断情缘,另娶他人,此人就是胡兰成的最后一个女人佘爱珍。
胡兰成与佘爱珍。
佘爱珍,早年毕业于上海启秀女中,后加入黑社会,拜上海黑道人物季云卿为养父。佘爱珍精明强悍,容貌甚佳,善于交际,又以精于射击著称,后嫁给汽车夫吴四宝,并帮助他成为上海孤岛时期隶属汪精卫政府的极司非尔路76号特工总部警卫队长,她则担任经理主任。1942年吴四宝被毒死后,佘爱珍与胡兰成同居。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佘爱珍逃往浙江天台乡村藏匿。行踪暴露后被捕入狱,判刑七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上海时,佘爱珍被保释出狱 。佘爱珍在香港居留三年后,前往日本,1954年3月与胡兰成结婚,在日本长期定居。胡兰成与佘爱珍的结合,是胡兰成一生中所有夫妻或准夫妻型与女人结合中的最后一次,可以说佘爱珍是胡兰成情爱的终结者,是年佘爱珍刚过五十,胡兰成四十九岁。
胡兰成与佘爱珍结婚头两年,两人仍是分居,佘爱珍与李小宝(吴四宝的弟子)住新宿,胡兰成一人租住日本人家,这样两人却也经常吵个不休。佘爱珍与李小宝为了生计曾经贩卖鸦片和大麻,被日本政府抓获,说到自己是胡兰成的老婆,胡兰成被气得跳脚,觉得颜面已经被佘爱珍丢尽。后来没有一技之长的佘爱珍开起了酒吧,据说是情色场所,虽然胡兰成极力的说自己从来不去干预佘爱珍的生意,但是从佘爱珍开酒吧可以看出,胡兰成当时的生活是相当窘迫的,不然那么爱惜面子的他怎么会让自己的老婆去经营这样一个场所?
胡兰成与佘爱珍、咪咪(日本养女胡晋明)夫妇。
最令胡兰成伤心、伤他自尊的是,当他得知佘爱珍在香港的风光,当年李小宝租住的房子每月租金即达一千多港币,联想起当年偷渡时佘爱珍只给了他二百港币,这才明白,他把佘爱珍当体己知己,佘爱珍却不了解他,更是从来没有看重过他,可两人却成了最后的夫妻,这真正是他人生最后的讽刺。
1965年5月,胡兰成在筑波山试穿日本和服。
因“汉奸”之名流亡日本的胡兰成,却始终没有加入日本国籍,只是每年去办理政治避难的滞留手续,年复一年。日本友人都劝他直接加入日本国籍,他却笑着说,“我还要回去治国。”
胡兰成的五个子女,身高自高往低分别是胡启(唐玉凤所生)、胡宁生、胡小芸、胡纪元、胡先知(全慧文所生)。
胡兰成文学著作:《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
文学界曾言论:“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
弘一法师评价胡兰成的文字:“悲欣交集。悲的是他为何是如此模样在世为人,欣的是居然有这般文字传世。”
1950年胡兰成流亡日本之后,他的字开始受到日本人的追捧。
1969年,胡兰成书法集《胡兰成之书》由日本的一个传承古神道的宗教组织梅田开拓筵出版,日本好友保田与重郎为其作序。
胡兰成书法:正正堂堂。
日本文艺评论家保田与重郎:“胡先生的书,乃为其人格的发露,堪称当今绝品。优雅之中藏有峻烈,内刚外柔,羞涩之美时而华丽,令人思念人生永恒的寂寞。”
胡兰成书法:南无观世音菩萨。
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收藏家海上雅臣:“胡兰成的书法显示了中国碑学派正统的笔法。”
胡兰成书法:龙翔凤舞。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国人。当今如胡兰成的书法,日本人谁也比不上。”
胡兰成书法:一花亦真。
日本资深政治家、众议院议长、内阁副总理石井光次郎:“对先生之书法,我很崇敬,视之为国士的书法,不只是有其一家之风,而更在于其宏伟的气魄……先生是中国出身的政治家、思想家、时代的卓越指导者。”
胡兰成书法:忽逢大罗仙,呼我再来人。
早年胡兰成跟着书法名家周承德学习,后来又受到了于右任的指点。胡兰成的书法继承了汉隶与魏碑,而且受康有为的影响很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姿,他的书法还得到了弘一法师的大力称赞。
胡兰成书法:奇逸人中龙。
据胡兰成侄女青芸回忆,胡兰成每天晚上都会点上煤油灯,在自家阁楼上练毛笔字,就算后来流亡到温州也没有停止,“天天练字,日写,夜写。”在跟随周承德学习书法的时候,更是“日写百字,临龙门造像二年,临郑文公一年。”
胡兰成书法:四方风动。
胡兰成擅长书法,对于书道也有很深刻的体会。譬如他说,“书法所表现的不是感情,而是气分;不是造象,而是风格。书法不能欺骗,鄙吝者写的字也是鄙吝的,走江湖的人写的字总掩饰不了江湖味,前人从写字中看出寿夭,这个我不知道,但从写字中看出其人的气度,却往往是很准确的。”
胡兰成的永字八法。
胡兰成书法:学诗知礼。
胡兰成书法:一天万民。
胡兰成书法:愚公移山。
胡兰成书法:树人。
胡兰成书法:寿。
胡兰成书法:小人折花,君子对花,而我对酒,饮岂在奢,天下清和。
胡兰成书法: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胡兰成书法:遊侠。
胡兰成书法:清和。
胡兰成书法:萤惑昼见。
胡兰成书法:女子关系天下计,丈夫今为日神师。
胡兰成书法:与造化小儿共嬉戏。
胡兰成书法:文章大业。
胡兰成书法:夜起观星月,银河尽西仄,孔邱生周季,刘邦值秦末。
胡兰成书法:天下英雄会。
胡兰成书法:逍遥遊。
胡兰成书法:天降黄巢,道尊孟轲。
胡兰成书法:书势。
胡兰成书法:观我生。
胡兰成书法:梦。
胡兰成书法:天马行地。
胡兰成手写的心经。
出自日文著作《心经随喜》(1968年再版)。
胡兰成书法:泥中莲花出水开。
胡兰成书法:文以行远。
出处:胡兰成教学讲义《丁未辑》。
胡兰成书法:天下风云吾且忍。
胡兰成书法:有凤来仪。
胡兰成书法:承天应运。
胡兰成书法:初志不及偶得之,妇人颜色男功名。
胡兰成书法:星宿梦。
胡兰成书法:寂。
胡兰成书法:自古江山如美人,虽然敬重圣贤,却是爱悦荡子。
胡兰成书法:江山谦真。
胡兰成书法:顺逆用处。
10
张爱玲与桑弧
桑弧(1916.12.22-2004.9.1)
原名李培林,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30年桑弧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辍学进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润安字号当学徒。1933年肄业于沪江大学新闻系,任中国实业银行职员。1935年结识周信芳与朱石麟两位艺术家,在他们的提携尝试文艺写作。1941年,李培林以“桑弧”为艺名创作了剧本《灵与肉》,艺名源自“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功名始读书”。从1945至1946年,桑弧在朱石麟的支持下自编自导了《教师万岁》和《人海双珠》。1947年拍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1949年拍摄《哀乐中年》。1950年,桑弧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和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文革”开始后,桑弧创作的空间更趋狭小,被批斗时,他发出“我再也不搞电影了”的哀语。但一俟机会来临,他还是回到了熟悉的领地。1982年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1990年,桑弧导演了他的收山之作——京剧艺术片《曹操与杨修》。
1946年8月下旬,卡尔登戏院老板吴性栽成立了文华电影公司,桑弧负责公司的艺术创作。为了打响文华电影公司成立的“第一炮”,桑弧经柯灵介绍认识了张爱玲,随后便邀请她为文华公司创作电影剧本。1946-1947年间,由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大获成功。1948年,桑弧拟将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改编拍成电影,可是这第三度合作,因为女主角张瑞芳久治不愈的肺结核,以及动荡的时局,最终不了了之。张爱玲和桑弧的合作到此为止,虽然当时沪上小报曾经风传二人绯闻,但桑弧以“叔红”为笔名撰文评论《十八春》后,再也没有与张爱玲有任何联系。
桑弧(中)
1946年,两人初识时,桑弧31岁,张爱玲26岁,可谓年貌相当,才情匹配,不久便成为小报绯闻的描写对象,而且当时也有朋友试图撮合两人,但两人最终没走在一起。有说与男方家人反对有关,他们认为张爱玲没有正当工作,又曾是“汉奸之妻”,对她不甚满意。因此面对来撮合的朋友,张爱玲只是再三摇头,她深知桑弧的为难,也要保持自己的高傲和自尊。1951年,桑弧娶了一个圈外女子。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去了香港,此后,张爱玲与桑弧再未见过面。
桑弧(坐者)
1995年中秋,张爱玲逝世,桑弧也没有写什么悼念和回忆性的文章,很多人认为他才是张爱玲生命中错过的好男人。他也始终不谈两人的交情,一如张爱玲的淡漠。
桑弧(左二)
据《小团圆》来看:张爱玲是爱桑弧的,是他帮她彻底走出了胡兰成,张爱玲也是感激桑弧的,并且觉得在他身上找补了初恋。但桑弧对张爱玲的感情是有所顾忌的,毕竟背着“汉奸妻”的名。
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电演:《不了情》(主演:陈燕燕、刘琼)。
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电演:《太太万岁》(主演:蒋天流、石挥、上官云珠、张伐)。
11
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
赖雅(1891-1967)与张爱玲。
甫德南•赖雅(Ferdinand Reyher),德国移民后裔,美国剧作家。年轻时就显露了耀眼的文学才华,他个性丰富多彩,知识包罗万象,处事豪放洒脱。1917年,赖雅与美国著名女权运动家吕蓓卡•赫威琪结婚,育有一女,但双方性格却有着相当的差距,所以生活了一年多就协议分手,1926年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1956年2月,张爱玲得到(Edward Marc Dowell Colony)的写作奖金,在二月间搬去Colony所在的纽英伦州。麦道伟文艺营建于1907年,由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道伟的遗孀玛琳•麦道伟所创立,旨在赞助有才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暂时摆脱世俗的干扰,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专门从事创作。1956年3月13日,张爱玲与赖雅在此第一次见面,便有“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这以后,便相见日欢,谈文学,谈文化,谈人生,谈阅历,越谈越投缘。到了5月初,简直到了难分难舍的程度,关系进展得神速。赖雅在5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他俩“去小屋,一同过夜”。第三天,赖雅在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张爱玲在送他的时候,还把仅有的一点钱给了他。一个多月后,张爱玲也离开了文艺营。7月5日,赖雅接到张爱玲的一封信,说已怀了他的孩子。重聚后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张爱玲同意了。8月18日,两人相识半年后在纽约结婚。此时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好友炎樱见证了他们的婚礼。
怎奈英雄迟暮,晚年的赖雅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张爱玲在美国最初的十年中,写作和赖雅,仿佛是两股相互拉锯的势力。赖雅先后患上背部、腿部和脚步疾病,1961年再次中风倒下,1964年跌断股骨,之后几年又多次中风……最后的两年里,赖雅一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张爱玲只能一边忙写作,一边照看他,直到送赖雅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
1967年,赖雅去世,享年76岁,没有举行葬礼,只是由其女儿菲丝安葬了他的骨灰。此时张爱玲47岁。
12
张爱玲的继母孙用蕃
孙宝琦(1867―1931),曾两度出任民国总理,有一妻四妾,七女儿孙用蕃便是张爱玲的继母。
“他膝下有八男十六女。妻女都染上了阿芙蓉癖。”
——《对照记》
孙用蕃(后排左二)姐妹合影
孙用蕃的哥哥孙用时与张廷重工作上有往来,又是同辈人,对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当了媒婆。1931年,孙用蕃与张廷重在礼查饭店(现浦江饭店)举办订婚仪式,但不久孙宝琦去世,孙用蕃要守孝三年,直到1934年,孙用蕃才正式嫁给张廷重,在华安大楼(现金门酒家)举办结婚典礼。
“我父亲要结婚了。我姑姑初次告诉我这消息,是在夏夜的小阳台上。我哭了,因为看过太多的关于后母的小说,万万没想到会应在我身上。我只有一个迫切的感觉: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事发生。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
——《私语》
盛七小姐(盛爱颐)、孙七小姐(孙用蕃)、袁七少奶奶(袁世凯的七儿媳妇)。
“我穿着我继母的旧衣服。她过门前听说我跟她身材相差不远,带了两箱子嫁前衣来给我穿。
……
不过我那都是因为后母赠衣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以至于后来一度clothes-crazy(衣服狂)。”
——《对照记》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一大半是因为自惭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
——《童言无忌》
老年时期的孙用蕃(1905-1986)
“沪战发生……
因为我们家邻近苏洲河,夜间听见炮声不能入睡,所以到我母亲处住了两个礼拜。回来那天,我后母问我:‘怎样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说一声?’我说我向父亲说过了。她说:‘噢,对父亲说了!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她刷地打了我一个嘴巴,我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过来拉住了。我后母一路锐叫着奔上楼去:‘她打我!她打我!’
……
我父亲趿着拖鞋,啪达啪达冲下楼来,揪住我,拳足交加,吼道:‘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私语》
这段经历,被张爱玲写进了《半生缘》,顾曼桢惨遭姐姐顾曼璐陷害,监禁空房一载有余。可见,这段经历对张爱玲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歇斯底里的痛。
1986年,孙用蕃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孙永蕃一生无子女,晚年穷困潦倒,最后死在江苏路285弄28号一间只有14平方米的房子里。
13
张爱玲的好友炎樱
1944年的炎樱(1920-1997.10)。
“炎樱姓摩希旬,父亲是阿拉伯裔锡兰人(今斯里兰卡),信回教,在上海开摩希旬珠宝店。母亲是天津人,为了与青年印侨结婚跟家里决裂,多年不来往。”
——《对照记》
炎樱是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时的同学,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知己。 张爱玲的插画照片等都曾由炎樱创作着色和拍摄。炎樱还是张爱玲两次婚姻的证婚人。
炎樱是张爱玲起的中文名,因炎樱肤色较黑,炎樱对这个名字不甚满意,自改名为“莫黛”,后又改成“貘梦”。
据说,成名后张爱玲的造型由炎樱亲手打扮,炎樱认为身材高的人头发宜短,身材不高的人头发宜长。
张爱玲曾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樱能买到让我满意的围巾,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包括爱丽斯或邝文美,炎樱是无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1944年,张爱玲和炎樱合影在屋顶洋台上。
“港大文科二年级有两个奖学金被我一个人独得,学费膳宿费全免,还有希望毕业后免费送到牛津大学读博士。刚减轻了我母亲的负担,半年后珍珠港事变中香港也沦陷了,学校停办。我与同学炎樱结伴回上海,跟我姑姑住。”
——《对照记》
“同学里只有炎樱胆大,冒死上城去看电影——看的是五彩卡通——回宿舍后又独自在楼上洗澡,流弹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还在盆里从容地泼水唱歌,舍监听见歌声,大大地发怒了。她的不在乎仿佛是对众人的恐怖的一种讽嘲。”
——《烬余录》
“炎樱想拍张性感的照片,迟疑地把肩上的衣服拉下点。上海人摄影师用不很通顺的英文笑问:‘Shame,eh?’”
——《对照记》
“炎樱在报摊上翻阅画报,统统翻遍之后,一本也没买。报贩讽刺地说:‘谢谢你!’炎樱答道:‘不要客气。’有人说:‘我本来打算周游世界,尤其是想看看撒哈拉沙漠,偏偏现在打仗了。’炎樱说:‘不要紧,等他们仗打完了再去。撒哈拉沙漠大约不会给炸光了的。我很乐观。’"
——《炎樱语录》
“炎樱买东西,付帐的时候总要抹掉一些零头,甚至于在虹口,犹太人的商店里,她也这样做。她把皮包的内容兜底掏出来,说:‘你看,没有了,真的,全在这儿了。还多下二十块钱,我们还要吃茶去呢。专为吃茶来的,原没有想到要买东西,后来看见你们这儿的货色实在好……’犹太女人微弱地抗议了一下:‘二十块钱也不够你吃茶的……’
可是店老板为炎樱的孩子气所感动——也许他有过这样的一个棕黄皮肤的初恋,或是早夭的妹妹。他凄惨地微笑,让步了。‘就这样罢。不然是不行的,但是为了吃茶的缘故……’他告诉她附近那一家茶室的蛋糕最好。”
——《炎樱语录》
14
张爱玲与宋淇夫妇
邝文美(1919-2007),香港作家、翻译家,笔名有方馨、章明等。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曾在美国新闻处工作,以“方馨”一名,翻译文学作品。
宋淇的燕京大学毕业照。
宋淇(1919-1996),戏剧家宋春舫之子。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并留校任教。抗战期间,在上海从事话剧和学术活动。1949年移居香港,先后任职于美国新闻处、电懋影业、邵氏影业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管理层。
1946年4月,宋淇与邝文美结婚。
孙邝文英与宋邝文美。
“你的姐姐好像外国orchid,你好像中国兰花,我是喜欢兰花的。有时候对着你,简直觉得一阵阵清香,令人心醉。”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1952年从大陆到香港后,在1955年转赴美国之前的这段期间,曾在美国新闻处担任翻译,受到当时的同事宋淇与邝文美夫妇诸多照顾,彼此也成为下半生最要好的朋友,书信往来600多封,达40多万字。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公寓去世,所有遗物交由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
宋淇与宋邝文美,摄于1991年11月17日。
1992年1月23日,邝文美致信张爱玲:“听说你一再患病,非常挂念,有许多话想说,但自顾不暇,好像只有半个人活着,无从落笔。现在寄上照片一帖,代替千言万语向挚友聊表心意,并祝平安。”
1992年3月12日,张爱玲复信邝文美、宋淇:“你们这张照片真自然,两人都是历险后重聚的喜悦中带点惊喜的神情,非常感动人,又都还是从前那样,连Mae那件衬衫都潇洒宜人。”
宋以朗,宋淇夫妇的长子。宋以朗先生是香港知名博客东南西北( http:// zonaeuropa.com )的创立人。统计学博士,曾任全球第二大统计公司KMR的顾问。继承了张爱玲著作版权。
15
张爱玲与苏青
苏青(1914-1982)
浙江宁波人,原名冯和议,字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88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毕业移居上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中篇小说《歧途佳人》,散文集《浣锦集》、《饮食男女》等。1982年12月7日,苏青因病逝世,享年69岁。
“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我看苏青》
胡兰成曾公开评价苏青:“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在没有罩子的台灯的生冷的光里,侧面暗着一半,她的美得到一种新的圆熟与完成。”
苏青离婚后,创办《天地》杂志,并向当时正大红大紫的张爱玲约稿,张爱玲寄了一篇小说《封锁》,没想到这篇小说让胡兰成大为赞叹,并跑来找苏青要张爱玲的地址,结果一场倾城之恋轰动上海滩,也给后世留下说不尽的话题。据说,在张爱玲之前,苏青和胡兰成两人早就有了一段地下情。而张爱玲不知道他们两人之间的隐秘之情,那时候她才20岁出头,不懂人情世故。当时胡兰成因文事坐牢,苏青认为张爱玲名气大,是当红作家,说话有影响力,便带着她来到汪伪政权行政院院长周佛海家,想通过周佛海说服汪精卫释放胡兰成。胡兰成出于对苏青“救命之恩”的感谢,有事没事总是撇开张爱玲来看苏青。苏青在1947年秋天出版的自传体小说《续结婚十年》中,以“谈维明”来影射胡兰成,在这本著作里,所有与苏青有过交往的人物全部可以从其中找到对应,除了曾经的闺密张爱玲。多年以后,张爱玲的纪实小说《小团圆》出版,所有她结交过的人物也写了个遍,就是不提苏青。从“好到换衣裳穿”的绝代双姝,到曾经的闺密不再提,让人欷吁。
—— 完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