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烙印,它曾把罗大佑、李宗盛等歌手推上事业巅峰
完整版:刘若英单身日志演唱会_VIP尊享演唱会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cover/e0qmcoycgx67si6.html
不久前,腾讯视频上线了一大批滚石唱片经典演唱会视频,这些经典之中的经典被首次授权播出,无数华语音乐爱好者激动了。
经典的歌曲,熟悉的身影,仿佛就在昨天的回忆被慢慢翻出,因为那时的音乐能让人走心。
当“音乐产业在衰落”,甚至是“音乐已死”这样的论调每天都在被媒体拿出来翻炒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在那个年代,音乐是怎么“活着”的。
数字音乐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让“唱片”变成了一个充满怀旧意味的字眼。一张唱片,绝不仅仅只是一种音频的介质,它的封面、内页甚至是包装方式都是这件艺术品的一部分。我们边听音乐,边翻看着唱片内页,每一句歌词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刻进心里。甚至,手指摩挲着唱片内页的感觉也成为了一种快感……
曾经,台湾有一家名叫“滚石”的唱片公司,非常擅长缔造这类快感。时至今日,依然能给当下的音乐产业以启发。
滚石唱片的创始人段氏兄弟——段钟沂、段钟潭在1976年创业之初,成立了“滚石有声出版社”,主要发行一本名叫《滚石》的杂志。
当时,《滚石》杂志的logo是一只小鸟,后来我们最常见到的箭靶logo则代表滚石唱片,并一用就是三十多年。
1981年,一张由吴楚楚、李丽芬、潘越云三人共同参与的唱片《三人展》的发行,标志着滚石唱片的时代开启。自此,滚石正式开始制作、发行唱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唱片中,滚石尝试性地在专辑包装中放置了一张“听友回卡”。在那个没有网友评论、互动的年代,这一举动无疑使滚石唱片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自己的产品与经营策略。
同年,滚石唱片发行了张艾嘉的《童年》,专辑由罗大佑的果实音乐制作。当时张艾嘉在电影圈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作品推出之后更大受好评,概念式的专辑收录了日后被奉为华语乐坛经典的《童年》、《是否》及《光阴的故事》。自此,滚石唱片的辉煌缓缓拉开帷幕。
1982年起,连续推出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未来的主人翁》,皆在当时造成一股黑色旋风,尤其罗大佑出众的创作能力,将台湾的流行音乐带入另一种层次,影响无数音乐人的诞生。滚石唱片也逐渐定型。
相信很多资深华语流行音乐乐迷都知道的那句“滚石爱你,永志不渝!”,其实这句著名的标语已存在超过了40年!
在最早的《滚石》杂志中,便有“P.S.滚石爱你,永志不渝!”这样的字眼,后来这句话也被作为滚石唱片的Slogan用在了很多唱片文案中。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句略显幼稚的标语并没有什么亮点。但在那时,能在出版物中读到这样直白、火热的标语,足以让大众感到“揪心”。
其实,这句话出自著名广告人、音乐制作人、摄影师杨立德之手。而后来同样影响华语流行音乐发展的飞碟唱片,其中的“飞碟”二字也出自他手。
杨立德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海飞丝的命名,“工作室”这个划时代的词语,都是他的作品。
在很多时候,提到滚石唱片,就不得不提到飞碟唱片。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八卦!
原任职于滚石唱片的吴楚楚与彭国华,由于经营理念与滚石唱片不合,离职后成立飞碟唱片。而之所以取名叫飞碟,就是为了影射滚石——“地有滚石,天有飞碟”之意……冤家就此结下!
老牌歌手姜育恒回忆起两家竞争的那段时光时,依旧感慨万分:“那时的‘滚石帮’与‘飞碟帮’竞争激烈,两者斗得太凶,所以词曲作者都不能给对方唱片公司的歌手写歌。”因此,他至今都很遗憾没有唱到李宗盛创作的歌,两人在李宗盛还是送瓦斯的“小李”时就是邻居,经常是姜育恒一个电话就把“小李”叫到了牌桌前,“可惜后来大家分投两派无缘合作,等到两家公司消除对立的时候,忙着制作吉他的李宗盛已经双手一摊说‘很久没谈恋爱,已经写不出来了’。”
1984年,李宗盛加盟滚石唱片,有趣的是,当时的歌迷也分滚石和飞碟两派,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台湾乐迷都记得两边粉丝互相“叫喧”的场面。
两伙人为了热爱的音乐相争,这个听上去有些浪漫的场景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那时没有太多的营销手段和社交网络,也没有现在花样百出的各种粉丝团、后援会,人们仅仅因为对音乐的爱自觉走到一起。
当年的段氏兄弟绝对是营销方面的好手!滚石唱片在营销、宣传宣传方面开创了华语音乐世界的先河,每张唱片的宣传文案夸张得恰到好处,既能引起大众的注意,又不天花乱坠。
而在视觉方面,一张专辑可能会有几种不同风格,不同用途的唱片宣传海报。这些宣传物料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大众的眼球,并且诱导大众购买。并没有花哨的广告语,也没有耸人听闻的噱头。
曾经有人说,当年的滚石唱片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唱片公司,而是更像一家广告公司或创意公司。单看他们的宣传物料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每一张滚石每张唱片都有自己鲜明的烙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唱片封面上贴着的滚石标志贴纸了。在唱片架上,不用颜色的显眼的贴纸能让你第一时间找到滚石出品。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有没有这个小贴纸成为了无数乐迷对唱片内容的判断标准。
后来,音乐行业慢慢不景气了,各大唱片公司开始积极招揽歌迷参加自家公司的“歌迷俱乐部”。虽然有些需要缴纳会费,但会送许多限量版赠品。
当今,越来越多的歌手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或是提高歌手定位开始推出外语单曲甚至是外语专辑。早在20多年前那场“滚石对飞碟”大战中,两家唱片公司就为各自旗下的周华健、潘越云、齐豫、黄莺莺、陈淑桦等人推出国语以外的专辑。
此外,两大唱片公司也开始代理国外厂牌,滚石唱片代理EMI、RCA、BMG及Virgin等国外厂牌;飞碟唱片则代理WEA及MCA。
滚石唱片的另一项创举是为了不同风格、路线的艺人,在旗下设立不同的厂牌:巨石音乐、魔岩唱片、风云唱片、大海啸唱片、电星唱片、火山唱片、龙卷风唱片、基力音乐等等,进行了细化而精确的市场定位。
曾经横扫华语乐坛的“魔岩三杰”,其概念来源于滚石台湾公司的下属机构——魔岩唱片
在这三十多年中,滚石唱片缔造了无数华语乐坛的天王天后、教父教母,除了艺人本身和音乐水准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大到宣传、运营策略,小到唱片内页的一句话,无不走心。
我们不敢断言当今华语乐坛是否在衰落,也不敢妄自菲薄数字音乐带来的变革,但回看这些滚石唱片曾经做过的事,的确值得很多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