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2日讯(记者 刘阳)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前夜,车市一片“讨价还价”之声。其背后的诉求,则是车企借即将关闭的补贴窗口期,在本就纷繁是市场中抢得更多订单。
12月1日,已提前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广汽埃安宣布对旗下车型进行调价;随后,吉利汽车、岚图汽车先后官宣了各自的“保价”与“补价”措施。其中,岚图推出“最强地补”——截止2022 年 12 月 31 日,岚图 FREE 将提供最高30,000元的地方财政资金补贴。
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政策驱动阶段、政策+市场驱动阶段,以及目前已逐渐步入的市场驱动阶段。毫无疑问,岁末车市的一片“讨价还价”之声,正成为已进入第三阶段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缩影。
三十六计首选“保价”
“‘现在订车还来得及吗?’、‘年底前能否提车?’……是最近我们解答最多提问。”12月2日,有新能源汽车相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原因,在相关优惠政策推出后,到店客流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但致电和通过社交媒体咨询的客户数量有所增加,“毕竟按照现有的补贴(额度),纯电动车可以补贴上千,甚至上万元。要是能在年底前上牌,这笔钱就能省了。”
这位销售人员所称的“优惠政策”,即为各主机厂及终端在近期密集推出的各种花式促销。
在12月1日上述三家车企宣布各自针对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的相关举措前,长安新能源深蓝品牌就已打响了厂家给予补贴的“第一枪”。随后,包括欧拉、小鹏、AITO问界等也相继承诺“限时下单,锁定国补”政策,即,对在2022年底下单但尚未在年内提车的客户进行补贴。而为了刺激销售,特斯拉更是直接宣布降价:国产Model 3和Model Y降价幅度为1.4万元-3.7万元,且在11月8日至12月31日,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购车尾款可减4000-8000元。
“‘保价’或成为短期内新能源车企的首选策略。”财通证券认为,产品盈利能力的差异或导致车企选择不同的冲量策略,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或能更好应对终端价格变化;同时,产品力强弱或决定车企成本传导能力,产品力较强的公司可通过提价的方式部分传导成本上涨和补贴下行带来的价格压力。
在年末冲量的紧要关头,比亚迪、广汽埃安就是特别的“逆行者”。11月的最后一天,广汽埃安宣布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3000元-8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此前11 月 23 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到6000元不等。对于涨价的原因,两家公司一致表示,“主要受到国家取消补贴政策、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
迈入高速增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