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并不等于孟加拉国——事实上广义上的孟加拉地区包含孟加拉国以及印度控制的西孟加拉邦,历史上的孟加拉地区甚至还一度涵盖过印度的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和奥里萨邦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和奥里萨邦。如今的西孟加拉邦是印度的一个邦(相当于我国的省),孟加拉国则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两地生活的人口主要都是说孟加拉语的孟加拉人。
历史上印度次大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事实上在英国殖民者到来前印度更多只是一个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古代的印度次大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国,而孟加拉正是印度次大陆众多的土邦之一。这里的孟加拉系指古代历史上的孟加拉地区,包括如今印度境内的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和奥里萨邦等在内。
在我国的诸多古籍中都对孟加拉地区的古代国家有过记载:《后汉书》中记载这里有一个“磐启国”;宋代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载这里有一个“鹏茄罗”国;元代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记载这里有一个“朋加剌”国;明代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这里有一个“榜葛剌“国。公元8~9世纪兴起于孟加拉地区的波罗王朝一度统治过北印度绝大部分地区。12世纪时波罗王朝被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征服者推翻。
古代印度尽管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世界古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曾一度覆盖过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和华夏文明以黄河、长江两大母亲河为依托发源起来相类似的是古印度文明同样是依托于印度河、恒河两大母亲河发源起来的。但古印度的两条母亲河与华夏文明的两条母亲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是适宜农耕的冲积平原,两条大河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高山大河之类的天然地缘屏障阻隔;印度河与恒河之间却隔着一片塔尔沙漠。虽然古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但恒河流域也是印度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孔雀王朝诞生于恒河流域,此后印度文明的中心逐渐向恒河流域转移,与恒河流域地缘距离相对疏远的印度河流域逐渐成为了印度文明的边缘地区。
古印度的地缘环境相对比较封闭:东、南、西三面均为海洋环绕,北部则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从海上征服印度是不可能的,而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征服印度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在地缘环境上唯一的缺口就是西北部的开伯尔山口: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外来征服者进入印度的必经之路。生活在波斯和中亚的游牧民族不断跨越兴都库什山脉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
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他们在这一地区大力发展伊斯兰教。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蒙古和突厥混血的莫卧儿王朝取代:具有中亚突厥血统的莫卧儿王朝控制了印度绝大部分地区,随后开始在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兰教。由于本土的印度教徒数量过于庞大,所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无法将其完全同化,但通过向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等措施使伊斯兰教在印度河流域站稳了脚跟。
至此印度河流域由信仰印度教的雅利安人占多数逐渐转变为信仰伊斯兰教突厥后裔占多数。莫卧儿王朝虽然控制了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但这种控制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靠武力压制的控制,地方上依然存在许多土邦王公,这些土邦王公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半独立的国中之国。莫卧儿王朝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兰教,但为了避免过分刺激地方土邦王国并没采取强制措施。
事实上除了早已伊斯兰化的印度河流域地区外,整个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接受伊斯兰教,然而远离印度河流域的孟加拉地区偏偏就成为了伊斯兰教在次大陆的重要突破口——孟加拉地处南亚次大陆的东北边缘地带,仅西部与印度本部核心区恒河平原相毗邻,至于北、东两面在今天看来也与印度接壤,但已是印度文明的边缘地带,在历史上今天印度的东北部地区曾长期处于藏缅语族的民族控制之下。
加之德干高原的地缘阻隔作用实际上使孟加拉成为了印度文明辐射的薄弱地带,这自然使伊斯兰文明在这一地区的传播阻力大为减小。不过印度文明毕竟在孟加拉长期经略,而孟加拉又远离其他伊斯兰文明地域,因此并没被伊斯兰文明完全同化,而是形成了东部的伊斯兰文明和西部的印度教文明并存的独特格局。
17世纪末一些来到孟加拉地区的英国人要求在当地建立贸易点,当地官员就随便给了英国人一块条件很差的土地。然而当地人眼中的“差地”在英国人眼里却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地方三面临河、一面临海。在战略层面来说是易守难攻,在经济上来说是建造深水港的优选之地。英国人在当地修建城堡、招募军队。随着人口的增长使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这就是如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尔各答。
公元1757年英国人和孟加拉军队为争夺加尔各答的实际控制权在孟加拉地区的普拉西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英国人在普拉西战役中以七十五人死伤的代价大获全胜,从而确定了英国人在孟加拉地区的统治地位。此战后英国以加尔各答为基地向整个孟加拉地区乃至整个印度次大陆扩张,最终加尔各答因此得以成为英属印度的首府。英国为方便自己的统治就对印度土邦王公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
在英国直辖地区之外英国仍认可土邦王公相对独立的权利。在宗教问题上也是对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分而治之。在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崩塌这一大背景下英国人从印度撤离也就成为了必然。1947年英国人从印度次大陆撤走之前按宗教信仰原则将原英属印度殖民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随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国家。《蒙巴顿方案》把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印巴边界的唯一依据。
划界完全没考虑历史、文化、民族等各方面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印巴分治过程中未免遭遇一些尴尬处境:当时的孟加拉地区东部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而西部地区则主要信奉印度教。所以孟加拉地区在以宗教原则为核心的分治方案中被一分为二: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西部地区被划入印度,最终演变为今天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信奉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东部地区则被划入巴基斯坦。
然而此举埋下了一个重大隐患:东部孟加拉地区与巴基斯坦本土并不接壤,两者之间隔着印度的庞大国土。巴基斯坦的主体部分位于西部地区,东部的孟加拉地区(当时称东巴基斯坦)实际上成为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即使在信息资讯已相当发达的今天拥有飞地的国家也屈指可数,在上个世纪的南亚地区以巴基斯坦的国力要控制这样一块飞地可想而知有多难。
印巴分治完全是以宗教信仰作为依据,却忽略了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在民族文化上几乎是完全不相通的:西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旁遮普人,其次是信德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东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其母语为孟加拉语。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远离本土的东巴基斯坦的控制就在这里强制推行乌尔都语,以试图彻底同化东巴基斯坦地区。
然而这引起了东巴基斯坦人民强烈的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国内经济建设上始终偏重于西部本土,而对东部飞地则显得不太上心。久而久之双方的恩怨日积月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东部人民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综合在一起使东巴基斯坦对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强。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同年4月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宣布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随后东巴基斯坦发生大规模动乱和难民潮。作为老对手的印度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打击巴基斯坦的大好机会。印度随即出兵当时的东巴基斯坦,之后战争又扩大到西巴基斯坦,最终酿成第三次印巴战争。当年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从此东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如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奥里萨邦等地就是由以前的西孟加拉地区分化出来的,而如今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则是由以前的东孟加拉地区演化而来。孟加拉国的面积约为147570平方公里;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面积约为88752平方公里。孟加拉国的人口约为1.647亿;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人口约为9677.56万。整个孟加拉地区约有66%的人信奉伊斯兰教、33%左右的人信奉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