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网络主旋律电影大胆创新,《中国飞侠》彰显“京味儿”故事
原创 骨朵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魔王
在《毛驴上树》之后,承担着网络电影题材创新与精品探索重任的《中国飞侠》来了。非常明显的是,此次《中国飞侠》备受圈内圈外关注。
一年前,改编自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的真实事迹的网络主旋律电影《毛驴上树》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让观众看到了主旋律与网络电影结合的新方向;一年后,奇树有鱼持续向精品创作迈进,延续“北京模式”,制作的又一部网络主旋律电影《中国飞侠》也在8月8日正式开机。

《中国飞侠》紧抓住这一核心精神,表现都市普通劳动者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努力以及生存的勇气和坚韧,凸显网络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的魅力。主创团队在剧本创作、人物立意、取景拍摄等方面都做了新的探索与突破,让网络电影在宣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拉近观众的方式。
现实题材网络电影的又一富矿?
不论是政策引导,还是市场加持,主旋律与现实题材这股潮流已势不可挡。
近两年,千万制作与营销、分账票房屡破天花板、头部导演与作品竞相出现,网络电影用一个个亮眼的数字不断增强着自身存在感。但与此同时,青睐玄幻、魔幻、怪兽等题材也让网络电影一度走入瓶颈,加上监管的愈发严格,网络电影的题材创新探索已经迫在眉睫。
去年《毛驴上树》的到来,上线4天收回成本,上线10天票房分账高达840万。影片得到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认可,让大家意识到主旋律故事,能够在网络电影的载体中讲好,大众对扶贫故事也能够买单。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毛驴上树》更是得到了“年度精品网络电影”的称号。
可以说,《毛驴上树》网络电影的题材创新上开了一个好头。彼时的网络电影找到了一块可以深入开发的题材富矿。如今主旋律题材在网络电影领已经铺展开来,如同样是聚焦农村扶贫的网络电影《我来自北京》系列等也都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扶贫题材已经在网络电影中有了一席之地。

北京模式、平台与制作公司全力出击,打造新IP,《中国飞侠》都赚足了眼球,被看做是继《毛驴上树》之后的又一重要作品,而其一旦成功,也或将意味着网络电影在精品探索与题材创新上又近了一步。
打造中国故事,
寻找艺术与主旋律的平衡点
众所周知,现实题材在剧集和网络电影领域中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那么《中国飞侠》在此次在现实题材中突破的秘籍是什么?
首先,《中国飞侠》有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强大的依托,在立项之初,影片就纳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优秀网络视听节目种子库,因此在立项备案、创作指导、剧本扶持和协调拍摄等方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都给予《中国飞侠》全方位的支持。
其次,主创团队也在业界享有名声。导演陈静曾执导过情感灾难电影《大地震》,影片还原了唐山大地震的惊险时刻,一经播出就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和口碑。此次她接手《中国飞侠》,更用其擅长的以“小我”见“大我”的手法表现一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普通劳动者,通过他的事迹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出演过多部喜剧作品的演员许君聪是《中国飞侠》的主演之一,和导演一样,许君聪在处理人物时秉持着“不能演假大空,一定要演一个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真人”的态度来进行创作。

而在剧本创作方面,编剧张五毛坦言,《中国飞侠》的故事灵感并非来自自己,也是不是奇树有鱼,而是来自国家的政策引导。
“《中国飞侠》最难的是各种平衡,故事需要正能量但不能过于主旋律,因为过于主旋律的东西在传播上和未来的播放上,观众会有一些逆反心理,我希望以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讲故事。”

通过《中国飞侠》里外创作都可以看出,网络主旋律电影并没有停留在单纯地讴歌精神上,而是真情实感地走进群众,了解故事,通过找到艺术与主旋律的平衡点,从而创作出既“接地气”又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奇树有鱼迎接机遇与挑战,
探索网络主旋律电影新模式
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特殊的一年,网络电影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就国外环境来看,《花木兰》这样的大片直接在流媒体平台播出,似乎预兆着未来会有更多多样的模式出现;而在国内,“院转网”的影片也逐渐增多,一些“在网络上看电影”的声音也逐渐高涨。面对这一情势,爱奇艺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表示,“平台需要用好作品把电影观众留在电影世界里,所以网络电影也应当做一些新的模式尝试。”

去年,《毛驴上树》在爱奇艺一经播出就收获了流量和口碑的不俗反响,这也是爱奇艺作为内容与用户的连接者,在引领题材创新、把控内容品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之一。宋佳坦言,爱奇艺将会全力以赴,一起将《中国飞侠》等现实题材作品打造成继《毛驴上树》后的新IP,成为一个系列持续做下去。

令人惊喜的是,《毛驴上树2 倔驴搬家》已于2020 年7月22 日在临沂开机,目前已经进入后期阶段。《毛驴上树2 倔驴搬家》继续聚焦精准扶贫,从一位女书记在完成组织村民搬迁下山任务时发生的戏剧性故事展开。在网络电影中引入女性视角叙事,以女性为主的视角去思考、感知和体验,不仅是在同类题材中作出了细分式的拓展,而且也是在表达方式上的大胆创新。
而这次的《中国飞侠》拍摄场次总78场,远远超过一般的网络电影拍摄场次,主创的匠心可见一斑。
从项目立意也可以看出,《中国飞侠》与《毛驴上树》 的不同之处。如今的观众喜欢现实中看不到的作品,感受刺激、感受想象力,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作品得到情绪的爆发,但是观众也很喜欢看真实的现实生活,他们能够在这个作品里感受到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能够有一个情感的共鸣。

其次,谈到“侠”,观众想到的更多是好莱坞的各种超级英雄,《中国飞侠》的出现打破了观众的固有思维,中国也有自己的平民英雄,虽然不像超级英雄那样真正会飞,但是《中国飞侠》的“侠”是为了梦想起飞。


原标题:《网络主旋律电影大胆创新,《中国飞侠》彰显“京味儿”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