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8
月
21-22
日,第四届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在烟台大学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并由《外国语文》编辑部以及《英语研究》编辑部共同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
100
余名专家、学者、博士生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主题聚焦“外语界面研究:交叉与融合”,包括学科疆域与边界作业、汉语研究与外语研究、语言研究与社会—文化热点、语言研究的学科深化与界面整合、文学的文本分析与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比较文化、翻译与翻译技术研究、话语分析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译介研究等重要议题,重点探讨了界面研究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和操作范式。
8
月
21
日上午
8
时,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唐家弘书记主持了论坛开幕式,烟台大学副校长宋中民教授致欢迎辞。随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董洪川教授致开幕词,对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重要阐释,讲述了此次论坛的动机及主旨,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指出本次论坛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文学、翻译、语言学等几大研究领域的界面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科研的推动作用。
按照大会的安排,
21
日和
22
日上午共
16
位专家进行了两轮大会主题发言;
21
日下午各位与会代表则围绕“文学的界面研究”、“语言学的界面研究”、“翻译的界面研究”、“语言与文化的界面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专门的分组讨论;
21
日晚举行了“界面研究与学术创新”青年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们共同研究、探讨、交流界面研究的新视点、新路向,极力拓展了界面研究的视角和空间,从而窥探学科交叉与界面融合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领域。
一、
学科交叉
论坛第一轮主题发言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程朝翔教授以
“语言学、文学与信息时代:
J.L.
奥斯丁与德里达的交界”为题进行了发言。他的发言自由驰骋于语言学、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学科疆界,因而极具界面研究属性。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乔国强教阐述了“界面作为一种方法的文学史叙事研究”,指出界面研究方法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于一体。鉴于文学史的构建涉及到多种因素,采用界面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维度进行认知和阐释,而框架研究和“优先”研究从两个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学史的写作和认知。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畅谈了“语言哲学透视下的美国犹太实验诗学”,指出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活动是一种“治疗性的破坏”,而“
Gematria
”诗和“民族志诗学”生成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治疗性的破坏”活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徐珺教授以“基于自建语料库的语言与服务贸易研究”为题,运用引力模型,选取
WALS
语言指数并加权处理,依据近
10
年来中国与
17
个贸易对象国的双边贸易数据,对语言距离与中国对外贸易之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当今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语言服务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跨文化语言翻译稍有不慎,就会错译误译,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乃至国家声誉”。
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梳理了
“毛泽东长征题材诗歌英译策略”,指出“毛泽东往往以寥寥数字勾勒出宏伟的意象,而翻译时很难用同等的字词将原诗的宏大表现出来”。因此,翻译毛泽东长征题材的诗词要以译出原诗的深层含义为目的,同时争取不损失原诗的形式和神韵,适当的增译或超额翻译或许更能达意。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由于“中国读者对于本土文学的极端漠视、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认知空白、英语世界对于翻译作品的先天歧视,以及翻译策略的决策偏失与本土传媒的制度缺陷”,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过程遭受重重阻力,重释了制约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现实问题和决策问题。
在第二轮的大会主题发言上,董洪川教授讲述了
“经典与大学:重读白璧德、艾略特与利维斯”,指出从界面研究来看,“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和体制化的教育机构不无关系,因而经典与大学的问题理应是文学界面研究的内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丽芬教授则阐释了“语言学与生态学交叉: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学?”,结合语言学、生态学学科本身的概念,从学科出发点、研究对象、任务、术语体系等方面展开分析,得出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可构成“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或“生态
+
语言”学。湖南师范大学廖光蓉教授讲解了“汉语超常谐音及其规范化”,论述了超常谐音的几种情形及其表现和成因,有鉴于此,在使用语言时应尽最大可能和努力注重五个度的合适性,以实现汉语言语超常规范化。山东大学马文教授分享了“会话分析视角下的会话与健康研究”,他的发言融合了话语分析与语言病理学的最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四川外国语大学熊沐清教授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认知诗学的界面属性以及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认为“认知诗学是具有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的交叉学科,这使它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伟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厄舍府的倒塌》与爱伦坡的
“物”哥特美学不无关系,并认为我们应该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物”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鲍晓英教授分享了关于翻译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的思考,并从图书馆馆藏量、西方主流媒体评价报道量、读者评价等视角论述了《狼图腾》的译介效果。天津理工大学许建忠教授以翻译地理学为视角,探讨了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种种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反观“日本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模仿、吸收、选择、放弃以及融汇生发等特点”,分析“在特定空间内审视文化交融问题的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烟台大学张明娟副教授探讨了“乔伊斯的
epiphany
并非学界所共识的世俗化概念,而是有其无法切断的神学、基督教根源”,因而提出将
epiphany
译为“灵悟”。最后,华中师范大学王文惠教授结合酷儿理论,从酷儿书写的伦理内涵、性政治、人物形象及主题的多元化等方面,梳理了“中西方酷儿小说与电影中的酷儿书写”,并结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探讨了“酷儿写作的文化经济及大小众文本的酷儿化过程”。
二、
界面融合
分组发言和专家点评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焦点。除上述专家外,论坛还邀请了宋学智、郭尚兴、朱跃、詹全旺等国内知名学者担任点评专家。分组发言分别围绕四大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第一组为
“文学的界面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文》编辑部副主编肖谊阐述了“英语小说文类演化中的多重界面”,谈到英语小说自产生起就处于不断演化与自我改进的过程中,“在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书信体、图画、诗歌及戏剧等文类来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而“小说文类的演变体现了多重文学语言界面的结合”。四川外国语大学蒋勇军博士以“‘英雄’还是‘懦夫’:《时间的喧哗》的认知历史主义批评”为题,谈到“认知历史主义利用认知科学在历史与文学的张力中研究文学,把文学、认知和历史看作人类心智的不同维度”,并指出“认知历史主义为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物形象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认知工具”。烟台大学裴书峰老师在“庄子视域下的女性导演电影与男性欲望:以马俪文的电影创作为例”一文中,挪借西方女性学的研究思路,从道家思想的视角,对马俪文电影中男性欲望进行了全面研究。
第二组为
“语言学的界面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仇云龙副教授探析了“语用学视角下的语法—语用界面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认为“要破解语法—语用界面先行研究存在的问题仍需从语境出发”。四川外国语大学赵永峰教授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语言社会建构性,以美国政治正确类表达为语料,进行了“语义原型的社会建构性研究”,从而考察“社会因素如何使得政治正确类表达脱离其原有的原型意义,使得原有的原型意义成为新的边缘意义,从而建构了基于特定社会语境的新的原型意义”,且这种新原型意义反过来会重塑新的社会语境。南开大学马迎彬老师论述了“代词性论元在德语句子中场的分布”。南开大学另一位雷霆霄老师则介绍了“汉德指示代词回指用法比较”。北京科技大学赵晶老师从“话语传播力与融通中外的外宣话语建构”出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个案,借助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的方法,以“形式意义统一律”、“三元功能观”和“多维语境论”,厘定“话语传播力”为衡量标准,探究“如何通过译文话语的选择和使用,建构具有高传播力的融通中外的外宣翻译话语,并论述其特点和规律”。烟台大学杜云云老师讲述了“英语会话中的同音词幽默及其认知语境解读”,认为“在区分和理解同音词时,有机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通过对同音词的描述分析,借助于其所引发的幽默现象,再加以认知语境的衬托、填补和解读,辅之以传神的语义翻译,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同音词的理解和驾驭”。
第三组为
“翻译的界面研究”,河南大学郭尚兴教授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术语英译的多界面研究”,提出必须从历史、文化、哲学阐释学、语义学和语篇学等学科和界面,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认知和研究,才能做到忠实、准确地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术语,最大限度的反映其历史上的“当下”之意,从而传播中国哲学的真正意蕴。南京师范大学宋学智教授从人文学视角探讨傅雷翻译研究,指出“傅雷的翻译之所以出神入化,是因为他能在内容与形式之上,精彩地传递出原作的人文精神”。重庆交通大学罗天博士以二战时期中国战区和太平洋战区有关军事翻译的历史文献为据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现“军事翻译可以重塑冲突中各方的战斗力关系”。西南科技大学闵菊辉老师讲述了“《周易》文化意象翻译之虚实”,对比研究了当前《周易》的英译本对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的虚实处理。中南大学刘茜老师考察了《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指出其译介图谱同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概念密切相关,从而反观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潜势。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彭红艳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一朵红红的玫瑰》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和审美诉求,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第四组为
“语言与文化的界面研究”,西南科技大学任运忠教授指出法裔汉学家拉古贝里声称发现了《周易》中的卦名和楔形文字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上高度契合,进而将这种“契合”视作“中国文明西来说”的重要证据之一。洛阳理工学院胡富茂博士利用语料库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句对齐的汉英专利平行语料库对汉语语块进行检索,然后比较中英文的表达差异,从而在此基础上归纳翻译转换规律,由此可切实提升专利机器翻译系统的准确率。安徽大学朱跃教授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社会:英语语言与阶级”,提出对“对阶级变体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而且语言的使用也会折射出社会结构,加深人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洛阳师范学院鹿彬副教授论述了“语言服务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析了由于语言服务产业人才不足对省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和限制,进而探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政产学研有效结合创新模式以及应用型翻译专业教学改革模式”。上海大学吴攸博士以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为例,探究“多元共生”文化理想下的中西思想对话,指出“应将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置于全球化、语境化的世界文明谱系中去审视”。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田美芬通过
TPACK
量表准确测量并通过
SPSS24.0
相关分析、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反观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考试认证制度和完善考试制度两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策略。
点评专家与每位发言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对每位发言者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精彩点评,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好评。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探讨国内学界最前沿的学术热点与动态,本次论坛举办了
“界面研究与学术创新”青年论坛,邀请了董洪川、程朝翔、乔国强、熊沐清等教授与各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座谈。与会者踊跃发言,将自己的困惑和想法与各位专家进行现场交流,专家学者细心聆听后,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详尽地解答,并结合自己的学术生涯,对在座的各位青年学子提出了宝贵建议。在闭幕式上,小组讨论主持人分别进行了总结汇报。随后,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8
年年会承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高育松教授向各位代表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冀论坛上碰撞出的学术思想火花在明年的盛会上继续燃烧。最后,由熊沐清教授致闭幕词,第四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在各位代表热情洋溢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两天的议程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入手,秉承学科交叉和界面融合的学科属性,进一步展现了外语界面研究的强大生命力。此次高层论坛必将有助于推动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汇融合和学术创新。在充满学术热情的交流探讨中,本次论坛提高了青年学者们的学术研究素养和跨学科研究意识,有助于提升界面研究的思想深度和创新力度,从而为我国的外语学科发展提供新的认知理论和研究范式,深化各学科领域的跨界与融合。
四川外语学院|外语界面专业委员会 渝ICP备05006385号
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编: 400031 电话: (023) 65385296 邮箱:sisuyjs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