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秀丽的山城万隆开幕。这是首次仅由亚洲、非洲国家发起和参加的大型国际性会议,呼应了当时风起云涌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率中国代表团、冲破重重阻力出席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响亮口号,不仅促成会议圆满闭幕,还极大丰富了国际关系内涵,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回顾历史发现,中国代表团远赴万隆与会并非一路坦途。国内外反动势力忌惮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场合发声、继续拓展新中国国际影响力。台湾特务机关为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炸机事件,企图谋杀周恩来。万幸的是,周恩来本人因临时增访缅甸而幸免于难。一时之间,中国代表团是否如约与会、万隆会议是否如常举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面对严峻安全形势,周恩来依然决定赴印尼参会,展现了中国为促进国际和平不畏艰险的坚定决心。
万隆会议最终取得丰硕成果也绝非易事。虽然与会29国大多数热烈支持这次会议,期盼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但无奈各国国情各异,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主张有别。美西方也正多管齐下,想方设法拉拢亚非国家,倾力打造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集团。会议期间,大多数国家诉求和平,但仍有个别国家抨击共产主义,公开质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会议和谐氛围遭到破坏,阴云密布。
关键时刻,周恩来战略性放弃率先发言机会,决定在其他国家代表发言后再登台,有针对性地增信释疑。在发言内容上,周恩来也并未按原计划宣读预先准备的发言稿,而是在散发书面原稿后重点作即席发言。针对个别国家代表的不友好甚至反华言论,周恩来并未同其计较,而是棋高一着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强调“求同”而不是“立异”,表示中国“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与此同时,周恩来清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立场,指出“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周恩来的发言当即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代表发言赞同,极大缓和了大会紧张氛围,锚定了积极向上的会议基调。在全体会议之余,中国代表团还积极主动同各与会国代表会晤交流,为大会最终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作出积极贡献。《公报》吸收了中国代表团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十项原则,体现了“团结、友谊、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而这十项原则的主体内容可追溯至更早形成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及有关换文,《协定》序言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定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具体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赞同,分别写入中印、中缅两国联合声明,成为新中国冲破美西方封锁、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
60多年实践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我国对外政策基石,也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各国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坚信在这条符合历史潮流和人类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国家与中国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