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澎湃号·政务 >

汉口这条老街也太有味了喂!

2019-11-28 12:52
湖北

以下文章来源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到武汉过周末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是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武汉市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并为大众提供最新文旅资讯、文旅产品的平台。

青春江岸

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 因为直通江岸一码头,故取名“一元路”,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意义。

///

武汉人记路,多靠味觉。

一元路则属于怪味烧饼,庞记热干面,车二泡菜。

但一元路原住民告诉我,从防洪纪念碑到京汉大道,在780米一元路上,汉口最早的电影院、上世纪最新潮的澡堂子、老式的舞厅和老杆的泡菜下酒朋克养生法,这里统统都有!

味觉之外,一元路有趣的细节,等待你去发现。

里份的红墙窄巷

藏着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在一元路,最有魅力的建筑还是老里份。建筑不会说话,当这生活过灵动热闹的人们,才会碰撞出自有的独特魅力。

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份是属于武汉的特色民居,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与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结合而成。

一元路旁边就有4个里份,坤厚里、三阳里、海寿里和昌年里。其中,今年107岁的坤厚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建筑原貌和细节,在武汉较早一批里份中显得十分珍贵。

△// 1912年建成,几轮辗转后归和记蛋厂买办杨坤山和副手黄厚卿合伙所有,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定名「坤厚里」

以前能住在坤厚里,都是多少有点家资的人。当昔日的豪宅褪去光环,普通人在这里安静过着小日子。

勤劳的武汉嫂子会在巷子口摆上缝纫机缝缝补补,头发半白的老大爷哼着小曲儿给花浇水,刚买完东西回来的中年人提溜了一条小泰迪,去邻居家串门聊天,一切都是熟悉的烟火气。

天冷了,巷口弄堂里开了二十多年的卤菜小店开始煨汤,每天只煨3口老吊子。蜂窝煤炉子上,排骨藕汤缓缓咕噜作响,浓郁香气勾起肚里馋虫。

附近居民懒得做饭,就来点一份炒饭炒粉,打包后匆匆带走。

由于厨房共用,想做饭都得掐着点儿,邻里关系好的直接每家各出一两个菜,一桌饭就齐活了。

你来我往之间,老汉口的风俗人情就浸润在了里份的毛细血管里。

△// 一元路片区是武汉历史建筑保护最好的街区之一。下图是110岁的旧工部局巡捕房老建筑,被改造成了「警察博物馆」

美食扎堆

这里的口味不寻常

老里份附近一定有各种好吃的食物,这是老饕们心照不宣的一个共识。在一元路,美食是它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基本集中在一元路中段。

「武昌重油烧麦」不在武昌,在一元路和胜利街交叉口的美食城内。与店内的馄炖一起,组成了一元路上的"霹雳双雄",早晨总是需要排队。逢年过节,一口气买30斤生速冻烧卖也是店里常有的事。

道路另一头,「徽州汤包」也是一元路附近居民的最爱,人送外号"一元路鼎泰丰"。

汤包种类不多,鲜肉和香菇口味是招牌。朴实无华的口味选择下,皮薄紧实、油少汤鲜,10个只要10块钱。

一元路上好吃的还有很多,在常规食物铺子之外,这里隐藏了超多「怪咖店铺」。

领衔「怪咖」名头的自然是「一元路怪味烧饼」,十六年来圈粉无数,排队一买就是三五个带走。

原本是一个卖原始葱油烧饼的无名小摊,经过不断改进配方,饼越做越轻薄酥脆。自制辣椒酱与白糖混合,配上小葱刚烤出来的香气,口感丰富欲罢不能。

不过,既然是「怪味」,自然有人接受不来。可以提前嘱咐老板只要辣椒或是白糖,搭配焦香的烧饼也不失为一种美味。

靠近徽记汤包,「邱记锅盔」也不走寻常线路。

不同于遍布街头的荆州锅盔,他家主打沔阳锅盔。锅盔形状远看像馅饼,近看像甜甜圈,外焦内软。出锅后还可以刷上番茄酱、酸梅粉之类的酱料,味道是出乎意料的惊艳,其中牛肉和鲜肉椒盐口味最受欢迎。

「邱记锅盔」不远处,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热干面馆「庞记热干面」。

他家热干面从来不给卤水,用生姜、辣椒油、大蒜等自制的调料水代替,口味别具一格。据说撒贝宁、冯巩在武汉的时候也会专程来吃。

△// 24小时营业的小店,连过年都不休息

除了这些之外,一元路附近还有徒弟满天下的「小胡子祥彪烧烤」分店、烤鱼泡鱼尾巴的「三德烧烤」、贵州风味的「刘半夜百年老字号面馆」等。选择太多,足以承包你的周末。

铁路内的老居民

引领古早潮流

美食之外,一元路还有什么?继续闲逛,挖掘一元路的宝藏。

离一元路不远的友益街154号,原本有一家经营百年的东华园浴池,它是汉口首家新潮的盆汤店,冬季排队几十米。但在2015年停止营业,老地方变成了自行车店。

不过还好,一元路口,定制成衣36年的「博瑞成衣制作」依然营业。

得益于早些年一元路附近有服装市场,打扁、改裤脚的裁缝在这里极其常见,分布密集,但拥有定制成衣手艺的却很少见。

汤师傅和三个姐妹都是店里的裁缝,汤师傅负责私人订制成衣,二妹负责改衣大小等大改动,小妹负责车工缝衣,大姐则负责换拉链等较为简单的活计。

△// 汤氏姐妹在店里忙碌

讲究点的顾客,会跨越半个武汉,来院子里量身定做旗袍、西装、风衣等,价格不等,基本千元。据说,田克兢、武汉电视台主持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往前走到胜利街上,「梦星辰大舞厅」的招牌复古得显眼。

这栋楼由解放电影院改造而成,它是汉口最早的电影院之一。如今一楼是袁老四火锅,二楼网咖,三楼才是舞厅。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下了班后去歌舞厅跳舞,是年轻一代最酷的娱乐方式。

梦星辰里没有乐队现场表演,配乐由音控室控制。迪斯科球、三原色灯光、男人的皮带Polo衫、女人的长裙舞鞋,舞厅古早风十足。音乐欢快,年轻人也忍不住一起摇摆。

区别于「什么歌红跳什么」的广场舞,坚持来歌舞厅跳有技巧的伦巴、国标,是中老年人对生活的一份矜持。

但一元路不止有古早潮流的生活选择,在别的角落,也有粗糙硬核的新时代朋克养生法。

夏日午后,海寿街上各个店的老板,坐上街边小饭桌,摆上切好的泡菜、白酒、花红茶,一口酸萝卜一口酒,极为简单随意。

泡菜来源于「车二泡菜」,万物皆可泡,苦瓜、花菜、萝卜皮,有18个品种。口感清新酸爽,老杆们用来解酒,养生又朋克。

旁边有样学样的年轻人坐在烧烤摊上,烧烤可乐配泡菜,朋克复古下午茶技能get。

现在天冷,老板们只能转战室内。泡菜下酒,越喝越有,生活快乐。

///

一元路的尽头,就是汉口江滩与长江。

苏式风格的防洪纪念碑耸立在江堤之上,碑背后的滨江公园已然不在,年轻的横渡长江博物馆里珍藏了武汉与江水之间的种种故事。

△// 后面蓝顶建筑就是横渡长江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横渡长江为主题的博物馆

冬阳和煦,附近的居民早已搬出凳子在江滩边聚众晒太阳,爱拍照的阿姨拉上老法师去寻找浪漫芦苇荡。

旁边的粤汉码头发出起航的汽笛声,又有一批人即将出发,来一段与长江的倾城之恋。

��

关于一元路,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评论区来聊聊!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原标题:《汉口这条老街也太有味了喂!》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