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政策解读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市政府各部门: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9日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

(2021-2035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 地。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发展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以下简称“黄石功能区”)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明确未来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根据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 年)》《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黄石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黄石功能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黄石功能 区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 空经济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为核心区域,联动拓展下陆区、西塞山区、黄石港区、大冶市、阳新县,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黄石功能区所在地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既是长江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三基地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黄石市是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和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建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逐步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聚集。黄石功能区已聚集4所高校,并 依托光谷东大学城和黄石教育城,引进建设一批高校。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211家(国家级21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 76.4%,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建有市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 10家(省级1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6家, 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 家,并布局建设了黄石科技城、光谷东黄石科创岛、黄石离岸(武汉)科创园等一批重大科创载体。拥有国家级专家人才 102人、省级专家人才254人、市级重点专家人才339 人,拥有市级双创战略团队37家、省级双创战略团队 7家。

高新技术产业释放动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2020年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75家,79家企业入选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传统优势产品通过科技创新“老树发新芽”,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保持全国优势地位,全市已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6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370.2 亿元,占GDP的比重 22.56%,占比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拥有有色金属、特钢两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区·铁山区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 PCB产业集聚区。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黄石功能区累计建有省级以上孵化器13家、众创空间13家、星创天地8家,总孵化面积超过 44万平方米,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 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先后出台“创新活力之城十条”“新黄石人计划”“东楚英才计划”“服务产业专才计划”“招硕引博计划”等创新政策,设立 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1亿元高层次人才创业引导基金和每年 8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 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和“先建后验”改革试点,“服务产业专才计划”入选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全市科技创新环境评价居全省第四,连续10 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初显。黄石与武鄂黄咸四地空间相连、 地缘相邻、人文相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链协作的协同发展模式。黄石率先在武汉建设离岸科创园,促进黄石各园区、各产业与走廊内部资源有效对接,开创了省内科创飞地建设的先河。黄石的特钢、印刷线路板、原料药等产品与武汉的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相互配套, 大冶有色、华新水泥、三环锻压、三丰智能等龙头企业均在武汉设立了研发总(分)部,形成了“研发在武汉,加速在黄石”的科创新局面。

(二)存在问题

黄石功能区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 比,与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高端创新要素相对匮乏。大院大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比较欠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相对不足,区域分布不够平衡。

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体规模相对不大、层次不够高,部分传统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新业态、原创性新兴产业生成能力不够强,产业链不够齐全。

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与科创大走廊内其他城市间、区域内各园区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主体缺少深度合作与对接,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攻坚合力。

(三)面临形势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湖北科技强省建设和黄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拉开序幕,黄石功能区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黄石功能区注入新动能。当前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由导入期转向拓展期,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形成。这有利于黄石功能区发挥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优势,催生新发展动能,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三链融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为黄石功能区赋予新使命。党中央作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实现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石既是长江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为黄石功能区创造新机遇。湖 北省依托鄂州花湖机场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我省打造内陆自贸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提供有力支撑。鄂州花湖机场建设为黄石功能区带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有力支撑黄石功能区依靠航空货运网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集聚发展。

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黄石功能区构筑新格局。湖北省开启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以武鄂黄黄咸同城化为重点的武汉城市圈升级版。黄石功能区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在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构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黄石功能区高质量发展蓄积强劲的核心驱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武汉国家“两个中心”分中心为目标,按照“一带三极五基地八组团” 的布局,突出“科创+产业+人才”,以“三区一园”为核心区域, 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进“三链”深度融合, 推动区域协调联动,把黄石功能区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区,引领带动黄石全域高质量发展,为黄石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入核心动力,为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黄石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聚焦。坚持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聚焦建设“三区一园”核心区域,提高集中度与显示度,聚力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坚持要素集聚。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着眼于黄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集中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离岸科创中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资本、技术等软件资源,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坚持三链融合。以服务“四区N园”和九大主导产业为主线,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进一步完善“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坚持全域协同。破除传统行政区划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跨城市和跨县市区推动建立科研设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间协同创新机制,健全跨区域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园区共建等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三)发展定位

围绕黄石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武汉国家“两个中心”分中心为目标, 着力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区。

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创新示范区。依托光谷东黄石科创岛、环大冶湖科学城和环磁湖应用科技创新中心,承接武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其分支机构,布局建设若干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攻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打造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中心。

光谷科创大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建设聚焦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功能集聚区;培育离岸科创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构建多渠道、多层次、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体系,打造中部一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区。

光谷科创大走廊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区。依托黄石功能区“四区N园”,加快推动与武鄂黄咸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协作,构建产业联动协作的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形成科学合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2025年,黄石功能区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支撑黄石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建成长江中游同类城市最具创新活力之 城。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高新技术企业 突破 7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8%。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20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 75人·年,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建成 3 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助力黄石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江中游同类城市最具创新活力之城。

到2035 年,黄石功能区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和武汉国家“两个中心”分中心。黄石功能区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充满生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一批领军型科技创新企业,建成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机 构,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重大科技成果,打造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黄石功能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的重要力 量。

三、构建全域创新空间新格局

以临空创新发展带为主轴带,以环大冶湖科学城、光谷东黄石科创岛、环磁湖应用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极,培育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五大特色产业,布局 建设开发区• 铁山区电子信息组团、环大冶湖智能制造组团、大 冶湖高新区有色金属组团、下陆区节能环保组团、西塞山临江特 钢组团、新港临港产业组团、大冶湖南岸生命健康组团、黄石临空经济组团等八大特色功能组团,形成“一带三极五基地八组团” 的创新空间布局,如图1。


图1黄石功能区创新空间布局

(一)建设一条创新主轴带

以黄石临空经济区为起点,向东串联大冶湖高新区、开发区 铁山区、西塞山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向北联动下陆区和黄石港区、对接鄂州花湖机场打造临空产业聚集区,向西对接光谷承接科研创新和产业转移,打造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临空创新发展带。

(二)打造三个创新极

以环大冶湖科学城、光谷东黄石科创岛、环磁湖应用科技创 新中心为创新极,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布局重大技术研发平台,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源头。

1.环大冶湖科学城。面向环大冶湖智造组团创新发展的需要,整合大冶湖核心区的黄石科技城、黄石教育城、创新引领岛,及新港海口湖研发中心、大冶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园等创新节点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园区,布局建设环大冶湖科学城。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聚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打造集“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产业示范”等为一体的区域性科创中心。

专栏:环大冶湖科学城

黄石科技城。位于大冶湖核心区东区,主要建设区域性科技型企业总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服务创新中心、人才创新配套服务中心、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吸引一批高水平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等落地,打造成鄂东地区科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

黄石教育城。位于大冶湖核心区汪仁镇,规划在校生规模7万人,布局独立学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公共实训基地、科研机构等科教资源,突出高校科研、教育培训、实训研发、创业孵化等功能打造黄石市教育新高地、人才聚集地。

创新引领岛。位于大冶湖核心区西区,规划面积103公顷,重点引进和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云计算、高端软件、金融科技等面向未来的科创产业。

海口湖研发中心。位于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8公顷,以研发中心为核心,承担着打造现代化港城所需的商务办公、科技会展、会议交流、港口运营、管理咨询、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 为落户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综合服务。

大冶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园。位于大冶湖高新区,占地约 1000亩,构建以标准化自主创新产业与科技研发、商务办公、产业孵化等智力型服务功能为主导功能的科创园,进一步承接光谷科创大走廊高新技术项目。

2.光谷东黄石科创岛。面向鄂州花湖机场临空组团创新发展的需要,引入“大湖+科创”理念,在黄石临空经济区保安湖和三山湖之间布局建设光谷东黄石科创岛,依托大学城引入一批武汉高校,依托科创中心引入武汉优势基础性科研资源,打造集产学研一体、校园城互动共享,融合生态、教育、产业、生活服务功能的综合创新区。

专栏2:光谷东黄石科创岛

光谷东大学城。位于临空经济区保安湖周边区域,规划面积 1100公顷,引入一批武汉高校,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与创新创业的核心基地。

光谷东科创中心。位于临空经济区保安湖和三山湖之间区域,重点吸引武汉的科研资源,集中布局一批以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为代表的重大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化服务平台,吸引

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集聚。光谷东黄石产业园。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东湖高新区与黄石临空经济区在大冶市还地桥镇联合共建光谷东黄石产业园,围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3.环磁湖应用科技创新中心。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要,整合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环磁湖大学科创园等优势资源,布局建设以高水平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平台等为代表的环磁湖应用科技创新中心,针对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引领性技术和突破性产品的产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区域性应用科技创新中心。

(三)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以育龙头、建链条、强园区为抓手,进一步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重点打造PCB、铜精深加工、高端装备、新型显示、钢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建材、节能环保、铝型材等产业链,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链条完整、协作密切的特色产业基地。

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重点打造铜精深加工产业链、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链、铝型材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将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升级为新材料产业基地。西塞山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先

进钢铁材料,下陆区重点发展先进铜基材料,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合金铝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

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主动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生态圈,重点打造PCB产业链和新型显示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PCB产业集聚区和全国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基地。开发区·铁山区重点发展印刷线路板、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等产业,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光通信元器件产业。

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强化关键零部件支撑,重点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链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建成全国知名的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区。开发区• 铁山区重点发展 制冷压缩机设备、智能输送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模具等产业,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压缩机电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生命健康特色产业基地。围绕“互联网+大健康”,推进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领域协同发展,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 建成全国知名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开发区• 铁山区重点发展创 新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领域,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保健食品、芳香产业、现代中药等领域,西塞山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化学药等领域。

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领域,重点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链,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黄石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下陆区重 点发展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大冶湖高新区重点发展污染治理设 备、换热装备、压力容器等节能技术装备。

(四)发展八大特色功能组团

依托“四区N园”,布局建设开发区• 铁山区电子信息组团、 环大冶湖智能制造组团、大冶湖高新区有色金属组团、下陆区节能环保组团、西塞山临江特钢组团、新港临港产业组团、大冶湖南岸生命健康组团、黄石临空经济组团等八大特色功能组团(如图5),承接东湖科学城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配套功能。


开发区• 铁山区电子信息组团。统筹建设开发区·铁山区 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冶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冶湖高新区数字产业园等园区,打造国家先进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 群。

环大冶湖智能制造组团。统筹建设开发区• 铁山区智能制 造产业园、大冶湖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大冶湖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园区,打造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大冶湖高新区有色金属组团。统筹建设大冶湖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区铜加工产业园等园区,进一步壮大铝型材、铜冶炼及延伸加工产业,打造有色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下陆区节能环保组团。统筹建设下陆区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冶湖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等园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工业循环改造、城市废物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打造节能环保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西塞山临江特钢组团。统筹建设西塞山工业园区新材料产 业园、开发区• 铁山区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大力发展特钢新材 料、特钢精深加工、模具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钢基地。

新港临港产业组团。统筹建设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西塞山临港产业园区、阳新滨江工业园等园区,高质量建设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建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临港产业,打造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大冶湖南岸生命健康组团。统筹建设开发区• 铁山区生命 健康产业园、开发区• 铁山区绿色经济示范园、大冶湖高新区生 命健康产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推动阳新发展一批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医养康养、体育休闲等多业态融合的现代产业园区,打造中部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黄石临空经济组团。依托鄂州花湖机场,以还地桥-铁山片区、下陆区、黄石港区为重点,统筹建设黄石临空经济区、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黄石临空商务产业园等园区,大力发展临空服务业、临空制造业和临空特色农业,打造中部有影响力的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

(一)构建原始创新战略力量

面向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集中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推动共建高水平实验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不断提升黄石功能区源头型研发和创新能力。

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对标湖北实验室,引导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在黄高校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学科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建设若干具有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重点实验室。支持东贝、劲牌、大冶特殊钢、三丰智能、融通高科等龙头企业统筹优化现有研究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黄石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室扶持力度,支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推动原创性、颠 覆性科技攻关,积极创建湖北实验室。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分支机构。大力引进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北实验室分支机构,支持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围绕光电技术与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特色野菜良种繁育与综合利用等产业领域,与湖北光谷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室开展合作,以提升重大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重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为使命,在黄石设立实验室分支机构。依托环大冶湖科学城、光谷东黄石科创岛、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等重大创新载体,推动武汉高水平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重大试验基础设施在黄石功能区建立分支机构或中试、产业化基地。

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积极推动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 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共建子平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推动我市龙头企业整合现有研究平台, 与国内外知名研究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改建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领军企业、“双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在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芯片技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前沿研究平台。

(二)推动前沿产业技术创新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高质量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影响力的产业创 新中心。

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市场化、服务型、专业化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研发类新型研发机构,面向重点产业创新需求,着力突破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家、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共同转化的合作机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强化高端创新资源配置、新研发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移等功能。引导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提档升级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培育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前沿技术方向,引导 三丰智能、劲牌、大江环科等龙头企业,以国家和省级研究平台为支撑,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聚焦全市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领域,按照“科研团队+龙头企业+产业基金”模式,组建智能输送装备、中药现代化、资源循环利用等若干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围绕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联盟联合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在技术创新、产业政策、标准创制等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特殊钢、铝型材、PCB、 现代中药、化学药物等重点领域的检验检测中心,发展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认证、标准计量等开放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加快集聚一批科技服务企业、中介服务机构, 培育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咨询、金融投资、猎头公司等服务主体,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及重点细分领域,打造辐射鄂东南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超市等平台,打造集人才政策查询、人才项目申报、人才服务咨询、人才需求收集等服务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基地。

(三)全链条培育科技型企业

构建“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链,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要素供给,强化精准服务,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企业群落。

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大力支持多类型主体创业,鼓励大企业内部人员二次创业,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职或离岗创业,支持高校院所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积极引导黄石籍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建立针对细分产业领域、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开放整合创新资源与创新成果,提供科研条件平台、供应链资源对接、检验检测、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等专业化服务,形成涵盖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的全过程孵化链条,助推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

做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 育“瞪羚”企业,每年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种子队伍进入“瞪羚”企业备选名单。制定鼓励“瞪羚”

企业成长的扶持政策,重点围绕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发展空间、企业做大做强等提供支持,促进“瞪羚”企业加速成长。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对标国际先进质量、产品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精品制造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有所突破,在细分行业领域成长壮大为行业小巨人。

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筛选出一批符合资质的、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持续做大高企增量。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力度,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奖励、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认定范围和扣除比例等支持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宣贯,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专题培训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工作。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加强联系、定期走访,解决企业发展困难。

五、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黄石比较优势,坚持精准聚焦、协同布局、错位发展的原则,培育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以引领材料升级换 代,重点打造以先进钢铁材料、先进铜基材料、高端合金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为核心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先进钢铁材料。以大冶特殊钢、新鑫钢铁、楠田工模具等企业为龙头打造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链,突破富氢低碳冶炼技术,富氢纯氢还原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特种装备和重大工程使用的特种优质钢领域,研究开发航空航天用超高强度钢、高铁用轴承钢、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高纯齿轮钢、燃气轮机用耐腐蚀钢、汽车用轻量化钢板高强度弹簧钢、石油钻井管、高端工模具钢、热轧薄规格超高强钢板、超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等产品。

先进铜基材料。以大冶有色、华中铜业等企业为龙头打造 铜精深加工产业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成电路、功能元器件等领域需求,研究开发掩膜板用高精超合金金属箔、5G 通讯用超高精铜箔、高精度铜板带箔、铜基电子材料、高强高导铜合金带材、磁性导电材料、活性氧化铜粉、优质铜杆、铜合金 棒材等高附加值铜材料,研发特种电线电缆、漆包线等产品,全面提升铜产业价值链。

高端合金铝材料。以宏泰铝业、华力科技、鸿福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打造铝型材产业链,突破精密成型铝型材挤压工艺技术、铝型材机加工技术、铝型材加工件氧化技术、新型系统门窗设计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建筑、家装等领域的高性能绿色铝材料和高端工业铝型材,延伸发展满足轻量化汽车领域车 身、底盘悬挂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的高端铝合金材料,探索发展满足航空航天器要求,具备高强度、良好韧性、优抗应力性能和抗剥落腐蚀性能的铝-锌-镁-铜系超硬铝合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以华新水泥、隆源集团、华盛人造板等企业为龙头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链,突破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制造技术、特种砂浆设计制造技术、综合利用矿山尾渣废渣生产环保墙材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包装材料、新型人造板、大型石材加工、中高档陶瓷制品、外墙装饰板等新型建筑材料以及纳米活性碳酸钙等功能性无机材料。

新能源电池材料。以融通高科、中兴派能等企业为龙头打 造新能源产业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正极材料,推动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升级,积极发展三元材料、多元材料等正极材料以及石墨、硅碳等负极材料,着力突破高性能电池隔膜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提升储能材料的稳定性,力争在电池能量密度、耐用性等主要技术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延伸发展光伏领域,加快布局非/微晶硅、CIGS(铜铟镓硒)、CdTe(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核心原材料,探索发展 PET(聚酯薄膜)基膜和光伏封装胶膜等光伏背板基膜材料。

(二)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

全面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按照“一点突破、做优做强,两端发力、带动全局”思路,重点发展“板”“屏”“端” 产业链,培育发展光、芯、网产业,打造全国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

印刷线路板。以沪士电子、欣益兴、定颖电子等企业为龙头打造PCB产业链,研究开发大容量高速板、高导热金属板、大功率厚铜板、高密度多层封装载板、封装基板等印刷电路板产品,推动印刷线路板向高密度化和高性能化技术方向发展。围绕5G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引进高速高频多层板、高阶高密度板、大功率厚铜板、柔性线路板、类载板、封装载板等高端线路板项目。完善上游铜箔、玻璃纤维布、覆铜板等核心材料生产环节,布局超低轮廓度电解铜箔、陶瓷、柔性覆铜板和封装基板用BT覆铜板等配套产业。

新型显示。以天玑智谷、联新显示、闻泰科技等企业为龙 头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链,规模发展信博科技、瑞视光电等骨干企业,引入玻璃基板、偏光片、导光板、背光模组、液晶模组、显示屏等项目,打造 LCD产业链。围绕华星光电、天马、京东方等武汉头部企业,规模发展赫得纳米、惠晶显示、全洋科技等配 套企业,引入OLED上游镀膜封装、掩膜板、发光材料等项目, 建立OLED上游材料自主供应集聚区。有序发展中小尺寸全面屏、激光显示面板等项目,积极引进 Micro-LED、量子点、激光全息等新技术,提升显示屏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智能终端。依托闻泰科技、珑璟光电等企业,加快发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终端电子产品,配套 发展模组、智能硬件等产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重点发展健身手环、智能眼镜等健康、娱乐用可穿戴设备,积极培育智能照明产品、生物识别门锁等智能家居终端产品,延伸发展数字化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智能模组产品。加快布局智能安防设备、人工智能等产品。

光通信与激光。依托晨信光电等企业,发展光纤连接器、光分路器、光衰减器、光滤波器、光准直器、光模块、硅光模块等5G光通信器件。依托锐科激光、弗莱迪尔等企业,建设智慧激光产业园,重点发展生产大功率脉冲及连续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建立标准化光通信芯片及光电传感芯片研发体系,打造国产25G速率及以上激光器芯片和3D视觉传感芯片的重要增长极和集聚区。

芯片。围绕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武汉头部企业,加强与 武汉协同配套,推进LVG 晶圆再生、金泽柏瑞半导体、海德半导体等项目建设,发展以晶圆再生、半导体封装测试为特色的芯产业上游产业,培育硅片研磨、清洗等配套产业, 支持硅提纯企业、硅片生产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高端产品生产基地。

物联网。深化工业和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建设一批智慧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发展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支持大数据中心硬件设备制造,重点发展 数据中心机柜、机架等产品,探索发展以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模块化精密空调、模块化布线为主的数据中心微模块。

(三)培育壮大智能装备产业

围绕制冷压缩机、智能输送装备、智能成套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领域,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链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打造全国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制冷压缩机。依托东贝集团等企业,突破变频变容、气阀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发并规模生产转子压缩机,将压缩机向空调、冷链物流等应用方向拓展。向上游支持中林科技、晟起模具等壳体铸造、零部件制造模具企业发展,支持祥宇轻工、金威机械等零部件加工配套企业发展,支持东贝机电、金雀电气、斯普机电、艾博机电等电机制造配套企业发展。向下游支持东贝制冷发展制冷终端设备,扩大冰淇淋机、制冰机、冷饮机等制冷终端设备生产规模。

智能输送装备。依托三丰智能等企业,开发机器人自动化 集成、机器人视觉系统、智能制造软件系统,突破焊接及喷涂关节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规模发展邦柯科技、科威自控、天达热 能等中小企业,开展首台套装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巩固扩大汽车智能输送装备领域优势,向仓储物流、家电、食品、建材等 智能输送装备领域扩展,打造“研发设计-机器人应用和系统集成-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上游核心零部件-车载、焊接、AVG 等输 送产品”产业链。

智能成套设备。依托三环锻压、华强数控等企业,研究开发智能折弯机和智能剪切机,延伸发展高档数控系统、高精度电主轴、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依托宝科智能等企业,研究开发数控雕铣机、立式加工中心机、龙门式加工中心机、卧式加工中心机、钻铣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机等高端数控机床。依托山力科技等企业,开发节能环保镀锌机组,锌铝镁镀层产品成套加工装备,集除锈等表面清理、平整、镀锌多种功的带钢连续处理联合机组,新能源汽车电机钢成套加工装备,以及硅钢极薄带成套加工装备。

工业机器人。依托三丰机器人、博诺机器人、海默机器人 等企业,重点发展6 轴以上关节机器人、全向多举装配式移动机器人、智能数控焊接夹具及焊接机器人、柔性多功能机器手、包装机器人等制造业常用工业机器人组装,引进布局工业机器人设计及系统集成,探索发展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机器人控制系统、减速器等关键技术与零部件制造。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以奥莱斯轮胎、三环离合器等企业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整车,延伸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开发分离离合器、限扭减振器、湿式离合器、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等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产品。开发低滚动阻力、超强胎体耐久的绿色轮胎以及其它高性能汽车零部件。

(四)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

以健康食品、芳香产品、现代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主攻方向,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全国生命健康特色产业基地。

保健食品。依托劲酒、华润和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保健酒、白酒、啤酒等产品,巩固保健酒发展优势,推动企业向中高端功能性保健酒产品领域延伸发展,做大做强健康白酒产业集群。探索布局发展低脂、低热、低盐、低糖、高纤维等果蔬类减肥食品,引进发展核桃仁、荞麦饮料等中老年养生食品。

芳香产品。依托睿晟生物等企业,推动芳香植物高效数字化提取技术突破,重点发展天然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纯露等芳香原料产品,积极布局芳香膳食产品,延伸发展多香型护肤品、洗护用品、彩妆、熏香等日化、美妆用品生产。打造芳香康养小镇,探索发展芳香种植、芳香养生、芳香理疗、美容SPA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芳香康养游服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现代中药。推动劲牌持正堂开展中药数字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发,发展针对重大疾病、慢性病的中成药胶囊、超微粉等剂型,积极推进标准化配方中药汤剂生产。鼓励远大飞云加大对中药配方机理等方面研究,提升抗病毒口服液、儿童感冒颗粒等产品市场份额。巩固燕舞药业中药膏剂、小儿咳喘灵泡腾颗粒产品优势,向中药制剂方向发展。

化学药。依托远大富池医药、福尔泰医药、芳通药业、世 星药业等企业,发展牛磺酸、别嘌醇、头孢中间体、氨基酸等化学原料药。依托朗天药业、欧立制药、黄抗药业等企业,开发抗感染药、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心脑血管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化学制剂药。

生物制药。依托海卓生物、迪泰可欣等检测试剂企业,研发生产血液、基因检测试剂。依托世星药业等企业,发展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开发丝裂霉素等抗病毒、抗肿瘤药品。培育生物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组织干细胞工程产品、生物育种、血液制品等新领域,布局新型生物疫苗、干细胞制剂、新型生物检测试剂、蛋白类/多肽类药物、慢性病药物等新产品。

医疗器械。依托恒丰医疗等企业,重点发展家用医疗器械和普及型医疗器械产品,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发展脊柱理疗床、牵引床、熏蒸康复床等功能性复健床,延伸发展无接触测量设备、心电仪器等简易检测设备。布局RF射频美容仪和脱毛仪、皮秒激光祛斑等激光美容设备生产。发展便携式核酸、蛋白类POCT体外诊断设备,探索发展手术机器人、超声波成像、磁共振成像等领域高端医疗设备。

(五)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以高效节能装备、高效热交换设备、先进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打造全国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

高效节能装备。依托迪峰、斯瑞尔等企业,重点发展船用 大型高效耐腐蚀换热器,延伸发展航空航天微通道换热器。推进船舶 LNG(液化天然气)燃气系统产品开发,延伸发展 LPG(液化石油气)、CNG(压缩天然气)压力容器及高效转换、加注等配套设备, 探索发展氢能源车用轻量型高压储氢罐。依托山力科技等企业, 发展具有自动调节和智能燃烧控制功能的工业节能窑炉。

先进环保装备。突破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控制技术,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控制技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重点发展烟气脱硫脱硝、洁净燃烧、尾气控制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依托加科环保,开发烟气脱硫高效循环吸收罐。依托蓝天环保,开发高效节能超低排放布袋除尘器和新型低温脱硝塔。

资源循环利用。依托大江环科等企业,突破低品位铅冰铜冶炼技术、炼铜尾渣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废渣回收再利用技术、工业废物资源化环保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高铅合金、高品质冰铜、微粉、新性沥青、硅肥、固土剂、铁精矿、氧化锌、氧化铅、硅酸盐等产品。加强现有工业固废中稀贵金属的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推行工业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引导发展低参数余热余压发电系统工程,探索非金属矿产环保利用的新途径、新工艺。发展废钢破碎料提纯、制块、超大超厚型废钢加工解体技术设备。

在大力发展上述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坚持壮大优 势、发展新兴、培育前沿,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航空航天、集成电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 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前瞻布局一批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和交叉融合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业态。

六、构筑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构建高层次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等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栖息地。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深入实施各类人才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引领重大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硬科技”领域技术专家。支持重点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先进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人才共享”模式,拓展候鸟工程师、季度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建立高级人才库和高层次智力服务网络。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推进市场化引才,通过引团队、引项目、引企业、引平台、引载体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选聘“引才顾问”、“引才大使”,鼓励本地企业家、科研人员等举荐优质人才。开辟特殊引才通道,对急缺的顶尖人才和特殊人才及其科研团队,采取“一人一议”方式创造最优条件、最快速度引进。

(二)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

依托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黄石)等平台,建立“平台+项目+人才”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提升高端化产业、高科技园区、高层次平台、高能级主体的育才功能。组织实施“青年 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青年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围绕重点产业实施“百个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加大创新团队的跟踪培养和服务保障。支持在黄高校创办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主体,面向未来技术、产业需求、学科建设等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依托市内外职业院校,推行校企共建共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企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一流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合作,采用集中培训、师生互换、交流访问、远程教育、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一批专业技能过硬、有创新活力与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积极举办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培育专业化职业经理人,鼓励科研人员转型成为精通技术的技术经理人,将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人才纳入科技人才(团队)引进范畴,打造高端化、专业化职业经理人队伍。

(四)改革科技人才管理体制

改革“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设置模式,探索给予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运营,对其引进体制内的科研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和人才政策。依托高校招才引智制度优势和编制优势,打通高校体制“围墙”,探索实施“引才在高校、用才在企业”的校企人才共享模式。健全以 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聘、项目申报上予以重点支持。落实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创新创业期间形成的科技成果以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纳入原单位相关工作业绩考核。

七、建立全要素创新资源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整合科技、金融、土地等各类要素,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健全“政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科技供给的精准对接,支持高校院所在黄石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黄石分中心、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黄石分市场等平台,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示范企业、示范机构和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或中试生产线。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二)加强科技金融供给服务

设立市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专 利运营基金等各专项基金。拓展科技金融产品,广泛推广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贷”业务,大力发展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商业保理、股权质押融资、信托融资、信用贷款等新业务。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和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及 “双创”孵化专项债券。

(三)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

建立黄石功能区用地保障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探索增存并举的土地利用机制,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探索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差别化产业项目用地供地模式。推行新型产业用地 (M0)政策,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开辟用地审批快车道,将黄石功能区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纳入绿色通道。科学推进规划调整,加大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深挖建设用地潜力。

八、完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

发挥黄石功能区比较优势,探索光谷科创大走廊同城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产业错位发展与协作配套,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产业园区共建、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政策互通与国际创新合作,构建充满活力的联动发展圈。

(一)强化产业分工协作

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空间集聚和错位发 展,编制“产业发展地图”,细化各城市、各县(市)区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目录和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目录,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区域布局。加强各城市、各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发展规划对接,联合开展产业链招商,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建设。选择重点突破的产业链环节,吸引培育一批企业主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构建各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推动产业园区共建

鼓励各县(市)区打破区划限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依托现有园区共建“飞地经济”园区,重点支持黄石科技城与各县(市) 区共建飞地科创园区、下陆区与大冶湖高新区共建华中铜谷产业 园、开发区• 铁山区与大冶湖高新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

支持 各县(市)区与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城市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和培育优质总部企业落户。支持各县(市)区与境外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开展国际合作。

(三)促进创新资源共享

促进各城市高水平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加速平台、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共建共享,联合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武汉孵化平台在黄石设立分园,引进一批前沿科技创业项目在黄石进行中试、孵化与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与武汉各类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服务能力,加速成果转 移转化、技术交易、科技金融、信息咨询、数据共享等资源要素在黄石对接共享、集中示范。加快推进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建设,打造成承接武汉创新资源的“桥头堡”。

(四)推进创新政策互通

进一步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在黄石功能区积极推广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进创新政策,推进市场准入政策互通。建立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支持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内各地社保、医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探索推行高端人才互认互通政策。

(五)深化国际创新合作

支持劲牌、东贝等龙头企业加速以项目联合体、企业联盟等形式推动产品“抱团出海”,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大科学计划、国际标准制定。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整体性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建设,引进国外大型企业集团、综合性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先进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联合建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创新园区和基地。

九、塑造高品质宜创宜居环境

深入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便捷综合交通网络, 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能级,优化大绿大美城市景观,打造内畅外联、活力开放、生态宜居的高品 质环境。

(一)构建内畅外联交通圈

以武汉光谷中心城、黄石新港为两极,打造“四港联通、多式联运”通道,建设武阳高速、机场高速、黄咸高速、大广高速新增互通等高速公路,谋划建设福银、沪渝高速铁路和武九高铁复线,建设黄石发展大道至铁山一级路、S203 沿江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棋盘洲港区三期项目,建设武汉地铁 11号、19号、9 号线黄石延伸段。开通武汉光谷至大冶还地桥的城际公交(含BRT)线路,建设城区与黄石临空经济区、大冶湖高新区、开发区·铁山区、黄石新港园区等各组团间的快速环路,提高城市重点区域路网密度,促进各类要素的快速流动和良性互动。

(二)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黄石)建设,实施企业内网、外网和标识解析系统的建设, 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与数据流通。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加快黄石“城市大脑”智慧中心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创新应用、企业智能化改造、产业生态构建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环节,推动政企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便捷智慧的融合基础设施。

(三)营造活力开放生活圈

优化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打造核心商圈, 建设一批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科学规划生活圈层级体系,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居住地为中心,构建以 15 分钟步行为主导,以公共交通、自行车绿道交通为补充的便民生活圈。突出服务、应急、活动、便民四大功能,合理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快建设完善新城区、老城区、工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社区生活。

(四)塑造高品质生态环境

推进山水宜居之城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绿地布局,推进“一轴、六带、十景区”市域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布局,融合黄石山水基底,构筑“绿心-绿廊-绿楔”的生态框架模式,形成“双湖一江,青山碧水;六楔渗城,两脉通廊” 的黄石生态空间结构。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推进“沿山、沿江、沿路、环湖”区域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山地公园和主题公园建设。建设沿江环湖滨水景观, 提升沿长江和环大冶湖区域景观绿化水平。建设城市绿道体系, 串联重要的生态地区、城市公园、文化遗迹、重要景观节点等重要生态景观节点。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成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 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和产业园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规划建设和政策措施,做好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协调衔接、统筹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专项资金,发行政府债券,支持黄石功能区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类基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黄石功能区建设。加大科技信贷资金池投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科技信贷。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落实支持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强政策支撑

研究出台黄石功能区的支持政策,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促进协同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同城化, 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培育等方面协同化,科技金融、要素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一体化,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险对接无缝化, 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

(四)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以创新为核心、以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黄石功能区建设工作的考核力度,建立目标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各县(市、区)、相关市直部门和产业园区要强化主体责任,将黄石功能区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高位引领、高位聚能、高位推进。

(五)营造良好氛围

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创新创业光荣”理念和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大黄石功能区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科技招商、专场推介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依托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平台,提升黄石功能区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