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外语,积厚流光。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学院设立“外语学人”栏目,并诚意向海内外校友邀稿,分享您与老师、学院的故事,回忆在中大学习和成长的美丽时光,共同书写属于外院人的百年华章!

作者简介:马琳琳,2003级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系校友,希伯莱大学教育学硕士。在校期间,担任《中大青年》英语副刊INSIGHT主编,外国语学院团委宣传委员兼文娱委员,2004级外国语学院助理班主任,获评2006年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曾任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新闻发言人暨文化与学术事务主任,现任上海市徐汇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外联部部长、徐汇区投促一中心海外事业发展与公共事务总监。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校友会发起人、秘书长。

岁月如歌,光阴荏苒。

转眼间,成为外院人,已步入第21个春秋。褪却的,是一份年少轻狂的青稚;保有的,是一颗明媚依旧的学子赤心。
2003年夏天,我带着简约的行李行装,搭乘城际大巴,来到位于珠海唐家湾畔美丽的中大珠海校区,由此开启了在外国语学院求学的青春岁月。初来乍到,对于新生活的一切都感到无比新鲜。新建的校园校舍,新净井然,坐落于湖光山色间,宛如初来报到的新生,充满着新欣的气象,又自带尚未退却的浪漫的憧憬和情怀。“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历时一个月紧锣密鼓的入学军训,已让我们对崭新的校园地理有了最初的摸索和感知,我们的大学求学生涯,在经历了一个月南方夏日汗水的洗礼之后,亦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时,学校鼓励跨院系交流,我们分配到的位于榕园5号312室的四人间宿舍,由两名外院校友、一名岭院校友,以及另外一名政务学院校友共同入住。每天,我们穿梭于湖光山色的校园里,上课下课;周末,大家也勤学不殆,时常相约骑车到坐落于海边的图书馆里,面朝大海,在古今中外的书海里徜徉、遨游,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日落,于是,下到图书馆七楼排队,吃上一份热乎乎的粉面简餐,再回到原来占座的位置上继续看书,一直到天黑,伴随着闭馆“欢送”的轻音乐在耳畔徐徐响起,方意犹未尽,结伴而归。平日里,课闲时,在山间,在湖畔,在树底下,也有我们阅读学习的身影。那时,珠海校区亚洲最长教学楼的F区设有通宵自修室,我也跟不少同学一道,在第二年间去体验了一回。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智能手机,娱乐方式比较单一,在宿舍里追追美剧,算是最为流行的一大项。

初入英专,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发音上,存在元音发音不够饱满的问题。于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我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一个固定的时段,准时骑车到位于隐湖畔西南角翰林路上的一个小半岛,对着精读课本放声朗读。因为当时正处秋冬,也比较早,没什么人,大声朗读,能够避免自己发音存在不足,被旁人听到的“尴尬”;夜里晚自修时分,我又打开普特英语网站,下载每日更新的VOA英语新闻语料,一遍遍地反复收听。这样坚持了半年。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有所成效,语言学习始终绕不开勤攻。到了第四学期结束,也就是大二结束,我的口腔肌肉发音习惯,已经有较为明显的纠正和改善,这也为毕业后从事外事工作,打下了最初的一个基础。

珠海校区从2000年开始,入驻第一批本科生就读。2003年入学,作为珠海校区的第三批“拓荒牛”,我们和02级的师兄师姐们联系也比较密切,非常诚恳地向他们取经,经常等在荔园的楼下。至今,我还得02级英语系的林绿师姐,以及张海娟师姐等。现在回过头看,虽然当年也只是比我们大一岁的少年,但在校园时期,对于师兄师姐们还是一直怀有着一份仰望和崇敬的心情。林绿师姐是位十分美丽聪慧的学姐,在他们那届搬回广州校区之前,还专程请我们到珠海湾仔品尝了一次当地的海鲜,那是我大一去过的珠海市域内最远的地界,所以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星星点点,絮絮片片,珠海的两年,是岁月如歌,青春飘荡,是轻舞飞扬,云水接天,像入学军训时所欢唱的那一首歌,“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是功课学业与学子情谊交织的日常。这样的一些日常,被放置到一个南方美丽小城的海边,每日伴随着潮起潮落拍打着的海浪,主角们也正当十七八,确实是一道美丽不可多得的青春风景,也是属于我们那代中大人独有的“致青春”。

2005年夏天,当初初入校门的一只行李箱,经过两年宿舍生活的累积,已然衍生成为了满满当当的十来只纸箱——我们搬回了广州本部,即“康乐园”南校区。与前两年在珠海校区的清歌漫步、伴海而读不同,在南校本部,我们赋予了自己后半段的本科求学生涯,更多的承担与职责。
大三一开始,我受学校团委委任,担任《中大青年》英文副刊INSIGHT的主编,兼任中文主刊副主编。在时任团委宣传部长王书素老师、外院常新萍教授的指导下,带领一个由主

由英语系,以及其他各院系英文爱好者学子们组成的十人左右规模的编辑团队,每月物色各类采访对象,利用课余实践进行访谈和撰稿,并往返于珠海特区报社与南校区之间,马不停蹄地进行文稿撰写、编辑校对、排版付印,为中大学子们每个月如期献上一份全英语的校报读物。这份全英的校报校刊,在当时全国高校学生自办媒体里,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是为数不多的月发全英文校刊校报。同时,我也客串了一期中文主刊的版面,担任编辑。很巧的是,当时发表了一篇中文文章,也是一篇书评,选的还是上海当年一位作家陆幼青的书,冥冥之中,与我后来与上海的结缘,似乎提前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通过学院竞选,我担任了学院团委的宣传委员,正式委任时,将文娱委员的职务,也一并由我兼任,具体原因已记不太确切,似乎是为了保持团委委员总体数目为单数之由。当时时任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是梅成达老师;团委书记,是廖梦雪老师。尔后一年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策划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例如,外语电影节、外语歌唱节、舞会等形式,丰富活跃学院外语氛围,在学校院系间宣传外国语学院,促进跨院系之间的交流。至今,我还记得电影节选片的时候,德语片子选了《罗拉快跑》,法语片子节选了音乐剧《钟楼怪人》,日语片子选了《来吧!一起来跳舞》。同时期,我也担任了04级英语D班的助理班主任,通过批阅班级日记、组织班会等形式,与珠海时期完成角色转换,将自己高年级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

外院人的社会实践是出了名的走在实战最前沿。在第五学期,以及第七学期,我和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身到广交会场馆门口“举牌”的形式,获得了进入广交会场馆担任展位翻译员的资格。我在初春的料峭中举了大概半小时的牌,有位来自山东潍坊做家纺布料供应的女参展商进入会场时,在途中“相中”了我,带我进到她预订的展位前,交办了为期5天的翻译任务。每天八点钟,我准时坐地铁到流花展馆,对着展位号,找到对应的展位,开始一天的翻译工作。6点闭馆,又随着人流,坐地铁到“鹭江”站,回到学校宿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续,大家便通过相互介绍等形式,结伴去展会,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学院对于社会实践学分的累计要求。在参与各类社团及社会实践的同时,学习这个主业也不得半点落下。我在学业与社团活动间刻苦维系着平衡,经常每晚忙到两点钟才熄写字台的小灯。最终,功夫不负,在大三学年末,我获得了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实现了定下的大学阶段奖学金不落空的目标。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戴凡教授,教过我文体学与创意写作、西方音乐剧鉴赏等课程,批阅并指导我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自我入学至今,这21年来,亦师亦友,在我每一个人生关键的时期,始终给予我最亲切温和的指引和祝福。戴老师是一位智者,目光炯炯,始终在身后追随着你,同时,又像一位知心姐姐,优雅从容,多年来你知道,她始终了解你,一路倾听着你,时时提点着你,从最初的学业,到后来的为人处世,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我要特别感谢常晨光院长教授,教过我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语调等课程。常老师温文尔雅,笑容非常亲切,公务非常繁忙。然而,但凡每次有需要向常老师提出帮助的请求时,常老师都是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繁忙的公务,心中装着每位同学,始终将对于学生的帮助,放在第一位。第一回,是大四临近毕业时,常老师在接到我请求时,仅仅用了一个晚上,便帮我拟写出了一封详尽的推荐信;第二回,是多年后,当我在申请国外研究生时,恰巧他那阵子也异常繁忙,隔三差五地需要到国外出差,结果又是在第二天,便像当初刚毕业那会般地收到了惊喜,常老师再次连夜帮我拟好了推荐信,并投递到所申请学校的指定邮箱。我要特别感谢高文平教授,教过我英语口译、翻译等课程。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与我们探讨在英语实践上的各类实务问题,并引导我们积极形成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并教会我们用最decent的方式表达出来,课余时间,也仍旧非常乐意继续予以我们指导和交流。高老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都很熟悉,多年来也一直关注每位同学的成长,并基于他对每位毕业学生的了解,经常帮助同学之间在工作合作等需求上穿针引线。因我的毕业论文议题也和语篇分析功能语法领域相关的,有幸上过黄国文教授的一节讲座类型的课,黄教授同时也是我们那一届的院长。诚然,教过我的外院教授和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阶段,语言训练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加上第二外国语的法语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在这四年的外院求学生涯里,给予了我非常重要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再次向每一位外院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感恩!

作为那一届的外院人,我感到非常地幸运,前半程的求学岁月,在读书声、海浪声、海风声的伴随中安然度过;后半程,同时在康乐园的社团、社会实践的充实磨砺中度过。毕业后,作为外院人,受到学院各位学者睿智、大气、儒雅的风度的熏陶,秉承外院人胸怀天下的情怀,持续深造,在国外驻沪领馆等相关外事机构的最前线上,也尽最大的努力,期待发挥一个外语人走出校园后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的角色与担当。

毕业后不久我便来到上海,并长期从事着与外语人传统就业方向重叠度相当高的外事外交工作,服务于国外驻沪领事馆。我也是以色列驻沪总领馆自建馆以来,唯一一位身兼两职的职员。一开始,我的职务范围是主管新闻和对外事务。后来进馆没几个月,由于一些人事上的变动,便将临时无人接手的文化和学术事务,也一并交办给我跟进负责。由于我乐意接受和承担,善于自我激励和持续学习,工作勤勉,且丝毫没有其他负面的想法,领馆外交官们见我能够同时胜任两个岗位,便合议着做了一番评估,取消了原先因岗位人员流失的再招聘计划。从此,我的职责范围,由原先的主管新闻事务,扩展到了新闻、文化及学术事务。我的职责分类,从广义上讲,属于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领域,主要目标是宣传宗主国在中国的正面形象,而文化与学术领域,则是经典的民间外交领域里两个非常重要的素材和议题的生成渠道。此外,经贸及政治等其他领域也是新闻事务必须关注和涵盖的素材。2013年5月,我主持并统筹了上海第一财经媒体对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上海的专访,见《专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未来五年双边贸易投资额翻番》。2014年11月,我组织凤凰卫视对前任以色列总理、时任以色列经贸与劳工部长贝内特阁下率犹太商团访问上海进行了专访。2012年12月,我组织了全上海的重点媒体,对时任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埃维哈松考察访问上海进行了群访。2012年起,我们发起了犹太摄影师“沈石蒂”老照片复原展及寻找老照片原型人物系列活动,组织了寻找到的老照片原型人物到现场述说旧上海老故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了旧上海华洋人物老照片结集出版发布暨上海文艺界研讨会。这个题材,受到来自全世界的中外媒体持续好几年的持续关注跟踪和各个系列的采访报道。同时,这也是在上海民众当中较为家喻户晓,也非常接地气的一个跨文化交流项目,因我们实实在在地发动上海居民,为寻回二三十年代那位犹太摄影师在上海开设照相馆,留下的那两万多张老照片里的原型人物,提供线索和帮助。前前后后,我们成功找回了6位老照片原型人物,也包含了个别已故原型人物的后代。此外,我也经手过类似的其他民间公共外交活动和项目,例如,每年,我们协助上海作协驻市写作计划甄选、推荐和邀请以色列作家来沪写作,向全世界讲述上海的故事;邀请以色列旅游大使刘烨夫妇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上海与他们民族曾经的友谊;邀请以色列国厨到上海的酒店下厨,安排上海东方卫视星尚频道进行全程厨艺跟拍,展演“舌尖上的以色列”;邀请以色列医疗小丑探访儿童医院,给上海患儿心灵疗愈提供新思路新场景;邀请国内文艺界学术界及新闻界各界杰出代表人士到以色列进行对口交流和专题培训;邀请以色列著名现代舞团来金星舞团做工作坊;促成上海各类机构与以方合作;配合经贸时政热点及其他相关的主题,进行新闻的宣传发布以及全流程媒体发布等等。

工作之余,2018年8月,我和复旦大学日语系主任,也是我们中大外院92级本科日语系校友邹波师兄,一道在长宁图书馆,向上海读者举办过一场题为“我是猫——当日本文学邂逅犹太文明”的跨文化对谈沙龙。2019年12月,我在上海长宁图书馆面向上海读者,做了一场题为“探究以色列创新的源泉“的专题讲座。2023年2月底,有幸受邀到常州中以创新园,向园区企业,做关于“犹太文明与以色列”的专题报告。

现在,我由与单一的国家打交道,扩展到与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打交道。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是为了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恰恰相反,我要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立足上海,放眼世界,于东方明珠,会客全球之宾,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多的人,能够热爱上海,来到上海,建设上海,要做东方本土的“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智慧传播开去。

“世纪中大,百年外语”。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母校中山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可是,大家可知,中大外语系,而今也迎来了属于她自己的百年庆典?在中大,谈得上百年历史的院系,并不算太多,外语系便是其中之一。值此中大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作为同样建系历史有一百周年的外语人,我深深感到自豪。继外语学科90周年系史结集出版,也期待着外语系近十年系史早日结集出版,完成百年系史的汇集。愿每一个外语人将学院的美名,传播得越来越远,同时,也想轻轻地献上我的一句祝福:

“生日快乐,百年外语!”

(2024年8月20日  修改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