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寻光
“
我是一名基督徒。我致力将一切的表演献给神。
”休·杰克曼(Hugh Jackman),世人心中的“金刚狼”,然而他饰演的最新形象却可能让他的粉丝有些不知所措。2018年复活节上映的电影《使徒保罗》中,杰克曼饰演这一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
▽
影片以使徒保罗为取材原型,讲述了2000多年罗马皇帝尼禄在位时,基督徒面临的迫害与困境;保罗第二次被下到狱中后发生的故事。
影片中发生的时间是公元67年罗马大火之后,尼禄将纵火罪嫁祸给保罗和基督徒,保罗作为替罪羊被下到监里,而其他基督徒也因这罪名遭到惨无人道的迫害和残杀。然而保罗的劝勉“
爱,才是唯一的方式
”贯穿了整个主题,激励着每一个基督徒。
从圣经里能看到保罗的一生,他的悔改,他的坚信,他对传福音的执着,对不同教会问题的不同处理。然而他也有软弱与痛苦——在该影片中,保罗身上的卑微与软弱被清楚呈现。他在早期对基督徒的迫害如同一根刺深扎在心,他对此深感遗憾和懊悔;他也深知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不配得到主的怜悯,主却呼召拣选了他;他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也深信“唯有善良才能克服邪恶。”
短短90分钟的电影,却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反思,
今天我们所相信的福音,是无数先辈们流血牺牲所换来的。
而当我们也同样遭遇患难逼迫时会怎样去做?反抗?以暴制暴?还是逃离?我们是否能够坚信这位从未见过的神?还是如同保罗一样告白:“爱,是唯一的方式。”
01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
(罗8:24-25)
“在(尼禄)皇帝的私人竞技场上,一些基督徒被蒙上兽皮,让狼狗活活咬死,另一些人被紧紧地捆在十字架上,点燃后作为黑夜中的火炬。身穿驭手服装的皇帝和人群混在一起欣赏这一壮丽奇观。”——源自古罗马史学家泰西塔斯的记载。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却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黑暗笼罩着大地,即便是白天也能感觉到空气里飘荡着的沉闷、压抑和血腥,交杂的气味撕扯着每一个人的心。
每当夜晚来临时,能听见湿漉漉的巷子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叫声,那是基督徒被绑在柱子上当成火把点燃时发出的痛苦嘶吼。火光沿着小道一个接一个地绵延下去,每隔数米远便有一个被焚烧的基督徒,他身上的火光潋滟,照亮着那一片的天空。
这是电影《使徒保罗》的开场。
黑暗、绝望、痛苦、压抑等诸多不安的情绪拉开了整个影片的帷幕,这是发生在罗马最残暴的皇帝尼禄还在位的时代,尼禄为了扩张皇宫的领域而在罗马放了一把大火,并嫁祸给基督徒,让基督徒成为了这趟大火的替罪羔羊。
这场大火不但点在了罗马城中,也点在了每一个基督徒的心里。
尼禄对基督徒的迫害与残暴,使得罗马城中的基督徒们终日惴惴不安,他们躲在社区(教会)中惶恐商议:是要继续留下来给罗马人传福音,带给那些软弱之人盼望和力量?还是一起离开罗马,去到一个逼迫没有这么严重的地方?
保罗被抓压碎了他们最后的一根稻草。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见过耶稣基督,也没有人与基督同行过,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迫切的需要安慰和力量,需要得到从神而来的回应。
医生路加便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来到罗马。他通过重重困难见到了狱中的保罗,告诉他现在社区所面临的一切,希望保罗能够给他们一些提示,或者是从基督而来的启示。
从昏暗的牢房中被兵丁推搡着走出来的保罗不再年轻,他已经年迈,又极其虚弱,留着大把胡须的脸上被岁月刻满了风霜与皱纹,背上布满了被鞭打后留下的伤痕,几乎站立不稳。
他是最后一个跟随过基督的人,基督曾亲自向他启示,呼召拣选他。社区里的会众都盼望能从他那里知道一点什么——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下,信仰也开始变得迟疑,神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祂所爱的百姓陷入到这样悲惨黑暗的境地?神为什么允许这一切发生?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回应?
没有一个人见过神,他们不知道所谓的“耶和华”神在哪里。他们只是跟随了前面的基督徒去走,看见他们的行为,被他们吸引也成为了当中的一员。
可没有人见过神,也没有人见过耶稣。
惨无人道的逼迫使得他们开始怀疑——这位上帝真的存在吗?
02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林前13:4-8)
这是保罗在监狱里对路加说的一番话。
在面临尼禄疯狂的逼迫与残害时,有年轻的基督徒建议拿起武器来抵抗,他们提出要报复回去,要趁着夜深人静之时将罗马人的房子烧掉。但被年长的基督徒阿奎拉(亚居拉)给呵斥了,他说:“如果你们这么做,说明你们不是真的认识神。”
保罗告诉路加,
耶稣为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还在为那些逼迫他的人代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做的,他们不晓得。”因此他人也要效仿耶稣,为那些逼迫他们的人代求。
饶恕容易吗?影片里,最终基督徒选择了饶恕和忍耐:
当他们遭遇大逼迫时,他们用爱饶恕;
当他们被抓被捆绑在木桩上、被烈火焚烧时,他们用爱饶恕;
当他们被赶进狩猎场,面对野兽的利爪与撕咬时,他们用爱饶恕;
他们收留每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寡妇,收养每一个被丢下的弃婴,他们将社区变成在偌大的罗马城中唯一一个小小的温暖之家。
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出于自己的能力,乃是因着神的爱。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约壹四12)
保罗也从没有见过神,他向路加讲述自己被拣选的经过,借此来鼓舞那些身处在困境之中的基督徒们。
他从小严守律法,且用了极大的热情去逼迫基督徒们,他以为这就是神的爱,是在遵行神的律。然而在去大马士革逮捕基督徒的路上,有光从天上降下,他和他的同伴都听见了如同雷的声音响起:“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
扫罗匍匐在地,他的眼睛完全看不见了,这声音如雷响在耳边,令他不能起身。他痛苦的喊问:“主啊,你是谁?”那声音回答他:“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失明的扫罗坐在帐篷里静静地等待着,亚拿尼亚进来后为他祷告,他的眼睛再次恢复光明。从此他将名字改成了“保罗”,从“大”到“小”,一个字的改变,生命与历史的翻转——
曾经有多迫切地逼迫基督徒,此后就有多竭尽全力地传扬福音,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神的爱:饶恕、牺牲、奉献的爱。
因此有年轻的基督徒们闯进来要救走他时,他断然拒绝;在面对罗马皇帝尼禄的残酷迫害,
他通过路加的口告诉社区的会众:“爱,是唯一的方式。”
“爱是永不止息”,在英文里直译是“爱永远不会失败”。在这世上除了时间以外,唯有爱能穿越时空,驱散一切的黑暗,带给人光明和盼望。
03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4:7)
影片的最后,保罗说完这些话后坦然地走向了断头台。
影片并没有针对保罗传教的一生详细展开,然而
他的一生正如他所说的这三句——为耶稣基督打那美好的福音的仗,在传福音的道路上竭尽全力地奔跑,坚守住真理的道,不偏不倚。
保罗跪在了断头台前,刽子手举刀挥下之时,有太阳的光芒从云层里直射出来,金色的光芒模糊了整片天空。这大概就是
福音的光,最终会如同阳光一样冲破云层。
哪怕云层再厚,雾霾再浓,这光芒也不会被遮住,终将驱散一切的黑暗和沉重,从阴霾后探出耀眼的光,照亮着这个大地。
保罗与被送上竞技场的基督徒们相遇,在迷蒙的光中,他们看见耶稣基督从远处而来,迎接他们进入荣耀的天国。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曾经因为信念而遭到迫害的人”。
这是电影结束后屏幕上留下的一句话,不禁令人深思。
在这条传福音的道路上,有多少先辈流下了他们的鲜血。他们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福音带到那里,在遭受逼迫与患难时从不退缩,抛头颅洒热血,这才将福音一点一点地传开,一点一点地种进了当地人的心里。
我们确实要纪念和感谢在传福音的道路上所牺牲的每一个先辈,从耶稣基督开始,直至如今,他们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将神福音的种子种下,使得一个又一个本来没有福音的落后之地,开出福音之花。
小结
这并不是一部惊心动魄、动人心弦的电影,它没有能够抓人心脾、夺人眼球的情节,也不会让人看完赞叹“真是一场大片”。然而它真实而又写实,没有刻意渲染悲怆,却能从细节中看到尼禄时代基督徒生存的真实境况,他们在面对残酷的逼迫时的痛苦与无奈,坚忍与谨守。
保罗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但他的一生只是简单地在他的口述与回忆中出现——为了福音而奔跑、奉献、牺牲的一生,他从未忘记,也从不停步。
影片的中心是爱。爱是唯一的道路和答案,虽然会面临逼迫、患难、困境与怀疑,但唯有爱才能击败仇恨与纷争,叫人得着真正的释放和自由。
影片最后,所有的基督徒在不同的地方一同背诵主祷文,是一个感人的升华。那一刻能真实感受到
神的爱是真实存在的——从没有人见过祂,但祂就在我们的中间,祂的爱与我们每一个人同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