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在夜晚静静观赏的怀旧文艺片,有点忧伤,有点孤独,有点温暖,慢慢地讲故事,缓缓地被治愈。
上世纪80年代的巴黎,电台有一档深夜节目,让夜旅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伊丽莎白做了这档节目的电话接线人,这是法国电影《巴黎夜旅人》里的故事。事实上,伊丽莎白自己的人生也处在黑暗中,生了孩子后,她患上乳腺癌,没有工作,丈夫抛弃了她。她呆在漆黑的公寓里,望着万家灯火的夜巴黎,聆听电台夜旅人的节目,写了一封非常真挚的信,打动了主持人。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说:“当她丈夫离开她时,她失去了情感和物质上的支点。”但伊丽莎白爱她的儿女。她的儿子马蒂亚斯,上高中,热衷于写诗。老师对他的评价是:飘忽不定、摇摆游移和懒散;母亲也认为他太内向、三心二意。上大学的女儿朱迪思,则投身政治,经常参加集会、游行。母亲反对她这样做,认为毕业考才是正事。尽管如此,电影在表现母子和母女之爱时,让人心生感动。在巴黎斑驳的夜色中,儿子飞快地骑着车,母亲在后座紧紧搂住儿子,并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女儿搬离家,母亲持花去看望,说:“我还是不敢相信你已经搬出去了,我内心觉得你好像度假去了,你迟早会回家的。”惹得女儿抱住母亲直唤“我的小妈妈”。
事实上,他们家还有一个成员——流浪女塔鲁拉。伊丽莎白深夜做完节目,见塔鲁拉无家可归,把她带回家。伊丽莎白对她吸毒严厉斥责,让她去找工作。电影里有一段马蒂亚斯和塔鲁拉的爱恋,尽管马蒂亚斯几年来一直爱着塔鲁拉,塔鲁拉认为,被她碰过的东西最终都会毁灭,她选择了离开。这是影片最感伤之处。
这部电影并没有强烈的冲突,“讲述一些看似琐碎或平凡的事,并赋予它们冲动、旋律、诗意、优雅和现实感”,这是导演米夏埃尔·艾斯的艺术追求。电影中,伊丽莎白家有个传统节目,即大家一边吃母亲做的奶油焦糖,一边听乔·达辛的唱片。“如果你不存在,那我也只不过是这个来来往往世间的一粒尘埃……我是如此需要你……我已找到人生的奥秘。”《如果你不存在》歌声响起,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并把塔鲁拉也召唤进去。他们抱在一起,慢慢摇晃,轻轻歌唱,谁都会被这样的场景感染。导演说:“我的角色彼此相爱,互相帮助,互相注视。”“我的角色都有脆弱的一面,我的目标是使之美丽,使人们在孤独时感到被理解,让生活变得更柔和。”
在《童年的许诺》中有过出色表演的夏洛特·甘斯布,扮演伊丽莎白。导演对她赞美有加:“夏洛特的直觉、智慧、敏感和细致,非常惊人,她从片场第一天起,就理解了这个角色。”伊丽莎白有过被抛弃的经历;为生活,除夜晚电台工作,白天去图书馆兼职;自己所住的公寓,前夫要出售……正如导演所说:“伊丽莎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定的、可靠的,她是清醒的,也是单纯的。”她对前夫,虽然会在电话留言里,又哭又骂,但仍然会记住他的优点;对电台男同事虽然付出真情,没有得到回报,也只不过付之一笑。最终,她还是找到了新的爱情。
在工作上,当主持人身体欠佳,她来到了前台。伊丽莎白说:“我开始想象的生活并不是这样,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去热爱它。”“有一种温暖的东西是永存的,时间无法使它停止。”伊丽莎白搬离公寓,最后送给儿女一人一件礼物,送给儿子的是她离婚后所记的日记,这支撑了她的生活;送给女儿的是一尊生育女神雕像,这是当时让她顺利生下女儿的精神支柱。
这是一部怀旧的电影:巴黎街区、塔楼和广场,流淌的塞纳河,璀璨的夜景,在柔和音色中,与上世纪80年代产生共鸣;电影使用滤镜,调低清晰度,让画面重现老旧的色调;穿插的影像资料,银幕画幅的改变,具有时间的流动感。导演说:“我想回到我生命中的那个时代,重温所有的风景和声音,那些塑造我的感觉和色彩,我将永远牢记。”
(刘伟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