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设计院的今昔现状

以前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设计院都是 "说一不二" 的角色,前期,给业主专业的方案和建议,虽然有些时候并不是那么合理,后期,施工单位每次做变 不一定“求着哄着”,但也是得看着设计院的 “脸色”

现在 随着华夏幸福、恒大等一个个房地产企业接连暴雷,许多下游建筑设计院也都纷纷曝出 “裁员“”降薪” 的消息, " 劝退 计院 " 的声音越来越多,回想 10 年、 20 年前的设计院,究竟 ,设计院怎么了 ? 为什么 “万人都在劝退” ?

建设主体的饱和

消费终端没了,自然要倒闭。 无论是建筑设计院,水利电力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各类工业设计院都面临一个问题,建设主体慢慢消失了,甲方越来越少,出钱的越来越少,不倒闭才是怪事。 除了新能源设计还有一定发展空间,其他设计院空间没了! 这就是产能过剩造成的。 这种现象在欧洲早就经历过了,70,80年代欧洲也经过各种建设,很多水电专家都失业了,到了2000年初到中国来淘金。 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一带一路顺利,还可以基建出海,帮亚非拉穷国去做基建设计,现在亚非拉需求不足,没钱搞,靠中国贷款根本拉不起来。

设计院内部的问题

1、设计院的取费模式基本没有变化

设计院的收取模式,大多还是在套着定额走,一方面定额很多年没有变了;另一方面随着向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发展,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工作量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单位工作量下的收费就下降了,那么薪酬的”性价比“也就下降了,自然,竞争力和吸引力就不如以往了。

2、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基本没有变化

10年前,用CAD画图,10年后,还是用CAD画图;10年前,是师父带徒弟手把手教,10年后,还是”师带徒”地传承。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都没有本质的变化。这就导致员工的薪酬增长和工作的时长形成了正比, “内卷” 频频。 “猝死” 新闻频发, “劝退” 的声音就显得不那么 外。

3、设计院的薪酬模式基本没有变化

与国际设计企业高底薪的年薪模式不同,国内的设计企业往往都是低底薪、高绩效的模式,员工的薪酬取决于业务的好坏,而业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经营的成败,经营的成败往往在“那么几个人”手里,工作角色与承担的风险并不在同一个对等层面。

基建的尾声

现在是已经进入基建尾声,中国的基建水平已经是世界前列了,又新又好,但是没有增量了!这15年发展地太快,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未来的智能建筑,智能城市还是个概念,何况现在的是新的,已经为此付出大量负债。可以预见,设计院批量倒闭是肯定的。这个不是悲观,而是有现实逻辑基础的。

设计院该何去何从

那么,上述局面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破解? 笔者认为,这还是有可能的

首先, 应该以“终局思维”看现在。设计行业风风火火上行了那么多年,逐步步入成熟期,未来行业整合在所难免,“终局之战”是什么局面意味着成功的企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 高质量发展不能是一句空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喊了很多年,究竟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企业“十四五”期间不可回避的话题。

最后, 破局在于“人”。设计院是设计师的设计院。也许未来的设计院核心竞争力不在人,但一定是基于人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人去创造,同时,,设计院涉及各行各业,想要重塑设计院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思考、理解。

“万人劝退”的设计院虽然还没有那么糟,但是也到了必须要思考问题的关键时间了。借用经常给中国国足的一句话,也许, 留给设计院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

更多精彩文章:

设计院倒闭潮来了!

子孙后代永不得进入设计院

至暗时候,今年设计师找工作有多难?

建筑师版《挖呀挖呀挖》

某设计院发给甲方的催款邮件,还有比设计更悲催的职业的吗?

马岩松:该转行转行

“15亿元”的瓜后续,图纸曝光,设计的锅甩不了

为什么设计师现在都想转行?

喜欢的朋友在下方点个 “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