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来源:投资家

作者 | 明哲

近日,丰田汽车发布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94.06万辆,同比下滑0.2%, 这是10年来丰田汽车首次下滑。

其中,广汽丰田全年销量100.5万辆,同比增长21.4%;一汽丰田全年生产83.2万辆。

对于销量下滑,丰田解释是“因中国疫情感染人数增多,导致到店人数大幅减少,从而受到严重影响”,这理由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丰田跌落神坛背后,是日系车滑向衰败!

2022年,其他两大日系品牌本田、日产,销量比丰田更惨。

本田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为137万辆,同比下滑12.1%,连续两年销量下滑;日产在中国销量为105万辆,同比减少22.1%,连续4年销量下滑。

日产车型中,轩逸和天籁两大明星车型全面溃败。

11月,日产轩逸在华销量为22167台,同比大跌47.9%,日产天籁在华销量为6880台,同比大跌58.8%。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下滑虽然没有本田、日产严重,但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却一败涂地。

2022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累计销量为18.39 万辆,同比下滑近19%。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更是惨不忍睹,销量仅6万多台,同比大跌40%.....

雷克萨斯销量下滑,首先是自身口碑崩塌导致。

雷克萨斯虽然是二线豪华品牌,却凭借日系“工匠精神”的口碑大受欢迎,一直压过凯迪拉克、沃尔沃、红旗等品牌一头。

在中国市场,雷克萨斯曾创造17年连续增长的销量神话,向来是多花几万才能提车,被称为“加价王”。

常年热销,导致中国中产阶级过度迷信雷克萨斯品牌,忽略了它不过是丰田刻意营销的精装品牌罢了。

在配置上,雷克萨斯ES和丰田凯美瑞共用三件,价格上却比凯美瑞高出10万,毫无性价比。

随着近几年雷克萨斯质量危机愈演愈烈,消费者才开始醒悟。

2022年8月,广西一台雷克萨斯LM撞上高速公路护栏起火,因为车门自动解锁失效,最终导致1名乘客死亡。

这事当时在网上引起巨大关注,其品牌形象遭受重大打击。

雷克萨斯向来号称质量过硬,这款雷克萨斯LM售价更是超100万,也算顶级豪车了,最后竟然因为车门打不开酿成悲剧,何谈质量过硬、“工匠精神”?

除了口碑崩塌,雷克萨斯销量下滑,还与中国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品牌的强势冲击有关。

比如雷克萨斯所处的二线豪华车阵营,本就被红旗等自主品牌崛起所威胁,现在30—50万区间,又多出蔚小理、问界、极氪等高端电动品牌,竞争愈发激烈。

从结果上看,2022年雷克萨斯销量下滑19%,而理想、蔚来、小鹏、问界、极氪年销量分别为13.3万辆、12.25万、12.07万、7.5万辆、7.2万辆,同比都取得双位数增长。

其实不止雷克萨斯,在新一轮角逐中,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份额正被中国自主品牌分而食之。

2022年,中 国新能源 乘用车零售为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

销冠 比亚迪 全年销量高达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5%;稍弱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也有71万辆,同比增长48%。

二线的广汽埃安、哪吒汽车全年销量达27.1万辆、15.2万辆,同比增速也超100%。

日系在华销量集体下滑,中国新能源车却集体高增长。毫无疑问,日系车称霸的时代已被终结!

日系败于新能源车,似乎是必然结果。

燃油车时代,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省油、故障少、技术领先等优势明显,丰田卡罗拉    凯美瑞、本田CRV、日产轩逸等经济耐用车型深受中国家庭喜爱。

电动车普及后,丰田最被看重的省油优势荡然无存,再会省油也省不过电车了...

电动化大潮下,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已迅速完成超车,补足短板。当使用成本更低,还同样安全、舒适、经济耐用的国产电动车遍布市场,丰田等日系车只能眼睁睁看着 。

即便在丰田引以为傲的油电混动领域,中国车企也成功渗透。

汽车行业有句话叫:混动车分两种,丰田和其它,可见其地位之高。尽管如此,比亚迪推出的DM-i插电混动车型还是成功突围。

2022年比亚迪交付的186.85万辆新车中,采用DM-i、DM-p技术的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达94.62万辆,纯电车型累计销量91.1万辆。

混动车型能大卖近百万辆,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兼具续航高、安静平顺、性价比高的优势,宋、秦家族的DM-i车型销量最为亮眼。

雷克萨斯除了质量过硬,还以静谧性著称,这次同样被比亚迪赶上。显然,雷克萨斯在燃油车时代的各项优势都落伍了。

如今中国消费者要买纯电车型有比亚迪、蔚来、小鹏、极氪等一众品牌可选,要买续航更高的混动车型过渡,也有比亚迪DM-i车型可选,为什么还要加价买日系车?

轰轰烈烈的电动车大潮,已经持续了近10年,丰田不可能视而不见,而是犯了技术问题。

作为年销量上千万辆的汽车龙头,丰田非常反感推广电动车。

早在2020年12月,丰田章男就曾公开炮轰电动车革命,认为炒作过头,理由是电动车比燃油车污染更严,重日本主要依靠燃煤和天然气发电,电动车越多,二氧化碳排也越严重。

2021年9月,丰田章男又攻击电动车,认为推广纯电动车实现碳中和的做法,将对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他还说到2030年纯电动车将让日本失去550万个工作岗位和800万台汽车产量....

又是污染环境,又是摧毁日本经济,丰田极力反对电动车并不是想抗拒历史大潮,而是当年押错了技术,集中大量资金搞了混动技术和氢能源汽车。

丰田很早就感知到燃油车将被颠覆,开始选择纯电、混动、氢能源等技术齐头并进,谁跑出来算谁。

2010年特斯拉还未成名时,丰田就斥资5000万美元入股,还把加州工厂打折卖给特斯拉,大力扶持这个潜力股。

后来纯电动车进展缓慢,特斯拉也濒临破产,丰田才放弃特斯拉,专心研究混动技术和氢能源,并成为这两项技术的顶尖选手。

所以在前几年特斯拉、比亚迪、新势力如火如荼发展时,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还是固守燃油车产品,最多推出几款敷衍的油改电车型,销量普遍很低。

发展到今天,混动技术已不具备优势,成本高昂的氢能源商业化落地则遥遥无期,选错技术的丰田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电动车占领。

随着全球电动车销量大爆发,中国、欧洲的电动车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燃油车。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日系车再不情愿也只能加入了。

2021年以来,丰田等日系车先后宣布未来几年将投入数千亿推进电动化进程,纯电车型规划大幅增加。

其中,丰田计划到2030年将推出30款电动汽车,包括纯电、插电混动、氢燃料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丰田汽车总销量中将占比75%;

到2035年,旗下高端雷克萨斯则全面转型为纯电品牌。

本田计划2030年、2035年、2040年,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型销量分别占总销量的40%、80%、100%。

日产汽车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日产和英菲尼迪电驱化车型占比将超过50%;

到2026财年,日产在欧洲市场的电驱化车型销量要占总销量75%以上。在日本市场要占比55%以上,在中国市场要占比40%以上。

不过日系车的电动化进程依旧坎坷,比如2022年9月,东风日产在中国推出首款纯电SUV——ARIYA,售价27.2万—34.2万元。

这款车基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开发的云图纯电平台打造,拥有全栈自研的三电技术,被东风日产高层认为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结果不幸翻车,日产ARIYA上市后销量惨淡,10—11月销量仅有456辆、387辆,几乎沦为炮灰。

错过电动车先发优势后,日系车再想追赶似乎很艰难了!

  • 01 / 美国拉响210万亿债务危机警报!巨头警告:一旦违约,将损失约600万个......
  • 02 / 东航、南航最新官宣:拟从纽交所退市!影响多大?此前已有8家央企退出美股
  • 03 / 刚刚,副市长韦峰,被免职!股民目瞪口呆:这只A股几乎“零成交”!股东一股不卖,股民一股不买!
  • 04 / 23省份定下今年GDP增长目标:最高9.5%左右,着力促消费
  • 05 / 广州一家二手车市场竖起“不收特斯拉”标语 车商:收一辆平均亏三四万
  • 06 / 美国物价压力见顶又一力证:1月份短期通胀预期创两年最低
  • 07 / 周末重磅!银保监会最新定调
  • 08 / 刚刚,香港重大宣布!辉瑞新冠疫苗突遭调查,啥情况?世卫组织最新发声!XBB变异株致病力增加?
  • 09 / 2022年净利预降超7成,千亿芯片巨头韦尔股份怎么了?
  • 10 / 第一批出境游客:放弃三亚改东南亚,计划5万玩仨月
  • 01 / 深夜风暴!五大国际巨鳄集体爆雷,美股期指大跳水!什么情况?A股千亿巨头突发,这条赛道怎么了?
  • 02 / 券业重磅!经纪业务迎新规,涉及2.1亿投资者!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加强出租交易单元管理,有六大看点
  • 03 / 15万股民无眠!千亿芯片巨头,突然“爆雷”
  • 04 / A股强势反弹,外资2023开局扫货600亿,狂买消费、金融
  • 05 / 31万亿美元债务告急,美政府面临“关门”!加息反噬,美联储2022年净利润遭“腰斩”
  • 06 / 太壕了!中国最大“金主”出手,底价223亿…
  • 07 / 收盘:通胀放缓预期推高美股 标普指数连续第二周上涨
  • 08 / 首批5家券商业绩快报!A股“牛市旗手”还要躺平多久?这几家已走出独立行情,有券商H股从底部反弹60%
  • 09 / 2023年A股避坑指南来了!消费、新能源等成券商年度策略高频词,黑芝麻等跌停,"风光锂"多股高位回调超四成
  • 10 / 北向资金开启史上第三大单周净流入!开年9天净流入640亿是去年七成多,意味着什么?
  • 01 / 九江银行朝令夕改惹争议!年底急“补血”后再上演“变脸” 工行系行长肖璟上任仅半年
  • 02 / 民营银行分化加剧,“先行者”华瑞银行业绩垫底
  • 03 / 多家银行2022业绩快报发布:净利增速均两位数,首家10万资产股份行诞生
  • 04 / 居民储蓄增加17.84万亿后,2023年存款搬家何处去?
  • 05 / 冲刺上市关键期,湖北银行股权被拍卖,不良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06 / 中行副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动辞任 下一站将履新光大银行行长
  • 07 / 央行营管部:落实好“金融16条” 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工作
  • 08 / 银保监会明确今年9大重点任务,相比去年有哪些新提法?
  • 09 / 中国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 10 / 央行营管部:着力完善金融支持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体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