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报道承认,“挑战者2”过于沉重的车体已经成为它在乌克兰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乌克兰肥沃的黑土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物,具有显著的保水能力。当暴雨侵袭时,黑土可以容纳大量的水份,转而变成令人生畏的泥地。而乌克兰黑土还富含黏土成分,反过来又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导致积水向下排出的速度十分缓慢,进一步加剧了地面的积水和泥泞。事实上,不仅是“挑战者2”,西方提供的其他主战坦克,包括美国的M1A1和德国的“豹2”系列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的重量普遍在55吨以上,非常不适应泥泞的乌克兰土地。

应该说,如果西方援助乌克兰坦克的时候略微回顾一下历史,就应该看到过类似情况——二战期间,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在东线不止一次遭遇过这样的困境。而苏联/俄罗斯汲取了这些经验教训,俄军当前装备的各型主战坦克重量通常在45吨以下,而且采用了宽大的履带,因此能够在泥泞的乌克兰野外保持一定的机动能力。

更糟糕的是,乌军原有的装甲抢救车辆都是为俄式坦克而研制的,牵引力有限,无法拖动沉重的西方主战坦克,这使得一旦西方主战坦克在前线遭到损伤或受困时,想要将它们及时拖离变得非常困难。而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各种装备中,缺乏配套的装甲抢救车辆。外界热衷于讨论乌克兰获得了多少主战装备,却经常忽视了它们需要各种配套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西方同样忽视了提供扫雷和装甲工程车辆,使得乌军长时间无法突破俄军用地雷和工事修建的坚固防线。

报道还提到,西方坦克过于沉重,使得它们穿过乌克兰桥梁也变得困难。乌克兰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大都是按照苏联时代的标准修建,是为了承受俄式坦克的重量而设计的,无法承受西方坦克的重量。这也导致了乌军这些重型装甲车辆的战场机动性大打折扣。

但话又说回来,设计于冷战时期的西方主战坦克是为在西欧大平原上对抗苏联的钢铁洪流,原先就没有考虑过需要在泥泞的东欧原野上作战,实在不能责怪它们不适应乌克兰战场。只是乌克兰当前严重缺乏重型装备的状况,哪里还顾得上东挑西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