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红十字:女人们的征召令》拍摄于2015年,导演福泽克雄。也就是日后大热的《半泽直树》的导演。
该剧是日本TBS电视台为了纪念终战70周年和电视台成立60周年所制作的。和上篇提到的《流离的王妃》一样,属于台庆剧。很多地方喜欢用《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这个片名。显然“入伍通知”这种中性话语没有“征兵令”“征召令”“召集令”那么冷酷。看起来要温馨一些,但我个人认为还是叫征召令来的妥当。
这个片其实是整个日本昭和战争系列的开始,你会发现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啊!海军》里它就做为伏笔登场了。但对它的定位我一直搞不定。它是应该放在“日本左派价值观电影”里呢?还是放在“日剧里的伪满洲国”里呢?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左派电影人拍的那些大作思想性极高,我看了一遍山本萨夫的《战争与人》后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如此狂拽炫酷吊炸天的题材,我怂了。
加之《悬崖之上》大热,还是放在“伪满洲国”里吧。
其实早在年前,当《唐人街探案3》里提到满洲开拓团的时候,我就应该写写这个题材了。
让我们装模做样的开个场!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满洲。
不对,日本。
松岛菜菜子饰演的希代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佃户。住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山村里,因为打小母亲重病,被现代医学救醒,所以希代发奋图强,要成为护士。
在那个年代,这可不容易。
当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读书是相当奢侈的生活,专业性学科更是昂贵。日本政府的义务教育能让孩子认识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呢?
看过《坂上之云》的老观众都熟
希代上了军校,只因为军校不要钱,还给六块四毛钱补贴
别小看这6日元哦。现在日元是以万做单位的。大正年间可不是。
日本人的(也是世界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服役的时候,为了实验飞机在航母上起降,日本人用火药弹射器,当时如果飞行员能弹射成功蹦一下上天,就有6日元补贴,俗称蹦6
那可是玩命的买卖,开着飞机往海里弹的。可见6日元的价值。
希代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她还沾沾自喜,努力的学习医疗技术,在学校他接触到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自诩南丁格尔的后人,决心为了南丁格尔的伟大事业奋斗。
尽管她们可以说接受的是军事训练,但此时希代做为单纯的少女并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
影片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就是 希代的护士崇高理想的破灭 。
南丁格尔也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熟悉日剧,会发现除了本剧以外,终战60年系列剧里还有一部叫《最后的南丁格尔》的剧集。说的是终战时在冲绳岛的随军护士的内容。
南丁格尔是个伟大的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就是她于1860年开办的。她是全球护士的祖师爷。她留下了著名的 “南丁格尔誓言” ,和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样出名。
注意这是南丁格尔真正伟大的地方,而不是影片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敌军和我军一样救
起码著名的南丁格尔誓言里没有类似的内容。
不是说这样崇高的理想有问题。
理想没问题,但是不是合乎时代那是另一回事。
理想很崇高,但当时的社会现实能不能办到也是另一回事。
理想很纯洁,它是不是必要的,或者说它是不是真的出自南丁格尔也是另一回事。
这不妨碍它的崇高伟大,但却能实实在在的影响现实中的人们,因为只要他们才要考虑残酷的现实。
希代学到了大量的医疗技术,同时也被“崇高理想”灌了一脑子迷魂汤,或者应该叫心灵鸡汤。然后,她收到了代表国家使命的红色军队征召令。
起码在当时,希代认为那是崇高的。
送信的人对她说:“恭喜你了“。当时希代认为这是真诚的。
在第一夜的结局,1945年她的丈夫中川亘也收到红色征召令的时候,邮差也是对他这么说的:恭喜你了。语气沉重。
那么那句恭喜,究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还是当时法西斯日本的社会高压态势的延申呢
至此,希代踏上了她的服役生涯,迎接她的是理想的幻灭,还有一段真诚的爱情。
在出发前的火车上,经历过明治时期日俄血战的爷爷对她说:记住,至今为止我们受到过的教育都是人无贵贱之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生命是一样的。
可到了战场,这种想法就行不通了。
战场可不是讲大道理的地方。
实在话,编剧能写的这么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但当时无论是希代本人还是看剧的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多残酷。
希代去服役的地方,就是伪满洲国。
影片并没有直接把希代一股脑的塞进服役地,而是慢悠悠的,详细的介绍了希代的行进路线,在日本集合后坐船前往大连,然后乘坐满铁,来到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在此休整两周,新京关东军高层的灯红酒绿严重刺激了这帮来自日本乡下的少女们。让她们崇高的理想第一次产生了裂痕。这也算神来之笔吧。
最后,她们才来的最终服役地,位于中俄边境的东北小城,佳木斯。
佳木斯这个名字就没啥汉味,但它和满洲里和大连不一样,这不是外国人起的地名,来自满语,清康熙年间晚期写作“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佳木斯”。“佳木斯”一词,满语意为“驿丞”或“站官屯”。
它的对面,就是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
希代的征召令是昭和元年三月二日签发的,也就是1927年,距离1939年日苏彻底撕破脸的诺门罕战役还有整整12年
应该说当时日苏之间的冲突还是比较轻微的。但对于边境城市佳木斯来说,烈度就不一样了。
苏联人对于日本人那是切肤之恨,不共戴天的那种。
为什么呢?影片没提。只是给了个镜头,主角希代站在佳木斯城楼向外往,城外炮火连天。
这其中当然有土匪,有满洲开拓团的罪恶,但这些留到后面说开拓团的时候再提,先说苏联。
苏联人为什么这么恨日本人,是因为就在四年以前,它们之间的战争才刚刚结束。
肯定有人会大惑不解,日俄战争不是在明治时期就已经打完了么?不是日本和沙皇俄国打的么?怎么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和日本人也有战争之仇?
答案是有的,这场战争现在没什么人知道。叫 协约国武装干涉西伯利亚 。
属于一战的延续。1918年一战结束后协约国是干涉过苏俄政权的。日本为此派出了7万日军武装侵略西伯利亚,控制了俄国远东的所有港口,以及西伯利亚铁路自赤塔以东的沿线城镇,并扶持沙俄将军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组成“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
直到1922年,红军逐渐收复失地,日军才不情不愿的撤出了西伯利亚。日军在干涉西伯利亚过程中,约有5000军人阵亡或病亡,战争成本约9亿日元。而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却不多。
这位 谢苗诺夫 是 高尔察克 死前的政权交接人。战后跑到了满洲国,然后去了长崎。
最终接受了日本人的招募,彻彻底底沦为俄奸,回到中国,成了“远东白俄“的领袖。知名日本间谍,专门负责对苏情报。1945年9月,在满洲被苏联军队俘获,被苏联最高法院判处绞刑。1946年8月29日伏法。
希代是1927年去的佳木斯,距离日本撤出西伯利亚才不过5年时间,被侵略的血淋淋的历史还血迹未干,能不恨么!
这场苏联史诗级的建国战争带来了大量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白俄难民问题。以往大家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都是流落上海街头的白俄贵族。满世界掏烟屁股抽,穿的像个臭要饭的,但身上不知道什么地方藏着珍贵的钻石。
这个梗来自沙皇家族,红军处死沙皇一家的时候,皇后身上就因为绑了太多珠宝,一枪差点没打死。网飞前阵子拍了一部俄版《末代皇帝》,有兴趣可以去看一哈。
白俄难民当然不会只是这些人
还有带枪的武装难民。以旧白军为主,还有这帮旧白军为了生计卖出来的大量军火辎重。这是战后东北割据武装的力量之一。
所以佳木斯就成了和平时期的前线。
这里有个问题。满洲国,新京这些名词要在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时才有,1927年的希代显然是穿越了。
希代在佳木斯车站一下来就见识到了东北的乱局。去佳木斯城的路上险象环生,各路土匪占山为王,武器装备还好的吓人。希代还天真的说把红十字旗挂出去,希望日内瓦公约能够救他们一命。
土匪可不讲什么日内瓦公约
实际上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反而是最正常的事情。
可怕的是日军自己也不讲。
这场为期18个月的服役彻底粉碎了希代崇高的护士理想。
关东军根本不和你讲什么道理。连对待自己人都一样。他们的直接领导 藏原中佐 是个教科书式的坏人。影片设计了一场戏邪恶的让人想吐。中佐的手下和一个重伤员一样受伤,手术用药只剩下一份了。中佐靠着官威强行要求笑福亭鹤瓶饰演的医生必须救自己的手下,明知士兵重伤就要死的情况下依旧施压。而那位士兵只能一脸痛苦的一言不发
日军变态的教育和军内的军纪可见一斑。
不能救助敌国士兵这种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辛苦藏原中佐了。本片关于关东军的邪恶和暴行,唯一的直接表达就是藏原中佐一个人贡献的。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拍的二战片都被人骂是“反战败片“的原因
影片倒是没有否认这一暴行,但和《流离的王妃》不一样,《红十字》是彻彻底底的回避了这一暴行。片中关东军做的唯一的恶事还只是上面提到了强行剥夺本方士兵治疗权而已。对于中国人民的侵略罪行,基本都是通过台词提及的,没有剧情或者画面来做表现,很有轻轻放下的意思
片中对于希代的老公中川亘的描写就很有意思。
两夫妻都是天使版的人设,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
看起来很假,非常假,假的有些刻意。
这是一部日式主旋律电影,主角的故事几乎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老子就是虚构的,就是真善美,就是假
正是因为这样的假,才能隐藏真实的作恶,同时,也映衬了真实邪恶的黑暗。
就比如希代的老公中川亘,他的出场就是送了两名伤员去医院而和希代认识的。这两名伤员一个是被土匪打瘸了腿的他亲姐夫,另一个是打伤他姐夫腿的土匪。
是不是像绕口令一样绕,再读一遍,然后细思极恐,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人么
这一节整个故事其实写的还可以,满满的衬托了东北混乱局面的本质。
土匪的重要生力军就是失地农民,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
偏偏东北还是快风水宝地,赶上局势风云变幻,沙俄,奉系军阀倒台都流出了大量军火。
但农民为什么会失地?东三省不是出了名的人烟稀少,满洲自己的关外之地,禁止汉人移民,到清晚期才有的闯关东。怎么短短几十年就弄出那么多失地农民了?
是东北人口大爆炸?地不够用了吗
当然不是,是日本的侵略导致的。
是满洲开拓团导致的
满洲开拓团,并不是去满洲开垦荒地的!
满洲开拓团的主要成因,是日本想要改变东北地区的居民结构,进行成建制的殖民所致。
当时的日本人口已经爆炸,但欣欣向荣的工业发展长期畸形,又没有有效的规划,无力吸纳多余的农业闲置人口。所以才有了对外殖民的想法。
当时的日本农村流行长子继承制,就是老父亲的地由长子继承耕种,次子三子就没有地了,多数进城打工,或者去当兵。但因为工业的规划问题导致积攒的社会问题很大,战前就有日本闲置劳动力满世界乱窜讨生活的人。比如巴西,就是战前日本移民最大的接受国。日本对巴西的有组织的移民1908年就开始了。
日本打下满洲后,就立刻开始着手对满洲的殖民。最早对满洲的殖民试点是1905年的 “爱川村” 移民。1913年,有着“劝业都督”之称的日本“关东州”都督福岛安正从山口县玖珂郡川下村和爱岩村搜罗移民17户,从新泻县弄来移民1户,共计18户43人移入金县新平在满铁附属地内拨出4400公顷土地租给自由移民耕种。满铁的附属地那也是抢来的,这一时期主要还是吸引没有拿国家补贴的自由移民为主。
1932年1月。伪满洲国成立在即,日本农林次长石黑忠笃、日本国民高等学校校长加藤丸治以及公主岭农业实验所所长宣光彦等人共同炮制了一份《满蒙移植民事业计划书》,提出以在乡军人为主体,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招募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人员。2月,日本关东军统治部制定了《日本人移民案要纲》和《屯田兵制移民案要纲》,关东军特务部制定《关于满洲农业移民要纲案》。提出:“农业移民,是以在乡军人为主体。在警备上是屯田兵制的组织,具有充分的自卫能力。”6月,所谓“满洲开拓之父”的东宫铁难大尉向日本政府提出《屯垦意见书》,主张由在乡军人为主干,编成吉林屯垦军基干队。
8月,日本第63届临时议会通过了第一次向“满洲”移民500名的方案,预算移民试验费20多万日元。这种移民当时被称作“国防移民”。由于这种移民招收对象均为在乡军人,按军队形式编组,并配发武器,因此他们更多地被称为“武装移民”,参加第一次武装移民团的493人于1932年10月北上佳木斯,改称“佳木斯屯垦军第一大队”,下设4个步兵中队,12个小队,还有炮兵1队、机关枪1队。1933年4月,侵入伪三江省桦川县永丰镇屯居,后定名为“弥荣村”。1933年春,日本第64届临时议会通过第二次移民预算费。7月,第二次武装移民493人及8名干部强入依兰县的七虎力,建立了名为“千振村”的移民点。
影片中希代的老公中川亘,就是千振村的团民。
伪满洲国成立以后,满洲移民团改名满洲开拓团,也就顾了个面子问题,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
他们是经过武装的侵略者,是关东军在伪满洲国军事力量的重要补充。
在片中用了个奇怪的角度去展现,截取了部分事实,春秋笔法几乎可以说是歪曲了整个真相。
影片怎么表现的?武装土匪跑来千振村抢粮,日本移民一看马上进房掏出步枪就反击。义正言辞是不是。就这么承认了开拓团藏有武装枪械的事实,是不是很秀
这毕竟是一部日剧。要指望他直接展示日军暴行,太难了。
影片毕竟借中川亘之口隐晦的提到了他们土地的来源。
还有各种镜头的暗示。虽然影片中千振村是个和谐美满的地方,但那只是中川他们家而已。
关东军对东北农民不削于剥削,他们直接借治安为由驱赶了中国农民,抢夺了土地,房屋。然后直接把地给了满洲开拓团。这就是东北忽然冒出那么多失地农民的真相。
但满洲开拓团的那些移民们并没有尽力耕种土地,他们心安理得的把土地又租给了中国佃户,自己当上了地主,关东军不愿意剥削,但他们并不在乎这个
影片中中川亘就是这样的地主,影片中他的设定是个好人,和佃户们生活融洽,似乎是个五族协和美满幸福的样子。但实际上东北大地上开拓团的罪行罄竹难书,令人不齿。
你说主创团队不知道这点吗?事实上他们很清楚,虽然通过对白将大部分罪行推给了关东军,但还是通过镜头暗示了一下。
比如希代和中川亘住的房子,就是典型的中国东北的土灶和土炕,而不是日式的房子。应该说道具组还是尽了力还原这是中国地主房间的事实。
房子咋来的?抢的。可能是关东军抢的。也可能是武装移民中川亘们自己直接来的。
在伪满洲国这片罪恶的土地上,18个月的服役后希代的激情彻底幻灭了。回到国内后就拒绝了继续征召,而看着国内的新人又前赴后继的前往满洲,甚至还那种虚假的崇高梦想,希代十分厌恶。但日本国内的矛盾也很尖锐,见过伪满洲国广袤黑土地的希代毅然做出了选择。
地主拿着聘找他们家提亲,还许诺已经谈好了对方给多少亩地做彩礼,虽然少,但以后也是地主,不需要做佃户了。
这对希代那没见过啥世面的老母亲可能很有吸引力,但对于见过开拓团那广袤的以公顷记的黑土地的希代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爷爷也支持她。为什么?是不是因为爷爷参加过日俄战争,所以也见过满洲呢?
希代说服了父母,收拾行李离开了日本,去满洲,嫁给中川亘,成为了一名满洲开拓团的自由移民
等待她的,是战败的悲剧。她的身份特殊,并不能像普通的日侨开拓团成员那样随着葫芦岛大撤退回国。
当然,日子还要过,前几年这夫妻两个真的很幸福,广袤的黑土地物产丰厚,拥有这么大土地的地主活得肯定有滋有味的。
中间出了个小插曲,他们的孩子博人在田里踩到了镰刀,感染了破伤风,送进军队医院接受为期三天的惨烈治疗后才痊愈。
这场大病改变了全家人的一生,希代因此重新想起了自己是日本人的一员,受感动后重新加入了军队体系服役。博人和他母亲一样爱上了医学。
这也是下一夜这个家庭悲剧成因。
战败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不好写。
尤其是二战这种正义邪恶分的特别清楚的战败国。
存在政治正确。
现在名声已经不大行了的 矮大紧老师 曾经在节目里做过关于战败国清算的话题,向大家介绍了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惨烈纠葛。
但大家更熟悉的也许是《黑皮书》中欧洲某些发达国家对本国妇女的那种迫害,因为它同时存在于《黑皮书》《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兄弟连》,以及很多很多欧洲文艺片中。
这当然只是一个鸡贼的角度,算是某些欧洲国家一代人的童年香艳记忆。相似的不正统角度还有很多,与主流价值观相去甚远,这就很容易把原本笔直的康庄大道跑偏。
毕竟正史永远是血淋淋的,而宣传机器从来都是不正规的
同样是攻入德国的盟军,苏军强奸妇女传的满天飞,英美在莱茵大营的故事只有矮大紧老师搂草打兔子顺带提一嘴。
奥斯卡获奖电影《钢琴家》里,最后的德军军官倒是处在一个类似莱茵大营的集中营中,可谁又愿意了解一下战败国人民的命运
而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妇女们,以及莱茵大营战俘们,他们悲惨,但不好书写,不好表达。
因为容易犯立场错误。
尤其是二战这种正义和邪恶分的特别清楚的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在前线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但这和没有参加战争的日本妇女有关系吗?
那和没有杀过人的日本士兵有关系吗?
听到这些问题你也会勃然大怒吧
有关系吗?细想不好说有没有关系,这就很难回答。
但不细想呢?直接啐一口没毛病吧。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有自己的政治正确标准
所以,《红十字》的下集,真的不好写。
这一切,要从上集的结局开始。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伪满洲国佳木斯。。。。。。
上一集说到,希代夫妇在满洲开拓团千振村愉快的生活着,生了个孩子叫博人,小时候踩到了镰刀,是关东军陆军医院冒死从哈尔滨弄来了破伤风血清,救了他的命,同时也终结了这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希代蒙受感召,重新穿上了白大褂,回去医院帮忙。
影片中关东军陆军医院可以说是为了剧情精心设计的的一个场景,尤其是服装方面,只有总负责人身穿军装的场面就很让人奇怪。 笑福亭鹤瓶 老师扮演的大竹英世医生尤其明显,他只在回忆中身着军服,现实中永远一身白大褂。
看国剧多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在我国军事题材作品中,军医也是身穿军装的,只不过外面会套白大褂。而在日本昭和年代拍摄的各类战争片中的军医形象其实 也大差不差。
可以说导演刻意选择了这么刻画。这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让主角团们尽量不穿军装,形成与战争罪人脱离的假象。第二是与之后全员换军装产生鲜明对比,冲击感更强烈一些。
至于换啥军服后面说。
总之,希代穿上的不仅仅是白大褂,更是战袍。
她也不仅仅是回到了护士的岗位,更是回到了关东军医院,回到了关东军序列,回到了侵略者一边。
这是他们家日后悲剧的根源。是他们这个小家庭幸福生活的终结。
但其实这也没啥意义。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在剧中当了一辈子老好人的希代老公中川亘,在第一夜的片尾接到了关东军的征兵令,此时苏联应该已经出兵了,前线吃紧,征兵已经慌不择路了。中川亘默默的收拾了行李,给老婆希代写了封信,交代了自己要去军队服役,告别了家人,出发了。
他没想到的是他会比那封信更快进到希代,他更没想到的是他要服役的信还没到,他自己就已经断手断脚被削成了人棍,混在伤兵中被送到了佳木斯关东军医院。
夫妻俩就这样见了最后一面。在中川亘临死前
场面非常惨烈。但希望各位看客看看就好。
我们回顾一下中川亘的一生,在剧中,他是老好人,一个塑造完美的日本农民
向希代描述了满洲开拓团的罪恶,自己善待中国佃户,与希代家庭美满。
但你别只注意编剧给你的东西,注意一下身份,佳木斯地区满洲开拓团的标杆千振村的地主,他的地哪来的?他自己也知道,关东军从中国人手里抢的。
中国失地农民活不下去变成匪来劫掠,他回房抄起三零步枪就打
他是满洲开拓团的武装团民,哪怕编剧再怎么美化,人品写上天也没回避他的罪恶身份。
但好歹编剧给了他善终,让他死前可以和妻子见最后一面。
他的儿子博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看过前面几篇的读者应该回过味了,博人做为满洲开拓团日侨,最终的归宿是在哈尔滨的满洲开拓团总部集中,然后去葫芦岛被遣返回日本。
这是正常渠道,也是身家清白的日侨的基本渠道。
注意是“身家清白”的日侨。像前文提到的位于通化关东军大本营的日侨多多少少会和关东军扯上关系,做为战犯和普通侨民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那博人属于身家清白的日侨吗?
父母都在关东军的孩子,算吗?
我不知道,剧情没有告诉你算不算。
希代火急火燎的赶回千振村,看到的是被吊死的大舅子和自杀的姐姐,还有满村找活人的苏军士兵。她顺着人流赶去了佳木斯车站,好歹见到了爬上火车准备去哈尔滨满洲开拓团总部的儿子。
下一次她再见到儿子要等好多年之后了。
影片的第一夜就在爆炸的佳木斯火车站结束。
可怜那位帮助希代的中国佃户。
死的不明不白。
火车站是关东军自己炸的,不是苏军的炮火。那是草菅人命啊!
以上就是影片第一夜的结局。
第二夜的内容就是母子两个颠沛流离的几年
但剧情的离奇程度爆表,甚至让很多人接受不能的程度。
我们简单的将两条故事线过一遍。
希代和博人分手后,随关东军佳木斯医院像哈尔滨撤离,当他们抵达哈尔滨时已经是八月十五日以后了,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
宣布投降和投降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在还没找到人投降的军事人员那里,在此时编剧通过医院负责人的台词隐晦承认了日军的残忍暴行。
具体到这帮关东军医院系统的人来说,他们不是战斗部队,只能守着医院等人来受降。先来的是苏军,除了满医院找女人没干啥正经事,随后等来了 东北民主联军 ,也就是日后的四野。
本片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描写的还是很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共产党军官对待日军不卑不亢,义正言辞。与之前满医院找女人的苏军有鲜明反差
共产党给了两条路,要么做为战俘,接受改造,要么做为同志,一起奋斗
片中希代为了家庭,为了再见儿子,选择了穿上八路军军服。
这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是正常的。
但在那个年代,还是有那么一群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真心诚意的为了伟大事业而奋斗的。
这个后面谈博人的时候说。
再后来,希代跟随四野南征北战,几乎跑遍了中国,共产党人向他们学习医学知识,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同志,期间她得到了儿子在中国地主家的消息,但没能碰面。直到朝鲜战争前,退役,被遣返回日本。
但在日本也不见得有好日子过。国内对这些中国遣返回来的人抵触力量还是很大的。当然他们不是最惨的一批,中国遣返回来的日侨只是人数众多,在当时吃不饱饭的日本只是讨人嫌的穷亲戚而已。有一些家中已经没有亲戚的无依无靠者被安置在北海道。更惨的是关东军军人,也就是当时没有选择当同志的那批人。
如果侥幸留在中国,那还行,被苏军俘虏的那批和溥仪一起被送去了苏联,多数去了西伯利亚服苦役。接受了彻底的共产主义改造。多年后遣返回日本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那是高唱着国际歌回来的
再加上当时野坂参三和德田球一的党内路线斗争,这帮旧关东军在日本能过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希代是中国回来的,只是生活困难,不得不继续服役,进入福冈的联合国军医院。
其实按照剧情,希代还有第二条路,她的家还在,家里没有地,但还是可以当佃户活下去的。
很多日本人没有他这么好运,家里的地早已被长子继承,所以才去开拓团希望混口饭吃的农民,比她可惨多了。
在福冈联合国军医院,她却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博人,通过脚上的伤疤。
那博人是怎么从一个满洲开拓团农民的小孩变成志愿军的呢?
这是影片最离奇的桥段,我当年看了直呼太假了。
大家判断一下吧。
博人随着大部队离开佳木斯前往哈尔滨的满洲开拓团总部,抵达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开拓团总部的人害怕报复跑的一干二净,他们在开拓团等了希代十多天,最后决定往千振走,路上被一个中国地主收留。
后来还被日本人贩子拐卖过一回,这里设计个日本人贩子不知道是为了啥?取悦中国?那后面为啥还要安排一个中国悍妇
后东北解放,那位好地主担心清算跑路,已经改名杨希邦的博人在地主家获得了生活认同,决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活下去。
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他加入了解放军。
时间比她妈妈要晚很多,她妈妈加入的是东北抗日联军,四野的前身。而他加入的应该就是四野了。
随后入朝参加朝鲜战争,被联合国军俘虏,在福冈联合国军医院与生母团聚
是不是看着很假,感觉编剧写这个故事过于天马行空了。
我当年也这么觉得。
影片让人觉得假的地方有两处,第一是博人的心态转变,在整个故事里写的很糟糕,尤其是和希代母亲那边被苏军侮辱的女护士相比。同样是心态转变,两者都很突兀。似乎都是走的被害心理创伤路线,总之说服力不强。
第二个是博人的这几年,活的也太戏剧性了。被中日两国外人拐卖,身为开拓团日侨农夫委身中国地主,获得中国身份,参加解放军,入朝作战。
这个生活阅历还丰富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实话说吧,编的确实有点假,拍出来的效果更假
但故事,不一定是假的。
当年我看的时候也觉得这个故事编剧编的太假,简直侮辱智商,直到今年要写的时候做了一下功课,发现编剧写的确实假,但故事真不一定就是虚构的。
有很多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留下了回忆录。
包括东北航校的日本教官,通化关东军司令部的基层军官,还有大量和希代一样的日本军医系统的人员
这样的人有很多,留下的资料线索也很多,甚至于还被写进了各种文学影视作品里,比如《潜伏》中岗村宁次的专列,比如《亮剑》里给李云龙治病的武田医生。
开拓团的农民也有,故事都很精彩。
比如 砂原惠 。
砂原惠的故事和影片中的博人非常像。
1933年,砂原惠出生在日本福冈县,就是片中希代服役的联合国军医院所在地。
他的家族在当时还算是显赫。砂原惠的父亲,在“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工作。在日本长到5岁之后,砂原惠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父亲接到了大连。因为父亲在“满铁”,不像开拓团作农垦工作,因此砂原惠随父亲辗转多个地方,最后在辽宁阜新的日本侨区定居了下来。二战快结束时,父亲因为长期在满铁积劳成疾,病故了。于是终战时砂原惠家只剩下他和母亲孤儿寡母了。
和满洲开拓团不一样,开拓团好歹还有个哈尔滨开拓团总部可以跑,砂原惠家算是彻底抓了瞎,满铁是重要军事机构,被苏军冲击的特别快,根本没法组织,好在当时砂原惠15了,算是脱离了半大孩子的范围,开始支撑起家来。
刚开始父亲在满铁的徒弟庇护了母子两个,觉得让他们避开日本人的队伍,去葫芦岛,随着日侨一起回日本,但走到一半这个徒弟失踪了。当时战乱,指不定怎么样人可能就没了,因此是死是活也说不准,孤儿寡母于是流浪到辽宁北镇沟帮子,在当地安顿下来,母亲给人做做裁缝,砂原惠则投靠了当地的地主。
《红十字》里博人是救了地主的命,回到地主家当少爷,这当然很假,扯犊子。砂原惠的故事则要合逻辑的多,他在地主家,当了猪倌。
也许是国破家亡让这个日本小孩有了志气,毕竟做为长男,他要供养母亲,养家糊口。砂原惠格外卖力干活,地主看在眼里,觉得小伙子有魄力,给他升了职,改行放牛
在旧社会,牛倌比猪倌地位高多了,毕竟猪是圈养,又脏又累,牛是放养,自由很多,而且牛的价值也高,地位不一样
累死累活的干,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此刻砂原惠很努力,学习中文,卖力干活,努力融入中国社会。就这样过了三年多,砂原惠已经变的和普通中国人民别无二致了。
当时战乱,人口流动普遍频繁,是不是蹿出个口音不对的南方人也不奇怪,加上本来当地人也没啥文化,大家一样不识字,但还是有不少农民能分清日本口音的,只是砂原惠运气不错,干活卖力,人品也好,大家都没戳破窗户纸。
三年后,沟帮子解放了。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做为地主家放牛养猪的砂原惠,被划为最低级的雇农。
雇农,是比贫农还低的成分,贫农好歹还有一些生产资料,租种地主的地称为佃户即可生产。雇农是连生产资料都没有的
因为是最低级,所以分了两响七亩地,和现在大概三十亩。这一下就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危机。
家里的生活算是有着落了。对于过了这么多年苦日子的砂原惠来说,对共产党能不爱么?
当时因为战乱,人口流动很大,户籍制度不完善,加上他们家已经定了成分,于是砂原惠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就是中国人了。
这和片中博人做了心理斗争后自顾自的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不同
砂原惠那是登过记,定过成分,还分了地的。
他给自己起名张荣清,自己家分地的事彻底征服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他深深的感觉到了“解放”的魅力,也激发了心中的热血。
从衣食无忧的日本少年到地主家的猪倌牛倌,再到转身拥有了属于自己土地的农民,身份的变化带来的直击心理的触动。“我见过关东军,也见过国民党的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体验了新旧时代的变迁。亲历了这么大的时代变动后,看到别人还没解放,就想要去解放别人。”
砂原惠参加的 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九团 ,之后被整编为步兵170师,并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随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几经变迁后,步兵170师最后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随后入朝作战。
是不是和片中的博人很像
甚至更真实。比如日本小孩怎么可能做为中国地主的少爷呢?放牛是不是更符合时代。
再后来,砂原惠的身份瞒不住了。他被调到了东北老航校,那里有很多投降了的关东军空军人员,随后跟着他们一起遣返回了日本。
就像影片中的关东军女护士希代一样。
历史,就是这么魔幻,当年我觉得纯属胡扯的剧情,没想到一查还真能查到原型。
实话说博人的故事写的真的一般,再加上片中那些为日本法西斯辩护的桥段,对满洲开拓团人员悲惨下场的刻画,真的很容易触及不愉快的底线,《红十字,女人的征召令》总体上其实并不如《流离的王妃》,但对于开拓一下眼界来说,它够格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