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我考入世界经济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有幸拜在先生的门下,自此得以近距离地受到先生治学与为人的熏陶。
2007
年初,我赴巴黎完成欧洲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说来惭愧,那一年我
30
岁,却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那时,先生也在巴黎做高访,他亲自到机场接我,晚上
8
点下飞机,把我送到住处已过深夜
11
点。期间,我那近
30
公斤的大箱子,就靠先生帮我扛上扛下。见我很不好意思,他还一直
“
安慰
”
我,说我的箱子比他前一周来机场接的另一位学生的要轻很多。他扛着箱子上下楼梯的宽厚的背影,让我不自觉浮想起朱自清的那篇名作,心中涌动无限的温暖。那一年,先生
62
岁。
我想记叙的第二位对我深有影响的
“
武大人
”
是我的父亲杜金元。他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名老教师,一直给本科生上《数学分析》这门基础课程。严格上说,父亲并不具备优秀教师的典型形象
——
他操一口标准的湖北新洲口音;衣着极不讲究,学生笑称他像
“
进城的村干部
”
;课堂上讲到兴奋之处会跃上桌子,点起一根烟,有时还会摸着学生的头骂上一声
“
你这个蠢材
”
。他不羁的教风一点也没有减弱学生对他的喜爱,他是武汉大学第一届
“
十大名师
”
,学生这样评价他:
“
老杜用他浓厚的乡音把我们引入一个数学的世界,在前进的大路上带着我们欣赏沿途美好的风光,体味数学之美。
”
老先生在大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
30
多年,学生们说他把数学上成了一门艺术,这其中的奥妙我不得而知,仅讲一个小小的事例:每个学期,学生期末考试阅卷结束后,他都一份一份在卷子上的给学生写评语
——
试卷反映出哪些问题、哪些知识点没弄清楚、下学期怎么改进。先用红笔手写在试卷上,然后唯恐字迹潦草,学生难以辨识,要我帮他一份一份地在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裁成小条,交给教学秘书代为分发给每一位学生,他自己把这个美其名曰
“
试卷诊断书
”
。我常常因为敲打近百个学生的
“
试卷诊断书
”
而心生厌烦,可老先生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这就是珞珈山上的先生,这就是武汉大学的老师,他们极其普通、极其平凡,平凡普通到他钻进人海,你就寻他不见。可就是他们让我真正地理解了为什么世人用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来形容老师。
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什么要上武大的又一个充分的理由
——
武汉大学有各种资源能够给您的孩子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一上大学,孩子们就会面临很多的选择,从一年级选课开始,二年级他们要选择专业,三年级他们就应该在工作、读研、出国中选择未来的方向,四年级他们要经历从忐忑地投递简历到纠结地选择
offer
的全过程
……
他们还可能真的像我
“
忽悠
”
我女儿一样,要在这里选择爱情,甚至敲定他们的终身大事。而且与以前很不一样的是,以前的很多选择是在座的各位代劳的,但进入大学的大多数选择,他们必须独立地做出,并承担后果。那么,如果上武汉大学,他们的可选项会多很多,而且选项的安全性会高很多。甚至他不一定要做单选题,可以做多选题,哪一个选择可能都是一个不赖的选择。
在武大,您的孩子可以选课程。
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而不是在那吵吵:
“
哇!全都是鸟!
”
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
“
蓝瘦,香菇!
”
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教育,不止于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进而不断地认知自我、提高自我。
今年
7
月,武汉大学的七千余本科新生在接到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随信寄来的还有两本书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这是
2018
年
9
月,武汉大学开始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大《导引》课程精选中外古今
22
部伟大著作的经典内容,集全校优秀师资力量组建教学团队,围绕
“
何为人?成为何人?如何成人?
”
展开课程教学。两大《导引》旨在打开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博雅品味,养成学生君子人格。
而这一切的经历与成绩,我想还是因为他上了武大。上个世纪
80
年代,武大进行了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高教改革,追求大道、革故鼎新,推动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被誉为中国高校的
“
深圳
”
。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度
——
这一切,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如果没有武汉大学的弹性学分制,雷军怎么可能知道他的人生还有
2
年修完
4
年本科学分这个选项呢?这就是武汉大学,他会丰富你人生的选项。
是的,杨旭浩同学的成绩中当然浸透了他自身的努力与汗水。可是,那天我坐在观众席里,看着屏幕上滚动着的一幅幅他在世界各国拍的照片,一篇篇
SCI
的论文。我想,如果不是在武大,说不定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转入他梦寐以求专业的选项,武汉大学是全国唯一一个开设这个全球健康专业的高校。如果不是武汉大学,可能实现如此大跨越的专业跳转吗?这正是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所在。如果不是在武大,他怎么可能
3
年获得
3
次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武汉大学是全国
“
三创
”
教育的先行者;如果不是在武大,他哪有这么多国际交流的信息与机会;如果不是武大的实验室、武大的老师、武大的各种资源和平台,单凭一己之力,不是不能发
七篇
SCI
论文,而是毫无疑问,难度会大很多,几率会小很多。
这就是
——
为什么要上武大,她不仅赋予你更多选择,还会成就你的选择。
这是今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位
“
珞珈榜样
”
,这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叫张才金,今年直博保送到清华大学。别看她戴副眼镜,文文弱弱,她是校运会女子
800
米的两连冠,是个阳光款、运动型,但是这些都不是她对我的触动点,她触动我的是,她在武大的跑道上结识了同为跑步爱好者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也是一个武大学霸,也去了清华大学读研,两人手牵手、肩并肩书写了一段武大学霸版
“
神雕侠侣
”
的传奇。
这就是
——
为什么要上武大!好的大学,你会遇到更好的人。
武大的精神到底在哪里?我想我需要用一生去寻觅与品味。百年风雨,几代沉积,武大精神之深邃、丰富与多元,不是几个词、几句话、几篇文章所能穷尽。
“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
的八字校训中凝刻的武大文化、武大精神博大精深。在这丰富的内涵中,应该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关键词:
“
坚守
”
与
“
改变
”
。
“
坚守
”
就是坚守大学的个性、品格与尊严。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这就是
“
武大人
”
百年来的坚守
——
自强、弘毅。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武汉大学依山傍水,她的精神自当
“
仁智并举
”
。我们的校友易中天先生就曾经说过:
“
学生不是培养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为什么要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武汉大学?因为百年老校是多少代学人
‘
养
’
出来的,就像我们珞珈山上、东湖之滨,钟灵毓秀、地灵人杰,风景好,风水好,风气好,这么好的风,熏也熏出个人才来!
”
所以,我相信,若您的孩子也能迈进传说中的
“
国立武汉大学
”
的门楼,日后她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人文底蕴都会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沉淀于他们的品格和气质之中。他们不会后悔你们今天的选择,一如昨日、今日、明日的我
——
我愿
“
永是珞珈一少年
”
。
武大精神的第二个关键词是
“
改变
”
,就是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
“
武大人
”
永恒不变的追求
——
求是、拓新。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的作用由低到高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的人;第二,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教育的最高层次应该是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人。乔布斯曾说: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会真正地改变世界!今年,我们武大捷报频传,放了三颗
“
卫星
”——
武汉大学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升入太空;物理学院刘正猷教授的论文被顶级期刊
Nature
杂志接收;
Science
杂志以长文刊载了生科院宋保亮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为降胆固醇提供了新的药物研发靶点。这些
“
武大人
”
胸怀经世济民的价值使命,崇尚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自由学风,秉持追求真知、格物穷理的学术精神,在珞珈山上用汗水倾注梦想,以坚守浇灌出世界一流的成果,成为了真正造福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
“
武大人
”
。
这两年,我一直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上一个形势政策课的专题,
“
形势与政策课
”——
听起来是不是一门极其枯燥的课程?上半年,我给物理学院的孩子们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讲中国目前内部经济转型之艰难,讲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外部形势之恶劣,最终落脚到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
“
两个一百年,一个中国梦
”
。
我问孩子们:
“
什么是我们的
‘
中国梦
’
?
”
他们回答: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我说:
“
很好!
”
然后我给他们看了一张时间表,是
“
两个一百年
”
的
2020
年和
2049
年时,他们的年龄和我的年龄。
我说:
“
当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杜老师即便夕阳无限好,也已在黄昏了。可是,
2020
年,你们
20
岁走出黉门,
2049
年,你们正好半百年华,中流砥柱。
”
所以,我问他们:
“
两个一百年究竟靠谁?中国梦的实现究竟靠谁呢?
”
我说:
“
同学们,中国梦不是别人的梦,就是你们的梦啊!你们是多么幸运的一代人啊!周恩来总理少年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宏伟夙愿。可是,恩来总理并没有看到中华之真正崛起。而你们是真正见证并实现中华崛起的一代人啊!为了两个一百年,为了一个中国梦,你们一定要在珞珈山上好好学习、好好念书。
”
最后,我问他们:
“
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
”
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居然齐声回答:
“
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
那一刻,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为什么要上武大?因为,只有在武汉大学你才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在武大的课堂才会有这样的老师,用这样的方式上这样的形势政策课,也才会有这样的学生做出这样令人振奋的齐声高唱!这就是武汉大学的人才培养,我们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武汉大学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有历史担当的顶天立地的武大人!
我从不慕他校,独爱珞珈。这里能看山、看花,还能看海;这里有漂亮的女生和白发的先生
……
为什么要上武大,只因
——
珞珈山上好读书。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