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世界杯夺冠后的庆祝在这,每年阅兵在这,黄马甲打砸抢破坏文物的地方也是这。

上一次见到凯旋门,是2020年元旦那天早上跑步的时候,街面散落着昨日跨年庆祝的酒瓶烟花,旅客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根手指举着手机拍照。

所以,巴黎人心目中的"天安门”到底哪里好玩?

故事得从凯旋门说起。

1806年,拿破仑下令修建凯旋门。几个月前,法军在波西米亚的奥斯特里茨村(今捷克境内)以少胜多,击败了俄国和奥地利联军。史称“三皇会战”。

简单讲,拿破仑战前主动示弱,甚至暴露阵型弱点诱敌深入。开战当天,清晨的大雾又阻挡了俄奥联军的视线。太阳升起,大雾散去。士兵们惊奇地发现,法国人和他们冷冰冰的枪口就在眼前。

战后,拿破仑和法国人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凯旋门是在古罗马时代就有的风尚。一般为了纪念战功而建造。诸如,普鲁士人在柏林修建了勃兰登堡门,拿破仑打跑俄奥联军,班师回朝路过柏林时,顺手牵羊把门上的胜利女神雕像抢了回来。

看着别人家的门,拿破仑心动了。于是他拍板决定,我们也要有一座自己的门。

你可能不相信,法兰西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巴黎不少地名都在暗示着他们对胜利的推崇: 那些辉煌,我们都没忘呢。

除了凯旋门,还有小巴黎市中心南北走向的塞瓦斯托波尔大道。这是为了纪念1855年,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攻占港口塞瓦斯托波尔。

这场战役在战争史上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有天气预报的战役,第一次有照片记录。第一次有战地救护:著名的南丁格尔,现代护士的祖师奶奶,当时也在克里米亚。

但法国人不在意这些。

他们在意的是,拿破仑的侄子带领我们击败了仇人,前反法同盟盟主俄国。以及,战后纸质香烟传入欧洲。法国人乐意三三两两,聚在街边或阳台,吞云吐雾。他们自己也说,“我们是一个吸烟国家嘛。”

看着前面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常人都会暗暗念叨,“这还是没事就去地中海边晒肚皮度假的法国人吗?”

法国人永远是法国人。他们的某些特点,比如干嘛都慢吞吞的,百年来其实没什么变化。

我们回到巴黎的凯旋门。

皇帝下令后。法国的建筑师和能工巧匠们就开始了叮叮咣咣的修建工作。

半年后,人们发现工人们在辛勤地打地基。

一年后,工人们继续打地基。

两年过去,工人们仍然在打地基。

1808年,凯旋门的地基终于落成。

修建面积是紫禁城4.8倍的大明宫,唐代人用了一年多时间。跟自己比,修建312米的埃菲尔铁塔,法国人用了两年。

当然后来的法国人乘工业革命东风,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不管怎么说,两年就出来个地基,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人们约定,在接下来修建柱子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勤快。但没想到,承办设计凯旋门的两位建筑师不断发生争执。二人想法不同,这导致工程进度更加缓慢。整整两年,柱子才修了一米高。

1810年,拿破仑击败第五次反法联盟,迎娶奥地利公主。皇帝宣布,新娘的婚车要从凯旋门下经过。

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前往皇帝官邸汇报工作,拿破仑无可奈何。“两年又两年,你到底要我等多久?”

法国人机智。他们坚持婚礼按计划进行。

婚礼当日,奥地利公主乘马车从上半身木制的凯旋门下穿过。沿街士兵列队迎接,周边居民跑来看热闹,也有画家忠实记录下这一刻。

婚礼后,木制模型被取下。工人和建筑师们继续工作。

1814年,当工程推进到拱顶时,拿破仑失败了。他被迫退位。凯旋门计划也被叫停。

在接下来的16年里,巴黎市民经历了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卷土重来,百日政变。波旁王朝二次复辟。法国乱成一锅粥。

人们无暇顾及修建到一半的凯旋门。凯旋门成为近二十年国内最常见的烂尾楼。耸立在12条主干道相交的路口。

受大时代影响的不只有凯旋门,还有一位名叫科尔托的法国雕塑家。

在拿破仑如日中天时,他受罗马法兰西学院邀请给拿破仑塑像。

工作进行到一半,正赶上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成为大逆不道的禁忌。

甲方要求将雕像改成路易十八。科尔托照做。

改到一半,拿破仑又回来了。

甲方要求再改回拿破仑。科尔托照做。

一百天后,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甲方说,我们还是要路易十八。科尔托不得不再接着改。

雕塑家科尔托就是后世千千万万苦命乙方的原型。他的命运后来又跟凯旋门牢牢绑在一起,并因此青史留名。当然,这是后话。

1830年,不愿做奴隶的法国人奋起反抗,巴黎人起义。《自由引导人民》就是描绘这一历史时刻的伟大画作。现藏于卢浮宫。

革命成功,“烂尾楼”凯旋门再次被人提起。人们按照二十年前的那个木头模型继续工程。

1836年,凯旋门终于完工。

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四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第一座叫做《出征》。又名《马赛曲》,跟国歌同名,出自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之手。吕德是当年的艺术大家。当局原本将四组浮雕的创作都交付于他,后来改了主意。

《出征》把其他三组浮雕的风头全抢了过来。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情绪表达,这都堪称世纪名作。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象征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 下部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志愿军战士。 这段历史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

1789年,法国大革命了推翻封建王朝,发布《人权宣言》。法国各地纷纷响应,走向共和。这引起了欧洲大陆封建贵族的仇视。1792,普鲁士奥地利联军攻入法国,威胁要“严厉惩罚巴黎”。法国各地组织志愿军开赴巴黎,保卫革命成果。

著名的《马赛曲》写于此刻。这不仅仅是法国国歌,更是自由与共和的象征。传记作家茨威格将“马赛曲创作”列入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瞬间。

1792年4月25日,斯特拉斯堡市长宴请即将开赴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其中有一位是市长先生的朋友,鲁日上尉。鲁日受过高等教育,以工程师身份加入军队。他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是音乐。

宴会当日,酒过三巡。市长请求鲁日作曲一首以鼓舞士气。当晚,业余玩家鲁日乘着酒兴写出了《莱茵河战歌》,即后来的《马赛曲》。鲁日上尉一生平淡,晚年凄惨。当夜就是鲁日一生最荣耀的时刻。用茨威格的话说,这是上帝执他之手写下传世名作。

《莱茵河战歌》一经问世,便伴着革命洪流传唱全国。其中包括500名来自马赛的义勇军,他们唱着这支歌一路北上支援巴黎。因为这群马赛人的关系,人们后来称其为《马赛曲》,并定为国歌。

回到浮雕本身。门墩墙面上的第二组浮雕名叫《胜利》。

《胜利》出自科尔托之手。就是那个可怜兮兮,在拿破仑与路易十八之间改来改去的乙方雕塑家。

《胜利》讲述了1810年拿破仑击败第五次反法同盟,胜利女神将胜利的桂冠戴到他头上。

第三座浮雕叫《抵抗》。1814年拿破仑兵败俄国,欧洲贵族趁势起兵。法国陷入风雨飘摇的困境。

第四座浮雕叫《和平》。法兰西不堪多年战争重负。战士铸剑为犁。马儿放归南山。母亲哺育婴儿。

从战到和,从荣耀跌至困境,最终归于平凡。

19世纪50年代,巴黎跑满了小汽车。司机和乘客们往往会在这座地标性建筑前停步观望半小时以上,不是因为艺术修养或者爱国热情,而是因为堵车。

当时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远不是工业革命前可比的了。于是在1851年,政府开始了扩建计划。凯旋门终于成为今天的样子。

1920年,一位一战中阵亡士兵的遗骸埋葬于此,墓前有盏长明灯。纪念万千为法兰西浴血奋战的无名英雄。

1940年,法西斯攻占巴黎。希特勒穿过凯旋门举行“胜利阅兵”。

1945年,巴黎光复。戴高乐总统在此阅兵。

此后每年的7月14日国庆日。这里都会举行庆祝活动。

平日里的凯旋门多扮演着博物馆角色,讲述拿破仑生平事迹以及法国大革命历史。无论何时,凯旋门顶部的咖啡馆永远人声鼎沸。周边往往是各色拍照的游客。

凯旋门静静矗立。跟刚建成时一样宏伟壮观。

它冷酷而无情,冷眼见证了两百年来的一段段爱恨情仇。

人们门下穿过,王公贵族,政客军人,平民白丁,留下辉煌或是悲伤的瞬间,被定格封存。唯有用心的后人,凑近查看,才能从斑驳与刻印中咂摸出岁月留痕,留下一句慨叹“沧海桑田,唯有凯旋门”。

-end.

疫情闭关在家,

也别停止对巴黎的美好想象。

⬇️点击下图⬇️

和我一起云逛巴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