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发生水灾和旱灾,大量的难民沿着陇海铁路向西逃荒要饭,西安市铁道以北的地方成了河南人的集聚地。70多年来,“道北”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河南地域特色的区域,它见证了西安河南人的变迁与发展。

道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大明宫遗址所在地。从2007年开始,道北的建筑开始被拆迁,居住在那里的道北人相继搬走。2012年10月1日,随着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开门迎宾,“道北”这个特殊的区域称呼将被人们慢慢淡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西安道北已经变成大明宫遗址公园

1934年,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几年后,道北还是荒凉的农村。郑州花园口决口后逃难到此的,成了第一代道北人。

很多河南人背井离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荒生活。大量的难民涌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道北窝棚林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河南人外出逃荒要饭

从1941年到1943年,河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有些地方的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大旱之后,又遇蝗灾。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

于是,扶老携幼的河南逃荒人,一路向西,翻越潼关后,来到西安,道北成了他们的栖息之地。后来,火车站附近也住满了逃荒的人,有的灾民则沿陇海铁路来到来到宝鸡、铜川等地谋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在西安城墙附近开饭店的河南人

1943年2月底至3月初,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珍藏至今,这些照片还原了那段历史。

数十张黑白照片上是大批灾民拖儿带女,外出逃荒要饭的场景。衣衫褴褛的他们推着独轮车,担着挑子,有气无力地沿着铁轨向西走去。有的沿途靠吃草根啃树皮充饥,路上随处可见尸体。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树皮也被大灾之年的河南人吃完了

除了花园口决口和旱灾外,因为日本侵略和黄河泛滥,也有不少人逃荒到西安。

外出逃荒的河南人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沿着陇海铁路向西走去,他们被当地人称为“河南担”。800多万西安人中,有300万是河南人。有三分之二河南人的宝鸡,被称为“小河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宝鸡卖鞋垫的河南人牛桂芬

虽然陕西其它地方也有很多河南人,因为道北被烙上了清晰的河南印记,所以道北成了一个代表性区域。70多年来,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在道北相互碰撞、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道北文化”。

大杂院、说河南话,喝胡辣汤,这是西安人对道北人几十年的印象沉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昔日道北的街道

提起“道北”,人们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河南话、河南人。道北人不管祖籍在哪里,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因为这里住的绝大部分是河南人,河南话成了这里的主流语言。而长年生活在道北的陕西人,也能讲几句地道的河南话。

因为西安道北被烙上了清晰的河南印记,所以反映道北人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不断涌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1997年,31集电视剧《道北人》在陕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时,道北地区万人空巷。电视剧刻画了以出卖苦力为生的河南人,虽然生存艰辛,但炼铸了他们逆来顺受,但又侠肝义胆、豪放豁达的秉性。

2008年11月6日,4集大型政论纪录片《道北七十年》在西安电视台一套播出。该片从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了道北地区70年来的沧桑巨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担”,成为西安道北最早的河南人

后来,由《叶落长安》改编而成的30集同名电视剧上映,著名演员陈小艺在剧中扮演郝玉兰。该剧讲述了河南花园口难民在西安的城墙底下生存、奋斗和发展的故事,描写了郝玉兰、梁长安等河南籍的外乡人群,在西安数十年间的艰难生活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