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看,
2013
年衡阳市文化和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120.94
亿元,同比增长
74.87%
,与
GDP
的比值为
5.36%
。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
100.38
亿元,比上年增加
43.92
亿元,增长
77.79%
。
一、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基本情况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稳步上升。
2013
年,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120.94
亿元,同比增长
74.87%
,比
2008
年增加
91.68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5.36%
,同比提高
1.83
个百分点,比
2008
年提高
2.43
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中制造业比重较大。
2013
年,在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按行业类别分,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93.8
亿元,所占比重为
93.44%
,文化批零业增加值为
3.18
亿元,占
3.17%;
文化服务业增加值
3.4
亿元,占
3.37%
,由此看出,文化制造业比重较大。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与去年比,文化制造业占比提高
6.52
和
1.48
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减少
7.62
个百分点,但总体产业构成保持相对稳定。
按活动性质分,
"
文化产品的生产
"
创造的增加值为
26.34
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1.78%
,同比下降
50.59%
;
"
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
"
创造的增加值为
94.6
亿元,占比
78.22%
,同比增长
496.78%
。
(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明显增多,企业是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体。
2013
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
3091
家,同比增加
1558
家,增幅达
101.63%
。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其中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
333
个,占
10.8%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单位
158
个,占
5.1%
;文化服务业单位
2600
个,占
84.1%
。
(四)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承载就业的重要载体。
2013
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59363
人,同比增加
9795
人,增幅
19.76%
。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文化制造业从业人员
24695
人,占比
41.6%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
3384
人,占比
5.7%
;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
31284
人,占比
52.7%
。
(五)行业门类齐全,单位规模扩大,行业分布集中与分散现象并存。
2013
年,全市
3091
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覆盖了文化产业
120
个行业分类中的
83
个行业,覆盖率达到
69.17%
,其中文化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分别有
333
家、
158
家和
2600
家。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2013
年,全市文化产业虽然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也需引起关注。
(一)整体产业实力较弱,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
2013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120.94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5.36%
,虽增长较快,但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数量少,缺乏有带动力的大企业。全市支柱企业仅胜添电子一家,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50%
以上,其余企业均规模较小,实力弱,对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贡献不大。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2013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中,制造业、批零业和服务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分别是
98.12
亿元、
4.29
亿元、
18.53
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81.13%
、
3.55%
、
15.32%
,而同期全省文化制造业、批零业和服务业法人单位增加值比重为
68.7%
、
5.1%
和
26.2%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全市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出
12.43
个百分点,而批零业和服务业占比分别低于
1.55
个和
10.88
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目前全市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文化产业制造业比重过大,文化产业集中在文化制造业及其相关领域,新兴的文化产业力量较小,发展缓慢,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要培养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限制落后产业形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优势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结合全市文化特色底蕴,促进新兴项目落地,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加大文化服务业与科技的融合力度,提高文化服务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所占的份额。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跳出原有的发展思路,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二)促进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发展
要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改变文化产业单位“小、弱、散、乱”的状况。要以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为引擎,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引领带动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尤其是要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选择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领先程度。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方面的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项目带动产业。不断扩大全市文化产业总规模,增强全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全市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81.13%
,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类企业和文化服务类企业很少,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也很少。一要建设一批功能定位准确,高起点、规模化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等功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具有衡阳特色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不断加快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的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全面提升衡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四)加快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发展
南岳衡山旅游、石鼓书院已经成为衡阳文化产业的代表,但是仅靠这些品牌来推动衡阳文化产业发展,其速度和力度是十分有限的。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力解决衡阳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品缺乏的矛盾。搞好规划,确立重点,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挖掘和保护,保持其原始生态性。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和,大力发展文化用品加工制造业,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并形成产业化经营。三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的战略,通过各种推介、洽谈会等形式,加强对衡阳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