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过去一年,安徽黄山镇海桥、宣城三溪乐成桥被洪水冲毁;1940年以来最大洪水袭击綦江,四川乐山大佛脚趾被淹;湖北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龙虎殿,湖南朱家大院、体仁堂等因洪水出现严重房屋倒塌……疫情叠加汛情,非常之年,文物之殇牵动人心。

文物如何避天灾?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的挂心事。

机制加码——

降低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

3月,岷江水汽氤氲。

42岁的夏陈辉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名饭店老板。他的店离乐山大佛景区不远,主要招待世界各地前来观赏大佛的游客。去年,夏陈辉目睹了大佛脚趾被淹的全过程。

“大佛要洗脚,乐山睡不着”是乐山流传的俗语。2020年8月18日,乐山遭遇罕见特大洪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佛首次被洪水淹至脚趾。

“乐山大佛是典型的不可移动文物。因其不可移动、不可再生、类型复杂、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等特点,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时被破坏和毁灭的风险极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表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迫在眉睫。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逾76.67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世界遗产55项。这些文物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类型多样。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仅2020年汛期,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11个省份就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在灾害中造成了令人扼腕叹息、不可挽回的损失。” 潘路说。

“我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员制度,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确保不可移动文物有专人巡查、看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应将文物保护员作为公益性岗位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马萧林指出,目前文物保护员多为当地中老年村民,很多人无法熟练使用相机、记录仪等,需加强专业培训和有效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对去年四川的极端暴雨天气记忆犹新。她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全面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分类管理制度建设。“比如强化文物、规划等部门间的协调,明确各类文物在活化利用中不应改变的部分,同时鼓励各地立足本地评估结果,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一体化发展。”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提案中明确提出,加强督导巡查确保中央文件落地、监督各级政府依法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文物资源密集区单设文物行政管理机构等三点建议,切实解决文物保护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发力——

为文物保护和防灾减灾注入更强动能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带来聚焦文物科技的建议。

3月5日,苏伯民在亮相今年两会首场“代表通道”时再次呼吁,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和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

保护文物,天气气候是巨大威胁——寒暑交替带来的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碑刻、石雕表面出现明显龟裂甚至粉化脱落;阳光中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让壁画、彩画褪色;长期高温、高湿会导致纺织品、丝织品发生虫害、霉变;酸雨会造成金属类文物被腐蚀……关注并留意天气变化、气象信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文物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已成为共识。

但是,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导致敦煌壁画脱落、破败的?个中缘由,却没有被精细掌握。苏伯民表示,大多数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往往基于经验,而非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结果做支撑,会影响后续保护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

“要统筹部署建设一批文物保护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完善研究方向布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认为,要对文物劣化的微观机理与病害发育的环境作用机制深化认识,推进文物科技领域基础研究,加快推动文物科技资源标本和科学数据有序积累、开放共享,建设科研标本库和科学数据中心。

“我国文物领域灾害风险监测评估与应急处置存在明显短板。”结合调研,潘路建议完善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监测评估技术体系,整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文物多尺度灾害要素协同监测与信息精准获取技术、“不可移动文物本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一体化风险评估模型、面向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灾害风险管理与辅助决策平台等,实现不可移动文物“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希望以后大佛的脚趾不再被淹了!”这是饭店老板夏陈辉今年的愿望之一。

(作者:王亮 责任编辑:郝静)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协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服务热线:400-6000-121 中国气象局总机:68406114 网站值班电话:010-68409797(8:00-17:00)

网站标识码bm54000001 京ICP备050048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