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武汉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鹏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创新攻坚战、产业团体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和实践路径,构建了与制造业相匹配、“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中国名片”,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夯实基础设施,筑路融合创新。我国已累计建设5G基站超220万个,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网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发展,五大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覆盖29个省(区、市);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近8000万台(套),平台经济不断壮大;基本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风险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推进应用赋能,助力转型升级。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面向工业的5G芯片、模组、终端不断涌现。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4000个,在电子设备制造、钢铁、电力等十大重点行业,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实践。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为产业界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提供了指导,对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支撑重要作用不断显现。三是培育产业生态,凝聚各方共识。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深度合作,“5G+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逐步清晰,产业各界“建、用”工业互联网的意识、需求和能力明显增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31个省(区、市)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5G、工业互联网发展,多地加快建设具备行业和区域特色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发布会期间,王鹏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并表示,此次大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推动“5G+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产业活动,筹备举办此次大会,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发布成果,展示融合新成效。自2019年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以来,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应用实践不断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延伸,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逐渐形成。9月份,我们又发布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对5G全连接工厂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推动5G由生产外部辅助环节向内部核心控制环节加速延伸,产业各界、各地方已经在加快推动。
2022年为“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收官之年,今年的大会,将重点总结512工程三年实施成效,发布“5G+工业互联网”标志性成果,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实践的复制推广,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入千行百业,加快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和步伐。
二是深化交流,搭建合作大舞台。当前,“5G+工业互联网”由起步探索阶段迈向深耕细作、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各类型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不同领域企业跨界合作,重点加快关键技术产品创新攻关,加速成熟方案和典型经验推广,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壮大“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营造规模发展的产业新氛围。
今年的大会,在论坛设置、项目签约、成果展示等各环节,都紧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重点提升“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规模化推广能力。例如,统筹规划了技术、应用、标准等20个分论坛,重点设置3个不同行业领域5G全连接工厂分论坛,引导产业各方广泛讨论、深入合作。
三是面向未来,打造创新风向标。“5G+工业互联网”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国已经在5G网络建设、场景培育、行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眼未来,强化顶层设计,突出系统思维,加强整体谋划,研究出台更新、更实地促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的有效举措,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各地方、各行业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普及,助力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大会,要从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全局出发,聚焦网络建设、行业实践、生态培育等重点,广邀政产学研用各方主体充分研讨、深入交流,助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