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金钱万能”就能买来幸福感吗?你可能想错了

之前,好久不见的“锦鲤”信小呆突然上热搜。
大家惊讶于她的近况:她过得不太好,她说自己30岁了,但是没钱没工作,还被查出了抑郁倾向。
2018年身中价值亿元大奖,成为全民最羡慕的好运锦鲤,但两年时间的证明: 获得大奖,并没有让信小呆的人生变得更好,到了30岁的时候,她觉得她变得更失败了。

这条新闻两天连续挂在热搜榜上,而评论大多都是质疑和指责

“为什么又出来卖惨了,中这么大的奖也好意思说自己得抑郁症。”

“有钱还这么痛苦,那我们没钱怎么活?”

“人家比你惨的也没这么天天卖惨啊”

话里话外,大家都纷纷指向一个观点:有钱了,就应该幸福感爆棚,不会有或者不该有一点负面情绪。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先不论信小呆是否有卖惨嫌疑,单就说大众对于“金钱万能论”这个看法是否合理呢?


01

金钱≠幸福

答案首先是否定的,尽管这几年的流行语中对于金钱力量一再夸大化,什么 “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你遇到99%的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

但实际上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并不能直接划上一个=号。

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曾经在 1978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彩票赢家和事故受害者:幸福是相对的吗?》

研究者们找来 22 名中了大额彩票的幸运者(中奖金额为 5 万美元到 100 万美元不等)、29 名因事故瘫痪的不幸者和 22 名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他们分别进行一对一访谈,询问他们当下的幸福感,以及对事件发生前和未来一两年中幸福感的评估。

论文得出一个结论: 无论是幸运中了彩票的人,还是不幸遭遇事故的人,尽管在短期内他们会感到极其幸福或不幸,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幸福感都会回到原先的水平。

尽管用今天的标准看来,这项研究的样本量少,方法上也有缺陷,但它仍然具备强大的影响力。

对于大众而言,它传递了一个简洁有力的信息: 金钱买不到幸福。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段话: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正因为人的天生欲望机制,赢得大奖能让你享受到比以往更高价值的享受,但却也让旧的享受失去乐趣,这让许多平凡的事件变得乏味起来。

获得“大奖”的一段时间里,会被狂喜和冲动包围,但当激动散去,适应了这样的“富人”生活。新的烦恼和沉闷依旧会向你袭来, 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大家都会因为日常关系的维护和无法满足的新欲望而痛苦。


02

完善自我

远比你想得更有力量

提出这个结论,并不是要告诉大家物质不重要,而只是想说: 钱能解决掉一些烦恼,但钱并不能完全带来幸福。

而现在很多人将自己的不幸全盘归结于:没钱。但大家可以细想一下,自己感到幸福的时刻都是什么时候呢?

炎热的夏季喝到了第一口冰可乐,和爱人对视时只能看到对方的满足,和父母依偎在一起生活,长久的努力付出终于看到结果...

感到幸福的时刻永远都是全情投入的,不带任何顾虑,不做任何比较评价,享受当下那一刻的拥有。

幸福就存在于在那些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人生那些间歇性的瞬间,你回想那些难忘美好的往事。涌上心头的感觉。

而过度追求金钱的力量实质上是一种惰性:“没有恋人是因为我没钱”“没有朋友因为我没钱”“我太无聊是因为我没钱”...

因为不愿意向内审视自我,而将原因归结于外部 ,毕竟赚钱很难,就算有毅力能吃苦,有时没有外部条件也很难成功。

但唯有你的品质精神是由自我决定的,不愿意认清自己的内在匮乏,只将一切归结于:就是因为我没有钱,我才这么痛苦。

现代社会的金钱往往与权力挂钩,中国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吃苦成为人上人,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拥有踩在别人头上的权力。

一旦主动陷入这种比较的链条之中,那你将会永远为之痛苦。

因为这份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欲望是无穷的:你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体面的社会地位,热烈的爱情,令人羡慕的收入,衣食无忧的生活,一个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如果你让我陈列,我仍然可以说下去,似乎这是一个无尽的黑洞。


03

面对生活难题

重新寻找自我

人的欲望有时候就像一个无底洞,一眼望不尽。

人的欲望有时又很简单,一点点满足,就能感受到幸福。

史铁生曾经写道: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

实际上,幸福不应该也永远不会是一个目标,它只会是一种结果。

幸福就是当我们感到高兴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触,他不是一个目标。如果冲着追求幸福这一目标,那大多都会感到失败。

我们目前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是“来自生命的质问”,关于你到底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要作出怎样的行动。

这种“来自生命的质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境遇、时光变迁而不停改变,因此我们所要回答的生命的问卷也并不是一道大题,而是无数小题。

只完成“金钱”这道题目,所有的题也不一定就能迎刃而解。

所以,从自我出发,尝试的认真解答当下生活所出的难题。

或许,你认为自己现在所痛苦的就是“平庸”“沉闷”“无趣”的生活,那也请拥抱这些无足轻重,因为只有我们看到了痛苦,才能赋予生命的意义。

如何应对困难才能真正体现我们是谁,也能让我们活得有意义。

如果幸福是有形状的,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和玻璃一样吧。因为平时不会察觉,但它确实存在着,其证据就是,只要稍微改变观察的角度,它就会反映出光芒,比任何事物都论证自己的存在。


结束语

人的心理变化为一复杂的生化机制, 据梁京院士的抑制神经受体-桥蛋白理论,当脑细胞受损后,脑细胞中为大脑补充能量(ATP)的线粒体产能不足,导致合成桥蛋白减少,当桥蛋白降低到50%以下,抑制神经传导通路出现故障,便会出现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等脑神经疾患病症, 可添加微信公众号“脑悦康”进行免费的心理早筛和咨询,以找到根本问题,找回人生的方向乐趣。

发布于 2021-10-29 10:06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