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三魂七魄”到底是什么?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
“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医认为,人是有魂魄的,它们都属于神的范畴。
神对于人体来说,就像皇帝之于国家。皇帝英明,文武百官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国家就能太平昌盛;皇帝无道昏庸,就会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再贤良能干的臣子也难以发挥作用。神也是一样,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具体来讲,人有三魂和七魄。三魂属阳,七魄属阴。三魂是人形,而七魄则不具备人形,是动物的形状,有的像狗,鱼和其他动物。这些都是修行之人修行到一定境界之后,到达反观內照的境界之后发现的,就如同中医上讲的经络,穴位,现代仪器始终发现不了,但是它的确存在。
三魂:胎光、爽灵、幽精
第一魂叫胎光 ,也成真魂、天魂,是三魂中最重要的一魂,属阳,它主要的功能是扶生心中的真我本性,并让人产生尊道贵德的精神、修真归道的觉悟,它决定着德性品质的高低,同时也主宰着人的命和运的穷通。人越是清心寡欲、淡泊无私,胎光就越能发挥作用,让人健康长寿,平安顺遂 。对于一些修行人来讲,则能更好地助其修真成道。
胎光也被称为生命之光,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根本,中医判断一个人可治不可治,主要看这个人有神无神,这个神就是指胎光,胎光晦暗,人就会抑郁,了无生趣,胎光泯灭,生命必将终结。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能断人生死的原因。
第二魂为爽灵, 又称思魂,它主要负责人的灵感直觉等慧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一些先天智力落后的孩子,实际上是爽灵发育不良,得了老年痴呆症的人也是因为丢失了爽灵。
爽灵是阳中之阴,它一方面能够生发仁慈柔容、尊道贵德的品质,克制杀盗邪淫的信念。但如果一个人德的能量缺失,私心欲望、妄想执着太强,就会激发它阴性的一面,让人变得机谋诈变,很多人觉得这是好事,乐此不疲,但不知过分动用心机会消耗大量的元气。所以《灵枢·本神》中讲:“心怵惕思虑则伤神。”
第三魂为幽精 ,也称意魂,它是三魂中偏阴的一位,主要负责人的生理本能和意识本能,小孩子生下来就知道吃奶,饿了就知道哭,包括人的性功能、性取向,也都是幽精决定的。当人体内德的能量缺失时,幽精就会和气魄中的雀阴结为同盟,让人的性情变得好色嗜欲,精神秽乱昏暗,放纵于欲海必然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七魄:尸狗、伏矢、雀阴、
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公司,三魂属于高管,负责大方向、大框架,那么七魄就相当于中层,它们主要是在幽精的主理之下,对五脏的功能进行管理。
尸狗对应、影响着肝脏和胆的机能;
伏矢对应、影响着大肠、小肠、膀胱的机能;
雀阴对应、影响着肾和膀胱的机能
容贼对应、影响着心脏和小肠的机能;
非毒对应、影响着肝、胆的机能;(与尸狗协作)
除秽同时对应、影响着肺、大肠与肝、胆的机能;
臭肺对应、影响着肺和大肠的机能。
七魄的营养主要来自于谷气中所带的地气、体内储存的元气,它们的特点是有才干,但好坏不定性,扶其阳则阳,扶其阴则阴,而德能量的充沛是它向阳性品质转变的关键,也就是说体内德的能量充沛,它们就发挥好的作用,成为治世之能臣,如果德的能量不够,就发挥坏的作用,成为乱世之奸雄。
比如尸狗主司皮肤毛发的本能反映,当它的阳性能量不足,就会像恶狗一样,见到六邪就会摇头摆尾,开门揖盗,如果发生阳性的转变,必然会像警犬一样,发挥出守卫身体的能耐,并且清除身体里的奸邪。
再比如非毒这一魄,主要管理各组织器官的受毒、解毒、化毒、排毒,如果没有德能量的转化,就必然是受毒的状态,让人乐人之死、欲人之败的阴暗秉性发挥到极致,而当其阳性转化后,人体抗毒、解毒、排毒的功能就会明显增强。
除了三魂七魄,在每一脏里还存在着属阳和属阴的两个基层工作人员,实施五脏的具体功能,同样也是扶其阳则阳,扶其阴则阴,得到德能量的滋养,就是阳神做主,发挥好的作用,得不到德的能量,就会阴神做主,发挥不好的作用。
这就是“五德养五脏”的由来,具体来讲就是:
仁养肝
礼养心
义养肺
智养肾
信养脾
而当五脏功能好,也能反过来滋养五德。
比如仁爱这种品质就像春风拂面一样,让人感到和煦温暖,这样的人肝气也像春风里的柳条一样舒展,不压抑也不暴躁,这就是在养肝,而肝好的人,心地豁达,性情宽厚,能具有仁爱的品质,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
可见身体里的这些神,想要发挥好的作用,都离不开德的滋养,所以中医是身心一体的,我们 养生不光养身,更要注重修德。 对于孩子来讲,想要他们身体好,从小注重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是根本。
而医生想要提升医术,成为真正的大医,也离不开品德的提升,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讲:“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参考:
《道医学》,作者熊锦春
《字里藏医》,作者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