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注册
登录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打酱油的核桃
·
Qt中自定义QTreeWidget实现节点拖 ...
·
10 月前
·
买醉的香蕉
·
树莓派4b安装opencv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 ...
·
11 月前
·
热心的移动电源
·
php获取前一天,前一个月,前一年的时间_三 ...
·
1 年前
·
有胆有识的海龟
·
变异信息定位染色体 - 知乎
·
1 年前
·
link之家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政策法规 - 邯郸市商务局
一带一路
河北经济
自贸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https://hdsswj.hd.gov.cn/?p=9&a=view&r=3514
风度翩翩的排球
2 月前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河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河北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本规划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的艰巨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十四五”时期,我省对外开放总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但也面临矛盾困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我省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扎实开展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各项预期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十三五”时期,经济开放度指标
(
注:本规划中使用的经济开放度指标、技术开放度指标和社会开放度指标这三个一级指标,分别由11个、10个和8个三级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简单算术平均得到相应的二级指标(如贸易往来指标、投资往来指标等),并将各二级指标进一步简单算术平均后得到。)
从0.31上升到0.66,其中,贸易往来指标从0.18上升到0.58,投资往来指标从0.27上升到0.95;技术开放度指标从0.36上升到0.83,其中,学术交流指标从0.60上升到0.91,技术交易指标从0.14上升到0.93,科研成果国际化指标从0.33上升到0.67;社会开放度指标从0.48上升到0.67,其中,人员交往指标从0.17上升到0.66,文化交融指标从0.59上升到1.00,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强化。
对外开放布局得到新拓展。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打造一批京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环京津地区和冀中南地区开放水平明显提升。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环渤海港口群加快建设,临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0年全省港口完成吞吐量1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46.8万标箱。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冀西北开放发展成效明显,高水平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基地、国际冰雪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正在加快打造,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平台成为新引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并加快建设,建章立制、制度创新、招商推介、开放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大数据+”船舶海上交通智能新模式等三批42项制度创新案例面向全省复制推广。经济开发区能级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人事薪酬、投融资平台等改革扎实推进,产业聚集水平显著提升,空间布局日趋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外贸基地加快建设,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一批国家级开放试点获批,为全省开放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对标提升、百展千企市场开拓、重点行业外贸提升、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企业精准帮扶、外贸主体万人培训、暖企助企“四个护航”等专项行动,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成效明显。“十三五”时期,全省外贸进出口从3192.4亿元增加到4410.4亿元,年均增长6.7%。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积极利用外资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分年度制定实施精准招商专项行动计划,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办会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重招商、抓招商的氛围日渐浓厚,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73.7亿美元增加到110.3亿美元,年均增长8.4%。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优势产能“走出去”,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州整车厂建成投产,河钢塞钢项目成为国际产能合作样板工程。“十三五”时期,全省备案(核准)中方对外投资额从23.5亿美元增加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15.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方对外投资额累计实现110亿美元,占全省的51.9%。
(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仍是长期趋势。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快,开放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新矛盾新挑战,开放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谋求制造业回流,对外部供应链依赖减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经济全球化遭遇困难,逆全球化现象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竞争加剧,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显现,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同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需加快重塑,开放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从省内看,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我省区位优势明显,内需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备,交通优势突出,开放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自贸试验区建设稳步开展,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加快落地,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同时,我省产业结构总体层次偏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开放发展的内生动能不足。特别是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我省面临的区域竞争更为激烈。
“十四五”时期,我省对外开放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内外条件和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省对外开放工作要坚持以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以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开放和安全,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打造京津冀协同开放共同体,推动形成环京津、沿渤海、冀中南联动开放新格局。优化开放平台布局,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开发区建设,着力提升重大涉外经贸活动组织水平。优化产业开放布局,进一步提高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水平,打造一批开放型产业链。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规模水平,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健全对外投资合作政策和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海外投资布局。
坚持制度引领。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不断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河北自贸试验区试验优势,持续推动制度先行先试。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坚持培育优势。遵循生产要素禀赋转变和比较优势动态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着重围绕资本密集型产业、人力密集型服务业等开展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培育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展绿色贸易,打造绿色贸易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严格管理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发展绿色投资合作,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走出去。
坚持风险可控。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有机结合,不断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构筑安全防线。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提升关键产业链外部供给稳定性。增强开放监管能力,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提升跨境监管水平。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注重化解扩大开放可能引发的内外部风险,完善双向开放的风险管控安全体系。
(三)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河北区位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区域开放、制度开放、平台开放、要素开放、产业开放、人文开放”六位一体的开放体系,力争内外联动更畅通,区域布局更优化,制度创新更集成,平台优势更突出,经贸合作更有效,产业提升更明显,对外交流更活跃,把河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开放窗口和京津冀协同开放的重要支撑。
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积极成效。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畅通京津冀,链接国内外,促进国内国际消费和要素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效应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更加稳定,对外开放在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突出改革创新的系统性、集成性和联动性,加快形成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建立开放发展的监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助推雄安新区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构建新机制。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示范带动作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能级水平显著提升,一批高能级开发区进入全国前列。做大做强省级以上外贸基地,办好办实重大涉外经贸活动,各类开放平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高质量开放型经济获得新发展。对外贸易保持适度平稳增长,到202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5366亿元。服务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增速快于货物贸易。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130亿美元,“十四五”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完成80亿美元。开放型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外贸外资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服务业利用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进一步提高。
扩大对外开放是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强大的全球资源吸引力、配置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国际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深化要素型开放,拓展制度型开放,努力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改善生产要素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一)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河北是京津冀大市场的腹地和主要支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以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1.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协调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发展绿色、健康、安全消费,形成促消费长效机制。培育省内品牌产品,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建设一批进口商品营销中心,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提升消费基础设施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2.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进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实施“6+N”物流枢纽建设工程,培育国家级和区域性物流枢纽,积极承接京津商贸物流产业转移,加快京津冀商贸物流一体化。壮大流通主体,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激发中小商贸企业活力,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创新流通方式,优化流通网络,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流通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3.完善城乡商业体系。提升城市商业水平,优化城市商业规划布局,积极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区域商圈,有序推进商业综合体、品牌连锁便利店、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建设改造,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传统商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智慧商店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县域商业水平,建设改造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仓储设施、乡镇商贸中心、村级连锁商店和便利店,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提升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4.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巩固发挥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省内统一市场。
1.打造国家级物流枢纽。重点建设石家庄、保定市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唐山市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邯郸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秦皇岛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沧州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推动各市、雄安新区整合物流资源,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商品集散基地和区域分拨中心,突出特色、完善功能、错位发展,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发展新格局。
(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循环大通道,构建内外联动新机制、新平台,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
1.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搭建更多出口转内销平台,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示范企业,打造一批联通国内外、线上线下融合的商品交易市场、大型会展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出口转内销渠道。落实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推进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2.推进进出口联动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调整进口结构,鼓励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支持能源资源产品进口,扩大紧缺的中间产品进口。发展中间产品进出口贸易,提高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扶持自主创新,避免对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进口过度依赖。
3.推动投资贸易融合发展。深化“以资促贸”,积极引进外资和外向型企业,发挥外资对外贸的带动作用;以“走出去”带动装备、技术、服务出口,通过对外投资能源资源、农业等领域带动相关产品返销。提升“以贸促资”,鼓励外贸企业吸引利用外资,推动外贸生产型企业优化全球生产布局。推动“以资促资”,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投资企业了解国内外市场的优势,加强双方沟通联络,推动双向投资相互促进。
4.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改造提升唐山港、黄骅港后方集疏运铁路,推进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唐山港、黄骅港积极开展进口矿石、出口钢材等大宗物资铁水联运、“散改集、杂改集”等联运模式。增加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频次,推动中欧中亚班列提质增效。巩固日韩、东南亚等国际集装箱航线,谋划开辟培育远洋国际集装箱航线。支持河北航空公司积极引进全货机运力,大力拓展国外货运航线。
(三)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合作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内外区域协同开放布局,高标准建设对外开放平台载体,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推进区域开放。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基础,全方位优化国内外区域协同开放布局,建设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向开放。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三地协同开放。统筹推进沿海经济带发展,推动省内沿海和内陆地区联动开放。
2.推进制度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战略部署,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和优化开放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3.推进平台开放。做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外贸基地、贸易口岸等开放平台和载体,做好统筹规划和分工布局,积极申报新的开放平台载体,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4.推进要素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防风险前提下,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提高,实施品牌出海工程,深化资金、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商品、要素等领域开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5.推进产业开放。全面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发展特色服务贸易,推动企业嵌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6.推进人文开放。坚持发展合作共赢,全面深化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友城交往等各领域各层级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新优势和国际交往软实力,构建全方位对外交往大格局,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为全省对外开放营造有力的外部发展环境。
四、优化国内外区域协同开放布局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动京津冀高层次协同开放,推动省内沿海和内陆地区协调发展,从国际、国内、省内等多个层面,进一步优化国内外区域协同开放布局。
(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按照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夯实已有合作和发展基础,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带动我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1.加强政策对接和国际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我省重大战略机遇和对外合作机制对接,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利用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平台,深化与中东欧合作,加强政府间友好交往。围绕促进民心相通,深化与沿线国家各领域人文交流合作,主动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
2.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围绕加强设施联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开辟河北-东盟班列。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完善空港物流枢纽,推动石家庄国际陆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开辟和增加国际航线、班轮、班列,畅通人流物流大通道。
3.着力开辟多元化国际市场。围绕推动贸易畅通,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深耕亚洲、欧洲市场,拓展非洲、拉美区域,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加快形成彰显河北产业特色、产品特点的多元化经贸合作格局。用好国家自由贸易协定成果,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契机,全面加强与签署自贸协定国家经贸合作。密切关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进程,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
(二)加强省际交流合作。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与国内各个区域的合作与联动,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各类要素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1.打造京津冀协同开放共同体。充分借助京津开放资源,加快建立以产业协同开放为核心的促进体系和合作机制,推动京津冀区域在更高层次上协同开放。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雄安新区。加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与雄安新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互补错位、联动发展。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创新,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深度合作机制。
2.深化跨区域战略合作。加强与京津冀周边地区深层次产业协作,推进钢铁、装备制造、能源、医药等产业跨区域合作,探索共建合作园区。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科技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拓展与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和文化合作。加强与沿海省(市)临港经济、海洋经济互动,吸引国内先进企业、高端要素在河北集聚。
(三)推动省内联动开放。依托地理优势和已有发展基础,支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同发展,建设区域性开放高地,形成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1.推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融入“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构筑环渤海开放发展新高地。打造内通外联的海陆枢纽,把秦皇岛港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把唐山港打造成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大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把黄骅港打造成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推动钢铁、重型装备、石化等重化产业向沿海集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谋划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加强港口与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拓展港口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
2.建设区域性开放高地。推进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实施陆港集群建设,布局建设无水港。支持石家庄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航空产业开放发展聚集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支持雄安新区、环京地区通过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与京津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支持冀中南地区通过扩大开放,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制造强省战略支撑区。支持冀西北地区通过扩大开放,打造生态涵养区和国际旅游先行区。
3.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推动石家庄率先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城市全球链接能力,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提升企业、产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水平,打造河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推动各市、雄安新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完善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产业、服务、创新、集散等功能,全面提升河北城市群对国际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承载力,加快发展城市经济。
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攻方向,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坚定不移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营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监管服务机制,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1.改革创新审批方式。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服务等四项改革措施。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或个人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
2.完善监管服务机制。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跨领域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施市场智慧监管工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承诺制度。
3.促进政务服务升级。优化办事流程,集中、整合审批和服务事项,合理规划网上和窗口办事环节。建立纵贯各级政府,横向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一网通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网上全程办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好政务微博、政务公众号、政务APP等智能政务网络。
(二)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完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
1.推动高标准规则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河北自贸试验区平台,全面衔接国际经贸新规则,争取国家支持在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电子商务、数据流动等服务领域开展先行先试,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加强对已生效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工作,深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自由贸易协定产业链、价值链取向研究,着力在投资、贸易、资金跨境流动、人员从业等方面进行更多改革探索。
2.加强制度型创新力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推进“既准入又准营”制度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根据企业可承受能力,动态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探索建立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优化出入境、海关、外汇、税收等环节管理服务。
(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号),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加快构建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1.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推进全流程作业无纸化,减少、简化通关环节随附单据。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设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便利跨境电商外汇结算。推动通关环节减费降税,加强口岸收费管理,推广关税保证保险、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和电子支付。加强口岸管理部门整合作业和跨部门联合作业,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商品和机构范围。
2.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健全利用外资政策体系,聚焦外资企业共性诉求,持续完善外资政策措施,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保障外资企业平等享受财税等政策,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全面提升外商投资服务,健全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包联帮扶机制。
六、高标准建设对外开放平台载体
以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开发区以及各类重点展会等为载体,搭建高端开放合作平台,集聚更多优质要素和高端高新企业,建设形成一批对外开放高地。
(一)打造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全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搭建创新开放新平台,培育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新高地,展现河北改革开放新形象。
1.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布局建设国家级信息网络实验平台、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究基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放宽知识产权服务业准入相关政策规定,构建现代产权保护运用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2.打造开放发展高地。全面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支持雄安新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高标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便捷通关模式。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和数字身份、数字诚信建设,探索研究数据资产国际贸易规则。推动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建立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积极招引国内外一流智库,形成全球顶尖创意策源地。加强与周边城市、京津冀地区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协同、产业协同,探索跨省域资质和认证互认等合作机制。
3.建设服贸发展平台。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面向全球的服务贸易创新引领集聚示范区。以服务贸易创新为抓手,推动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商务会展、医疗健康、教育服务等领域开放和产业集聚。加快建设雄安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深入落实《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以“跨境贸易+数字经济+产城融合”为基本特征的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区。
1.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个率先”建设工程。率先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感知设施系统,率先建设数字经济生产要素体系,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科研体制,率先建成数字服务政府。
2.金融创新先行区建设工程。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出更多智慧金融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探索监管“沙盒机制”。
(二)推动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强化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构建制度创新和开放政策体系,集聚更多优质要素和高端高新企业,增强开放发展新动能,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1.开展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实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程,推动各片区聚焦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业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产业开放发展等重点领域,主动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统筹推进制度创新成果研究,形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改革试点经验和制度创新案例。“十四五”期间,在省及省以上推广制度创新成果80项以上。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进自贸试验区与省内周边区域、重点开放平台优势叠加、协同开放、联动发展,最大限度释放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红利,实现创新成果互相转化,形成“河北经验”。
2.促进现代产业体系提速升级。加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航空物流、数字贸易、大宗商品贸易、高端装备制造、临港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实施产业链提升和精准引资工程,加快市场主体集聚,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实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为制度创新提供更多载体和场景支撑。
3.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建立完善联动创新机制体制,在政务同标、区域共管、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首创性改革和差别化探索,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鼓励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抱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共享境内外合作园区。优化整合京津冀科技资源力量,推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技术市场一体化,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自贸试验区转化。
1.制度创新工程。推动正定片区持续创新生物医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管理服务新模式,探索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制度创新举措。支持正定片区和大兴机场片区深化机场功能口岸建设。推动曹妃甸片区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钢铁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和再制造等领域开展创新。加快建设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加强数字贸易标准化建设。
2.产业链提升工程。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围绕构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链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固链延链,积极开展产业链开放发展集成创新。
3.精准引资工程。加大政府职能转变领域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片区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加大产业开放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外向型大项目、好项目,加速集聚市场主体。
4.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快石家庄进口药品口岸申建进度。依托正定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钻石指定口岸,探索设立珠宝及高端饰品加工交易集聚区。逐步拓展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品种和交易功能。依托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探索开展飞机保税维修业务,确保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尽快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第五航权。
(三)提升经济开发区能级水平。以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更好发挥经开区开放发展主战场、转型升级示范区作用。
1.构建区域协调新格局。实施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工程,突出环首都经开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提升沿海经开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冀中南经开区在制造强省战略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冀北经开区绿色跨越发展,充分发挥经开区区域发展增长极作用。实施跨区域组团化重组整合、集团化联动发展,培育壮大一批超千亿元经开区。
2.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引导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积极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争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支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3.打造开放合作新模式。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转移,共建一批产业合作园区。加强与重点国家(地区)合作,着力打造一批主体功能突出、外资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加强与国内先行先进地区合作,建设一批省际合作产业园。强化投资促进工作,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快经开区产业集聚。
4.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瞄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空间技术、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支持经开区实施一批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项目。鼓励经开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经开区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主体,着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5.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推动经开区绿色化、循环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型,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新型土地供给创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科学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优化工业企业布局,坚持关停取缔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进区入园一批、做优做强一批,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6.塑造改革发展新优势。持续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力度,创新投资、建设、运营、招商市场化机制,加强与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合作,提高市场化开发运营水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开区产业水平、投资强度、亩均收益。探索建立经济管理权限下放长效机制,赋予有条件的经开区相应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突出经开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
1.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增强环首都经开区创新发展动力,构建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服务和承接发展平台,构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构建对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合作平台。打造环渤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发挥唐山、沧州重点经开区带动作用,打造高能级临港产业平台,立足秦皇岛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禀赋,打造生态、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平台。建设冀中南产业集群发展支撑平台,构建支撑省会率先发展的战略平台,打造若干冀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平台。构建冀北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平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和奥运经济。
2.重点合作园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石家庄经开区国际医药食品产业园、高碑店经开区中德节能建筑产业园、保定经开区冀港合作产业园、张家口高新区中欧冰雪产业园、唐山高新区日本装备制造产业园、沧州中捷高新区中欧产业园等国际合作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张家口空港经开区上海高科技产业园、秦皇岛经开区中关村海淀园分园、唐山曹妃甸经开区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保定工业园区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园等省际合作重点园区建设。
(四)搭建高能级会展平台。充分发挥我省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经贸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国内重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世界目光,展示中国形象,提升河北影响力,形成促进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
1.加快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为方向,以壮大市场主体、优化场馆布局、整合品牌资源、理顺体制机制、构建支撑体系为抓手,加快我省会展业转型升级,为推动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会展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展馆建设运营管理,完善会展配套服务设施。理顺会展业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展会市场化改革,加强京津冀会展业合作,强化会展业发展综合保障。优化会展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核心区引领、重点城市和地带支撑、全域发展”会展新格局。
2.积极培育国际知名会议(论坛)。结合后冬奥经济发展、雄安新区建设,谋划创办具有国际水平、富有河北特色、主题鲜明的国际知名会议(论坛)。精心策划“雄安论坛”,高质量举办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博览会),培育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中国旅游名城发展论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论坛。积极申办联合国及附属机构、专门机构和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年度大会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3.努力打造知名展会品牌。实施重点展会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旗舰型展会,精心办好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河北张家口冰雪产业博览会等特色展会,做大做强河北(石家庄)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加强与知名会展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合作,提升我省展会办会水平。
4.用好重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精心谋划参会方案,组织企业精准对接,务实推进高端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美省州长论坛、中法市长圆桌会议、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等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争取更多的国际性会议、展览在我省举办。借助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平台和信息平台,加强河北全球推介。
1.打造知名旗舰型展会。围绕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服务贸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国家级展会,形成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投资贸易和产业合作促进平台。
2.打造特色品牌化展会。围绕发展节能门窗、冰雪产业、应急产业、康复辅具等特色产业,精心办好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河北张家口冰雪产业博览会、河北省公共产品博览会暨消防应急产品博览会、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河北(石家庄)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等特色展会,形成本行业国内知名展会。
3.打造县域专业化展会。围绕发展县域传统特色产业,努力提升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中国·北方(平乡)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博览会、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会等专业展会水平,形成区域性知名展会。
(一)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紧盯建设贸易强省目标,紧密对接国际质量标准和国际市场需求,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稳步扩大外贸规模,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外贸发展综合实力。
1.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石家庄、唐山、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平台、企业和园区,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支持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邯郸、辛集、雄安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加快发展,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建好用好石家庄国际邮件互换局。积极开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加快推进白沟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认定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出口。积极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鼓励银行对真实合规的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唐山二手车出口试点建设,探索建立适应二手车出口特点的检测、报关、仓储物流、金融信保等配套服务体系。
2.推动外贸平台提档升级。推动石家庄、曹妃甸、廊坊、秦皇岛和北京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支持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争取设立黄骅港综合保税区。推动国家和省级外贸基地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外贸基地申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搭建研发、设计、检测、营销、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平台支持有力、出口超百亿的外贸基地,带动全省外贸转型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钢铁、汽车、乳制品、医药等行业领军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开展中小外贸企业成长行动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外贸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走国际化道路,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能力强、出口超1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完善外贸企业帮扶政策,健全银企对接、风险防范等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万人外贸免费大培训。建立健全预警体系,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4.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主动融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宣介对接活动,用好用足RCEP红利,扩大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鼓励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各类大型知名展会,集中推介我省重点企业、拳头产品,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推进线上“一国一展”,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做好重点国别、重点行业、重点采购商“数据库”建设,发布全球行业分析报告。加强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外贸品牌优势企业。
5.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扩大适用范围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出口转内销展会,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引导更多国内采购商采购出口转内销优质产品。积极推动国内国际标准转化,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订,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相衔接。
6.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集聚区)、示范企业建设。统筹打造服务贸易“环京津协同发展区”“环省会集聚发展区”“雄安创新引领发展区”和“特色产业滨海隆起带”,推动形成“三区一带”新格局。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进文体旅游、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具有河北特色的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寄递物流、仓储、研发、设计、影视制作、国际结算、分销、展览展示、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建立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建设一批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
1.跨境电商培育工程。推进“两平台六体系”建设,初步实现制度体系再造、商业模式创新、贸易体系重塑、产业水平提升。开展海外仓建设行动,在重点国际市场规划布局50个公共海外仓,提升展示展销、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功能。
2.新兴服务贸易创新工程。加快雄安新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交易中心建设,谋划设立石家庄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应用开发中心。支持秦皇岛市国家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中医药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
(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投资服务制度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外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1.加强外商投资服务管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及时修订相关法规规定,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推动内外资企业平等享受政府助企纾困政策,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力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有效保障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精准审查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2.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全面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区域地区总部、研发中心,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聚集。推动外资来源多元化,发挥香港在吸引外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欧美等国家投资合作,加大重点国别(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引资力度。加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国家优势互补,在多领域开展投资合作。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定位招商产业,精准布局招商区域,精准锁定招引目标,精准组织招商活动,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聚焦重点产业稳链补链固链强链需求,按照巩固港台、推进日韩、攻坚欧美和承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的方向,紧盯世界500强、知名跨国企业、独角兽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细分领域小巨人等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外资企业,精准招引一批优质外资企业和项目。
4.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平台招商,用好省内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重点展会和国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高端活动平台,组织省内企业与目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洽谈。开展自贸试验区、开发区主题招商活动,打造“跨国企业河北行”专题招商活动品牌。拓展招商渠道,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开展“头部企业”招商、核心节点企业招商、产业集群招商、“飞地”招商,持续开展线上推介、视频会议、网上洽谈、“云签约”等“云招商”活动。完善重大涉外经贸活动签约项目落实落地机制,加大督导和服务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外资到位率。
1.编制吸引外资重点产业系列招商指导目录。坚持以产业发展方向定招商目标,指导各市、雄安新区围绕自身产业布局和规划方向,结合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梳理当地现有产业支撑平台、承担载体及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各市、雄安新区重点外资招商产业方向、合作需求及招商目标企业,精准编制各市、雄安新区吸引外资招商指导目录。
2.组织系列主题招商活动。坚持把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招商活动作为精准招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以集群式引进、专题性对接为主线,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招商活动,在活动安排、组织方式、客商邀请、项目对接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力求精准。坚持来冀考察和登门拜访并举,高频次组织重点园区、企业与目标招引客商开展精准对接,力争“找得准、谈得拢、签得成、落得下”。
3.打造“跨国企业河北行”品牌招商活动。定期邀请知名跨国企业到各市、雄安新区以及河北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实地考察、对接洽谈,全方位宣传推介我省发展机遇、投资环境及重点合作领域,为自贸试验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务实合作搭建平台、创造商机。
(三)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以稳链强链为目标,加强与高端产业链、价值链企业的合作,深化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培育壮大“走出去”主体,推动企业联合“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融入国际经济循环,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1.优化对外投资合作结构。深化战略性资源、关键技术等重点领域投资合作,促进“走出去”和“走回来”良性循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按照商业化原则加大境外能源、矿产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开发力度,建设集供应、生产加工和储备为一体的海外资源战略基地,保障稳定的海外资源、能源供给,服务国内大循环。支持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国家和地区,通过自建、并购、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研发平台,充分利用境外人才、技术、数据等优质资源,推动关键技术等先进要素“走回来”,弥补国内研发短板,提高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境外项目勘察、规划、设计、咨询等,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医护、厨师等中高端劳务竞争优势,扩大技能型、知识型外派规模。
2.优化对外投资合作布局。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引导,以亚洲周边、非洲、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为重点,有序实施钢铁、水泥、玻璃、光伏等国际产能合作,推进装备制造、轻纺、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设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稳妥向外延伸产业链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美欧发达国家为重点,推动企业“走出去”捕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支持有实力的工程企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带动设备、技术、标准等输出。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巩固日本、新加坡等传统劳务市场,拓展新西兰等新兴劳务市场。
3.优化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加强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有序健康发展。完善“走出去”企业数据库,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动态跟踪和分类指导。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别市场、投资环境、法律法规、风险预警等公共信息服务。健全政银信企“3+1”工作机制,做好对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落实好境外企业(机构)使领馆报到登记制度。
1.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工程。建立完善“走出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国别指导目录。总结推广河钢塞钢经验,推动钢铁、建材、装备、光伏等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广“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2.国际高新技术合作工程。支持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企业,深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国际合作。鼓励我省有实力企业建立境外技术中心,支持一批境外技术中心做大做强。
3.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工程。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设立一批境外公共服务平台、展示中心、分拨中心、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和备件基地。
4.“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化与央企合作,推动省内企业“搭船出海”,由单一承包型向勘察设计、投资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等集成式“走出去”转变。
1.提升农业产业链国际化水平。围绕强筋小麦、专用玉米、油料、肉类、乳品、果品等重点产业,积极引进技术、人才等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龙头企业品牌。增加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鼓励进口优质农资、优良种质资源、先进农机,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
2.积极稳妥扩大农业国际合作。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和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贸易渠道。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国际合作、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加强中欧农业合作。支持农业“走出去”开展科技、贸易、投资等多双边合作,加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区建设。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二)积极推动制造业开放发展。统筹推进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国际合作。开展对欧盟环保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技术、可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进建设一批国际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入一批国内外环保装备制造、环保产品生产和环保服务企业,打造国内节能环保样板园区。
2.打造开放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围绕信息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利用国际高端生产要素,着力补链扩链强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供给质量和水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谋划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发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引领作用。
(三)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1.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推动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实施,持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有序扩大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支持社会资本依法进入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债券市场等金融服务业。以医疗、教育、体育、托幼、环保、市政等领域为重点,有序扩大社会服务业市场开放。
2.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在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医养结合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推进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云计算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产业化发展,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
3.加快数字化发展。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趋势,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构建与数字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监管体系,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健康发展,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1.农业国际合作工程。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盟国家农业交流合作,加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依托太行山—燕山中药材种植带、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环京津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开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等重点国家设立境外农产品出口服务网点。
2.制造业“三链”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供应链保障水平和创新链开放水平。优化提升钢铁、石化、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装备、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链,完善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布局区块链、太赫兹、智能传感器、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
3.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工程。推进雄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石家庄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张家口·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推动我省与全球创新资源互动协同,提升科技创新国际支撑能力,形成开放式科技创新新格局。
1.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培育建设好、激励引导好、管理服务好国合基地,不断壮大我省国际科技合作队伍规模,持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和空间,放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品牌效应,打造形成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为我省创新体系完善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2.打造海外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我省企业机构在全球主要创新资源集聚区建立海外研发机构、海外科技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共享式创新合作,构建创新联合体。
3.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渠道。开展河北国际技术直通车专题对接活动,围绕重点合作国别,聚焦重点产业技术领域,通过组织对接洽谈、推介路演、比赛展示等国际性科技交流活动,促成一批国际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借助北京科博会、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大会等知名会展资源优势,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交流对接,深入开展国际技术转移。
4.强化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创建重大引才引智平台,支持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发达国家设立国际教育、医疗合作中心和海外国际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等。设立引才引智奖励专项,支持引进我省急需紧缺的外国人才。启动实施“海外工程师”计划,针对我省机械制造、医疗、电子等领域产业需求,有效引进高精尖缺的专业技能型海外工程师。加强外国专家管理和服务,实施“手拉手计划”和“温馨工程”,为外国专家在河北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二)扩大全方位人文交流合作。全方位扩大和深化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等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讲好河北故事,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服务我省对外开放全局。
1.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筹办好“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持续开展“欢乐春节 美丽河北”系列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办好河北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扩大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影响力,塑造“万里长城 雄冠河北”“激情冬奥 相约河北”等世界级文化和旅游资源品牌,讲好河北故事,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推动河北优秀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和全球化传播。针对不同国别和地区,策划举办融合中外文化元素的交流活动,形成更多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2.扩大入境旅游市场。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海外推出更多京津冀文化遗产、长城、大运河、冰雪旅游等144小时过境免签旅游线路产品。加快冬奥冰雪旅游“走出去”,鼓励设计、生产、销售更多冬奥主题河北文创和旅游商品,邀请国际旅行商、媒体考察河北冬季游精品线路。加强雄安新区形象宣传,叫响世界旅游创新城市品牌。持续办好省、市两级“旅发大会”和省园林博览会,积极申办“中国(石家庄)国际园林博览会”,树立旅游产业发展新标杆。充分发挥我省境外旅游推广中心作用,推动河北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在地化推广,推动入境游客数量、万人客源国数量持续提升。
3.搭建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借助文化和旅游部“部省合作”平台,实施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年度对口合作计划,举办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旅游推广等多种形式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发挥港澳台交流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面向港澳台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用好旅发大会宣传平台,吸引境内外媒体对河北文化和旅游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搭建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社会平台,鼓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活动。利用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平台,开展多层次民间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构建对外文旅交流合作大格局。
4.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大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我省重点骨干大学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合作平台,开展合作研究和科研联合攻关。积极引进发达国家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实训中心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开放型国际化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等平台,选派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出国留学研修,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提升来华留学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办好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5.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交流合作和援外医疗,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提供抗疫援助,继续组建、派遣中国(河北)援尼泊尔医疗队、援刚果(金)医疗队。建立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推动河北省胸科医院与刚果(金)中刚友谊医院开展多形式合作,全面提升受援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以推动我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为导向,实施对外医疗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中药企业在海外建设中医孔子学院、开设中医课堂、设立中医中心,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6.加强体育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好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中国保定空竹艺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等省内精品赛事,与京津共同谋划、承接和举办国际顶级赛事。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力争引进1-2个国际体育发展论坛、国际顶尖赛事或国内有影响力的单项赛事活动。加强与冬季运动强国在冬季运动和冰雪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冰雪产业发展和冰雪产业人才培养。积极与日本长野县、韩国江原道合作,借鉴奥运赛事运营及赛后奥运遗产利用经验。
(三)开展多层面对外交往。加强对外工作的宏观谋划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对外交往机构和平台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多层面对外交往活动,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构建全方位对外交往大格局,打造对外交往合作大省。
1.服从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部署。积极开展高层交往,谋划组织重大涉外活动,务实推动各领域对外合作,争取我省重要对外事项纳入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争设国家重大活动河北分会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全面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交往。积极推动“外交官河北行”活动,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节访问河北,举行专项推介活动,为我省相关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
2.开展多层面民间交往。充分发挥贸促机构作用,建立功能更强、布局更广的驻外联络体系,构建国际商协会联系网络,力争到2025年友好商协会达到210家,密切往来机构达到100家。充分发挥河北省侨联港澳委员、海外委员、海外青年委员、河北国际华商会海外理事在海外侨胞中的凝聚引领作用,密切与海外侨社团、侨领联系,打造“创业中华·创新河北”“创业中华·牵手京津冀”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团、“海外侨胞河北行”等侨务活动品牌。加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及各类民间组织对外友好交流。
3.构建高质量友城网络。按照“强化一批、激活一批、开辟一批”的要求,统筹推进友城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展与重点友城的交往领域和合作空间,激活交往不密切的友城,根据产业特点和互补性开辟新的友城。制定国际友城发展滚动计划,加快形成覆盖全球的友城网络。完善国际友城交往合作机制,立足推进双边务实合作,不断创新交往模式,做强交往品牌,提升交往质量。
制定国际友城发展滚动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以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为取向,以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和发展中国家首都城市为重点,推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优化友城布局。
完善国际友城交往合作机制。每年邀请国际友城代表团访问河北,定期举办国际友城联络人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双方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医院、港口、企业等单位与国际友城的对口单位建立“点对点”友好关系。
1.加强党对开放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开放发展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压实市、县和开发区主体责任,强化省有关部门行业主体责任,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大开放格局。
2.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开放人才队伍。开展开放部门干部队伍大培训,定期选派干部到国内先进地区和境外培训考察。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选派一批企业家到名校名院和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培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
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推动。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完善机制,推动规划有效落实。各市、县和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出台配套的细化政策措施,共同推动规划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密切跟踪与定期评估。
(二)政策保障。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细化政策配套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推动国家和我省现有对外开放支持政策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统筹用好省以上外经贸发展资金,优化支持方式,科学确定重点支持领域,推动对外开放稳中提质、创新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和开放发展需要,积极争取一批先行先试的国家支持政策,探索制定一批具有针对性、突破性、普惠性的开放发展支持政策。
2.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再贷款、再贴现、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复制推广“信保+银行+担保”融资模式,支持和鼓励我省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或政府性担保基金参与风险分担,扩大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发挥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鼓励企业境外发债,拓宽跨境融资渠道。
(三)安全保障。
1.增强开放监管能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有机结合,筑牢开放发展安全屏障,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水平安全。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维护产业安全和发展利益。
2.增强风险防控能力。防范对外贸易风险,完善贸易摩擦监测预警与法律服务机制,用好贸易调整援助、贸易救济等政策工具,妥善应对经贸摩擦,注重市场多元化。防范跨境投资合作风险,做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引导企业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产业安全风险,促进贸易和产业安全联动,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08号
推荐文章
打酱油的核桃
·
Qt中自定义QTreeWidget实现节点拖拽复制功能[通俗易懂]-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
10 月前
买醉的香蕉
·
树莓派4b安装opencv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_树莓派安装opencv报错-CSDN博客
11 月前
热心的移动电源
·
php获取前一天,前一个月,前一年的时间_三月前日期 php_sysu安仔的博客-CSDN博客
1 年前
有胆有识的海龟
·
变异信息定位染色体 - 知乎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