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历史的画卷,闪耀着新中国的风采;时代的年轮,镌刻下奋斗者的足迹。当十月的阳光普照神州,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郁郁葱葱的北国到碧波万顷的南海,从雪峰林立的西陲到青山绿水的东溟,亿万中华儿女满怀光荣与梦想,在复兴之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气风发、奋力前行。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新中国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是弹指之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且看今天之中国,飞驰的高铁,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只是畅想;北斗导航卫星,让“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只是豪言;“截断巫山云雨”的三峡大坝,成为震惊世界的人间奇迹;“一桥飞架南北”的港珠澳大桥,在世界桥梁建造史上写下里程碑式的篇章;“嫦娥奔月”不再只是神话,“龙宫探宝”也不再只是传说……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历史的长河,奔涌着昨日惊天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回望过去,辉煌中国的成就已载入史册;展望未来,锦绣中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刊推出专题报道——《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与您一起重温那些举世瞩目的“新中国的第一”,共同见证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深切感受新中国震撼世界的磅礴力量。

第一条自行修建的铁路:成渝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图为由成都驶往重庆的第一列火车出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一条铁路线的名字令人不能忘记,它就是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当时,地处我国西南的四川省境内多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早在百年前,四川人民就期盼能够修建铁路。为了填补大西南的铁路空白,1950年6月,新生的共和国开始修建成渝铁路。

由于铁路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匮乏,党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就地取材”,钢轨靠自己轧制、炸药用土法自制、甚至做枕木的部分木材也是由沿线群众自发提供的。经过3万多解放军和10万民工艰苦卓绝的施工,成渝铁路于1952年6月13日竣工。

在成渝铁路完工后的67年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在不断延展。1975年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结束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成为“世界屋脊”发展的引擎。进入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投入运营,时速高达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装备开始领跑世界。从“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中国高铁网络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到2018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3.1万公里,铁路电气化率、客运周转量、运输密度等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正在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

第一个大型防洪枢纽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

荆江分洪工程建成后南闸试水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防洪枢纽水利工程。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江段通称为荆江。荆江河段弯曲多变,形如“九曲回肠”,汛期洪水位常高出堤内地面10—14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0年中,荆江大堤汛期溃决过34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成为影响全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为了治理荆江水患,党中央决定实施荆江分洪工程。

荆江分洪工程,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审定了荆江分洪工程设计方案,并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1952年3月31日,中央成立了以李先念为主任,唐天际、刘斐为副主任的荆江分洪委员会。

1952年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开工,30余万军民仅用75天就建成了第一期主体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第二期工程于1952年11月14日动工,至1953年4月25日全面竣工。1954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先后3次开闸分洪,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此外,新中国一共兴建了8.6万余座大中小型水库,不仅灌溉了农田,减少了洪灾,还为发展养殖副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次扫盲与高考

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扫除文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一项任务。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1952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开始了。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50年代末,全国已有近三千多万人脱盲。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1952年,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1952年8月15日至17日,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1954 12 25 日,西藏人民欢庆川藏、青藏公路通路。

60多年前,在毛泽东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号召下,11万藏汉军民组成的筑路大军众志成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千难万险,历时5个春秋,依靠铁锹和双手,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在荒无人烟的“生命禁区”,在鸟儿也难飞过的悬崖峭壁,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川藏、青藏两条交通大动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3000多名英烈长眠在“两路”沿线。

1954年12月25日,全长约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从此,西藏和祖国内地紧紧相连,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改变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开辟了西藏交通新纪元。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长期以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95%的物资、支援西藏的重点工程和援建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大型设备,都是通过公路运进西藏。6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川藏、青藏公路是民族团结之路、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也是西藏人民富裕之路,被西藏各族人民称之为“天路”,颂之为“彩虹”,誉之为“金桥”。

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油在西北”的传统观念和掌握的有限资料,新疆石油工业被寄予厚望。1955年,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做出挺进黑油山、钻探一号井的决定。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发现。克一号井的发现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正式开发阶段,各民族石油工人在“没水没草”的戈壁滩上忘我奉献。195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克拉玛依市。1959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产量成为全国之最,是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克拉玛依追踪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和创新,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使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稳步增长,油气勘探连年获得重大突破。

从第一口油井到迎来高产,原油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千万吨,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3.76亿吨,至今保持着千万吨级持续稳产。从一点到多地,克拉玛依油田之后,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大庆、胜利、辽河等大型油田相继出现;1967年,我国第一口海上油井在渤海钻探成功,如今从半海半陆式、全海式又逐步走向深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助推器。2018年,我国全年原油产量达到1.9亿吨,为中国经济源源不断地输入强劲动能。

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汽车:“解放牌”卡车

1956年7月13日,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内,崭新的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从此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4日,第一批12辆“解放牌”卡车徐徐驶出装配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也从1956年7月14日开始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汽车制造厂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3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随后,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聚集到第一汽车制造厂,仅用了3年时间就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卡车为CA10型,装有90匹马力、四冲程6缸发动机,载重量4吨,最大时速65公里。

如今,“解放牌”卡车经历了七代更迭,在国内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领先。第一代“解放牌”卡车创造了1281502辆产量的历史,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全国汽车产量的一半。第七代卡车更加智能化,其品质比肩欧洲顶尖高端重卡。

2018年11月30日,第700万辆“解放牌”卡车下线。七代、700万,“解放牌”汽车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民族品牌从引进到创新、从跟随到领航,快速迈向世界级品牌的崛起之路。

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歼-5 歼-5原型机

1956年,我国自主生产了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歼-5。歼-5全部采用我国自制的零件制造组装,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如今,第一代歼-5歼击机静静地陈列在沈阳航空博览园里。65年前,为了守卫领空安全,当时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承担起歼-5飞机的试制任务。在最初的试验中,生产出来的零件总是达不到组装标准,经过两个月反复研究,攻坚技术人员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找到办法并总结了经验后,生产速度随之大幅提升,组装整个飞机的14719种、253550个零件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全部制造完毕,并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歼-5的试制任务。

1956年7月19日,第一架银白色的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歼-5首飞成功!

歼-5 的试制成功奠定了我国航空工业体系的基础。几十年间,中国的歼击机研发实现了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2009年8月,歼-15首飞,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舰载战斗机;2011年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首飞。

近年来,以歼-20、“鹘鹰”第四代战斗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航空装备横空出世,强了国力,壮了军威。

第一台自主研制的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

61年前,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这台820型35厘米电子管电视机,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作“华夏第一屏”。

1958年3月17日晚,这台黑白电视机上,完整而清晰地播出了动画电影《小猫钓鱼》,这意味着我国第一台电视机接收信号试验成功。

20世纪50年代,为了填补新中国电视事业的空白,国家把试制电视机的任务交给了天津无线电厂。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电视机既没有现成的图纸可以借鉴,也没有专家指导,更没有引进制造设备,全部研制工作只能靠自己摸索。

电视没见过、理论没学过,试制小组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一台苏联生产的电视样机。一台样机有上千个零件,凭借“一定得干出来”的信念,天津无线电厂从无到有,硬是把上千个自主研制制造的零件成功组装成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在这之后,我国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高清到超高清的几大发展阶段,未来还将向虚拟和立体化的方向演进;显示屏从CRT到OLED不断升级,图像解析度不断增加,屏幕尺寸不断扩大,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1987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电视机生产国。2018年,我国电视机生产数量已经超过2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小轿车

1958 5 12 日,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辆小轿车 在长 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试制成功。

1956年,一汽只能生产“解放牌”载货汽车。1958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一汽时发出“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的感慨。为此,一汽工人上下一心,提出“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的口号。

开发国产轿车,当时的条件堪称“四无”: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一切都要白手起家。根据一些国外样车,设计师们对国产轿车的车身做了大胆的设想和构思:车头标志为一条金色飞龙,车身侧面镶嵌毛泽东书写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车身后大灯为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的红纱灯样式,整车设计极具民族特色。

1958年4月,一汽组建了轿车制造突击队,开始了整车组装的最后冲刺。师傅们日夜兼程,全力以赴。很快,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了!一汽人给轿车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东风”。

一汽把小轿车作为礼物献给了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毛泽东也在会议间隙赶来参观,他兴奋地说:“终于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了!”

1959年,一汽在“东风牌”小轿车的基础上,又研制了“红旗牌”高级轿车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

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品,也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

1958年7月20日,中国第一台拖拉机披红挂彩,在欢庆的锣鼓声中出现在世人面前。

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中央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专家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杨立功等“垦荒者”开始筹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简称“一拖”)。1955年,作为第—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新中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第一块基石在河南洛阳奠定。随后,一批批满怀热情的建设者响应号召,从东北、上海等地向这里汇聚,拉开了农业机械化的序幕。

后来,因为中苏关系恶化,许多苏联的工装设备都没有到位。在此情况下,工人们开始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参数自行生产工艺装备。为了赶工期,所有工人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集体睡在厂房内,一干就是半年多。

在各个车间的通力合作下,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玫红色的“东方红”54 型履带式拖拉机制造完成。这一天,工人们在拖拉机车头挂上毛主席头像,在车身挂满彩绸,把它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

1959年11月1日,一拖厂门前搭起了主席台,台下坐着数万名工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参加了大会并讲话:“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成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农民早已盼望的‘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已经开始了。”

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气候变幻莫测、地形极端险恶,被称作地球上的“第三极”。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央决定成立第一支国家登山队。为展现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中国登山队确定首要目标就是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登顶路线是被多个国外登山队称为死亡路线的珠穆朗玛峰北坡。

在面临缺乏经验、装备落后、物资严重匮乏等重重困难下,1960 年5 月 25日北京时间 4 时 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在身体被冻伤和极度虚弱、缺氧的情况下,穿越奇陡的冰雪峭壁“北坳”,搭人梯攀上高度近10米、几乎直上直下的“第二台阶”,终于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半个世纪后,2008年5月8日,中国登山队在距离顶峰30米的地方,用奥运火种灯引燃了祥云火炬。奥运火炬祥云在5名队员的接力传递下,于2008年5月8 日9时17分顺利登顶珠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这标志着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授奖大会

1962年5月22日,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隆重召开。首届百花奖共设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和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等15个奖项。当年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红色娘子军》一举包揽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4项大奖。

1961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故事片创作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指出,评判一个文艺作品的好和坏,最高的、最权威的评判者是群众,要设置一个由群众来评定影片的奖项。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经过讨论,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将这个奖项定名为百花奖。奖项设立后,全国电影观众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百花奖的评选活动。首届百花奖极大地调动了当时我国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奋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百花奖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但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中断了17年,直 到1980年才恢复并举行了第三届评奖,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大众电影百花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影评奖活动。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蛋白: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作为一种蛋白质,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在20世纪50年代末,权威杂志《自然》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1958年12月底,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正式启动。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会同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研究小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多肽合成的研究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原国家科委先后两次组织著名科学家进行科学鉴定,证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具有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的生物活力和结晶形状。随后,1965年11月,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成果首先以简报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上,随后于1966年3月30日全文发表。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某地上空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到3年的时间里,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某地上空爆炸成功,那巨大蘑菇状烟云再次震惊了世界。

我国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们从196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他们在突破氢弹原理的时候,采取的方针是多路探索,也就是不把自己限定在一条路上。当时,科学家们设想了很多方案,为了确定各种方案是否可行,除了理论分析之外,还在计算机上做数字模拟。

于敏是我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从未出国留过学,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国产专家一号”。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毅然服从国家的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昼夜苦读。1965年10月,在于敏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1966年12月28日,我国以塔爆形式进行了一次低威力氢弹原理试验,聂荣臻亲临现场指挥,试验一举成功。这表明我国已掌握了氢弹原理,并解决了氢弹原理中的关键技术。1967年6月17日早晨,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着72号轰炸机,按指令在预定高度和时间投下氢弹。北京时间8时20分,氢弹在距地面2960米的高度爆炸。经测定,爆炸威力为330万吨TNT当量。此次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使我国的热核技术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2年2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特大型铁路公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长江大桥,它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专家“在南京江面上不能建桥”的断言,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超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江面宽阔、水流湍急的长江下游还没有一座大桥,过江只能靠轮渡,给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60年代初,虽然面临国内、国际种种困难,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在长江南京段,凭自己的力量跨越“天堑”。1960年,大桥正式施工。面对深水激流、复杂地质条件、自然灾害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建设者们大胆探索,在我国首次采用沉井法施工,桥梁结构钢生产全部实现国产化,首次使用高强度螺栓代替铆钉。历时8年,大桥终于竣工。大桥全面建成通车,津浦、沪宁两铁道线正式连接,从北京可直达上海,大江南北的公路交通也连接了起来。

进入21世纪,高速铁路桥梁和跨海长桥建设更是进入大发展期。2011年,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通车,它是世界首座六线高速大跨度铁路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造技术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超过一半的大跨度桥梁都出现在中国,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长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中一半以上均为中国建造。

陈景润获得国际公认的数学研究成果
陈景润与大家一起探讨数学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数学界的著名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向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发起了冲击。他不顾重病缠身,每天点着煤油灯,趴在用砖头支撑的铺板上进行演算推导。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轰动,这一结果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的事迹让一大批青年学子深受鼓舞,坚定了科学报国的决心。

1996年,年仅63岁的陈景润逝世,他为祖国科学事业作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核潜艇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大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标志。1958年,我国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1965年8月,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

核潜艇最重要的是潜艇内的核反应堆,这是整个潜艇的动力之源。为了减少上艇风险,科研人员在大山深处建立了一个与海上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试验。为了尽早解决核潜艇的动力问题,他们必须争分夺秒。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器,靠拉计算尺、打算盘,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了满功率运行。之后仅仅4个月,1970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 种,全部自主研制,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向海而兴,中国正迈向建设海洋强国的崭新征程,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正逐步变为现实。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的中国代表,左一为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一为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理应享有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一切席位。

但是,由于美国阻挠,中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当局窃踞。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力下降、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形成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的外部条件。

1971年9月21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中国代表权问题是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2/3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对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进行表决,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758号决议。

1971年11月1日,北京时间21点,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位于纽约东河畔的联合国总部升起。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举行的大会。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在联合国框架内,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也成为我国发展卫星事业的开端。

1958年5月,也就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即前苏联的“伴侣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半年后,毛泽东主席就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毛主席的话表达了中国人民有能力、有信心登上宇宙空间的舞台。

搞人造卫星,是中国政府在作出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决策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布置和主持。周总理给专家们提出了明确原则,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着。

孙家栋是这颗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他和科研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第一个太空使命。为了让卫星“看得见”,科研人员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增加了一个观测球,涂抹了反光材料,可以大面积反射太阳光。历时5年的攻关,“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完全运用我们自己的运载技术成功发射升空。当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 我国已有 200 多颗自行研制 并发射的卫星在轨飞行。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1958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全线采取蒸汽机车牵引。这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首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但当时受到秦岭北坡的高坡地段影响,三台蒸汽机车牵引,行驶速度每小时还不到20公里,运输效率很低。这条铁路翻越秦岭,沿途坡大沟深,十分险峻。从宝鸡站至秦岭站,仅5个区间的42公里路程,就有48个山洞,最大坡道达到33‰,堪称全国干线铁路坡度之最。

为了提高运输能力,1958年6月15日,当时的铁道部开始对宝鸡至凤州(今凤县)段92公里线路实施计划已久的电气化改造,并从全国各铁路局抽调生产技术骨干前来支援,由此拉开了中国铁路牵引动力革命的帷幕,电气化铁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1961年8月15日,宝成铁路宝凤段电气化改造完成,电力机车逐步替代蒸汽机车越渭水、穿秦岭。到1975年7月 1日,宝成铁路全线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中国首条电气

化铁路至此建成。

宝成铁路宝凤段的建成通车,结束了中国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建成开通的大秦电气化铁路,成为世界运能最高的电气化铁路;2011年建成开通的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将成为世界高铁发展水平的新坐标。

第一套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汉字激光照排

王选和妻子陈堃銶在攻关中

40多年前,我国的书刊、报纸、教科书等出版印刷行业,还主要靠铅制的活字印刷术。1974年8月,新中国设立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48 工程”,研发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最难的一步,就是让印刷体的汉字进入计算机。

1975年,当时还在北京大学当教员的王选用“参数表示规则笔画,轮廓表示不规则笔画”这种独一无二的方法,把几千兆的汉字字形信息,大大压缩后存进了只有几兆存储量的计算机。这是新中国在世界上,首次把精密汉字存入了计算机。

1979年,王选团队又采用当时国外尚无产品的激光照排技术,成功从计算机里输出了汉字。这项技术淘汰了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不仅颠覆性改造了新中国的出版印刷行业,还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

第一批四个经济特区建立

今日的深圳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成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1980年8月,中央决定让广东福建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城市,划出一片区域,设置经济特区,通过减免关税、利用外资扩大出口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形式发展经济。首批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汕头建立起全国唯一一个“特区顾问委员会”;厦门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

实践证明,这些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很多“国内第一”,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1984年,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得到进一步延伸,与四大经济特区一起,一条从南到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逐步开启;省级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大湾区。从小范围一城一地的散点式初步探索,到全球视野的对外开放布局;39年来,特区这一名词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扩大和变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也愈加坚实有力。

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

“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1956年,国家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科研人员开始对计算机技术快速地消化吸收。国营738厂用时8个月,完成了第一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1958年8月1日,这部计算机完成了4条指令的运行,宣告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虽然起初该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但它是我国计算技术这门学科建立的标志。

1964年,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 次。随后我国计算机的研发不断加速和升级,并创造着更多的第一。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问世,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几十年来,中国的计算机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走在世界最前沿。在最新一期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中,中国以拥有219台超级计算机继续蝉联全球拥有超算数量最多的国家。

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开赛第一天,美国洛杉矶拉普多射击场,自选手枪男子50米60发慢射比赛,来自38个国家的56名优秀选手争夺这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运动员们需要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打完60发子弹。比赛中许海峰一路领先,到最后一组10发子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围观他的比赛。这时许海峰接连打出两个八环,显然他受到了嘈杂现场的影响。在经过几次休息调整之后,最终他还是克服干扰,打出566环的成绩,以一环优势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新中国在奥运赛场一亮相就轰动世界。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一共摘取了15枚金牌。从此,中国竞技体育开始全面走向国际舞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均列奖牌榜第四名。至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入围奖牌前三甲。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奥运金牌总数已经突破100枚。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摘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跑出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短跑赛道上夺冠的黄种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48枚金牌,第一次占据奥运金牌榜第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获得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个奥运冠军。

从新中国1979年重返奥运大家庭以来,中国已经获得227枚奥运金牌,中国体育健儿不仅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同时也在各种世界大赛上刷新纪录,创造历史。

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南极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大雪纷飞中举行落成典礼。这是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历史性时刻,中国从此成为第18个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

南极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风力最大、气候最干燥的大陆。那里人迹罕至,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且尚未被开发,是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焦点。开展极地考察并建立科考站,是国家强盛和发展的证明,也是跻身极地国际事务的需要。

1984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乘坐远洋科考船“向阳红10”号和打捞救生船“J121”号从上海启航,远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正式拉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大幕。经过40天艰辛的海上漂泊,由591人组成的考察队于12月30日登上了南极洲的乔治王岛,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考察队员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经 过40多天不分昼夜的奋战,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长城站落成后,我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问题上拥有了表决权。

随后的30多年间,我国又陆续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等南极科学考察站,在极地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生态学、大气科学和日地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公认的科研成果。2018年2月,在南极洲西南极地区罗斯海的恩科斯堡岛,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奠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正在开启全新篇章。

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
张丽珠教授怀抱刚出生的试管婴儿

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伴随着清脆的啼哭声,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

甘肃省礼县盐关镇的郑桂珍婚后不育已20年,1987年5月,她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北京。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张丽珠教授检查,被确诊为可能由结核引起的双侧输卵管不通,这意味着她将不可能怀孕。

一生致力于探索人类生殖奥秘和妇女围产期保健的张丽珠教授非常理解这位姐妹的心情,不禁萌生了把自己从1984年就开始的试管婴儿研究工作用于临床的强烈愿望。

1987年6月24日,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的培育工作开始进行。经历了不平凡的260多天,B超检查能看到胎儿心脏搏动,生命过程已经开始,这说明临床妊娠成功了。

为了使试管婴儿能顺利降临人间,医院特地为郑桂珍开设了专门病床,并指导她的饮食、休息、活动,确保了胎儿的生长发育正常。

试管婴儿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啼哭不仅表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还表明了中国现代医学技术完成了一次重大突破。

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核电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伟大创举。1991年12月15日,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加拿大、瑞典等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 30 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一期工程1985年3 月20日开工,1991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为17亿千瓦时。二期工程1996年开工,2002年2月并网发电。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 2003 年建成。2015 年 1 月,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站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以秦山核电站为起点,我国又相继建成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浙江三门、福建福清等核电站。目前,我国大陆拥有载运核电机组46台,规模居世界第三。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对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三峡工程于 1994 年 12 月 14 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顺利进入高效运行阶段。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共安装了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

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在大江截流及深水土石围堰施工、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混凝土持续高强度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安装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百万移民顺利实现搬迁安置更是世界奇迹。

三峡工程建成后,控制了川江洪水,大大提升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三峡电站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及广东、四川等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同时对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如今的三峡工程,除初步设计中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效益外,其补水、抗旱等效益也日益显现。含金量十足的“三峡品牌”,让“三峡效应”不断扩展。

第一个空间实验平台: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行器全长10.4 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航天事业“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一号突破和掌握了在轨航天器组合体控制和管理技术、大型密封舱壁板制造技术、精确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陀螺技术、可补加推进剂的金属膜盒贮箱技术等多项空间站关键技术。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升空32天后,与神舟八号飞船对接成功。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对接成功。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完成自动对接。

2016年3月16日,在轨飞行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重新进入大气层回归地球。作为我国航天领域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目前已成功发射12艘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11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空间出舱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航天员短期飞行到中期驻留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大踏步迈入载人空间站时代。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中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这个议定书于12月11日生效,中国也于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方地位的申请。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协议最后文件和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协议在摩洛哥签署。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WTO的谈判。2001年11月9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多哈开幕。11月10日,多哈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宣布通过中国加入WTO的决议。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经历了15年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千辛万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18年,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不但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还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1 年,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为0.53%;2015年,这一数字为24.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稳定器。

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

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几年间,“万里气龙”横亘华夏大地。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途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一路抵达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点。从西到东,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全长4200千米。管道需穿越“三山一原、五越一网”,“三山”即太行、太岳、吕梁,“一原”指黄土高原,“五越”即三次穿越黄河、一次穿越淮河、一次穿越长江,“一网”便是江南水网。

西气东输工程创下诸多“第一”: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中国第一条管径最大、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已竣工管道工程;第一次在长江和黄河上完成长距离、高难度、大口径的盾构、顶管及定向钻穿越;第一次在管道工程中大规模运用全自动焊接技术、全自动超声波监测技术;第一次在天然气管道上推广应用遥感选线技术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截至2018年,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运营管理管道12280公里,途经16个省市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供气范围覆盖了我国西北东部、中原、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并向西北、西南地区转供天然气,形成塔里木、柴达木、长 庆、川渝四大气区以及中亚、中缅、进口LNG联网供气格局,管网一次管输能力超过每年1230亿立方米。近十年来,公司累计实现天然气管输商品量近4000亿立方米,占我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50%,近4亿人口从中受益。

第一个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东中线一期工程 2014 年全面建成通水,为北京、天津、山东等受水区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由此诞生。经过半个世纪的论证,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这个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规划最终年调水量448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黄河的年均水量。规划了东、中、西三条干线,总长度4350公里,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2899公里,比岭南的母亲河珠江还要长,形成了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开创了水利工程史上的诸多第一,中线有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的最大直径隧洞,东线有世界最大的泵站群。2014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截至2019年7月,已累计调水近268亿立方米,东中线工程累计生态补水22.66亿立方米,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修复了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地下水位回升,生态效益显著。南水已逐步成为沿线大中型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这一天,38岁的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第一位进入浩瀚太空的中国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自主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1956年起步的,经中央同意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专门从事导弹技术的研究。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6艘载人飞船,实现了由“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跨越。

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

2003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建成并正式开通运行。

1994年,我国开始北斗一号的研制,并在2000年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了区域性的导航功能。2003年5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面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断发展完善,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导航领域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向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距离全球组网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一天,一趟由青海省格尔木市缓缓开出的列车,将驶向它的终点——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牦牛。直到20世纪50年代,西藏的物资运输仍处于依靠人背畜驮的状态,落后的交通阻碍着西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新中国诞生不久,国家就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并于1958年9月,开始进行修建青藏铁路的第一次尝试。但是,由于各种问题难以攻克,修建计划一度被搁浅。直至1974年,继续修建的建议才被提上日程。

1974年3月,来自全国68个单位的技术人员和6.2万名铁道兵指战员再上高原,于西宁至格尔木段展开建设会战。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建成了从西宁到尔木的814公里铁路,并于1984年正式通车。再往前,青藏铁路进入海拔更高的格尔木至拉萨段,面对一系列工程难题,建设再次停了下来。

面对困难,中国的铁路工作者从未停止探索,他们在青藏高原上勘探、测绘,并针对青藏高原冻土带来的施工难题进行了专项攻关。

进入新世纪,“尽快修建青藏铁路”的呼声日益高涨。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举行了开工典礼,这条中断了十多年的“天路”继续西进。2002年6月29日,格尔木南山口新线起点开始铺轨。2004年6 月22日,青藏铁路西藏段从安多铺轨基地同时向唐古拉山和拉萨方向铺轨,2005年10月12日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它的贯通改写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圆了几代中国人的高原铁路梦。

第一个探月工程: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我国的探月计划在2004年1月正式立项,称为嫦娥工程。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绕月飞行了一年多。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技术人员的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我国又相继发射了多颗月球探测器。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获得了世界上最清晰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和三维立体模型图。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同月14日成功落月,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落在地球以外的天体。2019 年 1 月3 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并开展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月球车的巡视勘察。

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再次自主唤醒,进入第9个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不远的将来,中国除了载人登月还将建设月球基地,甚至探测更远的火星,以及太阳系行星际的穿越探测。

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蛟龙号”长8.2米,宽3米,高3.4米,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提升我国深海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国家提出研制载人潜水器,并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筹备工作。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十五”863 计划“7000 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中国大洋协会、中船重工702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几十家单位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在2009年实现“蛟龙号”的建造并开始海试。

从 2009 年至 2012 年,“蛟龙号”接连取得 1000 米 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记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代表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跑遍了太平洋、印度洋等世界上七大海区,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等典型海底区域,总航程超过8.6 万海里,成功下潜 158 次,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

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样品。与此同时,中国第二台自主设计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开始立项、建造并成功进行海试,从技术到装备实现了95%的国产化率。截至2019年3月,“深海勇士”已实现多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科考航次,成果丰硕。目前,我国全海深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

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7年5月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专题分论坛、企业家大会等系列活动。

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完成立柱架梁的总体布局:“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成型,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成功落地,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成效显著,跨国经济走廊合作日益深化,铁路、港口、公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经贸合作园区建设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9月,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合作范围也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扩大到多领域广泛合作,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颗天文卫星:暗物质卫星“悟空”

2015年12月17日,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它是我国的第一颗天文卫星,从立项、设计到研制交付,经过了约四年的时间。

“悟空”是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运行不到两年,“悟空”获取了首批科学成果——探测到超过35亿高能粒子,获得了世界上最精准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并且在人类鲜有涉足的1.4太电子伏特处,发现了流量异常变化的迹象。这一现象在此前从未被发现,如果被证实,将是重大科学突破。今年,“悟空”获取的第二批科学成果即将发布。

截至2019年8月,“悟空”已绕地球飞行了两万多圈,积累了超过20T的数据。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卫星状态优异仍可平稳运行,未来将继续工作,为暗物质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

我国通过其他途径来探寻暗物质的研究和尝试也在不断进行中。不久前,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启动新阶段建设,到山顶2400米的垂直距离,使得它几乎没有宇宙射线干扰,将为暗物质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平台支撑。中科院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也有新进展,其加速器系统多项关键部件的物理设计刚刚通过评审,对撞机预计将在“十四五”时期开始建设,2030年前竣工,也将助力研究宇宙早期演化、寻找暗物质等未解的科学问题。

第一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右二)、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右一)和卢森堡财政大臣皮埃尔·格拉梅尼亚(左二)在亚投行理事会主席及年会举办地交接仪式上合影。

亚投行是一家由中国倡建、专注于基建投资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2016年1月开业运营,金立群为首任行长。亚投行的价值观念是精干、廉洁、绿色;亚投行的行为准则是务实、高效、求真。

3年多来,得益于各成员的共同努力,并通过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及私营部门合作,亚投行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建立了基本的运营制度和企业文化、贷款总规模不断扩大、获得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地位等。2017年,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均给予亚投行3A评级;2018年,这三大机构在对亚投行的运营和风险管控进行审议后,确认保持3A评级。

亚投行的业务发展坚持稳扎稳打、量质兼顾。亚投行在2017年底批准的北京“煤改气”工程项目已经在2018年实施,在便利北京周边地区人民生活的同时,改善了北京的空气质量。截至2018年底,亚投行累计批准贷款75亿美元,撬动其他投资近400亿美元,已批准的35个项目覆盖13个国家,涉及交通、能 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2019年5月,亚投行还成功发行了总额25亿美元的首笔美元全球债。截至2019年9月最新数据显示,亚投行成员规模达到100个,向47个项目累计投资90.3亿美元。

探索宇宙的国之重器:中国天眼

贵州平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像一口“超级大锅”坐落在群山之间。口径500米、高差173米、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灵敏度比此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还要高2.5倍。这个被称为“中国天眼”的超级望远镜从提出构想、开始选址、到最终建成,经历了漫长的22年。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期望,在电波环境被彻底破坏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的形成演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南仁东提出了建设500米口径望远镜的构想。

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高精度定位,这是FAS 的三大自主创新。从1994年到2005年间,南仁东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贵州的窝凼,考察了400多个喀斯特洼地,最终选定了大窝凼为工程台址。经过预研、立项,2011年3 月,FAST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上百个单位的协同攻关,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中国天眼FAST能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短短三年时间,这个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就已经发现了80多颗脉冲星,包括具有强相对论效应的双星系统和毫秒脉冲星。巡视中性氢、搜寻地外文明等科学目标也已经得到初步验证。通过这一国之利器,多科学目标宇宙巡天等国家重大项目也正在实施,前沿探索和原始创新的活力正在被不断激发。

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航空母舰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上午9点,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我国首艘国产航母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由购买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的一艘半成品航母“瓦良格”号续建改造而成,2012年9月25日交付人民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辽宁舰”的基础上更加优化,不仅甲板上的舰岛更小,新型雷达可以覆盖360度的搜索扇面,还可以至少搭载36架国产歼-15飞机,远远超过“辽宁舰”的24架。首艘国产航母建造过程中,突破了航母特种钢和专门焊接等上百项关键技术难关,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从开始坞内建造到出坞下水,首艘国产航母只用了不到26个月,时间比国外同类型航母建造周期缩短近一半。

航母建造分为开工下水、系泊试验、海上试验和最终交付四个阶段。2018年5月18号,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截至目前,首艘国产航母已成功完成了系泊、动力、作战、保障等多个系统的试验试航任务,离正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的目标越来越近。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量子计算被称为“自然赋予人类的终极计算能力”,如果将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比作“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则是“飞机”,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也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量子称霸”。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实现对10个光子精确操纵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实验测试表明,该量子计算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比人类历史上首台电子管计算机和首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100倍,创造了世界纪录。这为实现“量子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台光量子计算机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制备单光子的量子光源、相当于传统CPU的干涉处理器和读取信息的探测系统。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干涉处理器部分,通过操纵肉眼看不见的单光子,研究团队实现了早期经典计算机所达不到的计算能力。

量子计算被认为是未来推动高速信息处理的颠覆性技术,随着操纵量子比特数目的增加,其计算速度将实现对经典计算指数级超越,有望在海量数据搜索、长周期天气预报、材料和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目前国际上对于量子计算的研究有很多方案,光 子、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等三大体系最受关注。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

2017年5月5日14时,蓝白绿相间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开始滑行,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一飞冲天!15时19分,C919以微微上仰的姿态平稳着陆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国家的行列。

C919是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飞机。C919中的C代表China,也是中国商飞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代表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919全长38.9米,连翼展35.8米,高12米,最大起飞重量72吨,最大航程5555公里。

回顾历史,中国的大飞机研制之路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的历程。1980年9月26日,历经十载,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首飞成功。1982年后,因缺乏后续资金,运-10的研制工作基本停顿,国产大飞机的逐梦之旅也因此搁置。2002年,我国的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立项,2007年,大型客机C919研制项目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ARJ21终于走完了一款商用飞机研制、试验、运营的全过程,在2016年正式投入航线运营。

今年8月1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第四架试飞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C919向着投入航线运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据预测,在未来20年,全球商用飞机交付量将达4万多架,总价值将近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新机交付量将达9000多架,占全球的22%。中国的大飞机之路正在加速迎接未来。

复兴号:开启中国铁路新时代

2017年,“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线上按时速350公里开始商业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复兴号”,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中国标准,简简单单几个字,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分量。

2004年,我国引进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然而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和谐号”车型,由于标准不统一,不能互联互通,难以互为备用,提高了运营和维修成本。

2012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中车所属企业设计制造,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高速动车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完全自主化设计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其中,制动装置是确保高铁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曾经,高铁制动盘只能从国外进口,如今“复兴号”制动盘完全实现国产。不仅是制动系统,“复兴号”动车组的整体设计及关键技术均实现了全面自主化。254 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 84%,5年的时间,我国打造出了“纯中国血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如今,不同时速等级、适应不同环境需求的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正在全面研发。以“复兴号”为基础研制的智能化动车组,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将用于今年年底开通的京张高铁。

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上天如鲲鹏,入水似蛟龙。“鲲龙”AG600是我国大飞机“三兄弟”之一,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也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2017年12月24日,“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实现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水上首飞,实现了水陆两栖全能,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能力的空白,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AG600飞机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机主要系统国产化率达到100%,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我国也成为除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以外,目前少数能够研制这样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国家。

面对森林大火,AG600可通过在水面上短短20秒的滑行,就能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米;面对海上灾难,它的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直升机救援速度的数倍以上,航程超过4000公里,一次可救援50名遇险人员。

据了解,下一步 AG600还将展开海上试飞,验证更加复杂的海上环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水陆两栖飞机的平台上,AG600还可根据需要进行改装,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任务需要,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现场

2018年10月,经过9年建设,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桥建成通车。这一超级工程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其建设难度之大,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没有这座大桥之前,由于伶仃洋的阻隔,珠海、澳门与香港之间的陆上交通需要3个多小时。2009年12月,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从大桥主体工程项目采用桥、岛、隧组合的设计,到大胆创新施工技术、施工方式,港珠澳大桥建设相关各方通力合作。“海豚”造型钢塔高105米,相当于35层楼高,隧道单个标准沉管节长180米,重达8万吨,体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还有全线208个预制墩台,这一个个庞然大物的建造、运输、安装牵动着各方神经。在各方密切配合下,大桥顺利完工。

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桥也创造了桥梁建设史上诸多世界第一:全长55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48米,是世界第一深的沉管隧道。

这一切,凝聚了所有大桥建设者的汗水和智慧,也将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如火如荼、日新月异。

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19年9月25日上午,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习近平总书记庄重宣布。当日16时20分许,7架大型客机依次从跑道起飞,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建筑140万平方米,可停靠飞机的指廊展开长度超过4000米。机场规划四纵两横6条民用跑道,本期建设三纵一横四条跑道、268个停机位。机场建成了“五纵两横”的交通网络,1小时通达京津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难度世界少有,其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减隔震建筑,建设了世界最大单块混凝土板。初步统计,大兴机场已经创造了40余项国际、国内第一,技术专利103项,新工法65项,国产化率达98%以上。上千家施工单位,施工高峰期间5万余人同时作业,全过程保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全面实现廉洁工程目标。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是世界首个实现高铁下穿的航站楼,双层出发车道边世界首创,有效保证了旅客进出机场效率。机场跑道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向型”布局,在航空器地面引导、低能见度条件运行等多方面运用世界领先航行新技术,确保了运行效率和品质。机场在全球枢纽机场中首次实现了场内通用车辆100%新能源,是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机场。

截至目前,共有66家航空公司意向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其中20家境内航空公司、46家港澳台地区及外国航空公司。2019年冬春航季,北京大兴机场预计开通116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101条,国际航线15条;覆盖全球112个航点,包括国内航点97个,国际航点15个。

(责任编辑:朱琳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