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 81 篇,共 162 篇。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发展史上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家和众多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代不少史学家和医学家们对《内经》编纂成书的时代进行了考证,一般认为《内经》虽冠名 黄帝 ,但绝非黄帝书写。

黄帝其人及托名

实际上,黄帝并非一个人,它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氏族,居住在我国西北方,在现河北张家口涿鹿一带。后黄帝氏族与炎帝氏族相合,打败了蚩尤,入住中原。到了春秋时候,这个氏族又称为 华族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汉以后所谓 汉族 的祖先。

正因为黄帝氏族是华族的始祖,历代都以自己是黄帝子孙为荣,而且为了追本溯源,也常把一切文物制度,都推源到黄帝,托名为黄帝所创造。当时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将其著作冠以 黄帝 以取重,也就成为一种风气。正如《淮南子》说: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现存《内经》的 162 篇文章,基本上每篇都有自己的主题,即各自成篇而语言风格又不一;《内经》中引用了《奇恒》、《五中》、《阴阳》、《脉要》、《上经》、《下经》等以前的古医经著作,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秦汉医学文献的本来面目;还有一部分是出自后人的增补,如五运六气的内容。此外,现存《内经》的内容中还显露出许多学术观点的分歧,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这些说明《内经》决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方域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众多医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这也就清楚地说明了当时书以 黄帝 名,仅是托名而已。

《内经》成书年代

对《内经》具体成书年代,医家则有不同认识,主要有成书于春秋战国、西汉、东汉等几说。之所以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缘由有二:其一,缺乏确凿文物文献证据,推理推测多于考证,因而说服力不够。这一点,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古文献佚失较多,不可避免。其二:对 成书 概念认识不一,造成混乱,经过研究,这一点是可以避免的。成书,指通过书面语言把中医学理论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书卷。它应与医学思想的形成和流传有所区别,从《史记》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有些中医学思想和理论已经形成,并通过口传和师承流传下来;另外,《内经》由多篇组合,也不能由某一篇的成篇来确定《内经》整部书的成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内经》成书年代的确定,当以《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书的名称,以文献记载为依据。

《内经》成书年代的下限

《黄帝内经》之名,在史籍上首见于《汉书 · 艺文志》。《汉书 · 艺文志》是班固据《七略》, 删其要,以备篇籍 而成。《七略》则是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时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其中分工校方技类书籍的是朝廷侍医李柱国。史载李柱国校勘医书的时间是在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 26 年)。《汉书 · 艺文志》中《方技略》载有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合为 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故此认为西汉末成帝年间,《黄帝内经》十八卷本已成书问世,而此时亦应为《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下限,即最晚成书于西汉末年(公元前 26 年)。

《内经》成书年代的上限

从历史文献记载上推,《史记》可作为《内经》成书上限的一个重要标志。《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先秦史书,记载医事甚少,且未将医学与黄帝联系起来。《史记》之前的《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也无《内经》的记载。《史记》为司马迁所作,属官方史志之类,写成于作者入狱(公元前 99 年)之后,《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并专为战国的秦越人(扁鹊)、汉初的淳于意(仓公)两位医家作传,记录了一批古医籍书目,但未见《黄帝内经》的书名。说明当时《内经》还未出现,故可以认为《内经》汇编成书的时间当在《史记》之后,而此时亦应为《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上限,即最早成书不早于《史记》成书年代(公元前 99 年)。

《内经》的流传

按照《内经》成书的最晚年限计算,到今天也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期间几隐几现,颇具传奇色彩。

据查证,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东汉班固《汉书 · 艺文志》,该书载有 黄帝内经十八卷。 然当时既未指出《内经》就是《素问》和《灵枢》,也未见《素问》、《灵枢》之名。

《素问》的流传

《素问》之名,始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序言中说: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其后,晋 · 皇甫谧首次提出《内经》包括《素问》和《针经》两部分。如《针灸甲乙经》中说: 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素问》流传至唐代,早已损残散失不全。王冰对照家藏 张公秘本 ,对残缺不全的 世本 做了大量的补亡、迁移、别目、加字和削繁等工作,加以注释并重新编次,使《素问》恢复到八十一篇旧数,并以二十四卷本行世。

宋代仁宗嘉�v年间(公元 1056 年),高保衡、林亿等人奉朝廷之命校勘医籍,对王冰本再行考证,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等的校本,即今之所见《素问》的原型。

宋以后的元、明、清各代,皆据林亿等的校本进行翻刻,未再改易,明 · 顾从德影宋刊本《素问》堪称善本,为今所据。

《灵枢》的流传

《灵枢》最早称为《九卷》,也初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灵枢》之名,始见于唐 · 王冰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序和注中。他在《素问》正文中,《灵枢》与《针经》常并称。说明《针经》、《九卷》、《灵枢》为同一本书。

《灵枢》传至宋代已是残本,宋哲宗元�v七年(公元 1092 年)有高丽使者来华献书,其中有《黄帝针经》,哲宗于次年正月即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使此书复行于世。惜北宋之末,南宋之初,处于历史动荡,战火纷飞时期,许多书籍被损毁,《针经》亦在劫难逃。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 1155 年),史崧 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 史崧校正的《灵枢经》,后人未再改动,成为元、明、清续刻的蓝本。

( 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