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根据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1日签署的命令,梅德韦杰夫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内阁名单公布新政府的部长与普京任总理时更换了75%的人员。舒瓦洛夫留任政府第一副总理并成为新政府中唯一一名“第一副总理”。[
详细
]
俄罗斯新任总统普京7日就俄军备问题签署了一项总统令,要求在2020年之前,俄武装力量及其他军事机构所装备的现代化武器份额达到70%;优先发展核威慑及空天防御系统,注重北极及远东海域的海军力量。[
详细
]
█
苏联解体后陷入迷失的俄罗斯
当前苏共政权1991年瓦解之时,无论在西方和俄国内都有过一种期望,即该国能够接纳西方的价值观,步入西式文明世界。但这种乐观完全忽视了前苏联长达70年的统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意识形态的突然崩塌反而让俄罗斯人迷失了。
在从没有经过认真反思之后,俄罗斯人又再次对过去的稳定和秩序充满怀念,但他们更渴望军队,而不是靠政治家去让国家得到稳定和秩序。[
详细
]
█
“普京大帝”的崛起
普京年轻、冷静,深蓝的眼睛,正是民众心中所憧憬的形象。普京的俄罗斯开始之时,没有新视野和国家定位,方向迷茫,与20世纪90年代孱弱的俄罗斯相比,前苏联又成了普京和俄罗斯的模仿对象。
意识形态已经使人筋疲力尽,所以普京没有强制推行意识形态。而是更实际的,承诺(也很大程度上兑现)提高收入;恢复稳定和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更多的消费品,让民众自由旅行。普京轻而易举地消除了任何权力被取代的可能性并非他实力的证明,而是体制弱点的最好诠释。叶利钦拒绝审查媒体或干涉司法。普京则不同,他先是把电视等媒体收于控制之下,然后是石油和天然气。[
详细
]
█
苏联式的“货币化”特权
官僚机构,尤其是安全服务机构,对企业施压的情况在如今的俄罗斯司空见惯。最著名的例子是入狱的石油巨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和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肢解。一项惊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六个商人中就有一个而遭起诉,被指控经济犯罪。这些案子大多数没有原告,宣告无罪的数量接近于零。[
详细
]
普京一直努力打造其作为俄罗斯国家"恩人"的形象,利用高油价的支撑提高国民收入,借此赢得信任。正如他在统一俄罗斯代表大会上强调的那样,只有国家及其执政党能够解决人民的问题。[
详细
]
█
“俄罗斯是被敌人包围的堡垒”
在普京发现的前苏联符号里,最重要的便是"俄罗斯是被敌人包围的大国"。普京沿袭了斯大林主义的论调:俄罗斯是一个被孤立和包围的最后要塞。分析者这样写道,"如今俄罗斯虽然没有铁幕,互联网自由,但无形之中仿佛仍然有一堵墙,将我们的和一切外来的分割开来。"[
详细
]
"任何国内对政府的批评都无异于在向俄罗斯的敌人提供援助",在党代表大会上,普京曾在讲话中抨击了接受西方资金的非政府组织(NGO)影响国内的竞选活动。最后还援引来自斯大林时代的一句话来结束他的讲话,"真理在我们一边。胜利将属于我们!"他慷慨地喊出第三句:"敌人必将被摧毁!"[
详细
]
█
铁腕普京让民主退潮,也为复兴埋下伏笔
普京在总统之位上实施措施虽是民主的倒退,但在俄罗斯著名政论家维-特列季雅科夫看来,为了避免出现比丧失民主更严重的情况,即俄罗斯的分崩离析,这种倒退是必要的。
苏联解体后,当时议会反对"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外加西方经济援助没有兑现等原因,"休克疗法"半途而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恶化,对改革大失所望。"2000年,当普京登上总统宝座时,没有多少人熟悉这个小个子的前克格勃官员,更不要说对他拯救俄罗斯抱太大的希望了。然而,当他两任届满的八年后,当面对抖擞精神、意欲重振雄风的俄罗斯,人们不能不发出感慨。普京在八年执政期间,以非常的手段带领俄罗斯重新崛起、回归世界强国之列。"[
详细
]
█
“梅普”二人的民意支持率居高不下
8月底的俄罗斯民调显示,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民意支持率分别为68%和63%,9月4日的另一家民调则显示,统一俄罗斯党将在国家杜马选举中独得55%议席,尽管对于高通胀率、公民自由度的下降,以及经济寡头化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俄罗斯人啧有烦言,但从"8.19"纪念日后的民调可知,大多数俄罗斯人仍然把造成俄罗斯种种问题的根源,归咎于"8.19"后混乱的过渡期,以及造成这些混乱的自由派政治家们。列瓦达中心民调显示,如今认同"8.19"事件是"民主的胜利"者仅8%,认为是"国家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开端"的悲剧性事件者反倒有36%,而6年前作后一种选择者还仅有27%。[
详细
]
█
一党独大,竞争对手实力不济
国家杜马中的四个党,普京-梅德韦杰夫的“统一俄罗斯党”一家独大且不去说,剩下的三个小党,一个是主张回到计划经济和苏联时代的俄共,一个是主张极右民族主义的自民党,至于第四个党"公平俄罗斯",且不说他们在民调中7.1%的支持率只比国家杜马门槛(7%)高那么一点点,这个党本就是普京因统一俄罗斯党一家独大独孤求败,而刻意拼凑出的“官办反对党”。而那些亲自由派、亲西方的政党,曾经的执政党"右翼力量联盟"人间蒸发,"亚博卢集团"自2003年起就再没进过国家杜马,新成立的"正义事业党"还没参选就分裂得面目全非……
民主机制只有在各种力量、思想保持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方能发挥正常作用,如今“普京党”一家独大,既可随意改变人选,更可轻易修改规则,跳跳“二人转”,别人又能奈何?[
详细
]
█
彼得大帝开创沙俄版图
大概历史上最早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影响最大的强人当然就是彼得大帝。俄罗斯著名城市圣彼得堡就是由彼得大帝在沼泽地上用了几十万的农奴建起来的。而圣彼得堡本身也是彼得大帝从瑞典人手里用战争夺过来的,在那个之前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没有出海口。
彼得大帝奠定了沙俄帝国的版图,对外,他崇尚扩张,对内,他用暴力手段去建立一个文明的社会。俄罗斯人以前穿的衣服比较传统,但彼得大帝就强迫从贵族开始不准留胡子,不准穿那些传统的袍子,必须穿西式的服装,这又是用暴力推行的。从彼得大帝起,那个开疆辟土的强国梦想就在世代俄罗斯人的血液里传继。
█
政治强人斯大林二战扬威
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表示:"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事实是愚蠢的。"
卫国战争期间,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大力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作为雅尔塔和德黑兰谈判过程中的事实领袖,斯大林以同罗斯福比肩的强势地位出场。丘吉尔在谈到当时的谈判时说:一边是美国狮,一边是俄国熊,惟独他——丘吉尔,夹在中间,像个瘦弱的"小毛驴"。二战中的强悍地位让苏联以战胜国的姿态跻身世界最强国之列。仅在二战期间,斯大林就使俄国扩大了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战后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苏联阵营,使苏联可以同世界超强大国美国相抗衡,俄罗斯民族因此扬眉吐气。
█
强势总统普京上位
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就陷入了连续十年的经济滞胀,叶利钦的“市场化”也没有扭转俄罗斯的颓势。普京吸取了他们的教训,在战略资源方面把石油和天然气从金融寡头手中夺回来,还强行推入“法治和公正”因子,恢复秩序,满足俄罗斯大多数民众的打击贫富分化、腐败等的渴求。在外交路线上,普京的强硬立场,几乎是戈尔巴乔夫及叶利钦等领导人“软弱”的反义词,普京“慕尼黑谈话”后,俄罗斯基本恢复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力相对等的大国地位。[
详细
]
不少人怀疑普京的政治光谱过于靠近苏联统治者。其实,普京的政治主张,与其说接近苏联时期的执政党,还不如说更接近彼得大帝的政治理想。在"统一俄罗斯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普京许诺,他如当选下任总统,他将全面更新俄罗斯的军备。普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是因为他知道用什么东西才能撩拨起俄罗斯人的大国情怀。[
详细
]
█
当“旧版普京”遇到新版俄罗斯人
俄罗斯的抗议活动,抗议的正是“旧版普京”。几十天前,他宣布将与梅德韦杰夫“换位”,而且说这是多年前两人形成的默契。地球人都知道普京重返总统宝座是铁定的,因为没有更合适的人领导俄罗斯。
但莫斯科街上的鼓点告诉人们,俄罗斯人特别是年轻的互联网一代,已经变了。他们知道选举的真谛,知道民主过程是怎样,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
详细
]
统俄党支持率49.54%
,比上届下降15.01%
·
获得席位
:238席
·
党派介绍
:统俄党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200多万党员。在12月4日举行的新一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统俄党获得的席位从目前的315席减至238席,但仍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普京从2008年开始担任统俄党主席一职至今。
·
政治主张:
统一俄罗斯党在意识形态上属于保守主义,国家主义,温和的民族主义。政治立场属于中间偏右,是俄罗斯温和的主流右翼大党。该党通常把自己标为中间派。它支持前任总统普京和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
详细
]
俄罗斯共产党支持率19.20%,增长7.63%
·
获得席位
:92席
·
党派介绍
: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是苏联共产党的一部分。1991年“8-19”事件后,俄共被当局禁止活动。1993年2月,俄共举行重建大会,并选举久加诺夫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截至2005年3月,俄共在司法部登记的党员人数为18.4万人,而俄共自称党员人数约50万人。
·
政治主张:
努力争取获得苏维埃形式的人民政权;捍卫俄罗斯作为一个联邦共和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建设一个有组织的、民主的、代表所有劳动者利益的党。[
详细
]
公正俄罗斯党支持率13.25%,增长5.15%
·
获得席位
:64席
·
党派介绍
:成立于2006年10月,最初由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和祖国党三个中左翼党派合并而成。2007年4月,俄罗斯人民党并入公正俄罗斯党,进一步增强了该党影响力。米罗诺夫是公正俄罗斯党创始人之一,现为该党领导人。
·
政治主张
:米罗诺夫说,他主张社会民主,希望把俄罗斯建成现代化的进步社会。他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俄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各地区市政长官以及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米罗诺夫还主张加大打击腐败力度。[
详细
]
自由民主党
支持率11.62%,增长3.54%
·
获得席位
:56席
·
党派介绍
:成立于1989年12月13日,是原苏联实行多党制后成立的第一个政党。主席是F.日里诺夫斯基,1993年11月该党人数达10万人左右。在24个城市建立了党组织(俄罗斯地区),同时还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和乌克兰等地开展活动。
·
政治主张
: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完善法律和宪法,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建立一党制政府,制止苏联瓦解;强化国防力量,对外奉行中立原则。经济政策上,发展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冻结物价,保护国家经济部门。[
详细
]
█
被“驯服”的反对党
虽然俄罗斯的反对党领导人偶有惊人之语,但许多分析认为,反对党早已被克里姆林宫驯服了。对统俄党的批评,不过是政治做秀,它们存在的前提即是随时随地点头,投出赞成票。
批评家们甚至为在杜马议会拥有席位的政党想出了一个专用名词,称他们为"系统内反对派"或者"普京创建的系统的一部分"。而真正的反对派则被拒之门外。俄罗斯前副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的政党人民阵线党,在今年6月就被拒绝进行选举登记,因而无法参与杜马选举。
在投票开始仅3天前,一名高级选举官员也对《莫斯科时报》透露,其他三个议会政党(俄共、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已与统俄党达成协议,"假意扮演反对党"换取在下届国家杜马中为其争取足够席位的保证。[
详细
]
█
正在滋长的“反选举”力量
根据选前民调,不愿意将选票投给统俄党的选民已经高达60%。而今的选举结果是最好的证明,统俄党虽然得票率高于40%,达到49.54%,但与07年相比却有14.76%的大幅落差。普京事后发言简短而忧郁。而杜马选举之后俄罗斯爆发的"反普京示威"更是百姓心声的一种表达。
涅姆佐夫及另外一些人认为"给任何一个政党——不管是将要进入杜马的,还是不能进入杜马的政党——投票,都是给予这场令人作呕的选举闹剧以本不具备的合法性。"唯一能抗议普京的统俄党的方式是破坏选票,并把所有七个参选政党的投票箱里各放一个十字架。[
详细
]
2008年3月7日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现任总统普京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在3月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70%得票率高票当选。据联合早报网报道,梅德韦杰夫誓言将贯彻与延续普京的政策,但不会让普京“越俎代庖”;在他上任以后,国家外交政策将继续由总统掌权。[
专题
]
梅德韦杰夫
(
成长经历
)
2004年3月14日
俄罗斯举行第四次总统选举。由于国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普京获得了71.31%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竞争对手,成功连任。[
详细
]
2000年3月26日
俄罗斯提前举行第三次总统选举。代总统普京因严厉打击车臣分裂势力和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俄经济而得到选民的支持,赢得52.52%的选票,当选总统。[
详细
]
1996年6月16日
叶利钦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35.2%的选票,仅比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高出3个百分点。 在第二轮投票中,叶利钦胜出,获得连任。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作出提前交权的决定,任命时任总理的普京为俄代总统。[
详细
]
1991年6月12日
这次选举是在苏联解体前夕国内政局激烈动荡、民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时任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叶利钦获得57.3%的选票,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