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持续推进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图为饶平县浮山镇。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突出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一年来,广东吹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冲锋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头号工程全面推进。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潮州将“百千万工程”作为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夯基垒台、创先争优,抓两头、带中间,实现“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起势有力,也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潮州路径。
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活力更足、上下贯通协同联动工作运行体系动能更强、强县促镇带村发展质量更高……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潮州正“拧紧发条”、提质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一个生机勃发的新潮州正跃然于浓墨重彩的“百千万工程”实景图上。
建章立制 上下贯通协同联动
如何保障“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潮州突出“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强化责任链条,明确作战任务,逐步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运行体系。细细观察这一工作体系可以发现,其不仅体现了既抓当下也谋长远的系统思维,且更加关注前后变化、落实成效,以及老百姓的获得感。
矩阵式指挥体系正是其中一个方面。潮州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并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每季度指挥部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同时,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主任的指挥办,集中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精干力量,实现实体化运作。目前已组建9个工作专班和市工作指导组,各县区、各镇街也均成立相应指挥架构,确保各项工作保障有力。
在此过程中,潮州坚持“一把手”带头抓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谋划召开“一周一书记专题会”,聚焦“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策划12个专题,逐个区域、逐个领域、逐个行业摸准“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并落实督查室及时梳理会上各单位反映的问题,跟踪督促问题解决。至目前已召开“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等10个专题会。同时,狠抓六大重点攻坚工作制度,围绕工业投资等重点工作,做到每月一调度,推动县镇比学赶超、竞标争先。
一份份文件、一项项制度、一条条措施,为潮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夯基垒台、架梁立柱,令工作体系更加明晰。在制定体现发展思路、突出本地特色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考核评价项目责任分工、典型镇村比学评星、市领导挂钩联系中心镇和欠发达镇及典型试点村等政策措施。各工作专班和市直单位也围绕“百千万工程”制定出台一批产业、商贸、人才、科技、土地、生态保护、财政、金融、民生保障等配套支持政策,形成“1+N+X”政策体系,目前已出台文件97份。
潮州还细致构建监督体系——统筹市纪委监委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工作专班、工作指导组力量,深入各县区和14个镇(街)、21个村(居)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级各部门在思想认识、执行能力、违纪违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市委巡察办将“百千万工程”纳入巡察重点内容,对2个镇街提级巡察,并下沉28个村级党组织了解情况,对18个乡镇和146个村开展联动巡察。
城乡融合 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看县域,产业园区扩容扩能,生产项目陆续投产;看城镇,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有序推进,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生机勃勃;看乡村,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看城乡融合,“硬联通”和“软联通”有序推进,城镇综合承载力、乡村生活舒适度不断提升……
聚焦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潮州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县域强,则省域强。“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在于县。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潮州注重差异化谋划县区发展路径:“工业强区”潮安区突出其特色优势,以“五大提升行动”为牵引,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当好全市制造业当家生力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饶平县突出“临港新城”特色优势,坚持港产城联动,推动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扩容扩能、提质提效,争当全省“融湾建带”排头兵;湘桥区以“中心城区”的特色优势,纵深推进“六大行动”,抓好产业经济发展、古城保育活化、新城规划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按照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要求,潮州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治理、“风貌示范带建设”等重点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在潮安区庵埠镇,糖果小镇和预制菜“两条腿走路”,庵埠“糖果小镇”食品产业发展承载平台和“庵江溪一江两岸”主体功能平台同频共振。下决心把食品工业搞上去,已成为全镇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这里,一座世界级“糖果小镇”正在崛起。
正如庵埠镇一样,在“一镇一策”之下,潮州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不断做强做大,10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加快提档升级。
镇村联动,各美其美。潮州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村有美景、村村有产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蓝图正照进现实——全市所有村庄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并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5.95%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聚力“一村一品”,现代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在潮州四处“开花”,凤凰单丛、花卉、蔬菜、橄榄等特色农业不断壮大,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在潮州县镇村,更多的变化正在发生。
抓住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契机,借力深圳帮扶力量,潮州规划建设27.05平方公里产业转移主平台、深潮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和15个县域特色产业园区,还在大湾区建立首个反向研发飞地项目“潮州—罗湖创享岛”。向海而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总投资4.28亿元的218口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项目首批网箱已投产,花鲈良种场基本完成32个养殖池建设,项目一期已选育1000多条花鲈亲鱼进行海水适应性培育。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后,潮州今年1-11月全市餐饮业新增注册主体4046户,同比增长30.47%……
城与乡,不仅要实现特色发展、优势互补,也要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在这方面,潮州努力强化“一江两岸”岸线管控和风貌整治,坚持规划引领和拆建并举,高标准建设韩江新城,“疏解、整合、提升”旧城,并加快42个老旧小区和22个城中村改造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民政3个“三年提升计划”,逐步补齐民生短板,用看得见的变化、可感知的实惠回应百姓期盼。
典型引路 带动各地创先争优
“百千万工程”贯穿县镇村三级,横向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选树培育典型县镇村,集中精力解决一批难题、培育一批样板,有利于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为此,潮州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引领、立足实际,准确把握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特色、发展程度等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典型选树培育,辐射带动各地在创先争优中实现工作整体提升。
在推动美丽圩镇提档升级中,潮州市加快推进潮安区凤凰镇、饶平县柘林镇、湘桥区官塘镇创建省美丽圩镇试点,打造高品质美丽圩镇。
立足“绿”的优势,凤凰镇大力开展绿美凤凰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连片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整治创建,加快推进下埔片茶园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和凤凰水库生态景区绿美提升等项目。
柘林镇的“主色调”则是蓝色。立足海湾优势,该镇以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为抓手,突出临港大产业大项目带动,同时探索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与美丽圩镇建设融合路径,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新型城镇。
官塘镇不仅有特色美味,也有悠悠古韵。在推动牛肉火锅、水果、大米、甲鱼、狮头鹅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该镇将致力推广古村落印象旅游,打造日绅现代农旅项目、南野等农旅观光项目,创新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这份美丽也在各个典型村里绽放。在潮安区文祠镇李工坑村,自然生态、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多元融合,畲族特色村寨寨门、石榴籽公园、登山栈道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美畲乡”韵味十足;在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占地120亩的青梅种植及旅游观光示范基地,吸引着游客前往赏梅,种、销、赏梅观光一体化的农旅结合产业链逐步成形;在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共享农场、研学基地成为热门打卡点,特色农家乐、美食广场让游客乐在其中,发展新模式的探索,让村民增收致富……
围绕“好中选优,优中建精”工作思路,潮州创新实施“建百带千”工程,分三年培育100个美丽乡村典型村,带动全市乡村发展。目前,2023年20个典型村均已达到生态宜居村标准,正在优化规划设计,加紧建设提升。湘桥区高厝塘村、石谷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高厝塘村获评广东省“最美庭院”称号,潮安区叫水坑村列入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激发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潮州着力激活改革动力、创新动力。通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持续推动人财物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基层倾斜,塑造县域高水平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同样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对此,潮州稳妥推进5项市级行政职权和第二批94项县级行政执法权下放,推动登塘镇镇街执法省级示范点建设和全市首批6个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建设,全市49个镇(街、场)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894个村、126个社区均设立便民服务站,城乡基础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聚焦枫溪区非建制区这一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潮州市致力理顺枫溪体制机制,撤销枫溪区,恢复枫溪镇回归潮安区管辖,全力建设枫溪县域副中心。同时,以枫溪镇为中心,引领联动周边陶瓷产业重镇,打造辐射带动潮安全域重点镇、特色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大力度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村集体经济要实现跃升,组织经营机制的完善必不可少。潮州持续推进78个试点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生态农旅、盘活资产、管理增效、自我增值等6类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今年来全市新流转土地面积约2.69万亩,整备农村闲散土地1575亩,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潮安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饶平县黄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10个试点工作有效推进。
潮州还创新金融支持服务,开展金融结对协作,选派银行员工驻镇驻村担任金融助理专职干部,为县镇村各级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通过常态化举办银企对接会,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一镇一贷”“整村授信”“行业授信”等信贷模式,推出“陶易贷”“单丛茶贷”“水产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并与8个行业协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总授信额度达45亿元。以凤凰镇为试点打造的“茶旅金融”特色银行,为潮州凤凰茶茶叶飘香、茶业增收、茶农添金提供了助力。目前,潮州“整村授信”已覆盖889个行政村,覆盖率99%。
撬动资源 广泛凝聚多方力量
9月11日,潮州市“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正式成立运作,首批聘请26位来自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及有关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为潮州“百千万工程”工作建言献策。
推进“百千万工程”,需要广泛凝聚多方力量。潮州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平台、撬动资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如何以“高校所能”对接“县域所需”?潮州大力支持韩山师范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饶平县高水平开展“双百行动”。同时,还建立由韩山师范学院、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市自然资源规划和调查监测中心等3家技术单位分别帮扶饶平县、潮安区和湘桥区的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市域内区县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聚力赋能,企业也是重要力量。
完成潮安区古巷镇红色公园约2万平方米覆绿、赤凤镇乡村振兴照明工程建设和登塘镇白水村溪边公厕建设,帮助湘桥区铁铺镇铁铺中学至技师学院路段进行道路改造和增设水渠盖板,推进饶平县20个美丽圩镇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建四局与潮州多个乡镇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签约帮扶项目8个,计划投资总金额12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实帮扶资金近80万元。
像这样镇企结对帮扶的故事,正在潮州大地不断涌现。在潮州的积极动员之下,企业积极参与本土建设。其中,广东建工、太平洋建设集团、水电九局、中建四局、中铁建工等企业与潮州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全市41个镇均已与企业结对帮扶,并形成67个帮扶项目,总投资金额8036.3万元,实际帮扶金额约2424.4万元。湘桥区高厝塘村“万企兴万村,帮扶我争先”还入选广东“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十大典型案例。
潮州还充分发挥侨乡潮商优势,成立乡贤联合会,建立各地潮汕商会负责人联络清单和在外乡贤清单,广泛联络各地工商联、商协会、企业,发动在外乡贤回乡投资、投身“百千万工程”。
更多乡土人才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围绕乡村规划和风貌管控等领域,充分发挥本土乡贤助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县镇村三级建立乡贤资源库,形成助力潮州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