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使用双链笔记比较多。然而,多数双链笔记的在线协作功能比较差,所以我又重新开始使用一年多前放弃的 Notion 类工具。

在尝鲜体验过多款 Notion 类应用后,我想回顾一下我对于 Notion 类产品的看法: 在接触这些产品后,为什么有的人选择离开,而另外一些人选择留下?Notion 类产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在使用这些产品过程中,有什么使用误区和注意事项?

Notion 类的产品有哪些?

Notion 是最近几年最火的笔记类产品。Notion 运营方式采用了 PLG , 即 Product-led growth,以产品为主导的增长模型 。简而言之,通过产品的优质服务驱动用户主动向其他潜在用户推广产品。在知乎、哔哩哔哩等平台上,你可以看到有大量用户的使用经验分享。由于 Notion 依然没有中文版。可以大概率认为,Notion 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投入产品运营,绝大部分关于 Notion 的推荐内容都是用户的自发行为。足以看到 Notion 的火爆。甚至,我和朋友笑谈到,在效率类内容产出的时候,加上 Notion 的关键词,就掌握了 流量密码

在 Notion 中,一切都是 Block, 你可以插入多种类型的内容块。这些 Block 像是 乐高积木 一样,你可以自由转换、重新排列以及进行嵌套使用。这使得 Notion 拥有超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搭建适合自己的内容块组合。虽然 Notion 十分强大,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缺少离线体验、搜索功能比较差、大型数据库加载过慢、存在网络问题以及缺少中文界面(针对中国大陆地区). 对此,Notion 之外出现了一些主打差异化的竞品。

与Notion 类似的产品,国外有 Coda、AnyType、 AppFlowy , 国内也有 FlowUs、Wolai.这些产品都尝鲜注册过。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主要在使用 FlowUs.

Coda 的特色功能是强大的自动化服务,但是中文支持太差。并且,我对 Coda 支持的绝大多数自动化服务都无需求。因此,我便很快放弃了 Coda.

Anytype 的开源、加密等设计理念很棒,但是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了耐心,距离成熟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Wolai 的话,做了一些面向中国用户的优化,也有一些不错的新特性。比如,操作体验还算流畅,不需要特殊网络。这些吸引了不少用户群体。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将 Wolai 与 Notion 相比的话,并没有打动我的特性。Notion 更为成熟,生态更为丰富。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没有再过多使用 Wolai.

FlowUs . 这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产品。 我使用 FlowUs 的原因如下,仅供参考:

1.本土化应用, 在国内不存在网络问题,方便在线分享;产品有比较 比较高的完成度,开发效率比较高

2.支持 文件夹页面, 包括文件夹及文件批量上传 & 预览&下载等功能。这样的话,我的百度云盘等工具便可以抛弃。在同类产品中,Notion 主要对接谷歌文档,而 Wolai 的预览功能需要付费。所以,我直接将 FLowUs 作为 在线数据中心 ,接受我的所有 办公文件 。另外,FlowUs 未来还会开发 微信小程序 。如此,便可以在收集微信中的各种文件,也方便快速分享给其他微信好友。

文件夹页面 ,随时随地上传、预览及分享你的办公文件

3. 区别于 Notion 等应用,FlowUs 采用 原生开发设计 。这能为用户提供了极速的使用体验。目前亲测移动端使用确实十分流畅。期待未来桌面端也有不错的体验。

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以及真实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 Notion 类软件。具体工具选择,可以参阅我的文章《 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 》.

注释:以下内容是个人使用多款产品后,对于 Notion 类产品的体验和期待,主要目的是期待 Notion 类产品能够百花齐放。

模板就是生产力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我一样有类似的情形:在发现 Notion 后,感觉我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这款产品不仅功能强大,并且 UI 设计非常棒。Notion 的设计太好看了。在熟悉基本功能后,有一段时间痴迷于排版,每天不停地寻找和设计模版。最后,在 N 天之后,我终于结束了这种狂热行为。

在 Notion 中痴迷于设计个人模版的日子,我获得了以下几个教训:

1. 寻找工具很重要,但不可能一步到位。先实践,再反过来驱动需求

我在 Notion 中设计模版的时候,当时的心理活动便是为我可能用的使用场景都设计一个对应的模版。这样的后果便是,我的 Notion 页面中存储了十几个不同场景的模版。然而,最后用的模版主要就是会议、读书、习惯打卡这几个模版。

工作流三角:通过实践深化对于使用场景的认识,驱动使用者的需求,再根据工具特性选择工具

2. 过于自由是产品的错吗

像 Notion、Roam 等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可以自定义的功能。这导致用户在设置这些自定义功能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产品设计的错误吗?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后来与其他的一些用户交流,某些人也有和我类似的折腾经历。如果有一天折腾累了,或者发现自己很少产出的时候,可能便开始停止折腾。随后逐渐开始关注内容,同时降低对产品设计的过分投入。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就像突然发现一种全新的电子设备,只有尝试体验过了以后,才会逐渐降低内心的欲望。

3. 模版就是生产力

为什么模版在 Notion 类产品中如此重要?

  • 使用模板可以 高效处理一些重复性任务
  • 内容的标准化和结构化,方便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更重要的是, 模版本身便是蕴含了某种工作流 。在使用模版的时候,你不再需要关注排版,而是专注于思考和问题解决。
  • 由于你的工作场景、工作需求等都在不断变化,因此, 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模版 。试图设计出完美的模板,只会阻止你的行动。在你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实践产生需求,进而逐步优化和改进模版才是正途。

Database 的价值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 Notion 的 Databse 所着迷。后来才发现 Notion 的 Database 借鉴于 Airtable 等产品。区别于 Airtable, Notion 的所有 Database 都是基于 Page 的基础上耦合而成。如果你打开 Notion Database 的某个页面,你会发现这个Page 页面上有不同的属性信息。而 Notion Database 便是这些属性信息以表格、看板、日历、画廊、时间轴等多种视图加以展示。简而言之,Notion Database 的多种视图便是对于多个页面按照一定的 属性信息 标准进行筛选的 透视 结果。通过透视,我们可以像了解摘要一样,快速从不同维度审视你要处理的对象。我想,这便是 Database 的主要价值。Database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但是依然是可以进化的。下面是一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增加页面预览功能

相信有不少用户同时深度体验过 Notion 以及 Roam Research、WorkFLowy 等工具。作为对比,你会发现,虽然 Notion 类产品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很多用户,但是从内容组织理念而言,和 EverNote 等产品一样,使用起来感觉 过于沉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Notion 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了基于文件夹的树状网络组织体系。另一方面,Notion 基于 Block 编辑器的设计,可以无限嵌套包括 Page 在内的各种 Block. 那么, 如何使得有些沉重的 Notion 页面变得“轻盈灵动”一些 ? 在 Roam 等工具中,解决方案包括 Sidebar、窗口多开、页面预览 功能。对于 Notion 等应用而言,已经有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了基于评论、高亮等内容的操作面板。具体可以参阅我的另外一篇《 Notion 优质资源汇总 》。借鉴 Roam 的解决方案,我最期待 Notion 类应用增加页面预览功能。这样便可以在沉重的页面嵌套中,在不用打开新页面的情况下,快速浏览和编辑下一层的 Pgae 页面。

页面预览,也是一种透视。和 Database 理念相通

增加块属性

后来,由于我个人更喜欢大纲编辑器,对 Notion 的使用便逐渐减少。而在使用双链笔记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 Database 进化的某种路径。

Database 主要利用了 Page 的页面属性。而在 Roam、Logseq 等工具中,不仅有页面属性,也有块属性。同为 Block 编辑器,Notion 类产品,能否借鉴前者 增加块属性功能

Logseq 的块属性以及 Query Table 演示

提升页面属性的灵活性

在 Notion 类产品中,页面属性与 Database 存在高度的数据耦合性。这意味着,如果我在其他地方引用这个页面,却无法看到相关的页面属性内容。这样的话,降低了页面的灵活性。而Notion 的后继者可以进一步优化,降低Notion 页面设计中的 数据耦合性, 部分借鉴 Roam 类工具所拥有的页面属性设计,实现 Query For Logseq、Dataview For Obsidian 这样的高级查询功能。当然了,我不懂底层技术。总之,希望 Notion 类产品借鉴其他工具的优点,强化自身的检索功能。

Game Example
Obsidian 的 Dataview 可以实现动态、精准的高级查询

探索更多 Database 视图的可能性

Notion 普及了 Database, 然而并意味着代表 了 Database 的所有可能性。期待 Notion 类产品能借鉴 Notion 之外的工具,实现更多的新特性。比如,任务管理工具 Taskade 拥有比 Notion 表格视图更好用的 操演视图 ,以及 Notion 没有的 思维导图 组织结构图 。而在 ClickUp 中则拥有包括 Box、Workload、Activity、Map、Whiteboard 等更多的视图模式。具体参见下面插图。通过 更为多样化的视图 展现 Database, 进一步挖掘数据库的潜力。

Taskade Live Demo Project Views
Taskade:思维导图模式
Taskade:组织结构图模式
Map View in ClickUp™
ClickUp:Map View
ClickUp:Box View
ClickUp™ | One app to replace them all
ClickUp:Workload View

究竟在什么场景中使用 Notion-Like 产品

是否要使用  Notion-Like 产品

目前,除了 Notion,另外一款很火爆的产品便是 Roam Research. 那么,是该使用 Notion-Like 的产品,还是应该使用 Roam-Like 的产品(比如,Logseq)?这个问题本身可能便是一种 All in One 的思维。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两者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或许可以进一步阅读简悦作者 @ Kenshin 的《 放弃纠结、拥抱妥协,重器轻用就是高效 》 以及 吕立青_JimmyLv 的《 我是如何艰难地克服「效率成瘾」的? 》,便可以找到答案。

我就是想要找一款主力工具,那应该如何抉择呢

Notion VS Roam ? 这两种都属于以 Block 编辑器为基础的笔记工具,然而 这两种产品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理念

《冰与火之歌》的作者马丁大爷说:“我认为 存在两种作家:建筑师和园丁 。建筑师提前计划好一切。他们知道房子里会有多少个房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屋顶,电线会通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管道。他们甚至在钉上第一块木板之前,就已经把整个东西设计和蓝图打印出来了。园丁挖一个洞,把种子放进去浇水。他们知道那是什么种子,他们知道是否种下了幻想的种子或者神秘的种子或者其他什么。但是当植物长出来,他们浇水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它会长出多少根树枝,他们在它生长的时候就发现了。我更像一个园丁,而不是一个建筑师。”

对此,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 园丁类型 的用户,那么你更适合选择 Roam 类型的笔记应用。如果你认为自己是 建筑师类型 的用户,那么你可以选择 Notion 类型的应用。

如果你选择 Notion 类型的应用,我主要用于哪些场景呢?

这个确实因人而异。我在《 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 》这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 选择工具的 9 个标准:比如功能性、可拓展性、开放性、安全性、可移植性、易使用性、社区、UI 设计 . 同时提出了需要根据使用场景的 任务需求 内容时效性 发展周期性 选择工具。具体您可以进一步阅读这篇文章,再反思您的使用场景。对于我而言,Notion 类产品属于在线文档,我更愿意将其作为我的 在线数据中心 ,主要用于和其他用户 分享数据 或者进行 在线协作

这篇文章是一些简单的思考和畅想,主要是作为个人使用工具的记录和反思。可能会挂一漏万,也可能会以偏概全,期待您留下你的使用体验。

相关阅读

最后推荐 Notion 类笔记软件的用户,阅读下列关于文章,可以为你提供相关的小组件、插件等多种资源:

FlowUs
NotionPet

43
16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43
等 43 人为本文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