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精神,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抓手,不断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
“
三国两区一基地
”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积极进展。
一、城市和工业生产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通过实施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和山地整理开发工业梯田,大大拓展了城市和工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堰市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57.6平方公里,增加到80平方公里,城区的面积增长了39%,城区工业用地达到近4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东城工业新区、西城工业新区和龙门沟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2015年,已搬迁到工业园区企业48家,其中:东风板块11家,张湾片区22家,茅箭片区已搬迁9家,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汽车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专用车产量增幅达65.2%,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二、老工业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东城工业新区总规划面积1333.33公顷,已建成1200公顷,以东风公司8万辆重型车项目为龙头,建设商用车整车工业园。主要发展整车装配、检测、调整和客车、车架、车身内饰、传动轴、车桥、液压系统、锻造等业务。西城工业新区总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已建成约1466.66公顷,主要由动力总成工业园、装备工业园、零部件工业园、专用车工业园以及生物产业园组成,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同时培育汽车租赁、现代物流等配套服务业。龙门沟工业园总规划用地466.67公顷,已建成333.33公顷。重点发展经济型商用车、客车、车身及相关汽车配套业务和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加快。
以东风装备制造公司、湖北先锋模具公司、十堰华昌达公司、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天舒机电公司、高周波公司为龙头的企业集群式发展,带动了智能自动生产线设备及工装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热处理设备等领域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东风特汽新能源客车项目、湖北万润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华昌达公司智能机器人项目加快推进。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十堰生物产业园初具规模,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落地,生物产业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我市生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201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3%,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物流发展特色鲜明,运作模式推陈出新,枢纽优势不断放大,三大物流园区和三大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大宗建材、家电、钢材、农资、小商品、汽车及零配件等重点领域商贸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由林安物流、寿康永乐、新合作、亨运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一批专业电商平台先后涌现并发展壮大,十堰秦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亿脉科技公司(汽配人网)入选省级电商示范企业,注册用户达23万户,服务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十堰汽车汽配电子商务基地入选省级电商示范基地,淘宝特色中国十堰馆上线运营。
五、城市宜居水平全面提升。
新建了发展大道等城市干道30余条,改造背街小巷和市政道路微循环260余条,改造城中村54个,新增保障性住房14.3万套,污水管网累计达到1171.7公里,武当山机场建成通航,十堰火车站北广场、武西高铁、京能热电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四方山生态公园、城市绿地、街头公园等向市民开放。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柳林中学、车城高中、北京路中学等开工建设,实现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
(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