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总是签不成
每当中日韩自贸区有进展时,三国之间总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早在2012年中日就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但是在当年的9月10日,极力推动《中日货币互换协议》的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突然在家中上吊自杀。6天后,与松下忠洋一起推动中日协议的日本新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在自己家附近突然倒地昏迷,不治身亡,死亡原因不明。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成功抵达钓鱼岛,5名“保钓义士”通过游泳的方式登上钓鱼岛宣誓主权。然而发动保钓行动的所谓“义士”,比如罗堪就、梁国雄、曾健成、古思尧、杨匤等人,无一不是港独的急先锋,而香港保钓协会背后的金主正是CIA和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受钓鱼岛争端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剑拔弩张,《中日货币互换协议》被迫在2013年作废。

2012韩日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爆发领土争端,韩国亲美派总统李明博于8月10日登上独岛,至此领土争端进入白热化。李明博是现代集团一手培养起来的代理人,而韩国的财阀在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被华尔街资本集体收编,绝不敢逆美国意志行事。朴槿惠上台后中韩关系一度进入“蜜月期”,但是2016年韩国不顾中国反对强行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使中韩关系跌入冰点。作为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同李明博一样是财阀利益的代言人,而正是乐天集团主动为萨德部署提供了场地。这些“奇怪”事件毫无疑问是美国主导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破坏中日韩三国关系,阻止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实现。美国为什么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如此忌惮呢?

因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实现,将直接冲击美国的全球霸权体系。 首先是美元霸权。布雷顿森体系确立以来,美国通过美元作为最权威的世界性结算货币的地位确立了一种新的经济霸权,由于1971年布雷顿森里体系瓦解以后不再实行金本位制,美国可以通过无限制的印钞来搜刮全世界的财富。虽然各国取消了固定汇率制,但绝大部分国家的货币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以美元为标杆,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干脆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由此美国掌握了国际汇率的“最终解释权”,美国可以通过美联储自由操纵别国货币汇率,许多经济能力弱的国家根本扛不住美国的汇率大棒。此外美元霸权下美国偿还债务也相对轻松,通过多印美元一方面可以直接用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美元贬值,实际上使美国的债务“缩水”,变相减轻了美国的债务压力。货币互换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经济总量上看,中日韩三国GDP占全世界的20%—25%,中日韩自贸区一旦落地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中日韩三国进行贸易时可以跳过美元实现本币直接结算,这将直接冲击美元的世界性霸权 。而且这种冲击很有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会有更多的国家与中日韩缔结货币互换协议,从根本上动摇美元最权威的世界性结算货币地位。

其次是军事霸权。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取得成功将对朝鲜形成巨大的辐射效应,为半岛关系改善提供更大的空间。而所谓的“朝鲜军事威胁”正是驻韩、日美军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一旦“朝鲜威胁”消除,美国将不再有正当理由继续在韩日维持驻军,因此美国绝不乐见任何有利于朝韩关系得到彻底改善的情况出现。今年5月24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将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能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紧接着“奇怪”的剧情再度上演:部分日本政客高调宣称将为钓鱼岛更名,湾湾政客则迅速响应,公开宣布要进行“保钓”活动,钓鱼岛议题迅速升温;许多在韩国的“脱北者”组织“不约而同的”向北边大量散发传单,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印度边防军主动挑起事端,即使付出印度普通士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东北亚地区的一切博弈都将围绕中日韩自贸易区展开,发生“黑天鹅事件”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虽然形势严峻但仍有利好因素:中日韩是应对新冠疫情最有力的国家,目前三国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国内的疫情;文在寅应对疫情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韩国民众的高度认可,其领导的共同民主党在4月15日的议会选举中豪取300个议席中的180席,完全取得了国会的主导权;在经历新冠疫情、奥运会延期等一系列波折后,中日韩自贸区几乎成为了安倍最后的“救命稻草”,安倍要想“名垂青史”就必须做出选择。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考验着三国领导人的智慧,更考验着三国人民的决心。希望这次三国领导人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干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紧跟国家步伐,在玩网络时擦亮双眼,对各种“节奏”提高警惕,不给国家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