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中式君语+有的时候言多必失,所以学会少说话,也是人生的一种经营。

古语有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知人不言,看破不说破;责人不苛,留有余地;敬人不卑,不卑不亢。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才能既让别人感到舒服,又让自己活得自在。知人不言尽,知事不声张《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可惜不善于言辩,没有口才。孔子不以为然的说:何必要有口才呢?伶牙俐齿地和别人去争辩,常常惹人厌恶。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得上仁,但是为什么要能言善辩呢?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看来,能言善辩的人,未必就好。很多时候,说话咄咄逼人反而更让人厌恶,更有甚者,有些人喜欢往别人的痛处上说,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把别人看得一清二楚。殊不知,这只会让人对其敬而远之。毕竟,谁会愿意和一个没事就戳自己痛处的人做朋友呢?古人云:多言多败。真正成熟的人,从来都是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看破不说破。五台山金阁寺门口的一副对联上写道:看破世事难睁眼,阅尽人情暗点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犯错出丑的时候,不要去做那个“火眼金睛”的聪明人,出一时的风头,让别人难堪。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说话做事不能太绝,要保留一定的界限和分寸。能够看破固然是一种能力,选择闭嘴更是一种成熟。人生在世,不必处处出头,不用事事争先,与其多嘴多舌,不如收敛锋芒,点到为止。责人不苛尽,得理能饶人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中写到:责人到闭口卷舌、面赤背汗,犹刺刺不已,岂不快心!然,浅隘、刻薄甚矣!故君子攻人,不得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令其自新,则可。责备别人的时候,将对方逼到哑口无言、汗流浃背、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还滔滔不绝地持续指责;逞一时之快,却暴露了自己度量狭隘、说话刻薄的品行。所以说,君子在指责他人的时候,要懂得给对方留下改过自新的余地。人人皆有可能犯错,不揪着别人的错处不放,给对方留有退路,让其能够改过自新,方是智者所为。苏轼的才华横溢,但仕途却一路坎坷、屡遭打击,这与他喜欢讽刺挖苦,肆意褒贬别人有很大关系,这大概是文人的通病。在王安石变法推行青苗法时,他就写了首《山村》的诗: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诗的大意是老百姓等了半年才拿到青苗钱,而拿到了钱后,就立即在城中过度消费。后来,他又作《和述古冬日牡丹》一诗: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借化工比执政,借闲花比小民,讽刺变法新政和当朝的执政者。后来因此被人攻讦,从湖州任上逮捕,回京问罪,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的来由。苏轼之所以身陷囹圄,就是因为逞口舌之快,对宋神宗王安石的变法肆意褒贬。说到底,宋神宗王安石的变法,是为了减少地主士绅,用高利贷对普通老百姓进行盘剥,把其中一部分钱拿来富国强兵,以改变北宋被辽金西夏,吊打欺侮的局面。执行措施可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没必要这样挖苦苛责,苏轼在评价汉武帝和卫青时,也有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有些人反应快,口才好。不管自己有理没理,只要让抓住了对方的小漏洞,就会展开大肆攻击,将对方辩到哑口无言。这种人若是放到辩论会或是谈判桌上,可能是个人才。但是,人生不是一场辩论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争论不休,得理不饶人,早晚是要吃亏的。老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学会谨言慎行,把话说尽,把事做绝,没什么好处。得理能饶人,给别人留下的余地,或许就是自己未来的生机。敬人不卑尽,莫讨好他人《周易》讲: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不谄媚,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不轻慢,这才是君子的品格。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当我们居于下位时,总会不自觉地高看他人,把莫名其妙的光环加到他头上,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低。有一年,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去广州暨南大发表演讲。学生们看到他,都激动非常,有要签名的,有求合影的,还有很多拍照发微博的。演讲开始后,白岩松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刚才看到有一条微博,写着:就要见到白岩松老师了!!!!!!!!用了八个感叹号!我非常替你可惜。当你拥有一个表达空间的时候,你却把权利用在感叹上,而不是提出你的问题。我想,如果今天的论坛要让我们拥有一点什么的话,那就从平视开始。不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都不该去仰视;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都不该去俯视。我们常常将尊敬与讨好搞混,把敬人三分,做成了卑躬屈膝,将尊重他人,做成了惟命是从。待人,要从平视开始。一个在某方面极其强大的人,在其它方面可能就是个普通人,吃糖也甜,挨打也疼,不必过分神化谁。习惯性仰视他人,习惯性放低自己,这其实是一种讨好型人格。想要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不要妄自菲薄,过度的谦卑只会让人瞧不起你。在敬人的同时,不必过分委屈和看低自己。敬人而不卑微,能低头也懂抬头,才能不卑不亢,活得自在。知人不言尽,有看破的聪明,也有不说破的智慧;责人不苛尽,有敏锐的眼光,也要有宽阔的心胸;敬人不卑尽,有尊重的修养,也有不讨好的底气。人生海海,世事繁杂,愿你能修炼出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用更大的格局,经营自己的人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举报不良信息 | 投诉侵权信息 | 申请删除词条 | 意见反馈 | 贴吧讨论

    ©202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