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 五代十国 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 南宋 合称 宋朝 ,又称 两宋 ,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 后周 诸将发动 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 东京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改元 建隆 。后通过 杯酒释兵权 ,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 藩镇割据 的乱象。 但也导致宋朝与 辽国 西夏 金国 的战争中失利。 靖康 元年(1126年)发生 靖康之难 ,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 海河 河北 霸州 山西 雁门关 为界;西北以 陕西 横山 甘肃 东部、青海 湟水 为界;西南以 岷山 大渡河 为界。 宋神宗 时通过 熙河开边 收复 河湟 宋徽宗 时期于 青海 北部置 陇右都护府 ,并重金赎回 幽云 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 唐朝 ,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 积贫积弱 ”的局面。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儒学 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 咸平 三年(1000年)GDP为265.5亿美元 ,占据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 西欧 的400美元。 北宋时期,因推广 占城稻 ,人口从 太平兴国 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 宣和 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 东亚 朝鲜 日本 关系交流密切,在 东南亚 越南 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 ,同时还影响到了 西亚 非洲
赵匡胤在拥立 郭威 后周 的皇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遂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郭威派赵匡胤到 滑州 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 柴荣 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显德元年(954年), 郭威 去世,养子 柴荣 继位,是为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年仅7岁的儿子 柴宗训 继位,军国大政只好由大臣决断。此时,赵匡胤已经掌握军队大权,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与 杨光义 石守信 李继勋 王审琦 刘庆义 韩重赟 刘守忠 刘廷让 王政忠 等结为“ 义社十兄弟 ”。其幕下,弟弟赵光义,幕僚 赵普 李处耘 等。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剌史派员进开封向朝廷送来紧急战报,称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请求朝廷出兵御敌。宰相 范质 王溥 未核实军情,仓促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 都点检 赵匡胤 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 陈桥驿兵变
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北宋先后消灭 南平 (荆南)、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5)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朝,后灭 北汉 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弟弟 赵光义 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困顿,就躺下休息。宦者宫女皆被屏退离开,赵光义自己来照料皇兄。众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话,接着蜡烛光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玉斧戳雪之声,听见赵匡胤高声说:“好为之,好为之”。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唤人,叫皇子都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且一反次年改元的惯例,立刻改元 太平兴国
在五代十国的 后晋 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曾把北方的 幽云十六州 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 辽国 。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景德元年(1004),宋战胜辽, 宋真宗 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 ,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 澶渊之盟 ”。庆历二年(1042年),又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改“赠”为“纳”。北宋每年向辽交纳“ 岁币 ”,双方互不侵犯。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神宗时又割河东地七百里。
宋仁宗 康定 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期间, 西夏 皇帝 元昊 对宋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庆历四年(1044)订立和约。史称 庆历和议 。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称“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庆历和议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20多年。
早在宋太宗、真宗时期,已有一些人就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宋仁宗 天圣三年(1025), 范仲淹 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两年后,范仲淹在 应天府 掌教书院时,又有《上相府书》,提出同样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庆历年间,宋仁宗迫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 答手诏条陈十事 》的奏疏,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 冗官 、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 他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够搞好政治,使百姓“各获安宁,不召祸乱”,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 庆历新政 ”。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便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继被迫离职,变法随之流产。

北宋 熙宁变法

内外交困的局面使一部分比较开明的统治者要求变法改革。北宋经 仁宗 英宗 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1067年, 宋神宗 即位,决心变法。熙宁元年(1068), 王安石 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熙宁二年(1069)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变法派形成了 吕惠卿 章惇 蔡确 等为变法派中坚力量的体系。 赵顼 和王安石的新政策在熙宁二年以后陆续实行。
熙宁变法
富国方面
农田水利法 [33-36] [38-39]
强兵方面
置将法 [41-42]
其他
另外,王安石还编纂了《 三经新义 》,颁布天下。通过对儒家《 》、《 》、《 周礼 》的重新注释,为变法创造理论依据。
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 元祐 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宋神宗死后,他年方十岁之子宋哲宗即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 司马光 做宰相,新法全部被废掉,变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史称“ 元祐更化 ”。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 章惇 为相,恢复新法。
宋徽宗 赵佶 继位后,面对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北宋王朝,开始整顿朝政。可是一年以后,逐步懈怠政务,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由于北宋末年官吏的腐败,人民纷纷起兵反抗。 方腊 于宣和二年(1120)10月率众在今安徽 歙县 七贤村起义,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宣和三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腊起义 严重打击了宋王朝的统治。
早在政和元年(1111年), 宋徽宗 派大宦官 童贯 出使辽朝,了解辽朝的政治形势。童贯在这次出使过程中,遇到了燕人 马植 ,向童贯献策取燕,深受童贯赏识,被童贯改名为李良嗣,带回开封。李良嗣向宋徽宗陈说辽 天祚帝 的荒淫和政治腐败,女真对辽恨之入骨,如能从登莱过海,与女真族结好,相约攻辽,则燕地可取。宋徽宗对此非常高兴,又赐姓赵,开始了谋取燕京的一系列活动。
当辽朝在 金兵 的进攻下,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宋徽宗、 蔡京 等人以为联合女真夹击辽朝,进而收复 燕云十六州 的时机已成熟。于是,重和元年(1118)宋廷以买马为名,遣使从 登州 渡海到辽东,同金朝商议共同伐辽的事宜。宣和二年(1120)宋再遣 赵良嗣 等使金,遂与金订立“ 海上之盟
辽朝 灭亡后,金朝即乘胜侵犯北宋。东京城破,开封军民抗敌情绪很高,要求参战的人达30万之多。金军不敢贸然进占全城。于是提出“和议”,向宋王朝勒索 。宋钦宗派宰相 何栗 去金营乞和,完颜宗翰和宗望却要宋钦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宋钦宗不得已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对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民众进行镇压,然后金军大肆搜括宋朝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大雪纷飞,被掳掠一空的开封人民遭受饥寒无情的袭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宋朝腐朽统治者的投降政策,使开封人民遭受难以言状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 伪楚 皇帝。四月初一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 宝玺 、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北宋由此灭亡。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 赵构 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登基,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最后在 临安 (今杭州市)落脚,暂时稳定下来。之后建立了 南宋 ,是为 宋高宗 。徽、钦二帝被掠去后,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国。 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 雁门山 - 大茂山 - 白沟 一线。由于失去 燕云十六州 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 柳树 。与 西夏 的作战方面, 宋神宗 力图开拓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 宋哲宗 时又进一步取得了 湟水 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宋廷置 陇右都护府 收复 河湟 ,宣和三年(1121)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 金国 赎回 幽云 七州 ,宋朝也在与 大理 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北宋规定 州郡 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 转运使 提点刑狱 安抚使 提举常平 等司,统称“ 监司 ”,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时用武人。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的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北宋 行政区划

北宋行政表
东京开封府 ,滑州
金州,房州,均州,邓州,唐州,襄州,郢州,随州
西京河南府 ,颍昌府,孟州,郑州,汝州,陈州,蔡州,颍州
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沂州
南京应天府 ,兴仁府,兖州,徐州,单州,郓州,濮州,济州
北京大名府 ,开德府,河间府,沧州,清州,雄州,棣州,滨州,德州,博州,冀州,莫州,霸州,恩州
真定府,怀州,卫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赵州,深州,祁州,定州,保州
太原府,隆德府;晋州,绛州,泽州,汾州,隰州,石州,丰州,府州,麟州,代州,岚州,宪州,忻州,辽州
京兆府,延安府,河中府;环州,庆州,宁州,耀州,坊州,丹州,商州,虢州,陕州,解州,同州,华州
凤翔府;秦州,会州,巩州,岷州,阶州,成州,凤州,陇州,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廓州,河州,兆州
威州,茂州,绵州,汉州,彭州,蜀州,眉州,简州,嘉州,黎州,雅州,邛州
潼川府,遂宁府,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
资州,普州,梓州,荣州,戎州,祥州,泸州,纯州,滋州,昌州,合州,果州,渠州,遂州
兴元府;三泉;文州,龙州,剑州,利州,兴州,洋州,巴州,蓬州,阆州
夔州,达州,开州,万州,施州,忠州,涪州
荆湖南路
荆州,邵州,永州,衡州,全州,道州,郴州
江陵府;靖州,沅州,辰州,鼎州,沣州,岳州,鄂州,安州,复州,归州,峡州
连州,广州,封州,康州,新州,端州,英州,韶州,循州,梅州,潮州,惠州,南恩州,南雄州
桂州,贺州,昭州,梧州,浔州,邕州,廉州,雷州,郁林州,琼州,高州,化州
容州,藤州,象州,贵州,柳州,宾州,宜州,观州,钦州
福州,建州,漳州,泉州,汀州,南剑州
江宁府,宣州,徽州,信州,饶州,江州,池州,太平州,南康军,广德军
洪州,筠州,袁州,抚州,吉州,虔州
杭州,苏州,润州,常州,秀州,湖州,睦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衢州,婺州
亳州,宿州,海州,泗州,楚州,滁州,真州,扬州,泰州,通州
寿州,濠州,和州,庐州,光州,黄州,舒州,蕲州
云中府,武州,应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
燕山府,涿州,檀州,平洲,易州,营州,顺州,景州,蓟州,经州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中书门下 枢密院 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 盐铁 、户部、 度支 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经过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
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 枢密使 参知政事 三司使 ,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宋朝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央集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 中唐 五代 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宋太祖后期起, 举人 礼部 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 殿试 ”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沼帔数量庞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便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北宋 司法

五代时期谈不到有司法制度,藩镇跋扈,任意杀伐滥刑,视人命如草芥,刑部形同虚设。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避免中晚唐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的乱象,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建隆二年(961年),他以“ 杯酒释兵权 ”的方法,解除了 石守信 王审琦 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将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同时规定,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 殿前都点检 、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 殿前司 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军司 ,鼎足而立。
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 枢密院 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 殿前司 侍卫司 ,分别由 殿前都指挥使 、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 禁军 、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 中央军 ,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 厢军 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 乡兵 则是按机关抽调的 壮丁 。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边境上只屯驻较少量的 禁军 ,对辽、 西夏 逐渐采取被动防守的方针。 宋太宗 曾这样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60-62] 宋代越窑青瓷粮仓
北宋时期,南方农民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 范仲淹 的《水车赋》有“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之句,就反映了这种有轮轴、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动的筒车。北宋政府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田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 、耧、 、锄、 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认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 捍海堰 、浙江捍海石塘、 钱塘江 堤、 西湖 等处。如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余顷,年久堙废。
宋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农田均获其利。此外,福建莆田县的 木兰陂 ,也是当时著名的工程。木兰陂有宽80米,高10余米,长160余米的大坝,可拦洪、蓄水、排灌,使万顷农田旱涝保收。至今仍十分坚固,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64-65]
  • 因地制宜
北宋农民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在山地、江畔、海边开垦出大片良田。圩田在南方有了进一步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如著名的芜湖县(今属安徽)万春圩即有田十二万七千亩。此外,农民们还造出许多新型的田地,如山田、淤田、沙田、架田等。太宗时,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余顷。真宗时,增至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余顷。以后也不断增加。
  • 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
随着北宋的统一,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很大进步, 汴绣 宋绣 尤为著名。当时,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 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最杰出的要算是北宋时期的各种瓷器了。 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官窑 钧窑 汝窑 定窑 和哥窑,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则胭脂、朱砂兼备, 色釉 莹澈;定窑以白瓷著称,并能制红瓷,其产品十分精美;章生一的 哥窑 及其弟章生二的弟窑盛产 青瓷 ,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 景德镇瓷器
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69-70] 宋瓷 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 采矿冶炼
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重要冶铁中心 徐州 东北的利国监,有三十六冶,矿工约四千人。江西信州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安徽繁昌冶铁遗址中,有高约2米,面积达750平方米的废铁堆,反映了当时冶炼的规模。在开采冶炼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大有增加。以铜和银为例,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两,照官府征收十分之二税率计算,可推知年产铜7000多万斤,银100多万两,产量都超过唐朝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 丝质产业
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并以两浙和四川地区最发达。从河北东路到江南东路的整个沿海地区,丝织业也有相当规模。丝织品种类繁多,如绫有二十几种,锦有四、五十种。南北各地均有不少珍品,如蜀锦历久不衰,畅销全国;定州缂(kè课)丝,用各色丝线织出艳丽逼真的花草鸟兽,宛如雕刻而成,堪称一绝;单州(今河南单县)的薄缣(jiān肩),每匹才重四两,望之若雾,等等。在丝织业发达的某些地区已出现了一批独立经营的机户,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形式,为出卖商品而生产,反映了丝织业生产发展的新的情况。
  • 漕运造船
北宋定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加之海外贸易兴盛,便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官营作坊以造 漕船 为主,同时造座船、战船、运兵船等,民营作坊则制造商船及游船。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2900多艘。北宋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相当大,徽宗时造的出使 高丽 的大海船,称为“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中国造船工人的首创。
北宋官府设有很多造船场所,分布在今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其中虔州(今江西赣州)、吉州(今吉安)、温州(今属浙江)、明州(今宁波)是著名的造船基地。太宗时,全国每年造船已达三千三百余艘,远远超过唐代。北宋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在对外贸易中,中外商人乘坐使用的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船只。 交子——北宋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北宋的纸币有交子、钱引和小钞三种。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唐玄宗 天宝 年间每年铸币32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每年就达到80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到神宗熙宁六年(1073),达六百余万贯。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大城市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国家税收中白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1021年(天禧五)为883900多两,到宣和二年(1120)为1860万两。黄金虽在流通,但不占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 ──“ 交子 ”。北宋建立后,四川地区长期使用铁钱,因铁钱重,携带不方便,公元10世纪末叶,成都市场上遂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仁宗天圣元年(1023)冬,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借口商人争讼不息,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 钱引 ”,扩大流通区域。但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于是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
  • 商税专卖
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宋朝商税分为两种:过税,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正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时,即增加到2200万贯。
北宋政府为了搜刮更多钱财,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北宋专卖制度的实行,使得封建政府大获其利,但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 城市经济
唐代开始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集市——草市和墟市,到宋代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中、小城市周围,北方叫“集”,南方叫“墟”。农村中也出现定期举行的小市。
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城市从唐代的十多个增加到四十多个。其中开封、洛阳、杭州、扬州、大名、应天(今河南商丘)、苏州、荆州、广州、成都、福州、潭州(长沙)、泉州等都是著名的繁华都市。开封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最为典型。全市人口不下百万,城中店铺林立,计有六千四百余家,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市场上的商品从日常用品到奇珍异宝,无所不有。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居民区)、“市”(商业区)分区,交易只能在市里进行,而且只能在白天进行,入夜即止。北宋时,开始打破了“坊”、“市”和昼夜的界限。开封市内,商店可以随处开设,而且有了夜市和晓市。当时开封市内还出现了“瓦子”(或叫“瓦舍”、“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和说书、唱戏的,热闹非常。
  • 广告竞争
宋朝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场竞争,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多数商家利用“广告”进行角逐。宋代商人拥有较强的广告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追求经济利益,客观原因在于他们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商人们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宋代出现了诸如“声响广告、商品展示类广告、悬挂式广告、媒介广告、节日广告”等一系列的广告形式。 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北宋除广州外,又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今浙江嘉兴)五地设市舶司,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北宋中期,每年的市舶收入达六十三万贯,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北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金属等,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象牙、珠宝等。
宋代远洋航行的海舶,无论是船体构造还是经营规模,抑或成员人数都很庞大。船内作业的劳动编成,也截然分化。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所造船舶规模大,数量多。根据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二《江海船舰》的记载,大型中国海舶载重达1万~1.2万石(500~600吨),同时还可搭载500~600人。中型海舶载重2000~4000石(100~200吨),搭载200~300人。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 王安石变法 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北宋的 田税 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亩征税,每年夏秋各征收一次(沿袭唐朝的两税法)。北方各地大致每亩中等土地可收获一石,须纳官税一斗。江南各地由于产量较高,每亩须纳税三斗。唐代的两税法是按资财多少征税的,而宋代则是按土地面积定额征税的。秋税,是在秋熟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是以收钱为主,或者折纳绸、绢、绵、布。
按亩征税是征税的基本标准,但是在实际征收时,还有所谓“ 支移 ”、“ 折变 ”的计算,从而提高了实际征税的税额。“支移”就是在征收秋税时,要求农民运至指定地点交纳,如果农民不愿随长途运输之劳,就要多交一笔“支移”,也就是“脚力钱”。“折变”就是在征收夏税时,钱物辗转折变,也提高了实际交税额。
官田 佃农 耕种,由政府收取地租,称为“公田之赋”。但官田本身无人交纳秋夏二税,往往又把二税加到佃农头上,加重地租数量,即所谓“重复取税”。
北宋的身丁税规定,男子20岁为丁,60岁为老。凡是20岁至60岁的男丁,都要交纳身 丁税 ,交钱或交绢,与两税同时交纳。
北宋承袭五代十国的苛捐杂税,以类合并,统称之为“杂变”。其中名目繁多,如农器税、牛革税、蚕盐税、鞋钱等,即所谓“随其所出,变而输之”。杂交也必须随同两税输的。
和籴 是官府强制收纳民间粮米; 和买 是官府强制收购民间布抽。在实行和籴与和买之初,是按土地多少,分别派定强制征购的数量,并付给一引起价款,到后来,则都是“官不给钱而白取之”。
北宋是个非常奇特和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一方面,北宋虽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实力不强,与 辽国 西夏 对抗时长期处于劣势。经济上虽然十分繁荣,但北宋政府经常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由于北宋在军事上“积弱”,在经济上“积贫”,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贫弱的一个朝代”。
然而,在另一方面,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中国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北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登峰造极。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正如 陈寅恪 先生所言:“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新唐书》和《新五代史》这两部史籍都是纪传体史书,这种体裁的史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要内容。《新唐书》由欧阳修主持编写,《新五代史》则是欧阳修以一己之力私撰的。
《新唐书》不仅补了《 旧唐书 》之缺,对了解唐朝史书,也颇有帮助。《新五代史》相对《旧五代史》而言,取材广泛,叙事生动。加上 欧阳修 文笔简净,因而更有可读性。
司马光 的史学成就更高,他和太史公 司马迁 并称“两司马”,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 资治通鉴 》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的 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下迄 五代 之末(公元959),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该书“详于理乱兴衰”,在取材上“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顾炎武 把《资治通鉴》视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北宋 哲学

参见: 理学
北宋在哲学领域远超唐代,出现了一批理学家。理学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因理学家着重探讨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 理学 ,又称为 道学 。北宋初期,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 理学三先生 ”,但实际的开创者为“ 北宋五子 ”,即 周敦颐 、程颢、程颐
北宋时期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各节日活动的内容也愈来愈多,而作为当时全国玫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 东京 (今河南开封),节日自然过得更加隆重、欢快,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时东京人每年要过的节日很多,诸如 元旦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等节日都会放几天假,另外,每年也都会有两个以上的“黄金周”。跟现代不一样的地方是,宋朝的黄金周比较多, 七天长假有五个,分别 是元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换言之,相当于可以过五个“黄金周”。 在以上众多的节日中,“都城以冬至、元旦、寒食为三大节” ,节日过得格外隆重。
宋朝时中国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饮食业在北宋的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北宋的饮食文化对中国国的饮食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不但有酒楼和分茶店等,也出现极为兴盛的夜市,至今仍影响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馒头 包子 、饼是北方人的主食,虽然南食及川饭在汴京流行,但并没有影响北食的主导地位。 汴京有许多北食店如徐家瓠羹店、马家羹店、史家、桥头贾家瓠羹店,都是以卖羹为主的食店,《 东京梦华录 》记载,头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馒头有“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包子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鹿家包子等包子馒头店,吃食有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名目。另外还有油饼、胡饼店,油饼店,则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 这些饼店的规模很大,而制作也非常专业化。
北宋汴梁的大小酒楼不计其数,宋人把大酒楼叫酒店 上户 或正店,小酒店叫 脚店 。宣和年间最著名的正店是三酒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中著名的有曲院街街南的遇仙酒楼,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 也有资料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欣乐楼、和乐楼、丰乐楼。
北宋时期,人们把商业性游艺场所称为“ 瓦舍 ”(或称“瓦子”“瓦市”“瓦肆”等),而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称作“ 勾栏 ”(或称“勾阑”“钩栏”等),“勾栏”的名称被专指为演出场所。北宋汴京遍布瓦肆。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则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另外还有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大的瓦舍可容数千人。瓦肆主要分布在御街至杀猪巷、马行街、潘楼街、右掖门外街巷等。
这种演唱一般是歌者一人执拍板清唱,有的也用若干简单乐器如筚篥、琵琶、箫、笙、方响等伴奏。歌者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主,宋人且以女性演唱为本色。“小唱”是宋代最普遍的演唱形式,从市井勾栏瓦合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以至于士人家宴,无不采用。京瓦伎艺有“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 这都是擅长“小唱”的著名歌妓。“小唱” 这种唱词形式大受听众欢迎,在勾栏伎艺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商业性质也非常鲜明。
嘌唱是“凡今世歌曲,比歌郑、卫又为淫靡,近又即旧声而加泛滟者名曰嘌唱”。
宋徽宗 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时,有“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在汴京瓦肆中活动。 在北宋末年,“嘌唱”已经与杂剧、说话等伎艺一起,成为瓦肆勾栏和上流社会中一门很重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宋代的“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代表人物有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等。 [100]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北宋时期的傀儡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101]
影戏,亦称“影灯戏”。用纸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是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起源于唐,繁荣于宋 [102-103] ,在宋朝的时候,皮影戏已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盛行的戏剧艺术。 [104] 宋朝骑马图
在整个帝制时代,宋朝的自由化程度算是最高的,政府压在百姓头上的税赋和徭役负担虽然沉重,却在人身权利上给平民松绑,允许你自由流动,也允许你自由集会。当时法律上对民间结社和集会的限制极少,根据《 宋刑统 》记载,只找到一条针对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诸在市及人众中,故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说明除了不能扰乱公共秩序之外,绝大多数集会都是被允许的,事前不需要向有关单位申请,事后也不需要找有关单位汇报。 [105]
宋朝立国的320年间,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唯独没有亡于内乱。 [106]
太平兴国 五年(980)全国有6418500户、约达3210万人 [107] ,若加上未列入主 客户 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至 宋徽宗 大观 四年(1110)全国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 [108] ,学者考虑到 宋代 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当时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 靖康之乱 前夕的 宣和 六年(1124),全国约有2340万户、12600万人。 [109]

北宋 回鹘

回鹘(hú胡)即唐之回纥。唐末,回鹘政权衰落,为 黠戛斯 (即吉尔吉斯)人摧毁。少部分回鹘人移居唐的边境,绝大部分分三支向西南迁徙:一支南移河西地区,称河西回鹘:一支西去西域,以西州(即 高昌 ,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称 西州回鹘 高昌回鹘 ;另一支远徙葱岭以西,称 葱岭西回鹘 [111]
河西回鹘分布在甘(今甘肃张掖)、沙(今敦煌西)、凉(今武威)、秦(今天水)等州和贺兰山、额济纳河一带,以甘州为中心,亦称“甘州回鹘”。后来西夏兴起,攻占了甘、凉、瓜、沙等州,河西回鹘又附属于西夏。西夏为蒙古灭后,河西回鹘又归属蒙古。
西州回鹘在立足之后,向西扩展。北宋初年,其辖境已经西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邻沙州,北越天山,南至大漠。它在这一地区建立了高昌封建政权,都于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西辽建立后,高昌政权成了西辽的附庸,西州回鹘改称畏兀儿。蒙古兴起后,又归附于蒙古。
葱岭西回鹘主要分布在今楚河(在今中亚地区)一带和中国新疆西部。北宋初,其势力逐渐强盛,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首都在八剌沙衮城(今中亚托克马克东南)。十二世纪末,为西辽所灭。
喀喇汗国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其文化较发达,重要城市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是中亚著名的文化中心。

北宋 吐蕃

晚唐, 吐蕃 内部纷争,政权瓦解,分裂为众多部族,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各有首领,不相统属,散布在今青海、 西藏 甘肃 宁夏 等地。其中一些部族相继归附于中原王朝,称作“熟户”,其余的称作“生户”。北宋建立后,同吐蕃各部基本上保持友好关系。
十一世纪初,居于今青海东部的吐蕃 唃厮罗 部逐渐兴起,成为吐蕃最强大的部族,在宗哥城(今 青海 西宁东南)建立政权,辖有 湟水 流域及今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唃厮罗接受宋廷的封赐,与宋保持密切关系,对抗西夏。 治平二年(1068),唃厮罗死。其子孙继续奉行与宋修好、抗击 西夏 的政策,政权延续约百年,后因内讧而崩溃。

北宋 大理

后晋天福二年(937) 段思平 建立的“大理国”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政权。它以洱海地区为中心,辖有今云南全境和四川西南境,分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境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大理政权承袭了 南诏 以来的各项制度,实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对外同四邻基本上没有武装冲突,因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相当发达。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大理人还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本国内通用的文字,叫“白文”或“僰(bó勃)文”,流传了二百多年。
北宋初年,大理与宋朝之间基本上没有往来。熙宁九年(1076),大理遣使向宋贡献地方产品。政和七年(1117),又向宋贡马及麝香等。 宋徽宗 封其国王 段和誉 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从此双方往来增多。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均很活跃。

北宋 壮族

早在唐朝以前,壮族(旧作僮族)人就聚居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及云南、越南交界的地方,一般称之为“西南蛮”或“广源蛮”,有时也泛称为“溪峒蛮”。唐朝在这些地区先后设置了五十多个羁縻州县,以壮族首领为长官。北宋把岭南地区划分为广南东、西二路,壮族聚居地在 广南西路 ,宋政府仍在这里设置羁縻州、县、峒 [112] 五十余所,由壮族部落首领任知州、知县、知峒。壮族以农业为主,多种植水稻,矿冶业和纺织业也有相当规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公元1127年,金国悍将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率率三十万大军攻破东京汴梁,将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洗劫一空,随后带着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皇宫女眷、王公大臣、工匠等三千多人,一路高歌向北。这就是令后人引以为恨的“靖康之耻”,此后的百... 2020-03-10 1337 中世纪,主要是11世纪左右,东西方的北宋与十字军似乎都在同大量以骑兵为主的草原游牧系军队作战。那么北宋与十字军,就军事水平而言,谁更胜一筹呢?再比比北宋一系列在自己国家边境上打的战争,就知道十字军本身是多么不容易了。 2018-01-31 665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明晰地指出朝堂之上一直存在贤臣和小人,至于贤臣当道还是小人得势的原因在于君主。于是孔圣人在某天托梦,决定将曾子送给王父当儿子,于是乎王曾出生。 2017-08-29 532 其实,在宋初之时,宋太祖赵匡胤并非没有动过迁都的念头,在开宝九年(976年)巡视洛阳的时候,宋太祖便隐隐有了迁都的想法。但作为一个从五代十国走出来的帝王,赵匡胤深知“冗兵”尾大不掉的危害,因而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2018-01-26 530 邓广铭、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第4页 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67
  • 从北宋悟现代管理之道 .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61-262页
  • 吴松弟 .《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44-352
  • 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暨南大学, 2004。 黄纯艳,《“藩服自有格式”:外交文书所见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学术月刊》, 2008(8):131-138。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赵宋诸帝,雅意文墨”。清朝郑燮《道情》 诗之八:“金粉南朝 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 注:炎宋是宋朝的说法,这和古代的五行衍生说有关。自秦开始历代王朝为标榜自己为正统,取代前朝是天命所归,都会说自己代表五行之一。秦代以为自己为“水德”,而周代表“火德”,取水克火的意思。到西汉开国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得到了“土德”,因为土克水。而王莽篡汉的时候对五行衍生进行了修改,改“相克”为“相生”。并认为自己得到了“土德”,于是把汉朝改为“火德”,取火生土之意。于是我们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经常可以看到“炎刘”的说法,“炎”就是“火”,“炎刘”就是指汉朝。到了宋代,也认为自己代表着“火德”,故历史上也称“炎宋”。 宋太祖赵匡胤“诚信”搞公关 兵不血刃得吴越(图) .中工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注:郭威之妻柴氏的侄子。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国——统一之局的再造·第一节 陈桥兵变〉》,九州出版社, 2010:第1-8页,ISBN:787510800610。 宋太宗三审刀案 .大连法制报首页 [引用日期2013-12-14]
  •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国——统一之局的再造·第二节 宋的统一大业〉》,九州出版社, 2010:第8-17页,ISBN:787510800610。 中国式“钱荒”:错位的资源配置 .瞭望中国 [引用日期2013-12-03]
  • 程朱理学法治思想探源 .中国法院网 [引用日期2013-12-13]
  • 《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宋朝·立国之初 .中国历代帝王 [引用日期2013-12-13]
  • 北宋宋真宗 中国皇帝中反腐倡廉第一人 .大连日报社版 [引用日期2013-12-14]
  • 注:宋为兄,辽为弟。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辽与夏·第二节 宋辽的和战关系〉》,九州出版社, 2010:第39-50页,ISBN:787510800610。 倡导变法国势中兴的宋神宗赵顼 .议政网 [引用日期2013-12-13]
  •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三章 北宋的内政及其衰亡·第一节 北宋的变法自强〉》,九州出版社, 2010:第59-72页,ISBN:787510800610。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三章 北宋的内政及其衰亡·第二节 新法与党争〉》,九州出版社, 2010:第72-80页,ISBN:787510800610。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分两次举行放款,听民户自愿借贷,第一等户每次所贷不得过十五贯,第五等户和客户不得过一贯半,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当时民间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两倍到三倍的。 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在法令颁布之后的七个年头里,全国兴修的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灌溉民田36万多顷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12-13]
  • .中国民族宗教网 [引用日期2013-12-13]
  • 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亟待修缮 .中国台州网 [引用日期2013-12-13]
  • 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叫“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及坊郭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其数目比免役钱减半。 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这个新法,后来又在杭州、成都、广州、扬州及其他一些城市实行。市易法是利用国家权力,限制大商人在市场上的控制和操纵,稳定物价和调剂市场的需求。政府也从中分取了大商人的利润,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大地主大商人势力的发展 .中国国学经典 [引用日期2013-12-13]
  • 方田均税法:为了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需要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向题,因此实行清丈土地。清丈后,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在清丈过的地区,原来向政府纳税的自耕农,多少减较了一些负担。 置将法:针对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 以训练,“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当时称为“置将”。置将法的推行,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北宋辽西夏 .中国国学经典 [引用日期2013-12-13]
  • 保甲法:这项措施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作保丁,选取地主中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加强地主阶级对农村的统治权。同时规定在农闲时集合保丁,练习武艺;每一大保须于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同时,设立军器监,全面改善武器质量,提高宋军战斗力。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12-14]
  •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 .中国古代史地图 [引用日期2013-12-14]
  •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 .历史上的今天 [引用日期2013-12-14]
  •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双方约定:长城以南的燕云地区由宋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北的州县由金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朝的岁币,照数送与金朝。 注:金人向宋朝索取1000万匹绢,100万锭金,1000万锭银等钱帛。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2-07-15]
  • 宋朝疆域与政区 .中国历代帝王 [引用日期2013-12-13]
  • 两宋时期的临海 .临海市政协文化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宋朝·政治军事赋役制度 .中国历代帝王 [引用日期2013-12-13]
  • 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 .腾讯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宋朝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河南文化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王斌,《历史百科一点通》,海潮出版社,ISBN:9787515701486 岳飞遇害的原因 .搜狐文化频道 [引用日期2013-12-14]
  •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12-14]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张明,《宋代军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ISBN: 9787500485759 张丽,《王安石大传》,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 ISBN:9787801037 姜锡东,《宋史研究论丛(第9辑)》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810973489 《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汪家伦,《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 《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 , 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段本洛、张圻福,《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朝·经济 .中国历代帝王 [引用日期2013-12-13]
  • 胡小鹏,《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宋元卷)》,福建人民出版社。 瓦舍勾栏遍市井 戏曲艺术露头角 .洛阳日报 [引用日期2013-12-14]
  • 任伟,《宋代广告若干问题探研》,华中科技大学, 2010。 中国古代如何经营南海:宋元时南海疆域已基本确定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6-11-18]
  • 北宋的赋税制度 .中国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12-14]
  •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12-14]
  •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12-14]
  • 注: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人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他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 注: 张载是程颢、程颐的表叔,人称横渠先生,他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的集成者。他所作的《砭愚》、《订顽》(即《东铭》、《西铭》)影响深远。张载著有《正蒙》、《理学经窟》等,其理学体系较有体统性。 注:邵雍是北宋最有创造性、自成体系的奇特思想家,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其理学体系集中体现在他写的巨著《皇极经世书》中。 注:程颢、程颐兄弟都曾从学于周敦颐,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是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为北宋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程颐著作有《易传》,和程颢的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 路振,《九国志》: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注:隙积术是用来计算诸如累棋、层坛、积罂(堆砌的酒坛子)一类堆垛物体的体积公式,其中包含了高阶等差级数的计算公式 李开周,《宋朝人过节也有“黄金周”》,《社区》, 2011(5):42-43。 李开周,《宋朝人过节也有“黄金周”》,《社区》,2011(5):42-43。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 赵建春,张鹏,《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民族传承》,《兰台世界》, 2013(8):120-121。 方圆,《从看北宋的饮食文化》,《青年与社会》, 2014(4):343-343。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饼店》:凡饼店,有油饼店、胡饼店。若油饼店,则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唯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 王俊奇,《北宋京城的“大小酒楼”》,《烹调知识》, 1998(4)。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 宋朝小市民的幸福生活:每天下馆子 夜生活丰富 .嘉善在线 [引用日期2013-12-14]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教坊减罢并温习.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毎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晩看不及矣.悬丝傀儡.张金线.李外宁.药发傀儡.张臻妙.温奴哥.眞个强.没勃脐.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伎.浑身眼.李宗正.张哥.球杖踢弄.孙寛.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详.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王颜喜.盖中宝.刘名广.散乐.张眞奴.舞旋.杨望京.小儿相扑.杂剧.掉刀.蛮牌.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影戏.丁仪.痩吉等.弄乔影戏.刘百禽.弄(上丿下虫)蚁.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毛详.霍伯丑.商谜.呉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刘乔.河北子.帛遂.呉牛儿.达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杂(口班).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教坊钧容直.毎遇旬休按乐.亦请人观看.毎遇内宴前一日.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 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 》。 马欢欢,《北宋开封娱乐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九》。 郑纯方,《京瓦伎艺:宋代东京娱乐消费的历史走向》,《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29(1):30-33。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胡明伟,《北宋杂剧与南宋杂剧是不同的杂剧形式》,《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3):53-58。 《东京梦华录》:“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也,今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宋高承, 《纪原·博弈嬉戏·影戏》:“ 少翁 夜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宋,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肖舜华,《议皮影表演的配合》,《艺海》, 2009(6):40-41。 史江,《宋代会社研究》,《四川大学》, 2002。 李晓,《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文史天地》, 2013(10)。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县一十七,户一十四万二千三百。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县一百九十八,户五十三万四千三十九。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县一百八,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漳、泉。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七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县八。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隋、唐疆理虽广,而户口皆有所不及。 .中国历代帝王 [引用日期2013-12-13]
  • 北宋、辽、西夏形势。 .中国古代史地图 [引用日期2013-12-14]
  • 《宋史·卷三二八·安焘传》。 注:峒是壮族地区的基层单位,意为高山中壮人聚居的小块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