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

美丽清华园,人间四月天。清华大学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于2013年4月26日首次公演。《马兰花开》是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组成部分,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投身我国核武器事业的故事。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仅用1年11个月就获得博士学位,被称为“娃娃博士”,在获得学位后第9天即启程回到新中国。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了8年,并于1956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他开始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及研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28年,直到1986年去世。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立下卓越功勋;为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作出重大贡献;临终前牵头撰写有关建议书,为指导新时期我国核武器事业的战略发展和组织实施,起到关键作用;1996 年7 月29 日,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时,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核爆试验,并庄严声明:“从1996 年7 月30 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邓稼先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都献给了国防科技事业,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为实现中国梦、为中华民族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而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习近平总书记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自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进入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多少仁人志士就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生命、甘愿奉献一生。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这是无数先辈一代代艰苦奋斗的结果,邓稼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希望通过创作和演出《马兰花开》,使青年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更深入地学习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

2011年10月,清华大学启动了《马兰花开》的创编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总策划和总监制,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力求打造一部校园文艺精品。剧本由清华师生集体创作,查阅的文献、书籍53部,影视资料27部,总结提炼出《邓稼先大事年表》、《中国核武器研制大事记》、《核武器研制关键人物简表》、《核武器研制名人名言》等一系列关键支撑材料。本剧的创作得到了邓稼先同志的亲友、同事、有关当事人和见证者、艺术界朋友的热心帮助,直接参与过剧本写作的有20多位老师、同学和社会友人,进行过20多次的大幅修改和再创作。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先生亲笔寄语清华师生:“邓稼先常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谨以此,与清华大学的同志们共勉之。”邓稼先的挚友杨振宁先生的纪念文章《永恒的骄傲——纪念邓稼先》是本剧重要的参考文献。我们邀请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青年导演李欣凌担任总导演。演员全部为清华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还有一位美国留学生。为了增加本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主创团队大胆创新呈现形式,精心设计舞台细节,表演、音乐、服装、化妆、道具等各个环节,都经过了学校领导、相关老师、参演同学与编剧、导演、制作团队共同深入细致的讨论,以求最佳的演出效果。

《马兰花开》从邓稼先奔涌的生命长河中撷取了几朵浪花,通过多形态的艺术加工,融合音乐、舞蹈、影视、朗诵等艺术形式和多媒体元素,在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贯穿着人物精神内涵的主线,重现了邓稼先成长成才、以身许国的壮丽生命华章: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报国、铮铮风骨,到与同事们一起艰难创业、勇攀高峰;从在大漠中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息仍心怀国家、致以永恒的敬礼。描绘了主人公质朴大气的英雄形象、丰富而赤诚的内心世界,刻画了邓稼先的同事、亲人、挚友的人物群像和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那段充满了理想与激情、交织着欢笑与泪水的难忘岁月。本剧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业和情感为载体、以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独立和奋斗历程为宏大背景,具有青春向上的气息和史诗般的风格,充满戏剧本真的张力和独具匠心的构思,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艺术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

《马兰花开》也是清华大学正在开展的“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剧本创作讨论中,在排演过程中,参与创作和演出的同学和老师们由衷体会到,对邓稼先了解的越多越深,就越感觉到他的崇高和伟大,尽管已经很熟悉剧情,但依然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去邓稼先工作过的地方采风,把邓稼先的画像挂在排练室里,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邓稼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一生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他们带着这份深沉的感情与邓稼先一起走上了舞台。

《马兰花开》自4月26日起连续公演三天,在校园内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巨大反响。由于座位和场次所限,很多同学和老师没能到剧场观看,高涨的热情造成清华园里“一票难求”。很多观看了本剧的同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发表感言。他们写道,“马兰花开,几度落泪。我们时不时需要这样的激励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理想”,“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比生命重要:理想,信念,责任,大爱——观《马兰花开》有感”,“《马兰花开》,绝对是一部值得每个清华人去看,去体会,去为之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话剧!”。一些同学在博客中写道,“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尚不愿意努力拼搏的时候,邓稼先早已选择了祖国,也同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一切。邓稼先,享年六十二岁,没有一天虚度”,“在马兰绚烂的花朵之后,是共和国的脊梁,更是千千万万隐姓埋名一辈子的无名英雄……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不讲回报只谈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筑起了共和国的血肉”,“现在想想‘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这个新主题很真实很有触感。很多东西和你的经历和你的感觉有关。中国,是一个我热爱的地方”。

4月27日,正值清华大学102周年校庆日,很多老校友返校参加校庆活动,其中部分校友观看了《马兰花开》。在热烈的、经久不息的谢幕掌声过后,主持人临时提议请参加过“两弹一星”工作的老校友上台与演职人员交流。观演的几百位校友中有近20人登上舞台。他们与全场观众分享了当年的难忘故事和赤子情怀,并给予本剧和参演同学充分肯定。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1963届校友、邓稼先生前同事金其杰学长说:“感谢话剧《马兰花开》的编剧、导演与演员们的辛勤劳动,塑造了一个让人认可的邓稼先!”。在那一刻,同学们为他们饰演的英雄们站在眼前而激动不已,为老校友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选择的人生道路和奉献的青春年华而泪流满面。年龄相差了50多年的两代人,为了同样的强国梦想,心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作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校园中涌现出许多高水平、有特色的原创作品,贴近时代、触动心灵,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的熏陶的同时,得到终生难忘的教育。已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一直活跃在校园文化建设第一线和文化育人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发挥才华、培养兴趣的快乐家园,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艺术热土,洪深、顾毓琇、闻一多、曹禺、英若诚等一批学者大家都曾是学生话剧队的成员。2001年清华大学90年校庆时,以参与“两弹一星”工作的清华师生感人事迹为蓝本,学生话剧队推出了原创话剧《紫荆花开》,馨香满园、花开清华。在这个春天里,《马兰花开》的推出把我们的思绪带到清华校友和无数先辈拼搏奋斗过的高原大漠、万里神州,芬芳天下、花开中华,通过对邓稼先等民族英雄的不朽讴歌,对中国梦的深刻阐释,进行了又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马兰花开》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弘扬和升华。站在清华新百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不断创作校园文艺精品,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和教职员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谨以《马兰花开》向邓稼先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