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中华文明在从未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巍巍华夏,壮丽山川。区别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早已尘封于博物馆、散落在文献档案中,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风吹雨打,愈加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成为指导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指引。

如何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6年多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探骊得珠,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出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典籍里的中国》、《寻古中国》、《文脉春秋》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海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使中华文化宝藏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生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绘就了气势恢宏的改革画卷,处处是机遇。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鲜明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为什么要策划《简牍探中华》这样一档听起来很“冷门”、看起来很“小众”的文化节目?创作背后的强大动力来源于中华大地所滋养的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史料认定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纸张普及之前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中华先人已经有了文字载体,这就是“简牍”。而简牍的出现,也同样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的一份贡献。

图为《简牍探中华》节目海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报考考古专业曾是我学生时代未及践行的志愿,虽未能扎根在考古的田野里,但梦想从未离去,时常深深感动于华夏文物所蕴含的先贤智慧和民族精神。简牍中的各类文书、数术、医方、食谱、书信等,记录着历史,信息量极大,内涵极为丰富。惊叹于片片竹木的独特魅力,植根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我提出一个建议:能否首开先河地做一档以“简牍”为呈现对象的文化节目?当然,这不是一个易如反掌的任务,因为竹木上的文字琐碎繁杂,很多是要拼对出来的,专业性非常之高,要想让如此小众的研究被大众关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创作团队和专家学者的细致考证、仔细求证、专业论证,我们啃下了这块宝贵的“硬骨头”,节目不仅做成了,还雕琢成了精品。《简牍探中华》这一名字也印证了节目的宗旨,回望数千年前的中华简牍文化,提炼其中的历史价值与深邃内涵,以烛照当下的方式助力简牍“化冷为热”,让中华文明“亘古亘今”,让中华民族“日新又新”。

何谓简牍、何以中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文以载道,“简”以承传。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形态,人类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文字的载体因地而宜,两河流域用泥版,埃及用纸草,印度用贝叶,而中华民族在经历陶器、甲骨等载体之后,选择了竹木简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颇览文史,习于简牍。”简牍对于文字传承和文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尚书》中“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是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从殷商至魏晋,古代中国以简牍为主要文字载体的时间近2000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尚书》、《论语》、《诗经》、《史记》等闪耀着中华民族思想智慧之光的典籍,书写于竹木;秦汉时期开创和确立的大一统国家制度体系和文明形态,记录于简牍。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华先人几乎所有的文明创造和积累,都曾由简牍记载并传承。20世纪初迄今,一批批珍贵的简牍从古代遗址、墓葬中陆续出土,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国发现的简牍数量已达30多万枚。这些珍贵的简牍重现世间,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帮我们不断实证华夏辉煌的过往、认清所经之来路。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简牍作为中华文明长河中最重要的阶段性文字载体,兼有文物、文献双重身份,是异常珍稀却又特别脆弱的文化宝库。每一枚简牍,都像跨越千年的智者,讲述着穿越时空的故事,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脉。

吉光片羽折射历史清晖。《简牍探中华》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总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在节目中,我们不是单纯枯燥地去展现佶屈聱牙的简牍,而是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创新表现形式,让简牍作为主角,生动鲜活地讲述藏于身后的那些平凡人平凡事,古代人、考古人、讲解人的交融交流,冷热交织、古今贯通,让中华文明的传承性显得格外生动。

“绝学”不冷、历久弥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列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之一。赓续中华文脉,离不开“为往圣继绝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开始设立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古文字学与简牍学研究被列入国家的冷门“绝学”。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砥志研思的专业研究者,也需要锐意创新的弘扬普及者。拓宽学术界与公众对话的渠道,形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才能让更多冷门“绝学”真正热起来。

精品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要做好以简牍为主题的节目绝非易事,要有“将冷板凳坐热”的定力和“将冷题材变热”的实力,专业的知识、钻研的精神、坚毅的韧劲、攻坚的热情缺一不可。创作团队秉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创作精神,共情共振、正本清源,呈现出了艺术之完美和考据之严谨。为了还原历史,创作团队在权威专家学者的支持下,结合《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所记载的时代大背景、大事件进行创作,甚至包括戏剧演绎的部分台词都来自简牍本身,做到了脍炙人口、喜闻乐见,让冷门的绝学不再高冷,有温度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作过程中我们几经推敲,认为选题不仅要兼顾考古价值、研究影响,还要有类型和年代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代表性。如,《里耶秦简》节目告诉大家,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九九乘法口诀,不禁让人啧啧称奇;《云梦睡虎地秦简》节目记载了“秦王扫六合”时士兵“黑夫”和“惊”的两封家书,承载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秦兵对家人的牵挂思念,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实物让年轻人深切感受到“家书抵万金”的意义;《悬泉汉简》节目展现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绸之路上,汉代小吏“弘”坚守“啬夫”一职十余载,用平凡小人物的视角串联起汉朝丝绸之路的大众群像;《居延汉简》节目展示了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中载有“重节”文字,简中部有残缺,有学者据辞例补“午”字,“重午节”即是端午节,这可能是目前考古发现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比大众所知的西晋《风土记》的记载早200多年……

图为《简牍探中华》在介绍里耶秦简的节目中展现的三枚重要简牍:“迁陵洞庭郡”简牍、“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冷门之学热传热播,不仅博古,更为通今。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也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简牍探中华》用文化节目“续写”文明历史,在每期节目最后,一个个“首次发现”、“首次复原”、“首次公开”,将关于简牍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带入公众视野,这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和探索动力,也促进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如,目前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在节目中首次发布“酒泉汉简”,让消失千年的烽燧名称——“察奸燧”重现于世,首次实证了《汉书》中关于汉代酒泉郡乾齐县境内有关“西部都尉”的记载。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文明由人民创造,历史由人民书写。简牍,让那些不见于史册的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印记。“他们曾经来过,他们如此鲜活。”一个个平凡但闪光的身影,见证了文明传承的延绵不绝。作为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我为《简牍探中华》想了一个主题词:“简”述历史,“牍”懂中华。节目通过简牍中记载的普通人物视角,以观众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释放简牍的生命力,打开一扇认知中华文明的窗口。

睹简思千年。打开《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我们见证秦朝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翻阅《张家山汉简》、《天回医简》、《银雀山汉简》,我们探秘了汉朝在制度与文化等多方面的传承与创新;跟随《悬泉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我们看见了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和合共生的繁盛景象。作为全新文化力作,《简牍探中华》通过八大代表性简牍的呈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目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节目共11期,电视端首重播累计触达7.27亿人次,视频播放量超1.1亿次,400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热榜,多家海外媒体机构要求译制播出。

《简牍探中华》是探索、是寻根、是问道,更是创新。它展现了简牍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讴歌了一代代考古人、历史学家、简牍研究专家的耕耘笃行,也体现了媒体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执着追求。

讲古老的简牍,也可以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创作团队打破展示与讲解的惯常模式,按照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人可见、有事可说、有情可感的“策展思维”,从简牍的字里行间,寻找鲜活的人物、场景、事件,辅以动画特效、外景拍摄,依托央视频AI大模型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思接千载的沉浸式小剧场。如《云梦睡虎地秦简》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墓主人“喜”的3D复原图像,这也是现代科技助力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

正是由于选题的现代感、讲述的故事感、呈现的时尚感,节目深受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引发的“简牍热”也从线上延续到线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完节目后主动走进博物馆“打卡”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有网友评论:“当历史的一隅被照亮,简牍深处潜隐的文脉、先民的生活、民族的精神,重新被每一个‘我’撞个满怀。”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简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字载体,书写着历史的璀璨绵延,记录着文明的智慧结晶,传承着民族的根与魂。可以说,《简牍探中华》是一次奇妙的遇见,是一场畅快的重逢,是回溯历史、筑牢自信、面向未来的文化之旅,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致敬。

知所来、明所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总台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机遇,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坚定不移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启迪、找思路、找答案,坚信笃行、好学能文,持续以视听艺术探寻中华文脉密码,着力培育锐意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我们将再接再厉,潜心打造《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帛书传奇》等文化精品,盛世修文、汲古润今,以“满屏皆精品”的生动局面持续为“何以中国”、“何以文明”作答,为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