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高贵乡公
魏甘露五年,被司马家当街刺死的大魏天子曹髦被胡乱装进了一口薄木棺材。 没有族人和大臣送行,没有礼乐,只几辆简陋的车伶仃送葬。 车身颠簸,朽木渐渗出了血,几个民夫惊呼仓皇而逃。 棺木翻下,已故去二十六年的诸葛亮在这具年轻的身体里,再次睁开了眼睛。 此刻,距离昭烈皇帝托孤已经过去三十七年。 此刻,大将军姜维被贬屯田沓中,孤身难保。 距离季汉灭亡,仅剩三年。 1 酷热的沓中。阴云密布,暴雨久久不至。 已生白发的…
陈寿写这一段意义当然不止于此,在一向以吝惜笔墨著称三国志中,但凡陈寿用大量篇幅描述某次论战,就一定是要表达某种意思,比如在夏侯玄的本传中,有一段他和司马懿就时政进行交流的两千字以上的长篇大论,他就是借此阐述曹爽正始改制的理念。 而曹髦和儒生博士们讨论经史也是如此,在这里陈寿的目的是凸显权力斗争的激烈,因为表面上他是在讨论学术问题,其实背后暗含着深刻的政治目的,学术之争的背后正暗流涌动。 另外高贵乡…
史说三国:三一五 曹髦被杀
第二天一早,曹髦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奴仆和宦官等数百人,大声呐喊着向皇宫外冲去,打算攻击大将军司马昭府邸。 曹髦心中清楚,靠自己临时纠集的老弱残兵,乌合之众,是绝无可能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大将军府守卫的。 但既然计划泄露,诱使司马昭进宫后再行刺杀已不可能,他唯有拼死一搏。 你司马昭不是步步紧逼,最后要行尧舜之举,名正言顺夺取曹魏政权吗? 我偏不让,就算身死,也要让你司马昭背负弑君的罪名,为天下所不耻…
司马昭弑君事件
全文——朱子彦: 资料来源: 《三国志》; 《晋书》; 《三国志集解》;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位,曹髦居然亲自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若不是贾充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曹髦,司马氏苦心经营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撰《三少帝纪》,三少帝分别为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陈留王曹奂。曹魏王朝至三少帝时,已经到了末世,故三少帝的事功已不为史家所重视,相关的论著颇少。但三少帝中的…
这个问题讲道理确实真的有论文讨论过,如果简而言之的话,高贵乡公对经学的关注,不仅仅限于郑王之争本身,也就不仅仅是郑玄和王肃二人经学立论的论争,实际上就是曹魏皇权与新兴司马氏集团之间的斗争。 要确定的是,中古皇权是有天命在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与之”。与此同时,汉代儒生认为汉王朝是“尧后”,在这种情况下,曹丕一方面将自己推为舜后,一方面屡辞帝位,最终为血腥的王朝更迭披上了“尧舜禅代”的法统外衣。 …
史说三国:二九六 曹髦继位
司马师又派使者,向郭太后索要御玺。 郭太后不给,说:“彭城王曹据是我的小叔叔,立他为天子,我该到哪儿去?再说,难道明皇帝就永绝后嗣了吗?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明皇帝之弟的儿子,按照礼制,可以选择小宗的后代来继承大宗的统绪。你们再详细议论议论吧。” 二十二日,司马师召集群臣,把太后的懿旨传达给他们,商议欲立新君人选。 先前司马师预定的新君人选彭城王曹据,是曹操的儿子、魏明帝曹睿的叔父,正如郭太后所…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曹髦并没有输。或者说,虽死犹荣。 其实,曹髦冲出宫门可能是无奈之下的孤注一掷了。 尽管死于成济之手,但对于司马氏无异于致命一击。 以至于整个晋朝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好像整个封建社会只此一家了。
史说三国:三一七 走狗下场
十五日,群臣进奏郭太后,说:“殿下圣德光耀国家,保佑国泰民安四方安宁。可至今殿下的旨令仍只称为‘令’,与下边的藩国王侯一样。请从今以后,殿下的令书一律改称‘诏’,就像前代太后们临朝亲政的先例一样。” 二十一日,司马昭上书,极力推辞先前所任的相国之职、晋公封号和九锡之礼。 皇太后下诏说:“有功不隐,这是《周易》之大义。不过,成人之美,也是古代圣贤们所推崇的。今天,我愿意接受大将军的意见,但要把这件事…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 还是开篇明义说陈寿为何这般写:无非就是模仿孔子著《春秋》。看似全书无任何褒贬之词,无忠奸之论,无好坏之评,但所有客观的文字又天然带有主观的评价。就好比简单的两家打仗,一个伐,一个攻,一个克,一个灭,一个毁等等,不同的客观的毫无主观情绪的文字就代表了事实的客观,和作者隐藏的主观。 陈寿也是如此。这就是良史。良史首先要做到不主观,这是最主要的。简单来说,没有屁股! 天地有屁股吗? …
惜曹髦之一·联三王
曹髦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其曾祖父即是三国风云人物曹操。 由于父亲曹霖在皇位竞争中落败,曹髦便与其他曹姓宗室一般,在地方上乖乖地当着乡公什么的,过着拘谨而平静的日子。然而命运奇妙,由于堂兄现任天子曹芳被司马师废黜,曹髦这个本该与宝座无缘之人,却在十四岁的舞勺之年被迎入洛阳为帝。 祖父曹丕是个小文人脾气很突出,才不掩瑕的家伙;父亲曹霖是个虐待狂;然而曹髦与父祖都不同。 魏明帝曹叡遗…
如何洗脱弑君大罪?看看司马昭给自己“洗白”的招数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中国历史上形容一个人野心的最好的注解。 说这句话的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 说完这句话不久,年轻的曹髦就死了。 [图片] 曹髦以一种高贵而刚烈的方式死去,使得司马昭始料不及,“弑君者”的身份一旦坐实,将是他无法洗刷的污点。 为了给自己“洗白”,司马昭煞费苦心,堪称历代为自己脱罪的典范。 司马昭是如何“洗白”自己的呢? 两招:抹黑曹髦、找人背锅。 一、煞费苦心抹黑曹髦曹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