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国美、永乐合并后的第一份业绩报告昨日出炉。从总体看,规模效应导致销售收入大幅增加74%,达到211.6亿元。但是这 一销售现状距离全年千亿目标尚远,国美总裁陈晓去年履新时曾下“军令状”,今年完成不了1000亿元销售目标就会主动要求“下岗 ”,如此看来,陈晓肩头压力仍然不小。[ 全文 ][ 评论 ]   1996年底,陈晓牵头发起成立了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作为当时首家家电专业零售、批发卖场。1998年,陈晓果断确立放弃批发、专攻零售的经营思路,率先引进连锁经营模式,首创大件商品无偿送货服务。     2006年永乐并入国美,陈晓出任新国美集团CEO至今。截至去年,个人财富超过20亿。

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透露,苏宁收购大中电器目前已进入财务审核阶段,但该项收购仍没有时间表。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大中电器的财务表现是否对苏宁有利。 [ 全文 ]

百思买在华扩张提速
百思买高调宣布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其首席执行官透露,在中国开店的计划将提速,到2008年3月初为止的2007财年中,将在上海新增2个门店,未来18个月内再增6-7家,由此使百思买在华门店数达9-10家。 [ 全文 ]    ,去年11月新国美集团宣告成立时,新任总裁陈晓履新时曾下“军令状”, 新集团将争取实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成利润23亿元以上,并称如不达标将主动下岗。如此看来,陈晓肩头压力仍然不小。 [ 全文 ] 国美、永乐合并后的第一份业绩报告昨日出炉。从总体看,规模效应导致销售收入大幅增加74%,达到 211.6亿元。同时,由于来自供应商的收入大涨了197%,其综合毛利率得到提高,不考虑可换股债券事宜所导致的账面利润减少4.11 亿元,国美电器(0493.HK)上半年净利润达到8.06亿元,同比增长177.9%。

报告期内,637家租赁门店的平均剩余租期是6.2年。 租金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为3.5%,2006年全年这一比例也为3.5%,显示租金水平仍然相对平稳。而且来自供应商的收入为9.85亿元,较 去年同期的3.32亿元增长197%,几乎翻了2倍。
事实上,在新任总裁陈晓的带领下,国美的每平方米销售额下降 的趋势已经逐渐改善。但陈晓“下岗”的警报仍未解除。 [ 全文 ]
时移事易。合作和竞争并不相悖。2006年7月25日,中国家电连锁业最大的并购案揭盅。国美电器和中国永乐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合并。合并后的新国美集团仍将采用国美、永乐双品牌运作策略。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继续担任董事长,而永乐总裁陈晓将出任新国美集团总裁。同年11月份,国美与永乐整合进展一切顺利,中国永乐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停止买卖。陈晓正式就任国美电器集团总裁,工作地点也由上海搬到北京。    一个转身,7个月过去了。眼前这位48岁的家电业风云人物依然保持着惯有的沉稳和低调。虽然曾把很多问题想得更困难,但国美永乐整合的实际效应远远好过预期。今年一季度,国美电器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80%和231.8%。 [ 全文 ]
永乐被收购,直接原因源于一个“对赌协议”:2005年10月,永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永乐管理层与财务顾问摩根斯坦利签订“对赌协议”:如果永乐2007年(可延至2008或2009年)的净利润高于7.5亿元,外资股东将向永乐管理层转让4697.38万股永乐股份;如果净利润相等或低于6.75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外资股东转让4697.38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亿元,永乐管理层向外资股东转让的股份最多将达9394.76万股。      事实上,永乐真正的问题根源,既不是竞争对手,不是外资,更不是媒体。问题出在永乐公司的战略规划本身。永乐能在上海做大,足见其有很强的连锁经营管理能力。为何落败?问题则出在,当1999年国美开始全国战略布局时,永乐还偏安上海、华东一隅,战略布局上不能占领至高点,落后国美一筹。 [ 全文 ]
经历上周的戏剧性转折后,国美并购永乐这一中国家电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最终还是得以诞生。尽管双方新闻发言人依然对外缄口,但是记者昨天从国美与永乐双方面均得以证实,重回谈判桌后,这桩惊天大并购最终还是成功。而大中也将纳入国美永乐的组合体,这样,重新组合的“国美+永乐”组合体年销售额超过620亿元,店面达到近800家,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业内的巨无霸。 [ 全文 ] 孙为民称,家电连锁业竞争日渐加剧,特别是成为上市公司之后,如何让股东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公司决策层思考的首要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永乐选择与国美合作,无疑是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而对永乐首席执行官陈晓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应该祝福;国美收购永乐,同样为苏宁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使苏宁更加明确自己的市场策略,所以要感谢。 [ 全文 ] 解约之后的大中将面临来自国美-永乐、苏宁和百思买-五星的竞争,同时仍将继续面临收购诱惑。
大中如今的尴尬位置源于错失了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这与其相对保守的发展战略不无关系。与稍晚成立的国美相比,回顾大中24年的发展轨迹,显得发展缓慢。国美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地通过低价和大规模效应,把握了“厂-商”博弈中的话语权”,再充分利用这种强势地位,向上游渠道要利润,通过“类金融模式”迅速扩展门店规模,最终成为国内第一的家电连锁企业。 [ 全文 ] 完成对中国永乐的整合并坐稳家电连锁行业一哥地位之后,国美电器(0493.HK)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眼下,在常规的“圈地”开店之外,一场对供应商的争夺正在展开。    国美电器信息中心副总监白虹透露,国美已经同近100家供应商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深度对接,而这将成为国美整合供应链的开始。 [ 全文 ] 随着地皮价格的飙升,租金日益昂贵,家电连锁渠道利润趋于稀薄,从线下到线上已经成为销售转型的一种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从消费者,还是从商家自身的利益考虑,B2C的优势都在日益显现。    一直以来的老冤家苏宁与国美,在B2C业务拓展上也是风格迥异,与国美一次性注册50几个.cn域名的凶猛扩张不同的是,苏宁延续着一贯的稳扎稳打作风。而此番苏宁若能抢得B2C先机,则将对整个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质的影响。 [ 全文 ] 实际上,百思买的短板不仅仅表现在店面数量实在少得可怜,还表现在其“中国战略”摇摆不定模糊多变,一会号称“坚决不打价格战”,一会降价降得供应商停止供货,“百思买模式”其实是没有模式。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