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火星上的金针菇  ·  appium-doctor‘ ...·  8 月前    · 
不拘小节的酸菜鱼  ·  python ...·  10 月前    · 
飞翔的酸菜鱼  ·  Android ...·  1 年前    ·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D-BOX、桩桶

测试方法:1.将车辆提速至110km/h(实际GPS速度约为105km/h); 2.双手紧握方向盘保证直线行驶,全力踩下制动踏板,直至车辆静止; 3.反复进行5次测试,取最好成绩,并抓拍动态。

得分规则:

35-35.99米 36-36.99米 37-37.99米 38-38.99米 39-39.99米 40-40.99米 41-41.99米 42-42.99米 43-45米

测试方法:1.保持车头正对墙壁,车灯透镜或灯泡距离墙壁8.5米;

2.开启近光灯,适当调节照射角度,使得墙壁高度40cm内布光均匀;

3.保持照度仪距地面20cm左右,分别向左/右平移,记录照度降低至4lx时的点位;

4.测量左右两点位之间的距离,拍照并记录。

得分规则:

>350lx 300-349lx 250-299lx 200-249lx <200lx

测试条件:无特殊需求

测试工具:工程水平尺,卷尺

测试方法:1.用水平尺紧贴仪表盘上缘,若方向盘位置高于仪表盘,则以方向盘上缘为基准,观察气泡位置保证尺面水平; 2.用卷尺测量风挡玻璃上部边缘到水平尺的垂直距离,拍照并记录数据。

得分规则:

>300mm 260-299mm 240-259mm 220-239mm 200-219mm <200mm

测试项目:后雷达初始报警状态距墙面距离/是否能探测到锥桶

测试方法:将车辆垂直于完整墙面,测试雷达初始报警状态时距墙面的距离;将高度为450mm的锥桶置于车辆雷达后方,测试雷达是否能够探测到类似高度的障碍物。

测试条件:平整场地,有墙壁,无任何干扰物

测试工具:卷尺、桩桶

测试方法:1.车尾垂直面对墙壁,并以3km/h左右的速度慢慢靠近; 2.测试者察觉到屏幕提醒或声音警报后,立刻制动; 3.测量此时车尾最突出部位与墙面水平距离; 4.在空地上放置桩桶,车尾正对桩桶,慢慢靠近; 5.测试者察觉到屏幕提醒或声音警报后,立刻制动; 6.如果车辆无任何提示将装桶撞倒,立刻制动;

备注:本测试意在考量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与小障碍物灵敏度两项指标,在实测中,两种测试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般不同。

得分规则:

1000-1800mm 800-999mm 500-799mm 200-499mm <200mm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D-BOX、桩桶

测试方法:1.将车辆提速至110km/h(实际GPS速度约为105km/h); 2.双手紧握方向盘保证直线行驶,全力踩下制动踏板,直至车辆静止; 3.反复进行5次测试,取最好成绩,并抓拍动态。

得分规则:

35-35.99米 36-36.99米 37-37.99米 38-38.99米 39-39.99米 40-40.99米 41-41.99米 42-42.99米 43-45米

测试方法:1.保持车头正对墙壁,车灯透镜或灯泡距离墙壁8.5米;

2.开启近光灯,适当调节照射角度,使得墙壁高度40cm内布光均匀;

3.保持照度仪距地面20cm左右,分别向左/右平移,记录照度降低至4lx时的点位;

4.测量左右两点位之间的距离,拍照并记录。

得分规则:

>350lx 300-349lx 250-299lx 200-249lx <200lx

测试条件:无特殊需求

测试工具:工程水平尺,卷尺

测试方法:1.用水平尺紧贴仪表盘上缘,若方向盘位置高于仪表盘,则以方向盘上缘为基准,观察气泡位置保证尺面水平; 2.用卷尺测量风挡玻璃上部边缘到水平尺的垂直距离,拍照并记录数据。

得分规则:

>300mm 260-299mm 240-259mm 220-239mm 200-219mm <200mm

测试项目:后雷达初始报警状态距墙面距离/是否能探测到锥桶

测试方法:将车辆垂直于完整墙面,测试雷达初始报警状态时距墙面的距离;将高度为450mm的锥桶置于车辆雷达后方,测试雷达是否能够探测到类似高度的障碍物。

测试条件:平整场地,有墙壁,无任何干扰物

测试工具:卷尺、桩桶

测试方法:1.车尾垂直面对墙壁,并以3km/h左右的速度慢慢靠近; 2.测试者察觉到屏幕提醒或声音警报后,立刻制动; 3.测量此时车尾最突出部位与墙面水平距离; 4.在空地上放置桩桶,车尾正对桩桶,慢慢靠近; 5.测试者察觉到屏幕提醒或声音警报后,立刻制动; 6.如果车辆无任何提示将装桶撞倒,立刻制动;

备注:本测试意在考量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与小障碍物灵敏度两项指标,在实测中,两种测试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般不同。

得分规则:

1000-1800mm 800-999mm 500-799mm 200-499mm <200mm 性能方面分为加速、操控、转向、通过性、特殊设计五个方面。由于操控与转向无法量化测试,因此我们让三位编辑对车辆进行主观评判并取综合意见。 通过性方面,考虑到国内用车环境比较特殊,即便是轿车偶尔也不得不面对复杂路面,故本项评测不将轿车与SUV区分对待,统一进行评价。为模拟现 实用车需求,我们以一处固定的高度为150mm的路肩进行基础分测试,凡前杠高度能超过路肩的车型,均得1分基础分。如有越野性能,再另外加分。 特殊设计项目主要指对车辆性能和实用性有帮助的配置及装备等,在某方面上如果存在明显的提升的设计(如可升降导流板、可变阀门排气)进行酌情加分。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D-BOX、桩桶

测试方法:1.将D-BOX探头吸于前排车顶,用车窗固定数据线; 2.双手紧握方向盘保证直线行驶,使用车辆的最快起步方法(最快起步方法在不同车辆中稍有差别)并加速至110km/h(GPS实际速度约为105km/h); 3.反复进行5次测试,取最好成绩。

得分规则:

4-5.49秒 5.5-5.99秒 6-6.99秒 7-7.99秒 8-8.99秒 9-9.99秒 10-10.99秒 11-12.99秒 13-14.99秒

长安逸动新能源)搭载一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XTDM10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36马力(100千瓦),比现款长安逸动EV大14马力(10千瓦)。得益于电机驱动的平顺性,驾驶起来很轻松,平顺轻松是这台车驾驶的主要基调,城市代步没有问题。最终测得的加速成绩为10.21秒,取得了3分的成绩。

经过10次反复测试,试驾车0-100km/h加速时间最好成绩为10.21s,可以得到3.0分。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桩桶*12

测试方法:1.按试车规则摆放以18m为间距的桩桶11个共180米; 2.以最佳车辆动态表现进行绕桩测试,同时拍摄动态; 3.三位编辑对车辆悬挂结构与调校风格进行评价,并给出分数;

得分规则:

全车独立悬挂系统 全车包含非独立悬挂系统

编辑依据车辆整体动态绕桩表现及驾驶感受以0.5分为基础酌情加分。(绕桩表现较好可+0.5分,舒适性较强可+0.5分、铝合金悬架+0.5分、后轮转向+0.5)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D-BOX、桩桶

测试方法:1.将D-BOX探头吸于前排车顶,用车窗固定数据线; 2.双手紧握方向盘保证直线行驶,使用车辆的最快起步方法(最快起步方法在不同车辆中稍有差别)并加速至110km/h(GPS实际速度约为105km/h); 3.反复进行5次测试,取最好成绩。

得分规则:

4-5.49秒 5.5-5.99秒 6-6.99秒 7-7.99秒 8-8.99秒 9-9.99秒 10-10.99秒 11-12.99秒 13-14.99秒

长安逸动新能源)搭载一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XTDM10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36马力(100千瓦),比现款长安逸动EV大14马力(10千瓦)。得益于电机驱动的平顺性,驾驶起来很轻松,平顺轻松是这台车驾驶的主要基调,城市代步没有问题。最终测得的加速成绩为10.21秒,取得了3分的成绩。

经过10次反复测试,试驾车0-100km/h加速时间最好成绩为10.21s,可以得到3.0分。

测试条件:平直开阔柏油路段或专业封闭测试场地。

测试工具:桩桶*12

测试方法:1.按试车规则摆放以18m为间距的桩桶11个共180米; 2.以最佳车辆动态表现进行绕桩测试,同时拍摄动态; 3.三位编辑对车辆悬挂结构与调校风格进行评价,并给出分数;

得分规则:

全车独立悬挂系统 全车包含非独立悬挂系统

编辑依据车辆整体动态绕桩表现及驾驶感受以0.5分为基础酌情加分。(绕桩表现较好可+0.5分,舒适性较强可+0.5分、铝合金悬架+0.5分、后轮转向+0.5)

测试条件:固定路段(约100km)、固定时间(工作日9:30左右开始)

1.在新浪总部大厦将电量充满,小计里程表、平均车速、平均电耗清零。

2.从新浪总部大厦出发向南行驶,绕四环一圈后返回新浪总部大厦。

3.将平均车速保持在35km/h左右,控制整个测试时间在3小时内完成。

4.返回新浪总部大厦后,回到充电桩充满。

5.记录充电所用时间、金额及电量。

得分规则:

<10度/100km 10.01-15度/100km 15.01-20度/100km 20.01-25L/100km 25.01-30度/100km 30.01-35度/100km 35.01-40度/100km 40.01-45度/100km 45.01-50度/100km 50.01-55度/100km ≥55度/100km

测试条件:固定路段(约100km)、固定时间(工作日9:30左右开始)

1.在新浪总部大厦将电量充满,小计里程表、平均车速、平均电耗清零。

2.从新浪总部大厦出发向南行驶,绕四环一圈后返回新浪总部大厦。

3.将平均车速保持在35km/h左右,控制整个测试时间在3小时内完成。

4.返回新浪总部大厦后,回到充电桩充满。

5.记录充电所用时间、金额及电量。

得分规则:

<10度/100km 10.01-15度/100km 15.01-20度/100km 20.01-25L/100km 25.01-30度/100km 30.01-35度/100km 35.01-40度/100km 40.01-45度/100km 45.01-50度/100km 50.01-55度/100km ≥55度/100km

测试项目:车辆在怠速、80km/h、120km/h状态下车内的噪音指数

测试条件:车窗保持关闭状态,周围环境没有过大噪音,路段开阔或专业测试场地中,空调风扇与音响均处于关闭状态下。

测试工具:专业噪音测试仪

测试方法:使用专业噪音测试仪器分别测试怠速、80km/h、120km/h的情况下稳定的读数值,同时拍照记录。

测试原理:怠速、80km/h和120km/h分别模拟车辆静止、城市中非拥堵路段以及高速行驶工况下的噪音,由于车辆在全速段区间的噪音值与车速呈正相关,因此本项测试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得分规则:

<54dB 54-55.9dB 56-57.9dB 58-59.9dB 60-61.9dB >62dB

取三个速度下的平均噪音值进行比对。

测试工具:水平尺、角度仪。

测试方法:1.测量前、后排座椅坐垫长度。 2.测量后排座椅横向宽度以及后排座椅靠垫角度。 3.综合考量座椅调节功能、舒适性配置等。

得分规则:依据座椅材质、调节方向、额外功能综合打分。

得分规则:

依据座椅材质、调节方向、额外功能综合打分(电动调节座椅、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座椅按摩各占0.25分),后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座椅按摩各、后排遮阳帘占0.25分)。类似Nappa等高端真皮材质可+0.5分,有更高级类似迈巴赫可动态调整座椅支撑度等功能可+0.5分。分数采用四舍五入方式进行合算。

测试条件:夏季车内初始温度30℃,冬季车内初始温度10℃,并保证发动机水温已到正常范围。

测试工具: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测量方法:1.将车辆停至地库,利用静置或强制制冷/制热的方法使车内初始温度冬季为10℃,夏季为30℃; 2.保持车窗关闭,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放置车内并避免空调出风口直吹。 3.将各空调出风口角度调至最上,并将空调开至最大; 4.拍照并记录冬季上升/夏季下降5℃所需要的时间。

得分规则:

1分-1分59秒 2分-2分59秒 3分-3分59秒 4分-4分59秒

将车辆停在地库进行空调性能测试。(最大程度减少外接干扰),配备车载冰箱或杯架出风口等设计可酌情+0.5分,满分不超过5分。

测试条件:将车辆至于恒温少污染的地库中。

测试工具: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测试方法:1.在空调性能测试时,将专业空气测试仪器置于车内前排仪表盘上方,待空调性能测试后观察车内污染物数值。 2.静置5分钟,读数稳定后从前风挡外拍摄并记录数值;

得分规则:

HOCO数值<0.07mg/m³ 0.07-0.08 mg/m³ 0.09-0.1 mg/m³ 0.1-0.12 mg/m³ 0.12-0.15 mg/m³ >0.15 mg/m³

国家车内pm2.5标准为35μg/m³,HOCO甲醛含量标准为0.10mg/m³。香氛系统+0.5分,满分不超过5分。

测试项目:车辆在怠速、80km/h、120km/h状态下车内的噪音指数

测试条件:车窗保持关闭状态,周围环境没有过大噪音,路段开阔或专业测试场地中,空调风扇与音响均处于关闭状态下。

测试工具:专业噪音测试仪

测试方法:使用专业噪音测试仪器分别测试怠速、80km/h、120km/h的情况下稳定的读数值,同时拍照记录。

测试原理:怠速、80km/h和120km/h分别模拟车辆静止、城市中非拥堵路段以及高速行驶工况下的噪音,由于车辆在全速段区间的噪音值与车速呈正相关,因此本项测试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得分规则:

<54dB 54-55.9dB 56-57.9dB 58-59.9dB 60-61.9dB >62dB

取三个速度下的平均噪音值进行比对。

测试工具:水平尺、角度仪。

测试方法:1.测量前、后排座椅坐垫长度。 2.测量后排座椅横向宽度以及后排座椅靠垫角度。 3.综合考量座椅调节功能、舒适性配置等。

得分规则:依据座椅材质、调节方向、额外功能综合打分。

得分规则:

依据座椅材质、调节方向、额外功能综合打分(电动调节座椅、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座椅按摩各占0.25分),后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座椅按摩各、后排遮阳帘占0.25分)。类似Nappa等高端真皮材质可+0.5分,有更高级类似迈巴赫可动态调整座椅支撑度等功能可+0.5分。分数采用四舍五入方式进行合算。

测试条件:夏季车内初始温度30℃,冬季车内初始温度10℃,并保证发动机水温已到正常范围。

测试工具: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测量方法:1.将车辆停至地库,利用静置或强制制冷/制热的方法使车内初始温度冬季为10℃,夏季为30℃; 2.保持车窗关闭,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放置车内并避免空调出风口直吹。 3.将各空调出风口角度调至最上,并将空调开至最大; 4.拍照并记录冬季上升/夏季下降5℃所需要的时间。

得分规则:

1分-1分59秒 2分-2分59秒 3分-3分59秒 4分-4分59秒

将车辆停在地库进行空调性能测试。(最大程度减少外接干扰),配备车载冰箱或杯架出风口等设计可酌情+0.5分,满分不超过5分。

测试条件:将车辆至于恒温少污染的地库中。

测试工具: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测试方法:1.在空调性能测试时,将专业空气测试仪器置于车内前排仪表盘上方,待空调性能测试后观察车内污染物数值。 2.静置5分钟,读数稳定后从前风挡外拍摄并记录数值;

得分规则:

HOCO数值<0.07mg/m³ 0.07-0.08 mg/m³ 0.09-0.1 mg/m³ 0.1-0.12 mg/m³ 0.12-0.15 mg/m³ >0.15 mg/m³

国家车内pm2.5标准为35μg/m³,HOCO甲醛含量标准为0.10mg/m³。香氛系统+0.5分,满分不超过5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