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伤情的凉茶  ·  Plant Com | ...·  1 年前    · 
酷酷的金鱼  ·  oracle 语句报错! ...·  1 年前    · 
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生态链,更独立还是多合作

第一财经 2017-12-21 15:00:02

责编:孙祺

生态链(生态系统)的打造几乎是当前商业社会最为热门的名词,几乎无人质疑成功生态链的价值,但如何成功就是另外一个复杂话题。

生态链(生态系统)的打造几乎是当前商业社会最为热门的名词,几乎无人质疑成功生态链的价值,但如何成功就是另外一个复杂话题。

对于每个企业而言,打造生态链都有自己方法,从生态链的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态,虽然其边界并不明显:

· 尽可能封闭的生态链。企业成为生态链的中心,并尽可能拓展其业务的边界。

· 尽可能开放的生态链。企业只提供生态链的核心环节,其他业务只是为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补充

封闭与开放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生态链这个概念成为热门之前,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之争就一直存在。真正由一家公司完全掌控的封闭生态链体系并不存在,但过去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对其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

在个人电脑时代,苹果主导了封闭式的系统,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则是开放性系统的代表。在手机时代,苹果依旧是封闭系统的支持者,只是竞争对手换成了谷歌。

在这两个时代,微软和谷歌专注于提供操作系统,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并制定规则,当然微软和谷歌也出电脑和手机,却并不是核心业务。比如谷歌手机看起来更像是只是为行业提供发展方向,用其展示最新的操作系统,甚至手机制造都是找其他的手机厂商代工。

微软在PC时代的竞争中取胜,虽然全球PC制造商排行榜几度易主,只为微软屹立不倒。而在手机操作市场,谷歌的安卓系统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但封闭式系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一直是巨大的诱惑。苹果成为了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其中手机业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IOS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只有竞争对手的六分之一。

在中国,生态链也是经常被提及的概念,而中国的企业更关注封闭生态链带来的巨大的利益。

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和小米这样的公司正变得越来越庞大,并通过不断的并购来完善自身的生态体系。

一般而言,在一项核心硬件产品取得决定性优势后,企业会倾向于打造封闭式的生态链,如苹果的电脑和手机。后来的行业竞争者则依靠开放式的生态链与之对抗,有的时候这看起来像是一家领先公司与整个世界的竞争。

在中国,也是这样。腾讯依靠着是社交软件(qq和后来的微信),而阿里巴巴则是购物平台淘宝。当然封闭和开放还取决于我们观察的角度,如果只是看电商,淘宝相对于亚马逊就更开放,后者的自营业务占据主导。小米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在消费者心目中打造了“极具性价比”品牌的形象,然后通过品牌的衍生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而在我们的案例中,科大讯飞走的更像是中间路线,这应该是其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业务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但在中国,新的竞争者走的却是和微软、谷歌不同的道路。作为淘宝的竞争者,京东看起来更封闭,而在社交软件领域,根本不存在像样的竞争对手。

甚至那些仍未具备基础的公司也执着于追求建立自身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在缺乏核心关键产品引流的背景下,这些公司寄希望于依赖于资本。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并极具危险性,比如目前被广泛关注的乐视。

一个新的问题是,建立封闭生态链的中国公司往往是依赖软件而非硬件取得成功,软件的特性决定了这种优势更难以被打破,这也是这些公司很难被挑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