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五)---搭建自己的云平台[ESP8266+Django]
物联网(一)---快速上手[STM32+OneNET+ESP8266]
物联网(二)---原理分析[STM32+OneNET+ESP8266]
物联网(三)---WEB下发命令控制单片机[STM32+OneNET+ESP8266]
物联网(四)---搭建自己的TCP服务器[ESP8266]
物联网(五)---搭建自己的云平台[ESP8266+Django]
下面的这些文章写的都比我好很多,但:
希望你在点击完下面的连接后,最终能回归文章,继续搭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
本节所用到的程序源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keep1234quiet/IOT
使用到的工具:
这篇文章来之不易,总共花费了我整整6天的时间,其中5天摸索,1天写文章,还望好好阅读。
其中未使用
STM32
+
ESP8266
的方式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服务器端
Ping
ESP8266
的
Pong
,这里应该是要自己手动去实现
WebSocket
的
Ping
、
Pong
的,然后再发送给
ESP8266
的串口,后期需要的话再看下能自己实现不。
这里本来没什么难度,但要注意的是:
https://arduino-esp8266.readthedocs.io/en/latest/installing.html#boards-manager
至Arduino IDE后,要重启Arduino IDE才行;
当上面的工作完成后,应该就能够用Arduino IDE给ESP8266下载程序了,这里自己下载程序验证一下,推荐使用串口程序验证,看看是否生效。
二、云平台开发
2.1 为什么需要用WEB框架来进行开发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用WEB框架来进行开发,如果是小型项目,确实可以不用,但是当你要做一个大项目,比如[OneNET云平台]、[机智云]、[贝壳物联] 这样的稍大型平台,甚至要做体量更大的平台,没有一个好的WEB框架,想要完成开发是十分困难的。
2.2 继续阅读下去需要什么基础
如果看完了前面的
预读文章
,这里应该对
Django
的一些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了,比如路由
urls
、模型
models
、视图
views
这些概念都应该要知道了。当然,对其他类型框架了解的同学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框架来代替
Django
。
2.3 怎么搭建云平台
本文使用的云平台是由
Django-channels
的聊天室例程改编而来的。原文在此:
[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网页聊天室]
文章是原作者写的,教程也写的非常详细,每一步都有详细说明。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安装各种
pythont
的库,这个Terminal会给出详细的说明,可以自己根据错误提示去安装需要的库,如果要我提供的程序里已经将需要用到的库写在了
requirements.txt
文件中了,直接使用
pip3
命令安装即可;这里注意一下
asgiref
这个库,需要升级到最新版本才行,否则会因使用了新版本里的模块而导致无法从旧版本导入而报错。
唯独
Part 2
里的
Enable a channel layer
这里使用Redis数据库建立了一个通信管道,只告诉了要安装
channels_redis
库,并没有说明如何安装
Redis
数据库,这里在前面的使用到的工具里提供了安装方法【Redis 数据库安装方法:[Redis安装]】,里面有详细的安装教程,也对
Redis
数据库进行了相应的介绍与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
Redis
数据库安装完成后,若要服务器中要使用到管道通信,则必须保持Redis数据库在后台运行,否则将无法完成多对多的通信。
下面的教程只需要完成前三个就好了,第四个自动化测试可以不用。
完成上面的Tutorial之后应该是下面这种效果的,可以完成同通信功能。
1.先启动
redis
数据库:
redis-server
2.启动
django
自带的服务器:
python3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0
3.查看自己的
ip
:
ipconfig
4.访问自己的聊天室:
http://ip:8000/chat/ChatRoom/
5.发送消息,服务器对消息进行广播,各个客户端都会收到消息
2.5 适当修改ESP8266的WebSocketClient程序和服务端的程序
当前面的工作做完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只要给
ESP8266
烧入好程序即可。
ESP8266
自带的例程里面有一个
WebSocketClient.ino
的例程,只要对这个例程稍加修改即可,下面是我修改好的
ESP8266
的程序。
注:其中主要是要注意
ESP8266
发送数据的格式,由于服务端聊天室只对
JSON
的数据进行了解析,所以
ESP8266
的发送的数据必须以
JSON
的格式发送,否则会造成服务端崩溃。即应以这种形式发送才能在网页上正常显示出来:
webSocket.sendTXT("{\"message\":\"heartbeat\"}");
ESP8266的程序较为简短,我就直接贴了,程序阅读没有什么难点,应该不会看不懂,如果有缺少的库就自己去装一下就好了。
* WebSocketClient.ino * Created on: 24.05.2015 #include <Arduino.h> #include <ESP8266WiFi.h> #include <ESP8266WiFiMulti.h> #include <WebSocketsClient.h> #include <Hash.h> ESP8266WiFiMulti WiFiMulti; WebSocketsClient webSocket; #define USE_SERIAL Serial bool isConnected = false; void webSocketEvent(WStype_t type, uint8_t * payload, size_t length) { switch(type) { case WStype_DISCONNECTED: USE_SERIAL.printf("[WSc] Disconnected!\n"); isConnected = false; break; case WStype_CONNECTED: { USE_SERIAL.printf("[WSc] Connected to url: %s\n", payload); isConnected = true; // send message to server when Connected // webSocket.sendTXT("Connected");//发送Conneted 导致服务器抛出 Expecting value: line 1 column 1 (char 0) 异常而断开连接。//先注释掉试试 //原因是服务端只对JSON数据进行解析,"Connected"是字符串而不是JSON数据。 break; case WStype_TEXT: USE_SERIAL.printf("[WSc] get text: %s\n", payload); // send message to server //webSocket.sendTXT(rcvMsg); break; case WStype_BIN: USE_SERIAL.printf("[WSc] get binary length: %u\n", length); hexdump(payload, length); // send data to server // webSocket.sendBIN(payload, length); break; void setup() { // USE_SERIAL.begin(921600); USE_SERIAL.begin(115200); //Serial.setDebugOutput(true); USE_SERIAL.setDebugOutput(true); USE_SERIAL.println(); USE_SERIAL.println(); USE_SERIAL.println(); for(uint8_t t = 4; t > 0; t--) { USE_SERIAL.printf("[SETUP] BOOT WAIT %d...\n", t); USE_SERIAL.flush(); delay(1000); WiFiMulti.addAP("YOUR-WIFIF-NAME", "YOUR-PASSWORD"); //WiFi.disconnect(); while(WiFiMulti.run() != WL_CONNECTED) { delay(100); // server address, port and URL webSocket.begin("192.168.43.102", 8000, "/ws/chat/M/"); // event handler webSocket.onEvent(webSocketEvent); // use HTTP Basic Authorization this is optional remove if not needed ////webSocket.setAuthorization("user", "Password"); // try ever 5000 again if connection has failed webSocket.setReconnectInterval(5000); // start heartbeat (optional) // ping server every 15000 ms // expect pong from server within 3000 ms // consider connection disconnected if pong is not received 2 times webSocket.enableHeartbeat(15000, 3000, 2); //这个时间很准,可以从wireshark里面查看,ESP8266每15秒钟Ping一次服务器,期间会收到服务器的Ping,ESP8266也会Pong回去 int count = 0; String inputString = ""; boolean stringComplete = false; char sendStr[100]; void loop() { webSocket.loop(); serialEvent(); //发现ESP8266没有serialEvent()事件,故在此对该函数进行调用 count++; if(count == 60*100){ count = 0; if(isConnected){ //这里并不是心跳,心跳需要抓包才能看到 webSocket.sendTXT("{\"message\":\"heartbeat\"}"); if (stringComplete) { String s1 = "{\"message\":\""; String s2 = "\"}"; webSocket.sendTXT(s1+inputString+s2); // clear the string: inputString = ""; stringComplete = false; memset(sendStr,0,100); delay(10); void serialEvent() { while (Serial.available() && !stringComplete) { // get the new byte: char inChar = (char)Serial.read(); // if the incoming character is a newline, set a flag // so the main loop can do something about it: if (inChar == '\n') { stringComplete = true; return; // add it to the inputString: inputString += inChar;
将上面的程序下载至
ESP8266
中,从烧录模式切换为正常运行模式,复位或重新上电。若服务器没有关闭,会从服务器的
Debug
窗口看到有新的客户端连接上了。
当连接成功之后,就可以让
ESP8266
和服务器的其他客户端加入同一个聊天室进行聊天了,这里必须是同一个聊天室,不然无法收到信息,聊天室是由
/chat/
后的字符决定的。
这里我对
Web 端
的服务器的
consumer.py
文件中的
ChatConsumer类
里的
receive
稍加修改,以避免服务器收到非
JSON
消息而崩溃,修改如下:
# Receive message from WebSocket
def receive(self, text_data):
print('====' * 10)
print('rawMsg:'+text_data)
print('====' * 10)
text_data_json = json.loads(text_data)
message = text_data_json['message']
except:
message = text_data
# Send message to room group
async_to_sync(self.channel_layer.group_send)(
self.room_group_name,
'type': 'chat_message',
'message': message
2.6 让ESP8266作为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信息
电脑开启热点,让手机和服务器处于同一局域网内,如果没问题的话应该能看到如下现象:
通过串口助手向ESP8266
发送数据,以\n
结尾,不要以\r\n
结尾,程序里没作相应的处理;
ESP8266
将从串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封装成JSON
格式的数据,在通过调用函数webSocket.sendTXT(your JSON message)
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收到ESP8266
发来的JSON
格式数据后,对其进行解析,并广播出去,其中也包括客户端ESP8266
。
从网页端发送数据,服务器收到后,也同样会广播出去,ESP8266
作为客户端也会收到被广播出来的数据,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数据收发的过程了。
到这里就完成开发了一个自己的云平台了,虽让功能比较简陋,但是整个流程已经走通了。相比于上一节所讲的,这一节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不同的是,我们这一节引入了WEB框架
Django
,有了WEB框架
,我们开发大型项目就方便快速多了,也非常有利于项目管理。
2.7 整体框架梳理
总结:本文内容篇幅不算长,但是大量引用了相关链接,对别人已经做得比较好的部分没有进行重复讲解,而是给出链接,希望读者能前去学习完毕后再来继续学习节教程,其中给出了Django
、channels
、WebSocket
、ESP8266 Arduino core
等均给出原作者原文链接及官网,也都是很好的教程,非常详细。
本文只是走通了【搭建自己的云平台并使用ESP8266
成功连接云平台】这条道路,仍然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比如:
服务端不应该给所有的客户端进行消息广播,而应该是有选择性的;
这里是用了ESP8266 Arduino core
的库,利用的是其内置的WebSocket
协议实现,如果加上单片机呢,换一种连接方式又该怎么实现呢?
这里的所有消息都是明文传输,未进行加解密,是十分不安全的;
浏览器端这么丑,是不是应该美化一下呢,功能是不是应该继续丰富呢?
虽然已经做了蛮多的,但是接下来要做的一点也比现在已经做的事要少,后续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探寻吧,我此后我会间断的更新此系列的文章,以尽量使整个过程完整而详尽。
本系列的物联网文章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