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钏(红楼梦人物)
很多人把王夫人撵金钏儿对标晴雯撵走坠儿,但此处更应该对标贾母处理鲍二家的与贾琏事件。同样是桃色新闻,同样是导致了一个下人的死亡。凤姐生日,贾琏找鲍二家的厮混,被凤姐听到,闹到老太太那里,老太太三两句话就定了性。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 “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你还不足!成日家偷鸡…
首先,贾政没有对金钏儿跳井 震怒。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知道金钏儿死了,贾政是“ …
首先,贾环诬陷宝玉并不是贾政这顿爆打的主因,说句红楼梦众多女粉听了可能不爽的实话。金钏儿的死,有可能贾政眼里压根就不叫事。 看完原文就知道,宝玉知道金钏儿的死,正哀伤的时候,撞上了贾政。因为张口结舌说不清,就已经让贾政不爽了。 而关键是随后忠肃王府长史来贾府要琪官蒋玉菡,这才是真正让贾政爆发的缘由。 忠肃王在整个《红楼梦》里出场不多的一个神秘人物。虽然这一章,通过贾政之口说“素日并不与忠顺王府来往…
因为宝玉跟贾环不是一个妈生的。 家里处事的是正房夫人王夫人。 之前如果她一直不知道贾环和彩云勾搭那还好说,可是经过金钏的事儿她明明听了一嘴的毫无反应。 为啥? 为的不就是贾环非她所出么? 她整天嘴里心理就一个念想,我通共一个宝玉都叫你们带累坏了,都叫你们勾引坏了。 在她的认知里少男少女勾搭在一起少男是会被勾引坏带累坏的。 所以她为什么要去管彩云和贾环勾搭的事儿?大不了折点儿金银物件到得了哪去? 更何况后面…
看了大家的回答,发现大多人徘徊在喜钗、厌钗的交锋中,亦或者用感性与理性的分析来说服彼此,看完感触颇多,随便说几句题外话。 关于金钏跳井自尽、薛宝钗安慰王夫人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论述过很多次了,当时的核心观点是: 薛宝钗去找王夫人时,并不知晓金钏被撵的具体原因,她是在后来给金钏送妆裹衣服时,看到王夫人、贾宝玉两人沉默流泪,这才如梦初醒,大概明白了金钏被撵的真正原因。所以,薛宝钗前番当着王夫人的面,猜测…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她的行为不但没有任何过错,反而是非常妥帖的,不负她大家闺秀识大体的身份和评价。首先宝钗获悉金钏投井的来龙去脉也不过是老婆子说的那个版本,金钏被王夫人撵出去后整天哭,想不开投井自尽了。其实奴婢自杀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发生在荣国府而已。从旁人看,金钏就是个被辞退的员工,一时想不开自杀了而已,根本不会去深究这里面究竟是咋回事。宝钗自然也是这样看的,何况周围的人都是这么看—— …
古代人养儿子主要为了两件事:其一,孝顺父母;其二,光宗耀祖。 当贾政听说贾宝玉“逼淫母婢”,导致金钏跳井而死,作为一个端方君子,封建家长的代表,他的儿子居然连父亲屋里的丫鬟都敢肖想,以致于逼死了无辜的丫鬟败坏了贾家百年以来辛苦建立的宽柔厚道,诗礼传家的门风设定。 从一个父亲的角度看来,宝玉贪恋女色,不顾礼义廉耻,不孝顺父母已经到了给祖宗丢脸,给家门抹黑的程度,这个儿子养的基本上也没什么正面意义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值得细细解剖,但必定有很多论者会用“封建主仆关系”“仆人思想麻木”为挡箭牌,将这个问题粗粗解释。 试想下,只要是人就有活思想,玉钏即便深受封建主仆等级关系的迫害,不敢报仇,但王夫人总不是傻子吧,玉钏报不报仇根本并不重要,关键是只要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王夫人就不可能允许她呆在自己身边。 换言之,王夫人之所以敢留玉钏在自己身边,是因为她认定自己对金钏之死不负主要责任,所以才能这般坦…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 这个疑问在: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为什么宝钗一见王夫人训贾宝玉,就觉了八分?她是怎么察言观色,是怎么早觉了八分的?八分——不是三分,不是五分,八分差不多已经是大体的真相了。我就一直想想想想想,宝钗到底怎么一搞一搞地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察觉八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