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编者按:

2018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提案委员会调研组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对大国工匠高凤林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典型案例专项调研。高凤林是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从普通技校毕业生逐步成长为航天制造领域的国家级技能大师。他的成才之路对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具有启示意义。调研组对他的成长之路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通过梳理总结高凤林成才原因,分析技能劳动者培养和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能够培养造就成千上万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在各地视察时,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努力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技能人才是基础性支撑。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然而,我国高技能人才供应目前严重不足,技能水平总体不高,企业需求与供给体系不匹配,这三大难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了大国工匠高凤林案例剖析专项调研。2018年7月3日至6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队,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以下简称211厂),以大国工匠高凤林为对象,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调研方法和调研对象

(一)调研目的和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着重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汪洋主席提出,调研要有新动作、新局面,注重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的,学习调研的典型案例,强化问题导向,打破形式化的羁绊。

调查研究是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政协提高协商议政水平的基本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汪洋主席的工作要求,马飚副主席提出,选取一位大国工匠为典型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由提案委员会组织开展,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双周协商座谈会作更充分的准备。通过解剖麻雀式的个案调研,切实理清大国工匠的成长和成才规律,找出制约高技能人才产生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从而提出针对性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更好发挥议事协商、建言资政作用。

此次调研采取实地观察、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方式进行。7月3日、7月5日,调研组两次实地考察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高凤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对班组的技术水平、人才结构、团队建设、绩效管理、班组文化、科技成果等情况进行摸底了解。7月5日下午,调研组参观中华航天博物馆、火箭发展历程展厅;7月6日上午,参观211厂火箭总装测试现场。通过两次参观,形成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运载火箭制造水平的整体认识。

调研期间,对高凤林进行了3次累计超过6小时的单独访谈,从儿时经历谈到上技校、下车间、攻难题、显身手、带徒弟,直至成为焊工楷模、大国工匠。召开8次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听取航天一院党委和工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一院和211厂历史沿革及现状;第二次座谈会听取211厂工会、人力资源部相关同志介绍高凤林的工作表现和突出事迹;第三次座谈会听取211厂宣传部门相关同志介绍高凤林的模范作用;第四次座谈会听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洁、航天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介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及劳模工匠人才选树经验做法;第五次座谈会听取高凤林同事、师傅、徒弟对其工作态度和传帮带作用的评价;第六次座谈会听取高凤林家人及原技工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对其成长之路重要节点的看法;第七次座谈会由211厂厂长马惠廷和党委书记李军分别介绍培育一支优秀技能人才队伍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第八次座谈会听取高凤林全面系统介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为了更深入地剖析大国工匠成才规律,调研组阅览数十份文字资料,其中包括高凤林的人事档案、论文、工作总结、媒体报道,还观看了高凤林个人事迹影像资料。此外,针对高凤林家人、师傅、徒弟、领导、同事等不同相关群体共计发放150份问卷,了解他们对高凤林成才原因以及技能劳动者待遇、社会地位、工作环境、成长空间等问题的看法。调研前中后期,调研组内部共召开5次研究分析会,根据掌握的大量材料,就高凤林成才原因交流看法、理性分析,坚持深入挖掘与综合研究并重,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的选择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分别推荐,调研组确定以高凤林为大国工匠案例人选。选取高凤林作为调研对象,首先是因为他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我国运载火箭从设计到制造不依赖国外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航天事业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凝结着几代人的奋斗,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深厚土壤。211厂是将航天蓝图从梦想变为现实的践行者。

其次是因为高凤林身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他从事的工种是最普通的焊工,但又不是寻常焊工可比,高凤林班组承担着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喷管等系列部组件和发动机机架的焊接工作,可以说是对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举足轻重的“螺丝钉”。在这个既普通又有重要价值的岗位上,高凤林生动阐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二、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原因分析

高凤林出生于1962年,1980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通俗来讲就是制造火箭“心脏”。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喷管,都诞生于他手中。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大国工匠,是多重因素形成合力的结果。

(一)良好的技校教育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起点。以高凤林当年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大学。父亲早逝,兄弟四人只能靠着母亲的微薄收入生活,他必须早早担起家庭重任。当时,工人身份仍有职业光环和强大感召,而且,技校毕业可以直接进工厂留北京,这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现实好处。于是,高凤林毫不犹豫报考了离家不远的211厂技校,以高分进入焊接工艺与制造班。

原211厂技校领导王铁良回顾高凤林那批学生时说,那届同学有个特点,具有扎实的基础,星期天都不休息,都在练技能。车间主任把高凤林等十几位“文革”后第一批技校生称为“小本科”,遇到难题,总会喊他们过来想办法,足见当时技校教育含金量之高。

当时的技校教育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校企关系非常紧密。高凤林的职业认同感就是在211厂车间里发生变化的。进入技校后,高凤林觉得自己对焊接没兴趣,他的愿望是开大机床,而焊接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因此成绩一路下滑。直到3个月后,老师带他们下厂参观,他的想法才发生改变。在发动机车间,高凤林见到了他日后的师傅陈继凤。陈师傅说,焊接对人的素质要求最高,一要稳定,二重协调,三靠悟性。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应对复杂变化。尤其是氩弧焊工,有“金手”之称,培养一个焊工不亚于培养一个飞行员。这次参观后,高凤林开始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了自豪感,成绩也重新名列前茅。

(二)技能竞赛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舞台。技能竞赛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起步而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这一做法在航天一院、211厂延续数十年,为高凤林脱颖而出提供了舞台。

分配到211厂后,高凤林很快崭露头角,提前上手了当时最新、最先进的发动机产品。而他的声名走出14车间,走出211厂,逐渐被航天系统和外单位的人所知晓,是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

为庆祝航天事业创建35周年,当时的航天部举办航天系统青工技术比赛,高凤林取得了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正是这次比赛让他一鸣惊人,在焊接领域有了不小名气,同行和外单位遇到难题时也会想到请高凤林帮助解决。

如果没有竞赛平台,高凤林的舞台不会这么广阔,通过竞赛建立了知名度,进而被请到一个个技术难题现场,一次次的经验积累,让他从211厂的技术能手成长为焊接方面的专家。

(三)学习进修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重要助推。离开技校8年后,高凤林又重新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年的艰苦学习。为了让知识面更广,大专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又攻读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随后自学了研究生课程。航天一院有1.8万余技能人员,像高凤林这样完成学历升级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参加培训则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高凤林参加院里的比赛取得突出成绩后,各种培训机会纷至沓来。还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参加调研、研修。

(四)坚守岗位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必要条件。当年和高凤林一起技校毕业的同学,已经纷纷转岗,他成为唯一一个依然坚持在焊接岗位上的人,38年车间不变,38年工种不变。

技校毕业分配时,高凤林被安排到了45车间安装队,这让他失落到极点。实习时,他给14车间的师傅留下了极好印象,一听说这事,两位师傅立刻拉着工长找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希望把高凤林要回来。就这样,高凤林留在了他实习时的14车间,一待38年。航天一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晓阳说,他曾经主管人事工作,比较清楚组织上对高凤林的考虑,以高凤林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车间主任甚至厂领导,但就是有意不让他脱离一线岗位,让他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师傅把他带进了14车间,领导把他“摁”在了这个岗位上。高凤林自己也经受住了功成名就后的思想负担、金钱诱惑等诸多考验。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还要守在一线,航天产品价值大、风险高,万一出点岔子,不怕晚节不保吗?高凤林从来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五)大师工作室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团队优势。在德国学习时,高凤林在工厂里经常看到三五一群探讨问题的场景,原以为都是技术工人,一了解才知道,是设计、研发、生产人员以团队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高凤林说:“这就是国家要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原因,改变设计人员不下现场的状况,通过这种平台,可以把知识、技术与操作很好结合起来,推动我国生产制造水平的提高。”

以高凤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批授牌成立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既保留了传统师带徒的授业方式,又有专家、教授、技工的结合。技能人才、研究人员、设计人员群策群力,实现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相互贯通。

(六)航天传统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精神养分。2006年11月底,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秘书辗转找到高凤林,由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在制造中遇到了难题,希望高凤林前往解决。在高凤林之前,国内外两拨“顶尖高手”所提出的项目实施方案一直没能得到国际联盟总部的认可。探测器用的是液流氦低温超导电磁装置,由于液流氦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只能使用焊接的方式,但焊接带来的变形是一大难题。在论证会上,高凤林把自己的思路和盘托出,他认为,对待这种复杂的特殊结构,必须创新设计方案。思路只是一个方向,要变成可操作的方案还要克服许多难关。高凤林苦思冥想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创新设计方案,通过了国际联盟总部的评审。

真正的武林高手从来都是心法与拳脚贯通,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思考,对知识和技能的自如运用,这是他攻关难题、从未失手的根源。高凤林的徒弟马铁铮说:“我发现我师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从理论入手,把问题吃透了,然后再从技术上去琢磨。”30多年的思考和总结,高凤林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做不到高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走不了长远。高凤林的理论与实践观是航天一院精神传承的缩影。从航天一院首任院长钱学森那代科学家起,就以理论和实践并重为圭臬,强调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谁也离不开谁,理工交融、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七)企业文化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沃土。一院是中国航天“长子”,是中国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的发祥地,是中国长征火箭的摇篮,是中国航天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航天科技集团历来重视对技能人员的培养和激励,在国家高级技师职称之上,又设立了航天特级技师。高凤林正是在这片沃土上生根、成长,形成了成就事业的强烈意志和执着追求。

(八)理想信念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动力源泉。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大街上的广播中回响着卫星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时,高凤林就对卫星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产生了好奇。所以,当他终于以一名制造者的身份走入发动机车间时,比别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211厂人力资源部的金朝仍记得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那一天,上午他在新闻里看到李克强总理与高师傅握手的画面,下午就在车间看到了高师傅。“这么重大的事情,如果是我一定会高兴地发朋友圈炫耀,或者跟朋友庆祝一下。”金朝说,一个人面对这么大的荣誉还能够宠辱不惊,淡定做好自己的工作。幼时受到的航天启蒙转变为理想信念以及对事业的热爱,这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动力源泉。

(九)待遇和荣誉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有效激励。航天一院有项激励政策,就是对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比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住房、疗养等福利方面给予同等待遇,鼓励广大技能人才多做贡献。物质上的回馈固然解决了高凤林的后顾之忧,但精神激励尤为重要。

高凤林获得荣誉后,航天集团、一院、211厂全面挖掘、总结高凤林的优秀事迹。通过宣传、激励,高凤林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体现。正能量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也激发出高凤林身上的更大潜能、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十)家人是高凤林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坚实后盾。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因素除了社会环境、工作环境,还有家庭环境。高凤林的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小时候,母亲教给他的三句话让他受用终身:人穷志不短、从小立大志,做人不能被人戳脊梁骨,做事要让人竖大拇指。除了母亲,妻子和女儿也全力支持,家里的一切都要给高凤林的工作让位。高凤林哥哥高广林说,他把自己扔给了火箭,把家里扔给了妻子。“工匠精神”的背后是高凤林家人的“奉献精神”。

三、启示与问题

高凤林的成才与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他的意志、品格、天赋、勤奋都超于常人,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成长轨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脉络同步契合。时势造英雄,行业勃兴开阔了他的舞台,为他造就了独特的成长与锻炼空间,可以天高任鸟飞。通过总结他的成才规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好苗子”是大国工匠形成的基础。技能人才来源是决定制造水平的先决条件。在高凤林所处的时代,选择上技校的多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学也有品质保证。而当前的职业和技校教育基本上属于差生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二元格局。产业工人普遍素质不高,决定了制造领域很难实现规模化人才培养与选拔。

(二)企业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体。

企业是决定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的最直接因素,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甄选模式,确立符合自身行业规律的制度和机制,才能发挥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作用,让他们对职业前景报以希望,拥有更多获得感。

(三)物质与精神激励缺一不可。

80后、90后成为技能劳动者队伍的主体,除了物质需求,他们也重视价值认同、社会尊重与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满足。

(四)弘扬“工匠精神”即是重塑中国制造的文化基础。从古代的鲁班和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中华民族一直有推崇工匠精神的传统。但随着大规模流水生产成为主导的技术范式,尤其是受低成本赶超型战略的驱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定条件下,人们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生产者行为准则的关注。面对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呼唤工匠精神即是培植中国制造的文化基础,重塑工人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自觉。

没有一流的工匠,就不会有一流的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就无从谈起。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激励措施还只是针对少数人。技能人员工资、福利、住房等方面的待遇与研究人员相比还有差距。“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这两项国家级奖励虽然保持了只给一线工人的原则,但还是以精神奖励为主。

(二)企业后续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受户籍政策限制,企业较难招聘到非京籍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源头越来越窄,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而且高技能人才流失加剧。此次问卷调查显示,近年来流失人数明显增多,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因素。

(三)重设计、轻制造的现象仍比较普遍。社会的普遍看法是搞设计、画图就是比敲敲打打好。从调研情况看,研究人员岗位能够吸引大量的硕士、博士生,但技能人员严重短缺,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差、上升空间窄、社会地位不高,本科生根本不愿意干。

(四)职业教育、技工学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技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很多技工学校都停止了招生办学。国家虽然在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进行双元教育,但企业与行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工匠大师的基础架构还远远没有筑牢。

四、几点建议

让技能劳动者看到可预期的上升通道和成长空间,让这支队伍里诞生成千上万的“大国工匠”,让工匠精神成为主导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职业精神,意义重大,关系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建议:把培养和造就大国工匠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夯实大国工匠的源头基础。搭建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改变评价体系,提高经济待遇。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风气。将“大国工匠”纳入国家荣誉表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