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的葡萄 · Java的JPA-批量新增修改 - 知乎· 11 月前 · |
豪气的电脑桌 · 如何配置YAML文件以及文件中预定义的字段含 ...· 1 年前 · |
喝醉的小笼包 · Frequent failures due ...· 1 年前 · |
长情的刺猬 · 想弄懂SMPL模型该如何学习? - 知乎· 1 年前 · |
电子邮箱: 631d7c1bd7630a8a8866224b25bf6c937ce2333ca618d79b9fc1aa9294d6c2d752a18bf96173aa8d9095932fafda5743d526e13d858b914719947cc125132822612bec55b4b91097c13993545b9a5b54eb0c53ba2e62d55ee51c6a8a18d0b851c10c156d3b77dbab621ca1dea650243240691b1c39f36ae8c8a64db095c38fc3
在职信息:在岗
职务: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系主任
教授 , 博导,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系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领域,博士后; 北京市教学名师; 闽江学者;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 《中国园林》杂志审稿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EI期刊《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通讯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生态设计
邮箱地址: wuzhengwang@126.com
1、主持科研 6 项:
1) 、 华侨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 编号 :(201 9 ~ 20 24 ) 150 万 华侨聚居区人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在研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 编号 :51378018(2014 ~ 2017)78万 居住区景观格局对其PM2.5分布与扩散的抑制机制研究,已结题。
3 ) 、北京市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编号: 16SRB005 ,( 2017~2019 ) 8 万,“封闭式居住区”内部道路的社会化改造研究,在研。
4 ) 、北方工业大学青年重点研究基金,( 2012~2013 ) 6 万,景观生态效应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
5 )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JB06055 ( 2006~2008 ) 3 万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已结题。
6 ) 、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2006-XQ-16 ,( 2006~2008 ) 2 万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景观演变研究,已结题。
7 ) 、福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 XRC-0612 ( 2005~2007 ) 5 万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景观生态应用研究,已结题。
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07BZS039 ) 2007.7-2010.9 ,福州近代建筑史研究,第一参加人,已结题。
3、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 50778042 ) 2008.1-2010.12 ,福州建筑遗存所见的近代社会演变与转型,第一参加人,已结题。
4、参加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
1) 、 2008 年参加 863 计划先进能源领域《北方地区的 MW 级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子课题《机房绿色建筑设计与能耗模拟》。 2007~2010 ,经费 20 万,第一参加人, 子课题报告撰稿人,子课题验收报告撰写人, 通过 863 专家鉴定。
5、参加国家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
1) 、项目名称: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名称: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影响评估技术研究,课题编号: 2006BAB04A15 ,专题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地段生态影响及景观建构仿真工程,专题编号: 2006BAB04A15-5 ,起止年限: 2006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0 月,主要参加人,项目经费 20 万。 完成。
6、参加横向研究课题 6项:
1) 、 2007 ~ 2008 参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 - 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生态适宜性分析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两个专项研究,目前这两个专项均已经结题。
2) 、 2007 至今参加《大连獐子岛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已结题。
3) 、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三星绿色奥运展示中心》方案设计。
4) 、参加《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投标。
5) 、参加《北方工业大学体育综合楼》方案设计投标。
6) 、参加《北方工业大学第三实验楼》方案设计投标。
7) 、 2014 年 6 月至今,主持《北京市一渡河旅游文化艺术产业园规划设计》,项目经费 50 万。
8) 、 2015 年 3 月至今,参加《北京市怀柔区东石门村健康养老城规划设计》,经费 48 万。
7、参加翻译书籍工作2项:
1) 参与栗德祥教授组织的,与清华大学黄献明博士共同参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委托的,杨经文所著的《 ECODESIGN 》的翻译工作 , 全书约 74 万字,已出版。
2) 参与栗德祥教授组织的,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委托,世界能源组织出版的《 SOLOAR HOUSE 》的中文翻译工作,全书约 25 万字。
8 、参加 福建省基金项目 1项 :
1.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客家村落民间信仰空间遗产及其继承研究” ;项目编号 FJ2019B037 ; 20190806-20220806 在研;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的发表论文 7 0 余篇,包括以下:
【建筑学报】
[1] 吴正旺 , 王伯伟 .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 [J]. 建筑学报 ,2004,02:42-44. ( 被引用 103 次 )
[2] 吴正旺 , 王伯伟 . 大学校园规划 100 年 [J]. 建筑学报 ,2005,03:5-7. ( 被引用 145 次 )
[3] 吴正旺 , 王富平 , 栗德祥 . 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 [J]. 建筑学报 ,2008,09:84-88.
[4] 吴正旺 , 栗德祥 . 建筑绿地结合城市植物群落 [J]. 建筑学报 ,2009,11:62-66.
[5] 吴正旺 . 城市景观的生态演进 ——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J]. 建筑学报 ,2010,04:102-105.
[6] 吴正旺 , 栗德祥 . 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 [J]. 建筑学报 ,2011,03:84-87.
[7] 吴正旺 , 杨鑫 , 王晓博 . 居住小区地下车库社会化的思考 [J]. 建筑学报 ,2012,08:96-99.
[8] 吴正旺 , 王岩慧 , 单海楠 . 双层城市 [J]. 建筑学报 ,2015,S1:158-161.
[9] 吴正旺 , 吴彦强 . 利用“镜面反射”增加日照、节能减排的实验 [J]. 建筑学报 ,2017,04:91-94
【 中国园林 】
[10] 吴正旺 . 自然价值的保护与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 15 年 [J]. 中国园林 ,2020,36(01):75-80.
【 建筑师 】
[11] 吴正旺 , 张泽 . 利用“智能镜面”以 18 层代替 30 层以上住宅的节地设想 [J]. 建筑师 ,2021,02:109-113.
【新建筑】
[12] 吴正旺 , 王伯伟 .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 [J]. 新建筑 ,2003,06:45-47.
[13] 吴正旺 , 王伯伟 .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J]. 新建筑 ,2004,05:79-81.
[14] 吴正旺 , 王伯伟 . 大学校园规划向景观生态学学习 [J]. 新建筑 ,2005,03:59-60.
[15] 吴正旺 .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高密度趋势 [J]. 新建筑 ,2009,05:20-23.
[16] 吴正旺 . 基于植物群落的城市设计 [J]. 新建筑 ,2010,01:113-116.
[17] 吴正旺 , 杨鑫 , 马欣 . 建筑与植物结合的城市生态设计 [J]. 新建筑 ,2012,04:32-35.
[18] 吴正旺 , 杨鑫 , 王晓博 . 结合景观与绿化的北方高校地下空间 [J]. 新建筑 ,2013,04:105-108.
[19] 吴正旺 . 从“通而不畅”到“安宁畅通” -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原则之思考 [J]. 新建筑 ,201 7 ,0 5 : 122-125
[20] 贺宇豪 , 张明珍 , 任卫中 , 吴正旺 . 传统生土技术改良策略及应用——基于乡村振兴中建筑实践的思考 [J]. 新建筑 ,2021(05):38-43.
【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 EI 期刊《亚洲建筑与工程》
[21] Wu, Zhengwang ; Yan, Yang ; Di, Yue : Experiment on increasing solar radiation for building by using “ Smart Mirror ”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v18,n3,p204-210,2019,DOI: 10.1080/13467581.2019.1620750 (吴正旺,闫阳,狄岳 . 利用智能镜面为建筑增加日照的实验,亚洲建筑与工程, 2019 , 3 : 204-210. EI 期刊论文检索)
【华中建筑】
[22] 吴正旺 . 泉州几个石建筑补间铺作的调查 [J]. 华中建筑 ,2002,01:67-70.
[23] 吴正旺 . 向深层生态学学习 [J]. 华中建筑 ,2003,02:16-17+20.
[24] 吴正旺 , 郑豪 . 小商业步行街区——泉州中山路调查 [J]. 华中建筑 ,2005,S1:5-7.
[25] 吴正旺 . 景观生态学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 [J]. 华中建筑 ,2008,11:104-110.
[26] 吴正旺 . 景观生态学的超种群原理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 [J]. 华中建筑 ,2009,01:133-135.
[27] 吴正旺 . 结合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北方城市地下空间生态设计 [J]. 华中建筑 ,2011,10:67-70.
[28] 吴正旺 , 马欣 , 杨鑫 . 结合环境伦理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 [J]. 华中建筑 ,2012,07:21-23.
[29] 王晓博 , 吴正旺 , 周曦 . 中国医院改扩建中的医疗花园建设 [J]. 华中建筑 ,2012,10:58-62.
[30] 吴正旺 , 马欣 , 杨鑫 . 结合徒手示范的景观建筑学一年级教学 [J]. 华中建筑 ,2013,03:166-170.
[31] 杨鑫 , 彭历 , 吴正旺 . “动态景观史”教学模式探索 [J]. 华中建筑 ,2013,07:177-183.
[32] 吴正旺 , 马欣 , 王乾坤 . 建筑与绿地结合的居住小区生态设计 [J]. 华中建筑 ,2013,05:111-114.
[33] 吴正旺 , 马欣 , 王乾坤 . 建筑与绿地结合的居住区灰霾污染改善策略 [J]. 华中建筑 ,2013,08:35-38.
[34] 吴正旺 , 马欣 , 杨鑫 . 灰霾天气条件下几种建筑布局中空气污染的 PM2.5 调查及比较 [J]. 华中建筑 ,2013,10:46-48.
[35] 吴正旺 , 马欣 , 杨鑫 . 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调查——以北京为例 [J]. 华中建筑 ,2014,02:85-89.
[36]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利用地下空间建设 , 完善城市慢速交通 [J]. 华中建筑 ,2014,11:115-118.
[37]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J]. 华中建筑 ,2015,01:93-97.
[38] 吴正旺 , 王岩慧 , 单海楠 . 建筑与绿地结合的城市生态设计 [J]. 华中建筑 ,2015,03:121-126.
[39] 王晓博 , 秦柯 , 吴正旺 . 对高等院校校园室外环境改造的思索——以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室外环境改造为例 [J]. 华中建筑 ,2015,06:87-91.
[40] 吴正旺 , 韩宇婷 , 单海楠 . 从“通而不畅”走向“人车分离” [J]. 华中建筑 ,2015,08:73-76.
[41] 吴正旺 , 韩宇婷 . 北京门城湖滨水绿道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 华中建筑 ,2015,09:109-113.
[42] 吴正旺 , 王岩慧 , 单海楠 . 基于 PM2.5 分布不均现象的城市居住区景观格局分析 [J]. 华中建筑 ,2016,02:52-56.
[43]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结合“绿视率”的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视觉生态设计——以北京为例 [J]. 华中建筑 ,2016,04:57-60.
[44]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设计结合微自然 [J]. 华中建筑 ,2016,05:31-35.
[45] 吴正旺 , 韩宇婷 , 吴彦强 . PM2.5 在北京几种典型居住区中的分布及扩散比较 [J]. 华中建筑 ,2016,08:38-41.
[46] 吴正旺 , 吴彦强 . 利用“镜面反射”减少日照间距并节能节地的可行性论证 [J]. 华中建筑 ,2016,11:58-61.
[47] 吴正旺 . 建筑的生态意境设计 [J]. 华中建筑 ,2016,12:5-8.
[48] 吴正旺 , 吴彦强 . 利用“镜面反射”改善建筑的节能和采光 [J]. 华中建筑 ,2017,6:30-33.
[49] 吴正旺 , 吴彦强 . 中国特色的居住区无车化及其社会化改造 [J]. 华中建筑 ,201 8 , 9 : 74 - 77 .
[50] 吴正旺 , 高瑾萱 . “封闭式居住区”社会化改造的交通策略思考 [J]. 华中建筑 ,2019(09):82-87.
[51] 吴正旺 , 闫阳 . “智能镜面”在建筑节能及改善天然采光中的可行性应用实验 [J]. 华中建筑 ,2021,39(03):40-43.
【福建建筑】
[52] 吴正旺 , 关瑞明 . 天井与院落 [J]. 福建建筑 ,2000,04:5-7.
[53] 吴正旺 . 高山流水 源远流长——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集美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J]. 福建建筑 ,2008,09:31-32+35.
【华侨大学学报】
[54] 吴正旺、郑豪 . 泉州中山路步行街区调查 [J]. 华侨大学学报, 2004,04:180-183
[55] 吴正旺 , 闫阳 , 狄岳 . 利用无风力矩智能镜面为建筑增加日照的可行性实验 [J]. 华侨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9,40(03):344-349.
[56] 吴正旺 . 不同入射方式条件下“智能镜面”利用太阳辐射的实验 [J]. 华侨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0,41(05):612-617.
[57] 贺宇豪 , 吴正旺 . 应用机械臂混凝土 3D 打印技术的空心曲面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 [J/OL]. 华侨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9[2022-03-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5.1079.N.20220224.1322.004.html. (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本人为通讯作者)
【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58] ZhengWang Wu, Xin Ma, Xin Yang ,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M2.5 and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Vols. 361-363 (2013) , 966-972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59] ZhengWang Wu, Ze Yu , Visual ecological design of high-density urban residential area based on Green seeing ratio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838-841 (2014) pp 2923-2927
[60] ZhengWang Wu, QianKun Wang, HaiNan Shan, PM2.5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Beijing Spring in a Dust-haze Perio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955-959 (2014) pp 1301-1306
【环境科学与技术】
[61] 吴正旺 , 王岩慧 , 单海楠 . 北京市 PM_(2.5) 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S1:87-91+95.
[62] 吴正旺 , 韩宇婷 , 王岩慧 , 单海楠 . 北京城市微小尺度上 PM_(2.5) 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1:52-55.
[63]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北京几种景观在 2 次灰霾过程中的 PM_(2.5) 监测分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1:299-302.
[64] 吴正旺 , 韩宇婷 , 吴彦强 . 春季北京 1 次完整灰霾过程中的 PM_(2.5) 监测与分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1:179-182+242.
[65] 吴正旺 , 单海楠 , 王岩慧 . 北京几种典型景观夏季霾天气的 PM_(2.5) 监测分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1:169-173.
【 2014中国杭州,第十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论文集】
[66] ZhengWang Wu,YanHui Wang, HaiNan Shan, Newly Build Residential Areas of Car Free Tendency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 s Urban Traffic,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Interchanges in Asia, Beijing: China City Press, (2014) pp:436-439
【 2016日本仙台,第十一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论文集】
[67] ZhengWang Wu,YanQiang Wu,Use "Mirror" to save energy and land,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SAIA, Sept.20-23, 2016, Miyagi, Japan, 1370-1374
[68] ZhengWang Wu,YanQiang, Passive “ mirror reflection ” Building Energy-saving Experi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SAIA, Sept.20-23, 2016, Miyagi, Japan, 1375-1379
[69] ZhengWang Wu, Yuting Han, The Strategies of Reforming Enclosed Residential Area to Block System---A case study of the Western Area of Dinghuili Residential Area,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SAIA, Sept.20-23, 2016, Miyagi, Japan:2223-2226
【 2016布达佩斯第5届绿道国际交流会论文集】
[70] ZhengWang Wu, Yuting Han, Flexible Space Design of Community Greenway in Temperate Zone of Asia---Beijing Case Study, Greenway and Landscapes in Change, Proceedings of 5th Fabos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and Greenway Planning, Budapest: Szent Istvan Egyetem, pp:131-168
[71] ZhengWang Wu, Yanhui Wang, Design Strategy of Community Greenway Connectivity of Hign-density Urban Asia--- A Case Study on Beijing, Greenway and Landscapes in Change, Proceedings of 5th Fabos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and Greenway Planning, Budapest: Szent Istvan Egyetem, pp:303-310
[72] ZhengWang Wu,Yuting Han, Greenway design for electrical bicycle in Asia: A Beijing Case Study, Greenway and Landscapes of Resilience, Proceedings of 5th Fabos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and Greenway Planning, Budapest: Szent Istvan Egyetem, pp:155-162
【 2016建筑及土木工程国际交流会论文集】
[73] ZhengWang Wu, Yuting Ha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M2.5 and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 the Spring: A Case Study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CACE 2016), USA: DEStech Publications
【第 12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4] ZhengWang Wu, Yuting Han, The Using Space of Beijing Urban Riverside Waterfront Greenways---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 Part Greenway of Jingou River, The Rejuven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behaviour research,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10
[75] 许芬 , 梁雪辉 , 吴正旺 . 基于 MSP430 和 ZigBee 的跟日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J/OL]. 微特电机 ,2018(08):1-5
[76] Wu Zhengwang; Ye Jingyi. Research on Public Percep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Relic Park--Taking Zhengzhou Shang Dynasty City Wall Relic Park as Example. 202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Energy Science, CAES 2020. Vol 165. page1-9. DOI: 10.1051/e3sconf/202016504058
【 2021 第 3届土木工程与能源科学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77] Jingyi Ye and Zhengwang Wu . A case based study of design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notion of age-friendly co-housing community . 2021 3 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Energy Science (CAES 2021 ).Vol 248,2021. page 1-7. DOI: h ttps://doi.org/10.1051/e3sconf/202124803029
【 城市建筑 】
[78] 吴正旺 . 单位大院内部道路的社会化思考——以大学校园为例 [J]. 城市建筑 ,2019(13):93-98.
[79] 吴正旺 , 闫阳 , 狄岳 . 利用“镜面反射”增加建筑南窗日照、降低采暖能耗的实验 [J]. 城市建筑 ,201 8 , 10 : 43 - 45 .
【 中外建筑 】
[80] 黄丽玮 , 吴正旺 . 基于文献统计的我国历史街区研究回顾与展望 [J]. 中外建筑 ,2021(01):64-68.
[81] 王群 , 吴正旺 . 江西婺源七叶衍祥客栈的微更新改造探究 [J]. 中外建筑 ,2021,04:145-148.
【 建筑科学 】
[82] 吴正旺 、 袁章梦、路少石 . 南方低层建筑 3 种“长宽比”的矩形中庭舒适度比较——以厦门某建筑为例 [J]. 建筑科学 ,2021(0 2 ): 38 - 43 . 第 37 卷第 2 期, 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21.02.06
出版专著 3 部:
1) 吴正旺 著,《大学校园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
2) 吴正旺 著,《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北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能源策略》,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
3 ) 吴正旺 , 吴彦强,王岩慧 著,《 城市居住区生态设计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 21 年 5 月
出版译著 1 部:
1) 杨经文著,黄献明、吴正旺、栗德祥译,生态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年 7 月
专利 2 项 :
( 1 ) 吴正旺 , 许芬 , 闫阳 , 胡中正 , 狄岳 , 梁雪辉 , 吴彦强 . 一种利用镜面自动追踪、定向反射日照的采光采暖装置 [P].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CN209386585U,2019-09-13.
( 2 )吴正旺 , 许芬,一种利用镜面自动追踪、定向反射日照的采光采暖装置, 发明专利,申请 ( 专利 ) 号: CN201811154473.1 申请日: 2018-09-30 , 申请公布号: CN110081620A ,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 1)国家教委优秀工程一等奖 : 1995 年,独立完成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设计建成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逸夫楼,获国家教委优秀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一。
( 2)指导毕业设计 参加 竞赛中标 : 2005 ~ 2006 年担任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班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参加并指导毕业生参加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总体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投标,在与包括同济大学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等 10 家单位竞标中,该方案被评为中标实施方案。
( 3)指导毕业设计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称号 : 2005 ~ 2006 学年,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总体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并获得福州大学优秀毕业设计称号。
( 4)指导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工程称号 : 2006 ~ 2007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总体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获福建省工程设计优秀奖。
( 5)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 2010 年参加 2 年一届的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理工组第一名、一等奖。
( 6)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教学演示奖 : 2010 年参加 2 年一届的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最佳教学演示奖。
( 7)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 2011 年代表北方工业大学参加“第 7 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 2 等奖。
( 8)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教案奖 : 2011 年代表北方工业大学参加“第 7 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最佳教案奖。
( 9)指导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校级3等奖 : 指导 09 建筑学 A1 班级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项目获 2012 北方工业大学校级 3 等奖。
( 10)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 : 2012 年“建筑初步以模型为手段,空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与分组教学实践”获北方工业大学 2012 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2 等奖。
( 11)北方工业大学2013大学生科技活动一等奖 : 2012 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获校级一等奖。
( 12)北方工业大学先进工作者 : 2014 年获北方工业大学 2012~2014 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13)指导学生参加 境外 国际设计竞赛获 “ 建筑文化大奖 ” : 2014 年 8 月 18-23 日, 2014 韩国釜山国际建筑文化交流会在釜山举行。在 本人指导 下,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马赛、夏颖、杨东 3 位同学的釜山北港城市设计作品参加了该交流会的设计竞赛,并获得 “2014 韩国釜山国际建筑文化奖 ” 。此次共有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的 26 支代表队参赛,最终有 8 份作品获得 “2014 韩国釜山国际建筑文化奖 ” 等奖项。 我国参加该交流项目的大学有北方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等 4 所高校。
( 14)获北方工业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 201 3 年 获得北方工业大学 首届 “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 全校 4 人 ) 。
( 15)指导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获奖 : 201 5 年 1 月 ,所指导我院 马赛、夏颖、杨东 3 位同学的釜山北港城市设计作品获得 “ 中国建筑学会 2015 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优秀作业奖(最高奖 )” 。 本人被评为 “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 16)优秀班导师荣誉称号 : 201 5 年 9 月 ,获北方工业大学 “优秀班导师”荣誉称号。
( 1 7 ) 北京市先进 班 集体 荣誉称号 : 201 6 年 3 月 , 本人任班导师的建学 13-4 班 获 “ 2014-2015 年度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荣誉称号。
( 1 8 )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获 “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 201 6 年 6 月 ,指导研究生王岩慧、单海楠完成 2 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北方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誉称号。
( 1 9 )作为分会场主席主持、出席 “第11届亚洲建筑交流会”并做学术报告 : 201 6 年 9 月 ,受组委会邀请,出席在日本仙台举办的 “第 11 届亚洲建筑交流会”,作为“建筑节能”分会场主席,与日本东北大学小林光教授共同主持了该分会场学术活动,并做了关于利用“镜面反射”促进建筑节能的学术报告。
( 20 )指导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获奖 : 201 6 年 10 月 ,指导我院韩宇婷、吴彦强、汪丹等 5 位同学 参加 “第 3 届城市立体农场国际竞赛” 获 佳作奖,本人获 “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
( 21 ) 在 “学生评教”中受到表彰 : 201 7 年 12 月 , 在 2016-2017 年度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中成绩优异,受到学院表彰 。
( 22 ) 所指导的研究生获 “国家奖学金” : 201 8 年 1 月 , 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吴彦强获得 2017-2018 年度国家奖学金 。
( 23 ) 所指导的研究生获 “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 : 201 8 年 5 月 , 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吴彦强获得 “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
( 24 ) 校级 “十佳优秀班导师”荣誉称号 : 201 8 年 6 月 , 本人获北方工业大学 “十佳优秀班导师”荣誉称号 。
( 25 ) 获 “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 201 8 年 11 月 2 日,在“ 第十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评选中,经学校推荐、现场教学观摩课评价、评审专家组评议、评审委员会投票、市教委审核并公示,本人获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 26 ) 入选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 2019 年 入选泉州市 C 类高层次人才项目。
( 27 ) 入选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 : 20 20 年 入选福建省 B 类高层次人才项目。
( 28 ) 入选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 20 21 年 入选厦门市 B 类高层次人才项目。
( 29 ) 获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2019 年 9 月 13 日,“一种利用镜面自动追踪、定向反射日照的采光采暖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18 2 1609859.2 该专利对于改善偏远地区、城市旧区的日照有较大价值,对增加建筑日照,减少日照间距进而节约土地,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 30 ) “国家发明专利”在审 。 一种利用镜面自动追踪、定向反射日照的采光采暖装置,发明专利,申请 / 专利号: CN201811154473.1 ,申请日期: 2018-09-30 ,公开 / 公告号: CN110081620A ,在审。
( 31 ) 入选 “闽江学者”。 2020 年 1 月 17 日,入选福建省 2019 年“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
( 32 ) 指导本科生竞赛获奖。 202 1 年 7 月 25 日, 本人与施建文老师共同指导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邓小俊、王佳晴、陈缘、徐满春、黄熙雯、何欣翼等参加 “第五届 天华杯 ART&TECH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入围奖 。